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的目光都在A股的時候,另一頭的房價卻開始悄悄地下跌了。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報導房價下跌的新聞越來越多了?
不信的話,你可以隨便網上一搜,比比皆是:
不僅僅是新聞,很多老鐵在跟我聊天的時候,都提到他們當地房價已經開始降溫。
Sery:「我在中山有一套房子,去年成交價13000~16000,今年9900~12000,30%都不止了。除了一二線,早都下跌了。」
尖峰:「我在上海的房子已經三年不漲了,北京的房價還沒回到17年的高點。」
無風不起浪,沒有永遠上漲的市場,房價也該跌了。
但凡有老鐵跟我聊買房,我都建議他們過兩年再看,尤其是剛需,我不能保證買在最低點,但起碼不要抄在半山腰。
但還是有很多三四線城市的老鐵表示,他們那的房價依然不為所動,甚至不跌反漲。
這真的是因為房價在漲嗎?
當然不是。
曾經我一個做銷售經理的朋友告訴我答案:
他們在三四線城市做營銷,最忌諱就是給樓盤降價,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對樓盤打折,有時候還會買通媒體,告訴大家房價要漲。
原因只有一個,在需求本來不夠旺盛,或者人們房子夠住的區域,主動降價的結果只有一個——「等死」。
因為人們的買房心理就是「越漲越買,越跌越跑」,大家認為房子價格下降,那麼未來肯定會進一步下降。
而小城市二手房交易市場也不成熟,沒有數據統計,張三李四王五打折賣房甚至拋售的消息,大家都不為所知,所以二手房房價漲跌大家也沒有感知。
新房房價開發商聯合媒體把控,二手房市場信息傳導不出來,所以你永遠看不清真實情況。
所以大家想要知道當地房價到底是漲是跌,抽空去附近二手房門店轉轉就知道了。
畢竟,房子賣不出去,就永遠沒有價格一說。
再回到文章開頭,為啥我說房價也該跌了?
因為我覺得房地產已經帶動經濟發展幾十年,再讓房地產作為主要經濟增長點,那會繼續拉大貧富差距,不利於社會穩定。
眼下ZF的態度也很明確,房住不炒,對房地產的打壓,一直不見減弱。
而且最近幾年,抖音,快手,拼多多一個個異軍突起,各位大佬紛紛出現在直播間,表達自己的態度。
ZF為啥要推這些,為的就是擴大內需,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支持這一個,就會打壓另一個。資金流向消費經濟,那就會離開房地產。為此,我覺得房子價格會跌下來。
對於房地產,不是每個老百姓都能玩得起的。
很多人說,如果回到過去,我一定砸鍋賣鐵買房子。其實真的讓你回到過去,你依舊買不去房子。
這本質不是思維問題,而是貧窮。
人一旦窮了,即便你眼光再好,那你也是寸步難行。
所以,即便回到過去,大部分人也不會有機會靠炒房掙到錢。
不要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自己也是買了房的,但好在就那一套,漲跌咱都是買了自己住的,無所謂了。
如果你還想把買房當成投資,從大趨勢上來看,已經不是最佳的選擇了。
之前有大V說,現在買房子做投資,還不如去買一些指數基金。
這個觀點,我目前也是認可的。
當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項。
有的人,就是更鍾意買賣房子,對樓市十分門清,那就從自己的優勢出發做選擇。
對於投資,只要能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控制好風險的話,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