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菜:為愛而生

2021-02-17 凡隨想

做法:

1、魚丸退冰,豆芽洗淨,鮮蝦挑蝦腺處理乾淨。

2、豆泡對角切開,更容易入味。

3、小鍋加水煮開,先燙散米粉撈出碼放在碗內,再焯燙豆芽至軟撈出。

4、焯燙完豆芽再焯燙一下鮮蝦,蝦變色後撈出碼放在碗內。

5、新鍋加熱,放入叻沙醬。

6、加入開水和椰漿,如果沒有椰漿可以用牛奶代替。

7、加少許魚露、鹽、糖調味。

8、放入魚丸和豆泡,小火煮約3-5分鐘,煮好後連同魚丸、豆泡、湯汁一起倒入米粉碗中,浸泡片刻即可食用。

      參巴辣椒醬是每個馬來娘惹家庭一定會有的醬料,利用它可以製作出各種可口的娘惹食物。是只需使用峇拉煎便可以製作出的基礎娘惹辣椒醬,也是娘惹風味最獨特也最常見的味道,在很多菜餚裡都會使用到。它類似蝦醬,只是去除了水分,壓成了磚頭的模樣。以峇拉煎調味,在新馬非常流行,用於補味的情況很多,而用其成主味的也不少。名字的由來,據考證有可能是來自葡萄牙語。做法跟蝦醬和蝦膏很相似,都是用小銀蝦和鹽,經發酵和太陽曝曬製作而成。峇拉煎主要是用來作為配料,而蝦醬和蝦膏則多數會用來作為調味料之用。

      峇拉煎呈素褐色,很硬,很乾,聞起來很香。峇拉煎可以分幹炒和油炒兩種做法,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製作秘方。無論是夾餅、配粥、下飯、炒肉、炒菜、拌麵,峇拉煎都能派上用場。

       小銀蝦只有小指頭般大小,但製成峇拉煎後香味濃鬱。將加工後的小銀蝦加上少許鹽,再拿到戶外去曝曬,蒸發掉小銀蝦裡的55%水分,就將處理後的幼蝦收藏在圓桶裡,然而必須經過4至5次反覆繼續上述過程,才能將蝦幹再放到機器裡攪爛切碎,再加上胡椒粉,就成為了峇拉煎的雛型。然後再將峇拉煎製成磚塊狀或壓平成圓餅狀,再經過曝曬後就可以包裝出售。

常見的峇拉煎分為兩種,除了之前所提到的磚式峇拉煎外,還有醬式峇拉煎。

①磚式峇拉煎

磚塊狀的峇拉煎一般顏色比較深,鹽度比較高,而且味道比較濃鬱,比較適合馬來人的口味;而圓餅狀的峇拉煎顏色則比較淺,鹽度較低而味道略淡一點,較適合華人的口味。

②醬式峇拉煎

它的製作過程是將小蝦醃出水份後,攤開曬至快幹,再放入缸內搗成漿狀再曬多一遍,最後加入輾碎的辣椒、蝦米、芝麻或花生,經用油炸過後而成。

相關焦點

  • 為愛而生——娘惹菜
    參巴辣椒醬是每個馬來娘惹家庭一定會有的醬料,利用它可以製作出各種可口的娘惹食物。是只需使用峇拉煎便可以製作出的基礎娘惹辣椒醬,也是娘惹風味最獨特也最常見的味道,在很多菜餚裡都會使用到。它類似蝦醬,只是去除了水分,壓成了磚頭的模樣。以峇拉煎調味,在新馬非常流行,用於補味的情況很多,而用其成主味的也不少。名字的由來,據考證有可能是來自葡萄牙語。
  • 什麼是娘惹菜?
    那時,許多到新馬討生活的中國人在落地生根後,選擇了和當地的土著或馬來人通婚,他們生下的混血後代男的稱為「峇峇」,女的則稱為「娘惹」。峇峇與娘惹大多來自英殖民時期的新加坡、馬六甲、檳城這三個地方。在那個普通話尚未普及的年代,夾帶著南方方言的中國人和口中說著馬來話的馬來人或當地土著通婚後,讓閩粵方言+馬來語+英語的語言模式成了峇峇與娘惹的特殊語言——峇峇馬來話。
  • 探店 | 吃馬來西亞菜怎麼能不穿著娘惹服?!
    穿著漂亮的娘惹服,一邊吃著馬來西亞菜,這對愛拍照打卡的小姐姐簡直是太友好了!!在這裡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娘惹,娘惹菜又是什麼菜:15世紀初,有一些中國人下海到南洋經商,與馬來女子結婚後,他們生下的兒女,男孩被稱為「峇峇」(ba音),女孩就為「娘惹」。
  • 娘惹是什麼意思?娘惹文化是什麼?《小娘惹》?
    娘惹指中國人和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也是土生華人,在馬六甲、新加坡都比較多。馬來西亞娘惹文化裡娘惹是對女性的尊稱,現在還有娘惹嗎?娘惹是什麼意思?娘惹文化是什麼?2、馬六甲現在還留有這個族群的遺蹟,娘惹是對這樣的女性的尊稱哦,,男士一般尊稱為峇峇(音:baba)……
  • 菜系中的混血兒,神秘的東南亞「娘惹菜」到底是什麼?
    如今,小殼帶你進入馬來西亞,舌尖上的馬來西亞,那些你不知道的娘惹文化中的「娘惹菜」,讓你解饞。娘娘腔美食文化明清時期的移民和當地原住民在15世紀初定居馬來西亞之後所生的後代,稱為 babannyonya,後來被翻譯成了"娘惹",而女性被稱為" house",男性被稱為" house"。又稱「土生華人」、「海峽華人」。
  • 探店|烏節路的摩登娘惹菜
    南洋菜系中,最讓人看不懂吃不明白的,就是娘惹菜。看娘惹的來歷(爸媽一方是華人一方是馬來人),就知道娘惹菜其實就是個混裝de產物。雖然男孩子稱作峇峇女孩子稱作娘惹,但不代表做娘惹菜的,一定是女性。沒吃過一套娘惹菜的新加坡生活,是不完整的。
  • 小娘惹,除了好菜還有漂洋過海的鄉愁
    資料圖舌尖上的小娘惹據說,劇組為了更好地向觀眾展示傳統的娘惹文化,除了輾轉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考察當地的建築與服裝特色之外,還專門聘請了懂得娘惹廚藝的老師傅來教演員製作正宗的娘惹菜。因此電視劇開播後,最先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不是陷入愛恨糾葛的男女主角,反而是劇中玲琅滿目的「娘惹菜」,讓人大飽眼福,更被網友戲稱「簡直就是一部《舌尖上的小娘惹》」。
  • 《小娘惹》最近大火的「娘惹」到底是什麼意思——速懂!
    最近,翻拍的新劇《小娘惹》一經播出備受關注,新舊兩版都飾演三本洋介的戴向宇,也因為「凍齡臉」引發熱議。但你真的知道娘惹的意思和來源嗎?娘惹是早期的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生下的後代。女孩就叫做娘惹,男孩則被稱為峇峇,他們也被稱為土生華人。
  • 馬來西亞特色美食娘惹菜:中國走向海外的見證
    相信喜歡美食的朋友對娘惹菜並不陌生,這種充滿南洋風情的美味,讓不少吃貨大飽口福。那么娘惹菜到底是怎麼來的?其背後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為福建人下南洋這部歷史大劇提供了舞臺道具,從而演繹了一場中外多元文化融合的美麗佳話。峇峇娘惹文化的形成,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當時,下南洋的華人絕大多數都是成年男子。他們為了滿足生理需求,繁衍後代。加上某些土著規定,外來人要在當地工作生活,就必須融入他們的社群,而娶當地女孩為妻,則是「效忠」的最好表現。此外,還有的華人富商將當地女子納為小妾。
  • 娘惹到底是什麼意思,新加坡的娘惹文化又是怎樣的呢?
    馬來語中把生下的男性後代就稱為"峇峇"(Baba),女性後代則稱"娘惹"(Nyonya)。有人稱他們為"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峇峇娘惹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
  • 《小娘惹》惹爭議?遠在南洋的娘惹,憑啥還要遵守「三從四德」?
    但由於菊香出生偏房,身份低微,再加上又是聾啞人,最終陳盛娶了一名門當戶對的娘惹為妻。 娘惹們一旦過了十一二歲,就要學習製作娘惹菜、學會縫紉以及刺繡,未出嫁時不能拋頭露面,就算要出門也需要乘坐黃包車或者汽車,周圍窗口都是封的死死,就是不讓外人看見她們的樣子。
  • 馬來西亞帥小夥在廈門核心商圈開了家娘惹菜,4元就能吃飽
    娘惹菜系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併而成的馬六甲菜餚,傳統中國菜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在廈門有家小店也能吃上正宗的娘惹菜,店名就很直白,就叫「小娘惹廚房」,位於美麗的篔簹湖畔,狐尾山腳下。這裡是有名的濱北中央CBD商務區,是外國人聚集的官任社區。
  • 5種經典馬來西亞娘惹菜,你吃過哪一種?
    可以確定的是:每一道娘惹菜的背後,所用的醬料都由起碼十種以上香料調配而成。以至於每一次的嘗試,都像一場味覺的冒險,為了加深大家對娘惹菜的認知,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道經典的娘惹菜系,看你知道幾種?1、仁當:它有點類似於咖喱,但比咖喱要偏幹,這道菜重在調味,輕口感;美中不足之處在於牛肉口感偏老,但它的醬汁是真的美味。2、烏達魚糕:這種糕點通常包在香蕉葉裡,很有原始風情,魚茸混合著椰漿和細碎的辣椒,入口是柔滑的甜香,遲來的辛辣使人胃口大開。
  • 馬來西亞的「娘惹王子」來襲東莞,邀你嘗「皇族菜」!!
    在東莞,有一家馬來西亞餐廳的廚師長不得了,他幫馬來西亞皇室煮了8年的菜,是皇室御廚其中一員。老闆告訴小編:「馬來西亞有9個皇室,陳師傅是給其中的一個皇室做菜。」想不到,在東莞也能嘗到「皇族」吃的菜。馬來西亞菜,以顏色鮮麗豐富見長著稱,以蒸、煮和炒為主。但是,這並不等於馬來菜就全是濃味菜,「南洋老爹」就是個特例!
  • 新加坡 | 印度、娘惹、摩登新加坡,3家傳統菜的現代新生
    最近在新加坡吃到三家店,很有想法,都是傳統菜系新鮮而有趣的表達:學法國菜出身的馬來西亞印度廚師,嘗試將印度經典菜變成人見人愛的 tapas;一門心思撲身餐飲、不惜把家族菜譜秘方拿出來,開了家超夯的娘惹餐廳的 Les Amis 集團主席;還有新加坡一代本土男廚神,幹夠了 Fine Dining ,把坡國經典小吃高端休閒化~9 Keong Saik Rd | 僅限晚餐 | 人均 $60
  • < 好好吃 >娘惹情深 之 椰漿飯
    > 文化總向高處流動,因此中國男子與南洋女子結合,一定是南洋女子服膺於中國男子之下,他們所生的下一代,和華人一樣,認祖歸宗。娘惹秉承了中國人所謂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從小就被教育成會持家的媳婦,會持家首要具備的條件是會烹飪。因此幾乎每個娘惹都是烹飪高手。這樣看來,我想我終於明白我為什麼從小學開始就愛烹飪了,原來我的血液裡流著「烹飪高手」的因子。 「娘惹菜」是傳統中國烹飪法與南洋香料的完美結合,融匯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是南洋最特別,最精緻的佳餚。
  • 有一種新加坡式的浪漫叫「娘惹」珍寶海鮮
    說到」娘惹」,腦海中會自然地浮現出一道窈窕的倩影,繁複刺繡枝枝蔓蔓盛開的巴雅(上衣),娘惹花布紗籠(長裙)勾勒出的曼妙身段,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落在綴滿細珠的鞋面上。絲絲縷縷的溫柔,如夢似幻的光暈,靜靜地藏在舊時光中,優雅又浪漫。
  • 《小娘惹》全部歌曲名單 《小娘惹》主題曲《為誰美麗》歌詞
    電視劇《小娘惹》目前正在熱播當中,是當下非常火的一部劇,在這部劇當中不僅僅劇情好看,歌曲也是非常的好聽,《小娘惹》全部歌曲介紹,片頭曲片尾曲插曲介紹,一起來看一下。  1、小娘惹全部歌曲介紹  電視劇《小娘惹》是翻拍於新加坡,是由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領銜主演的一部年代劇,主要就是通過大家庭幾代人的恩怨情仇,融合娘惹文化的精髓,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故事。  電視劇《小娘惹》的主題曲是由曹楊演唱的《為誰美麗》,片頭曲是曹楊演唱的《為誰美麗》,片尾曲是袁詠琳演唱的《看不穿》,插曲是《愛如神話》。
  • 《小娘惹》熱播,紅龜粿、卡峇雅了解一下
    繡珠拖鞋、娘惹糕,體驗獨特的娘惹文化娘惹究竟是什麼?15世紀初期到17世紀,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移民和當地原住民聯姻,所生的後代被稱為土生華人,男性是峇峇,女性是娘惹。經歷幾個世紀的發展,土生華人既保留了中華文化,又汲取了特色鮮明的馬來文化,從而衍生出娘惹文化。
  • 《小娘惹》首播被贊色香味俱全,美美服飾廚藝徵服觀眾
    娘惹這個詞語最早起自鄭和七下西洋時,鄭和的船隊曾5次到過馬六甲海峽,船隊每次回朝時都有部分隨從留在馬六甲,這些留下的官兵和留居海外的商人娶了當地土著及其他民族的女子為妻,生下的男性後代稱為「峇峇」,女性則稱「娘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