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今年將達76億,未來世界或面臨人口生存權競爭!

2020-12-17 猴軍集

進入21世紀後,人命如草芥的日子早已成為過去,隨著西方「正確論」的興起,不分人種、不分國籍,人在理論上獲得了平等權利,人的權利超越國家界限,成為誰都不敢碰觸的禁區。但是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膨脹,人與人在未來不可避免的要迎來生存權競爭!處理不當,後果嚴重!

截至2020年3月世界人口已經達到75.7億,年底突破76億!

公元前1000年左右世界人口突破1億,1804年世界人口才達到10億,1900年達到16.5億,1950年25.25億,1987年突破50億,1999年突破60億,2011年突破70億,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直逼100億!

目前人口增長最迅速的地區是非洲,增長速度幾近瘋狂,在全球人口增速最快的50個國家中,非洲佔了36個,而非洲一共也就五十多個國家!其次是中亞和西亞,人口年增長率普遍在1.5%以上;其次是東南亞,人口年增長率普遍在1%以上;歐洲、東亞、南美人口年增長率普遍在0.5%以下,中國人口增長率0.36%,屬於人口增長最慢的國家之一;東歐人口普遍負增長。在世界大國中,俄羅斯、義大利和日本人口都屬於負增長狀態,中國預計到2035年左右也將迎來負增長。

1900年非洲人口1.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7.8%;1986年5.8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1.8%;2019年非洲人口12.7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6.9%!120年時間,非洲人口翻了12倍,世界佔比翻了兩番還多。

非洲、西亞、中亞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而這些地區同時也是自然生態最脆弱,土地、水、食物最短缺的地區,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人口,只能通過向外遷徙獲得生存權,將人口壓力向全世界擴散,擠壓其它國家人口與自然的平衡。

由於各國人口密度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平均,世界人口正進行前所未有的大範圍的遷徙,主要是從欠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遷徙。非洲、西亞和東歐主要向歐洲遷徙,中亞主要向東歐、西歐遷徙,南美、東亞、東南亞主要向北美遷徙。

據聯合國統計,2019年全球移民數量達到了2.72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3.5%!而十年前這一數字是5100萬,十年之間翻了五倍多!隨著地球生態的失衡,貧窮、戰爭,天災人禍,全球性的移民潮還將繼續,照此趨勢,到2050年全球將有10億移民!如此多的新移民由哪些國家接收?接收之後會帶來什麼後果?

而更嚴峻的問題還在後面!地球的大小是固定的,生態是不斷惡化的,能夠承載的最大人口也是有限的!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人類生存權和地球承載度必然會發生衝突,保證生存權還是維護地球生態將是艱難抉擇!此外,移民和原住民也會因資源分配產生矛盾。未來不同地區將會相繼迎來尖銳的生存權衝突!最先面對問題的將是歐洲!

自1990年以來,歐洲接收了數千萬外來移民,目前之所以還未爆發大的生存權衝突是因為歐洲原本人口較少,能夠容納較多人口。但隨著外來移民不斷湧入,歐洲的承載壓力越來越大,而且移民正在改變歐洲的人口結構、文化結構,形成尖銳的社會對立!問題正在積壓,未來將轟然爆發,可能不僅僅是一兩個國家,而是洲際性,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果處理不當,必然釀成大的悲劇!未來生存權的衝突將超過國與國的衝突,成為世界不穩定問題的主流。

面對「我是人,我要生存!我是人,我有活的權利!」諸如此類「正確類」呼喊,國際社會應如何應對?接受他們,還是拒絕?如果接受,沒完沒了,越來越多咋整?如果拒絕,是不是不「正確」?

為了避免未來悲劇發生,負責任的國家都應該避免人口無節制的增長,將人口控制在本國生態能夠承載限度之內,這既是對本國負責,也是對地球負責。

中國要做的就是保證人口結構穩定,嚴格限制普通移民,只接收人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中國成功讓14億人口安居樂業,這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城市、經濟、科技、地理、人文,歡迎關注猴軍集!

相關焦點

  • 梁建章:未來中美競爭關鍵將在人口政策 | T-EDGE 全球創新大會
    梁建章的另一個身份——人口學家,讓他在對科技創新、大國競爭問題上的趨勢洞察更為深刻。今年,梁建章與經濟學家李鐵圍繞「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到底在不在」發起了隔空論戰,引發關注。這次論戰的背景還包括了梁建章新出版的一本書——不,其實是一本小說——與以往他出版過的三部關於人口、創新的著作不同,這一次,他發布了一本寓言小說《永生之後》。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原標題: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
  • 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幾?
    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幾?由於戰亂等原因,1850年至1950年中國人口增長緩慢。1949年年末,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億,佔世界人口比例下降到22%。1950年起,由於生產發展、人均壽命提高,世界各國人口迅速增長。到1990年末,中國人口已達11.4333億人,但佔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22%左右。
  • 逃不開的馬爾薩斯陷阱:全球人口之殤
    1950年,被聯合國列為欠發達國的國家人口佔到世界人口的68%;今天,這一比例上升到了84%,且該比例還將繼續增長;原因在於,在未來三年中,預計世界人口近20億的淨新增人口——幾乎都將出生在欠發達地區。這是一個令人關切的重大問題,因為欠發達地區在政治,社會,經濟和生態上比其較發達地區更加脆弱。圖1.
  • 上蔬源: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1億!水培將成現代農業關鍵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世界人口持續增加,但農業所需的耕地資源、水資源卻日益稀缺。如何養活快速增長的人口成為了現代農業需思考的關鍵。人造肉、海洋農業、太空農業、農業機器人……在種種新設想之中,水培蔬菜已然在實際生活中落地,並具有廣闊的增長前景。
  • 人口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世界人口正在經歷一場重大變化,即與人口相關的,人口增長率、生育率、死亡率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同時,人口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世界人口的歷經5萬多年才達到10億。從1960年開始,每隔1-20年人口就會增長數十億。世界人口1960年為30億,2000年前後達到60億,聯合國預計到2037年將超過90億。
  • 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91億!水培蔬菜將成現代農業「養活全世界」的...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世界人口持續增加,但農業所需的耕地資源、水資源卻日益稀缺。如何養活快速增長的人口成為了現代農業亟需思考的關鍵。前景分析水培蔬菜行業的市場增長因素包括:消費者購買力提高,對舶來蔬菜和水果的需求一直在以較高速度增長;消費者食用新鮮蔬菜、沙拉的意識提高,更重視食品安全,對殺蟲劑、人工催熟劑對其健康影響的認識不斷提高;不斷增加的人口增加了食物需求,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數據,到2050年世界人口預計將達到
  • 要撐起青島的雄心與未來,必須快速擴大人口規模!
    人口問題始終是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口的競爭。在討論一個城市時,提到最多的是GDP,其次就是人口。人口大市,也是經濟強市。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有16個人口過千萬的城市,其中有11個GDP萬億之城——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廣州、深圳、武漢、蘇州、杭州、鄭州,一個準萬億城市——西安。
  • 東莞市人口發展規劃發布 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要達1020萬人
    目標提高「三心」常住人口密度上述規劃提出了未來15年東莞人口發展的目標:2025年,常住人口達到960萬人;2030年,常住人口達到1020萬人;2035年,常住人口達到1080萬人。將加強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新區「三心」之間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網絡聯繫,發揮其對全市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其常住人口密度。至2035年,「三心」常住人口佔全市比例要達20%以上。
  • 女性被淪為性交易者每天多達35次:全球人口販賣究竟水多深?
    如果冷藏,貨櫃溫度將設置為-5℃,如果冷凍,則是在-25℃。常人在這樣的條件下,幾乎沒有生存的可能。還有一個叫Nhung的女孩,她今年只有19歲,她的家庭只有她一個人可以賺錢,她15歲就輾轉幾個國家打工,最後坐上這輛死亡卡車。在失聯前,她自己的臉書上發了一句話:「在越南的時候,我曾以為歐洲是粉色的,現在才發現她是黑色的。
  • 人口發展深度分析:未來的人口變化會對經濟帶來什麼影響?
    根據聯合國 2019 年人 口展望中對中國人口增長和結構做出的預測,未來 10 年中國勞動人口年齡佔比(15-59 歲)將從 64.5%降 至 59.4%,2050 年後預計將穩定在 50%左右;從絕對人口數量來看,未來 10 年勞動年齡人口將從 9.32 億 減少至 8.70 億,未來將持續減少。
  • 臺灣今年前5月人口負增長
    新華社臺北6月11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了9149人。如果此趨勢繼續,臺灣可能迎來首個人口負增長的年份。
  • 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
    人口問題既是家事、也是國事,是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日本前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歷史前景取決於人口。由於計劃生育長期推行,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成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灰犀牛之一。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
  • 面臨人口萎縮壓力 日本一村莊發行「男青年日曆」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面臨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逐漸減少的困境,在農村地區的男性面臨的危機更是嚴峻。據英國《衛報》6月4日報導,日本本州島長野縣的一個村莊想了一個創新方法為當地男青年徵婚——發行印有村中年輕男子照片的日曆,希望藉此能為他們吸引到另一半的到來。
  • 澤平宏觀:中國人口報告202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互聯...
    日本前首相安倍把少子化視為國難,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的命運和歷史前景取決於人口。由於計劃生育長期推行,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成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灰犀牛之一。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總量在「十四五」時期將不可避免進入負增長。
  • 2020年全球各國人口密度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2018年全球人口75.94萬人,中國人口最多達13.93億人,印度緊隨其後,人口13.53億人,比中國少4011萬人。美國位居第三,人口3.27萬人。此外,人口超1億人的國家還有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巴西、奈及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墨西哥、菲律賓。
  • 「人口紅利」是如何消滅人口增長的
    過去30年我們一直在喊人口紅利,令人深信不疑的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和人口年齡結構為我們過去二三十年的經濟奇蹟提供了條件,同時令人無可否認的另一點,如今我們也面臨人口增長乏力的情況,作為世界數一數二的人口大國,這個問題看似沒那麼迫切,其背後的成因和未來的趨勢絕對值得探討。
  • 歐洲面臨重要危機!歐洲女性不願生孩子,人口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
    老齡化、低生育率是歐洲各高福利國家當前面臨的重要危機。有分析指出,到2070年,歐洲社會人口總量將會銳減至全球人口總量的4%。據歐聯網報導,歐盟委員會近日發表了一份關於未來社會人口的發展分析預測報告,該報告指出,到2070年時,除非洲社會人口將會上漲到32%之外,歐洲社會人口和亞洲社會人口總量都將減少。報告中對比了歐洲社會人口和非洲社會人口將會出現的驚人變化。
  • 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2020年了為何饑荒人口還能破紀錄?
    今年4月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一篇《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因為疫情衝擊,今年全世界每天有8.21億人在挨餓,將有2.5億人遭受嚴重飢餓,比去年多出1億3千萬人,世界饑荒人口數額巨大。
  • 日本首都東京,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都市圈總人口超過3700萬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6:南海之濱鵬城深圳,全球最年輕的超級城市,今天我們把目光從我國南部沿海地區的珠江三角洲,轉到和我們一衣帶水的東亞鄰居日本,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十七篇:日本首都東京,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東京都市圈總人口超過3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