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故事——生薑(下)(薑茶飲,治痢方)

2021-02-12 宏五學堂

《生薑篇》(下)

/薑茶飲,治痢方/

最近天氣轉涼,有一個專門幫助看管樹林子的老農人,居然一下子病倒了。

原來這幾天連風帶雨,他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出去鋤草時又忘了添上大衣。這樣一下子就肚中冷痛,拉起肚子來,拉到手軟腳軟都動不了了。

家裡人以為又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腸道裡有熱毒,於是用一些涼茶來服用。想不到這對於向來身體不太好的老人家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老人家徹底起不了床了,你想想好漢都敵不過三泡屎,何況這老人家一天拉了七八次。於是爺孫倆被請到這片樹林裡來,幫這老農人看病。

小指月一看這老農人,印象特別深。這老農人臉上的皺紋,就像乾枯的樹皮一樣,沒什麼血絲,加上現在鬧了好幾天肚子,連吸幾口氣都費盡。這該怎麼辦呢?

這時最考驗人了,一個郎中你讓他擁有數百種藥,那他治起病來自然底氣足,而真正考驗人的是,你手中沒什麼趁手的武器,只有小米加步槍,只能夠利用現有的微不足道之物。窮鄉僻野,缺醫少藥。即使有藥方,有點錢,要跑到鎮上去抓抓藥也難啊!

小指月想了好久,想不出招來,但見爺爺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對那老農說,你身體年老陽虛,體弱無力,不能按照常規治痢疾的思路來吃藥。雖然說痢無止法,但不是說所有痢疾都要用通洩之藥,只有體內熱毒敗濁留而不去,才給邪以出路,用寒涼通下之藥,但你的身體陽氣不足,平時肛門又向下脫垂,不能再受通洩之藥了。只能給你用些溫中散寒之品,恢復中焦運化,把外圍的風冷散開。

老農人久住山林,也懂得些醫理常識,但愛好者畢竟是愛好者,容易被病名所惑,不能撥開烏雲而見晴天,不能夠透過表象看到病理實質。小指月就想這可怎麼搞,什麼藥都不現成。爺爺看出了小指月的困惑,便唱出民間流傳的朗朗上口的生薑諺語。

一杯茶,一片姜,驅寒健胃是良方。

此即是把生薑切碎,跟茶葉絆在一起,泡上一壺可口的薑茶,隨意飲之。

小指月發現爺爺這次用姜有點奇怪,居然把姜皮給削了。不解其故地問為何?

爺爺便跟他說,《集驗方》上講,薑茶乃治痢簡驗方,把生薑切細,和好茶,一二盞,任意呷著便愈。若是熱痢,生薑留皮;若是冷痢,生薑去皮,此中有大妙。

原來這個小小的薑茶方,居然是窮鄉僻壤,缺醫少藥的地方非常簡驗便廉的食療方子。

那老農人喝完一杯熱騰騰的薑茶,說道,好舒服啊!老先生跟他說,慢點喝,老年人瀉肚子後的腸胃虛得很,應該千口一杯飲,慢慢地品。就像你燒柴火一樣,小柴枝慢慢地添,火才燒得起來,一下子用大柴枝丟下去,火馬上就滅了。所以老年人臥病在床,一切言語行動飲食都要安詳和緩。老農人聽後,點了點頭,甚是讚許。

第二天老農人就下床,又開始幹活了。喝完薑茶後,就再也沒有拉肚子過,看來拉肚子並不是熱毒閉在裡面,而是年老體衰,陽氣不足,加上天氣轉涼,風寒客表,寒氣循著脾胃所主的四肢傳到肚腹去,由於肚腹缺乏陽氣,就運化不了水谷,這時薑茶一下去,直接暖中土,化水谷。於是瀉痢止,肚痛除。

小指月便問,為什麼要把姜皮削掉呢?老先生知道他會這麼問,笑笑說,生薑皮善於走外皮,偏辛涼,生薑的肉更善於停留在臟腑,辛溫能暖中,對於老人家的身體來說,對老人家冷痢陽虛的身體來說,稍微帶點涼的都會加重他的病痛。所以去皮留姜肉,取它暖中散寒以止痢。

小指月感到這中藥太神奇了,同樣一塊姜,怎麼姜皮就偏辛涼,姜肉就偏辛溫?它們正是陰陽統一在一起啊!於是在小本子上寫道:

薑茶飲,治痢方。

冷痢痛,去皮嘗。

肉辛溫,皮辛涼。

寒熱詳,治病良。


中醫故事——引子,麻黃

中醫故事——煙囪瓦片與麻黃

中醫故事——提壺揭蓋與麻黃

中醫故事——桂枝亭的由來

中醫故事——桂枝酒治風冷頭痛

中醫故事——房勞當風

中醫故事——桂枝能夠殺邪惡鬼

中醫故事——被凍僵的小手

中醫故事——什麼叫解肌

中醫故事——一燈能燭萬年暗

中醫故事——紫蘇篇(一碗田螺紫蘇湯)

中醫故事——紫蘇篇(虛人感冒用參蘇飲)

中醫故事——紫蘇篇(氣滯加外寒怎麼辦?)

中醫故事——香薷篇(一味香薷治陰暑)

中醫故事——香薷篇(施比受更有福)

中醫故事——香薷篇(溼毛巾與香薷治水腫)

中醫故事——香薷篇(香薷止血之功)

中醫故事——生薑(上)(早行山中口含姜)

中醫故事——生薑(上)(水火傷,用生薑)

中醫故事——生薑(上)(生薑解半夏毒)

中醫故事——生薑(上)(生薑童便醒跌僕)

中醫故事——生薑(上)(止嘔聖藥薑汁)

中醫故事——生薑(上)(老禪師的延壽姜)

中醫故事——生薑(下)(姜棗茶,治痛經)

相關焦點

  • 中醫故事——《防風篇》(中氣下陷洩不止)
    家裡到處請醫生,又是通因通用,用苦寒瀉下法,又是收斂止瀉,用炭類收澀藥。搞了十多天,越搞身體越沒勁。現在喝點粥水都拉肚子,於是他們不得不到竹籬茅舍把爺孫倆請下來。小指月用力地沉取脈象,搖搖頭說,爺爺這脈怎麼這麼難摸?爺爺笑著說,像洩氣的皮球,都補不起來了,這球還能彈嗎,當然彈不了了。
  • 接地氣的中醫|老人體弱受涼拉肚子,這個土辦法很管用
    薑茶飲,治痢方最近天氣轉涼,有一個專門幫助看管樹林子的老農人,居然一下子病倒了。 原來這幾天連風帶雨,他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出去鋤草時又忘了添上大衣。這樣一下子就肚中冷痛,拉起肚子來,拉到手軟腳軟都動不了了。
  • 廚房裡的中醫——生薑紅棗茶
    點擊右上【太古草堂】:關注我們,更加健康【編者按】平日裡,我也常向朋友們推薦生薑紅棗茶,尤其是對於冬天手腳冰涼,脾胃不好的朋友。蔥與姜性皆辛溫,辛可發散,且有特殊芳香之味,因此調味,食之使人有「醒爽」之感;溫可散寒,與其它食物同烹,中和該物寒涼之性。各家廚房中燉肉湯時,必會取老薑一塊,拍破後入鍋中與湯同燉,取姜之辛味除肉之血腥氣。而在烹魚之時更需蔥姜,不僅除其腥氣,還因生薑可解魚蟹之毒。
  • 中醫提醒:當蜂蜜遇上姜,奇蹟就出現啦……
    1、成熟蜂蜜600g,生薑600g。將生薑搗爛取汁、澄清去除上層汁液,取其沉澱物加入蜂蜜攪勻。晚飯後服用可治慢性氣管炎。2、蜂蜜12g,生薑6g,桔子1個。將桔子放炭火中燒黑、搗爛與蜂蜜生薑汁同裝入大杯中倒入溫開水,放涼後一次服下,可治氣管炎。3、蜂蜜180g,薑汁大半碗,豬肺子1個,杏仁50粒。
  • 傳統中醫和現代藥學認為生薑有什麼作用?醫生這次說明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常吃生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幾乎每個人每天都在吃薑,當然也不都是直接吃薑,而是我們中國人做菜尤其做肉,離不開生薑。(當然中醫並不是按照呼吸道、消化道這樣分類,而是根據肺、胃分類,具體的還牽扯陰陽五行表裡等等對應的臟器。)生薑用於解表,主要為發散風寒,多用治感冒輕症,煎湯,加紅糖乘熱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預防感冒藥物。我們小時候,冬天感冒發燒,常常會熬點薑湯,加點糖水,自製薑糖水喝,喝完發發汗,也能退燒,感冒也能減輕或好轉。即使現在我們也會使用這個辦法。
  • 生薑、柑橘和銀耳,都是中醫的最愛!
    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也記述杭州錢塘淨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蘇軾解釋為「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中醫愛姜的理由:姜是中國百姓烹調離不開的作料,還能防病治病,民間養生有「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家備小姜,小病不慌」、「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 醫生開藥方」等多種說法。按中醫理論,姜是助陽之品,所以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
  • 【中醫健康課堂】早吃三片姜,賽過喝參湯!被譽為「嘔家聖藥」的它...
    「嘔家聖藥」功效多  中醫認為,姜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因其是治療噁心、嘔吐的良藥,亦有「嘔家聖藥」的美譽。  ? 解毒  生薑可緩解食物中毒症狀。食魚、蟹後,若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可用生薑和紫蘇葉各3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每日分2次服用。吃野菜中毒,口舌發麻時,立即嚼生薑,可緩解病情。
  • 生薑就是「還魂」藥,橫掃百病全無敵!「男子不可百日無姜」「女子吃薑保安康」
    痛經: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酒後頭痛、頭暈:可用生薑煮水喝,馬上緩解。  手腳已生凍瘡但未破潰: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長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頭屑多、掉發:經常用溫姜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 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 吃薑好處多常備保安康
    我國民間諺語說:「四季吃生薑,百病一掃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晨吃三片姜,賽過人參湯」……這些諺語都是代代相傳的養生經驗。悠悠夏日長,我們又如何做到「夏吃薑保安康」呢?下面跟隨我了解一下吧!一、吃薑好處多,常備保安康升發陽氣夏天早上吃薑,保健養生的效果最好。原因是姜最擅宣發陽明經的陽氣。
  • 生薑堪稱「還魂藥」,99%的人竟然只知道當作料!!!
    長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頭屑多、掉發:經常用溫姜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狐臭:每天用生薑片多擦幾次,能明顯減少臭味。    乾薑溫中散寒,健胃活血,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此藥膳可以治療由於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畏寒肢冷、腰疼、腰膝酸軟、倦怠等。
  • 晚上吃薑勝似砒霜?生薑能防脫髮?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了…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自古以來民間有「生薑治百病」之說生薑是餐中不可缺少的佐料生拌、鹽炒、做湯均可對一些人來說,姜是養生神器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吃錯了姜反而會雪上加霜!吃薑又有哪些誤區呢?快來了解一下~
  • 生薑蜂蜜水的功效與作用
    那麼,蜂蜜與生薑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生薑蜂蜜水是用優質冬蜜加上冬至期間收成的生薑精製而成,其味甜中帶辣。姜「溫中止血、出汗、逐風,」蜂蜜「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蜂蜜與姜相得益彰。冬姜蜜溫中散寒、暖胃止咳、止痛,對治療兒童蛔蟲性腸梗阻、胃寒嘔吐腹中冷氣尤為見效。
  • 【健康】一片生薑10味藥,可惜你只把它當佐料!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楊力:取鮮生薑一塊,放入微波爐中加熱一分鐘後取出。用刀斜向切出斷面,用斷面在老年斑部位進行擦拭,直到局部皮膚表面感覺溫溫為止。每天堅持做2~3次,慢慢就會發現老年斑變淡甚至沒有了。不過要注意的是,僅適用於顏色偏暗的老年斑,即虛寒所引起的。如果老年斑顏色偏紅,則屬於火旺的類型,這個方法就不適用了。
  • 生薑解表、乾薑溫中、炮姜溫經,三種姜還有這些不為人知的妙用
    他說他的長壽秘訣就是堅持吃了40多年姜。路先生說,他這個秘訣可是跟孔夫子學的,孔子「不撤姜食」,活了73歲,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長壽的了。可是吃薑的學問可多了,乾薑、生薑、炮姜,雖然都是姜,但是藥用功效上卻有很大的區別。今天小妙就給大家好好說道說道,生薑、乾薑、炮姜這三種中藥應該怎麼用!一、生薑:發散作用較強性味歸經:味辛,性溫。
  • 冬季蜂蜜生薑水
    1、成熟蜂蜜600g,生薑600g。將生薑搗爛取汁、澄清去除上層汁液,取其沉澱物加入蜂蜜攪勻。晚飯後服用可治慢性氣管炎。2、蜂蜜12g,生薑6g,桔子1個。將桔子放炭火中燒黑、搗爛與蜂蜜生薑汁同裝入大杯中倒入溫開水,放涼後一次服下,可治氣管炎。3、蜂蜜180g,薑汁大半碗,豬肺子1個,杏仁50粒。
  • 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細數生薑的九大功效、四大注意、對夏季三大常見疾病的治療
    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聖藥」之譽。  由於著涼,引起感冒,喝些薑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有研究表明,生薑提取物能阻礙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我國傳統中醫以為,生薑性溫而味辛,能健脾胃、散風寒,有「姜能疆御百邪,故謂之姜」之說。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人體輕易內生乾燥之氣。
  • 早上吃薑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吃生薑有什麼好處
    生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用到的調味品,也有些人喜歡生吃,那麼早上吃薑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生薑的妙用是有很多的,那麼生薑的妙用有哪些呢?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早上吃薑的正確方法是什麼1.首先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生薑皮到底能不能吃的問題。
  • 不用買薏米,生薑也能祛溼毒!
    l、治嘔吐不止:‍  生薑汁一湯匙,蜂蜜2湯匙,加開水3湯匙調勻,煮沸後一次服下。2、治風寒骨疼、關節疼:  ①.生薑、蔥白各適量,搗爛炒熱,用布包好熨敷患處,一日數次。  ②.生薑數片放患處,用艾條灸之。3、治胃病發作:‍  生薑、桂皮各12克,加水適量煎湯服下,一日2次。  4、治中暑昏厥:‍  生薑、韭菜各適量,大蒜1頭,共搗爛取汁灌服。 5、治產後腹疼:‍  生薑、當歸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適量燉湯,分次服下。
  • 生薑一種吃法,體內再也沒溼毒!
    薑茶是用茶葉少許,生薑幾片去皮水煎,飯後飲服。可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流感、傷寒、咳嗽等有奇效。l、治嘔吐不止:生薑汁一湯匙,蜂蜜2湯匙,加開水3湯匙調勻,煮沸後一次服下。4、治中暑昏厥:生薑、韭菜各適量,大蒜1頭,共搗爛取汁灌服。5、治產後腹疼:生薑、當歸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適量燉湯,分次服下。6、治跌打損傷、腰扭傷:生薑、芋頭各半搗成泥狀,加麵粉適量調勻,貼敷患處,每日更換2次。
  • 生薑|姜,還是老的辣
    萃取於新鮮的生薑根莖,輕嗅感受心靈的溫暖。基本描述生薑精油萃取於新鮮的生薑根莖,也就是植物位於地底下布滿根系的莖部。做為許多亞洲料理獨具的食材,生薑是具有強烈和辛香風味的烹調香料。生薑在西方傳統料理中常見於甜食, 像是薑餅或薑糖就是兩個常見的例子。近年來陸續有研究顯示生薑精油對關節健康具有理療效益,其他常見的功效則是幫助消化, 減緩偶發的腸胃不適、改善反胃的噁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