2020年來了!
很喜歡這個新的開始,很適合立個Flag。
大家都說立Flag是為啪啪打臉用的,
我不同意,萬一你立的眾多個Flag有一個不倒,不就賺到了嗎?
那句話怎麼說:立的Flag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的一位朋友,他剛上小學的女兒在2019年立的Flag是:想要一臺天文望遠鏡。
朋友鼓勵他自己攢錢買,幾個月的時間,小女孩賣了N多次廢紙,只籌到幾十塊錢,後來朋友借給女兒錢,在雙十一的時候,花260元買來一臺入門級的天文望遠鏡。
現在,小女孩還在繼續賣廢紙、攢錢還爸爸。
但她的願望實現了,她看到了月亮上的坑,還學會了用手機APP查找木星、土星的位置。
新年跟孩子立個Flag,你是不是心動了?
今天,我想邀請你花2個小時的時間,跟小朋友一起立個Flag~現在,咱們開始吧。
小孩子,也值得擁有一個Flag
在新年的時候確定目標會有一種儀式感,這在一年中其他時間是沒有的。
你可能覺得孩子還小,他們的習慣還沒有形成,但是他們又足夠大,大到可以去制定自己的新年計劃。
《如果成功了怎麼辦》的作者Susie Moore說:「孩子們可能太小了,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他們的想法。但當他們處理圖像(畫畫)時,則會敞開心扉,真正地表現出內心裡的東西。你可以給他們準備一塊願望板,展示他們生活中想做的、想成為的、想擁有的一切。」
你可以這樣做:
選一段安靜的時間
選擇一個有一段空閒的時間——至少2個小時,房子整潔,安靜,不要讓電子產品打擾到你們。
給孩子準備足夠的東西
準備比如雜誌、舊的賀卡、閃閃發光的東西、照片、記號筆、字母貼紙和舊票根之類的紀念品。你還需要準備剪刀、膠水和木板(最好是A3大小的)。另外,買一些有趣的東西來激發你們的創造力。挑選一些孩子最喜歡的顏色的絲帶或貼紙,立Flag的過程美好,也很重要。
大一點的孩子或許不需要這麼花哨的「工具」,你跟孩子拿一塊寫字板/一張白紙和一支筆就可以。
釋放自己
父母對孩子做願望板的指導是什麼呢?「把所有讓你覺得快樂的東西都放在上面,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孩子對著願望板有完全自由的支配權,他可以精心設計這塊願望板,也可以是完全隨意的。
激發靈感的對話
不要指揮孩子,可以問一些能激發孩子想像力的開放式問題,比如:「你覺得一個美好的假期應該是什麼樣的?」或者 「有哪些事情你可以做的更好或者與眾不同?
「在新的一年有哪些了不起的事情想做?他想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什麼會讓他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坐在地板上
要利用你的直覺,就不要拘泥於形式。「在地板上做願望板就像在玩耍,」Moore博士說。「這樣做更會促進自由思考,因為我們在身體上做的事會反映到精神上。」
一起制定家庭計劃
大一點的孩子,你們可以一起制定家庭計劃。
可以計劃定期做一次慈善的事情:比如一家人可以去公園幫助清潔工人撿垃圾,把不用的衣服和玩具捐給需要的人。
把善舉作為家庭新年計劃的一部分。當孩子們有意識地變得更友善時,他們會變成更快樂的人。
另一個主意是家庭集體目標:比如「製作一部有主題的家庭短片」或者「計劃一次迪士尼旅行」。
和孩子制定新一年的計劃,既有趣又令人興奮,是孩子成長和改變的開始,也是促進家人之間親密紐帶的好時機。
驕傲地展示這個願望板
把孩子(或你們)做的願景板放在空曠地方的中心位置,這樣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它,從中獲得靈感。時不時地,以低調的方式,把他(她)板上的一些內容提出來。「你可以說,『還記得你貼出來的那張圖片嗎?我們應該把它記錄下來並努力實現它,好嗎?」
不要設定太多Flag,2~3個就好
《提升快樂:10個簡單的方法讓孩子更快樂,父母更快樂》一書的作者Christine Carter博士說:「我們不想教孩子定了一大堆新年目標結果不去執行,這很重要。所以要幫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幾件事情上。
Googman博士說:「目標要具體,可控。」
鼓勵孩子制定可以實現的具體目標,這樣他們就不會氣餒。而一些聽起來很現實的目標,比如「我要保持房間更整潔」「 我要把網球打的更好」,這些目標都太寬泛,要幫助孩子把這些目標分解成可行的,分步執行的小步驟。
她說:「自律就像肌肉,生長很緩慢。如果一開始做的太多,就會感到疲勞,那就不會成功了。」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六個星期的時間。如果你的孩子的目標是「我要讓我的房間更整潔」,他應該寫下來6個小的簡單的步驟,然後每周實現一個。Carter博士說:「第一周,可以讓他把鞋子放進鞋櫃,第二周,讓他把枕頭從地上撿起來,等等。」而一旦行動開始,你的孩子可能會比小目標做的更多,「一旦人們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他們也會做其他事情。」
孩子立的Flag倒了怎麼辦?
定期檢查孩子們的近況,Carter博士說「:不要擔心他們的失誤,要期待他們的表現。比如孩子忘記了一兩天或者一個星期沒有做他該做的小步驟,或者你們去度假,不能練習,這不代表著失敗,這都是嘗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是可以很完美地完成的。」
「不要對此喋喋不休,」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個目標上沒有進步,「首先要肯定這個目標很難,這是個好目標,但是不容易實現。問問孩子」有什麼事情阻止你實現目標了嗎」,幫助孩子對目標再次燃起激情。
當然,如果這個計劃不奏效,父母也可以調整,換一個適合的方法。比如,當Carter博士的女兒計劃每天早晨都能比之前提早15分鐘準備好上學時,但是沒能實現。「她想出了自己的6個小步驟,但是其中一些不是很具體,所以就擦掉了它們,換成更簡單的步驟。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們的目標,好處就是那都是他們自己想要的。」
最後,祝大家立Flag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