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講,要想保持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豐富的人口資源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與此同時,人口規模要與國家的承載力相符合,人口過少固然不利於經濟發展,人口過多則會給經濟和社會帶來沉重壓力,甚至還會滋生諸多不安定的因素。其實,不堪忍受人口過多壓力的國家並不鮮見,作為亞洲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菲律賓無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菲律賓行政區劃圖
菲律賓是位於亞洲東南部的群島國家,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臺灣省相望,東瀕太平洋,南隔蘇拉威西海與印度尼西亞為鄰,西南隔巴拉巴克海峽與馬來西亞相對,西臨南中國海,面積約30萬平方公裡,首都為馬尼拉。菲律賓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主體民族-馬來族約佔全國人口的85%以上,絕大多數民眾都信仰天主教,通用英語和他加祿語。
說句題外話,作為海外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早在元末明初,便有大批中國移民遷居到菲律賓居住,尤其以福建籍居多,因此閩南語在當地很盛行。如今,華人數量雖然僅佔菲律賓總人口的2%,但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都發揮著巨大作用。例如,菲律賓「國父」何塞·黎剎、第11任總統阿基諾夫人、第15任總統阿基諾三世都是華人,堪稱菲律賓華人中的佼佼者。
菲律賓「國父」何塞·黎剎
菲律賓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中被稱為「呂宋」,其文明開化的歷史比較晚,直到第一個國家-蘇祿在14世紀初建立前,當地仍處於比較原始的狀態,多以土著部落的形式存在。從1521年起,菲律賓開始遭受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到1565年時已完全淪為殖民地。西班牙統治菲律賓長達300多年,直到1898年美西戰爭後,才被迫將其割讓給美國。
美國「接收」菲律賓後,按照本國的模式對它進行全方位改造,並在1935年賦予其「自治邦」的地位。1942-1945年間,日本一度佔據菲律賓,並扶植起傀儡政權,史稱「菲律賓第二共和國」。二戰結束後,菲律賓再度淪為美國的殖民地,但僅過了1年時間便獲得獨立,時在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獨立後,依然跟美國保持著極為緊密的關係,是它在東南亞重要的盟友之一。
菲律賓的油氣田
平心而論,菲律賓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完全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其中,已探明石油儲量為3.5億桶,銅礦儲量約為48億噸,鎳礦儲量約為10.9億噸,金礦儲量約為1.36億噸,銀、鐵、鉻、鎳等礦物的儲量也相當可觀。除此之外,菲律賓地熱資源很充足,儲量約為20.9億桶原油標準能源(以上數據均引自中國外交部網站)。如果以上這些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開發的話,菲律賓完全有資格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然而,由於無節制的生育,導致菲律賓面臨的人口壓力沉重,無形中拖累該國的經濟發展。原來,菲律賓社會鼓勵早婚早育現象,男孩14歲、女孩12歲時便被視為已達結婚年齡,可以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因此少年夫妻、父母的現象在菲律賓很普遍。與此同時,菲律賓的法律不僅禁止離婚,而且還默許「一夫多妻制」現象的存在,一個男子最多可以娶4個妻子。
菲律賓籍「環球小姐」卡特裡奧娜·格雷
除此之外,絕大多數菲律賓人都反對避孕,夫妻之間行「周公之禮」時,基本上沒有任何避孕措施,而女方一旦懷孕則被禁止墮胎。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菲律賓人普遍認為孩子是「天使」,是上帝賜予他們的「恩惠」,身為父母者無權剝奪他們來到人世間的機會。因此,在菲律賓人看來,所有避孕或墮胎的行為,在實質上都屬於犯罪,跟謀殺沒有區別。
由於上述原因,加之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使得菲律賓的人口增長率居高不下,總數呈爆炸式增長的態勢。1960年,菲律賓政府進行史上首次人口普查,當時全國的總人口數只有2700萬。然而,經過55年的高速增長,等到2015年的人口普查時,菲律賓的人口總數已激增至1.05億,幾乎是先前的4倍。如今,菲律賓的人口增長率雖然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著年均2.04%的勢頭,高居亞洲首位。
位於馬尼拉的貧民窟
規模龐大的人口固然為菲律賓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但由於該國經濟基礎薄弱、科技落後、資源有限,導致大量的剩餘人口存在,無形中成為政府和社會的沉重負擔,並導致普遍的貧困現象。據世界銀行數據統計,菲律賓2018年的人均GDP僅有3198美元(約合22386元),還不到中國的1/3,並且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情況令人擔憂。
在市場上尋找工作的菲律賓人
為了解決難題,菲律賓政府除了提倡節制生育外,還積極鼓勵國民到海外「討生活」。如今,菲律賓勞務人員遍及全球,尤其以「菲傭」最為知名,她們在海外的勞工匯款近年來已佔GDP總值的7.3%,已形同該國的支柱性產業。然而,由於人口總數過於龐大,而社會習俗又非朝夕之間所能改變,因此菲律賓要想徹底擺脫貧困狀態、走向小康,恐怕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書目:《列國志: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