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為何要下令殺掉救過自己命的樊噲?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0-12-21 騰訊網

輕輕一陣風,喚醒沉睡了千年的軀體;輕輕一陣風,拂去歷史神秘的面紗。站在時間的肩膀上,我與歷史對話。

在中國歷史上,能以布衣之身,白手起家,建立強大統一王朝的,只有兩個人。他們就是劉邦和朱元璋。作為兩個強大王朝的開創者,二人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手下為其出謀劃策,二人對待功臣的態度也有些類似,那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相比較朱元璋殺盡功臣的做法,劉邦殺功臣的範圍較小。劉邦殺掉的功臣都是野心勃勃之輩,諸如彭越,英布,韓信等人。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是劉邦所分封的諸王。文臣以及諸多劉邦的親衛將領都被留存下來。

而對漢王朝來說,部分功臣的留存,為功臣平定「諸呂之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周勃在平定「諸呂之亂」中起著決定作用。劉邦對自己直屬部隊的將領可謂極其的信任,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劉邦卻在臨死之前卻要對忠心耿耿的樊噲痛下殺手,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樊噲有一個特殊的身份,是劉邦頗為忌憚。那就是,樊噲的妻子又是呂雉的妹妹。也就是說,樊噲是要叫劉邦姐夫的。嚴格來說,樊噲是屬於外戚的。在劉邦末年,太子軟弱,皇后強勢,外戚勢力膨脹足以令劉邦心憂。

除此之外,劉邦非常擔心自己非常寵愛的戚夫人以及趙王如意的命運。皇后呂雉對差點動搖自己地位的戚夫人母子可謂極其痛恨,但礙於劉邦存在不敢動手。作為外戚的樊噲,在劉邦死後,在戚夫人事情上會發揮什麼作用,劉邦不能想像。

樊噲同樣是劉邦手底下非常能戰的將領,作戰勇猛,立下了很多功勞。不僅如此,若無樊噲在鴻門宴上的斥責霸王違約,訴說劉邦委屈,恐怕劉邦早就命喪於鴻門了。與普通人所想像的形象不同,樊噲不僅作戰勇猛,更是一個政治頭腦極為清醒的將領。

在攻入鹹陽城之後,土包子劉邦被奢華的宮殿,如雲的美女,燦爛的財寶迷住了眼睛,沉迷於酒色不能自拔。正是樊噲拉著張良和蕭何,進入宮中,用逆耳的忠言以及清醒的局勢分析喚醒了劉邦,並最終挽救了劉邦集團。

建國之後,樊噲依然跟隨劉邦南徵北戰,平定諸異姓王。在劉邦病重的時候,劉邦和諸大臣立下了「非劉氏不能稱王,非有功不能封侯」的「白馬之盟」。其目的就是限制外戚勢力的增長。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劉邦忽然意識到,樊噲的存在可能會對劉氏江山和戚夫人母子造成巨大的危害。於是,劉邦派陳平和周勃去接管樊噲的軍隊,並直接斬殺樊噲。此時的樊噲正率領軍隊與叛軍作戰。

令人意外的是,樊噲並沒有被殺掉。劉邦的提前離世使得陳平和周勃礙於呂氏權威不敢展開行動。而那時皇帝的聖旨遠遠沒有後世的神聖性,違反也就違反了,只要皇帝能夠原諒。

樊噲的並沒有多活多長時間,在劉邦死後六年病逝。而這並沒有對漢王朝造成多大的危害。一代傳奇君主劉邦最終在這件事情上看走了眼。

相關焦點

  • 為何說劉邦是直到臨終前才明白,當年烏江岸邊,項羽為何選擇自刎
    我們常說:最了解你的不一定是你自己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而是你的對手;項羽作為劉邦一生中最重要的對手,臨終前的劉邦終於明白了楚霸王項羽當年為何在烏江自刎而不肯過江。次日,劉邦帶領樊噲等一百多人的隊伍來到項羽的軍中,劉邦連忙向項羽謝罪道歉表明自己並無反叛之心,就這樣劉邦矇混過了項羽這一關,但卻未過範增這一關,範增看出劉邦的野心,於是在酒宴上派項莊舞劍,名為為酒宴助興,實則是欲藉此除掉劉邦,就在劉邦性命垂危之際,項伯也拔劍起舞,用身體保護著劉邦,在一旁看著的張良見此不妙,到營門口找到了樊噲,樊噲冒死闖進來,直言不諱向項羽闡述劉邦並且沒有反叛之心
  • 劉邦斬殺功臣的黑釜也回當了,韓信、彭越被呂后殺掉
    還有一件事,是關於鍾離何的,鍾離何是項羽的手下,與韓信有些交情,項羽自殺後,韓信收留了鍾離何,當劉邦招降韓信時,韓信聽從部下的建議殺死了鍾離何,鍾離何臨死前大罵韓信不是一個忠誠的人,再加上韓信攻打齊國,不顧李哺其生死,等於為了自己的功勞間接害死了酈食其,可見韓信的人緣實在不好。
  • 同為劉邦的手下將軍,韓信等人封王賞地,為何樊噲等人只能封侯?
    而當時的劉邦位置並沒有坐穩,還不能夠自己吃肉,讓其他將軍都喝湯,所以劉邦封了韓信他們七個為異姓王,讓他們跟劉邦一起吃肉。 這些被封為王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劉邦沒做皇帝之前就已經有「王」的稱號和地位了,有些是項羽分封的王,有些是楚漢之爭中劉邦封的王。就比如,吳芮、彭越這些人嚴格來說是項羽的合作夥伴,並不是他的部下。
  • 劉邦為什麼一定要殺異姓王,不是殺功臣那麼簡單!
    中國歷史上大殺功臣的帝王有很多,比如朱元璋、劉邦、劉秀、趙構等。不過劉邦殺功臣與其他帝王有不同之處,實在是有非殺不可的理由。劉邦消滅項羽後立刻登基稱帝,由於稱帝過於匆忙,以至於漢初並沒有完成國家的統一,劉邦登基時的版圖大概相當於秦滅六國之前的秦國故地。
  • 當老闆學劉邦,混江湖學項羽;劉邦如何用一個「好」字定天下
    本事是真大,韓信都覺得項羽厲害,項羽往陣前一站,喑惡叱吒,千人皆廢。所以他總覺得是什麼都是自己的功勞,人家有功當獎,項羽口頭上許諾了封某官,列印都刻好了,項羽又不捨得給印了。這道理很簡單,一個公司的一個團隊做成了一個項目,分紅的時候,團隊老大覺得都是自己的功勞,不給其他人該有的那一份兒。誰會跟著他幹?
  • 《刺客伍六七》:青鳳殺掉了赤牙,為何不趁機殺掉柒?
    今天紅紅就來和大家深究一下梅花十三師父青鳳救下柒的這一反常舉動的原因吧!相信小夥伴們應該還記得《刺客伍六七》第一季正片的最後一集中,青鳳在通過梅花十三的天眼通,看到了伍六七使用了魔刀千刃,知道了伍六七就是柒。於是青鳳對梅花十三下令「把人殺了,把刀拿回來」。
  • 漢家天下(二):沛公劉邦
    這一切過往似乎都已經被劉季拋到了九霄雲外,就連枕邊人呂雉也不太明白,丈夫為何時常與人痛飲達旦,為何臉上會偶爾出現些許憾色。可那又能如何呢?他今年已經四十多歲,在那個時代已經可以算是個老年人。眼看著亭長這個位置大概也就是他此生的頂點了,他不甘,卻又無奈。這一年,他接到命令,要押解一批役民去驪山,這可是個苦差事。
  • 秦始皇的功績在於千秋 為何名聲還比不過劉邦
    影視劇中的劉邦形象其二,劉邦在位期間,他實施了極為開明的"休養生息"政策,大力的主張經濟發展,而漢朝的後世也皆繼承了此項政策,故此在漢朝的這四百年裡,國泰民安,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好不樂哉。再說說劉邦的為人吧。有部分人說劉邦是小人,為何?
  • 都說劉邦是「氓之大者」,流氓帝王,那麼劉邦究竟有多流氓?
    劉邦當時也就是開個玩笑,但他做夢也沒有料到,就是這次玩笑,竟然成了自己都承認自己是流氓的證據。 那麼劉邦到底是不是個流氓呢?讓我們先看看,什麼是「流氓」。 流氓是怎麼煉成的? 說人家劉邦是流氓,那麼咱們總得先捋一捋「流氓」這個概念,到底是什麼?
  • 皇帝派大臣審訊自己親弟弟,大臣燒光罪證空手見皇帝,後因此升官
    如果得到罪證,你因此殺掉梁王,太后那邊怎麼辦;如果你不殺梁王,法律的尊嚴怎麼維護?」 景帝認為田叔賢能,提拔他當魯國丞相。 偏心的母親 竇太后有一女二子:老大館陶公主劉嫖、老二漢景帝劉啟、老三梁孝王劉武。
  • 劉邦:這樣的人生,應是快意的吧
    這一年,他接到命令,要押解一批役民去驪山,這可是個苦差事。方今天下,人人都知道朝廷徭役繁重,但凡有機會,黔首們寧願逃亡做賊寇,也不願去幹這九死一生的活計。作為押解他們的人,劉季自己也要承擔責任:他必須要保證這批人一個不少地抵達驪山。剛出沛縣沒多遠,手底下這幫人就出現了大量的逃亡現象。
  • 劉邦與項羽|性格與命運的關係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他們在挫折面前的表現,這是劉邦和項羽不同的第二點。在失敗面前,劉邦冷靜沉著,項羽狂暴浮躁。楚漢戰爭當中有這麼一件事情,就是兩軍處於對峙狀態的時候,項羽攻劉邦久攻不下,就在軍前架起了一口大鍋,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五花大綁地推到了陣前,然後喊話,劉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鍋了!劉邦怎麼說呢?
  • 一把火燒掉了項羽的明天,卻陰差陽錯成全了劉邦的野心
    火燒鹹陽,分封諸侯 鴻門宴上,項羽威風八面,範增怒不可遏,劉邦唯唯諾諾,張良巧妙周旋,樊噲捨命救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上下一心,而項羽內部分歧巨大,難以形成共識。幾天後,劉邦正在灞上苦苦思索下一步的對策時,前哨來報,項羽引大軍進了鹹陽城。 這件事劉邦早就料到了。 劉邦先於項羽進入鹹陽城,以項羽的秉性來說,肯定面子上過不去,不搞出點動靜,怎麼能證明楚霸王的威武?
  • 劉邦的狐朋狗友,趕車吹喪殺狗的都有,他們為何變成了軍事大才?
    對於劉邦能坐上皇位這一問題,很多人都說這是劉邦走狗屎運了,為什麼這麼說?你看看劉邦身後的一群幫他打天下的大軍都是些什麼人?都是他的狐朋狗友,什麼殺狗的,趕車的,吹喪的都有,你還別不信。樊噲出身寒微,早些年以殺狗為生。
  • 跟著劉邦學人生,越是在這3件事情上浪費精力,生活越是糟糕
    總有人會問我,為什麼要研究歷史呢?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可是後來我逐漸想通了,研究歷史,就是為了在幾千年的人物故事中,發現一些關於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然後過好自己一生。就是在研究古人的人物故事過程中,我發現一個人十分值得仔細研究,那就是漢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為何他如此值得研究呢?
  • 劉邦「暗度陳倉」,章邯真的沒有想到嗎?其實真相併不簡單
    劉邦「暗度陳倉」,章邯真的沒有想到?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說起暗度陳倉,很多人常常有這樣一種印象,那就是,章邯看到劉邦派出樊噲在通往關中的主道上修棧道,就覺得劉邦會從這裡出兵,於是他就趕緊派人在相關地區防守,結果卻沒有想到劉邦偷偷繞小道從陳倉出兵。
  • 陳平在鴻門宴上就見過劉邦,為何背楚投漢時,還像初次見面似的?
    波雲詭譎的鴻門宴會上,除了劉邦、項羽、範增、項莊、項伯、張良、樊噲外,其實還有一些人的名字被記錄了下來,如紀信,是和樊噲一起護送劉邦回灞上的四個將軍之一,又如陳平,是叫劉邦回酒桌上繼續喝酒的人。照理說,這陳平和劉邦,早在鴻門宴會上就見過了,為何陳平背楚投漢時,劉邦還像第一次見陳平似的。陳平背楚投漢時,楚漢相爭已進入軍事相爭的階段,劉邦當時在修武,陳平經好友魏毋知的引薦,方才得到了見劉邦的機會,還不是單獨見劉邦的機會。
  • 鄭成功一代英雄,臨死前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原因令人悲嘆
    ⬆⬆⬆ 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史事百傳」,再點關注,右上角設置星標,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最新內容
  • 劉邦攻入鹹陽,差點兒把持不住!幸虧被張良點化才未釀成大禍
    還有更重要的皇帝用的玉璽啦,符節啦,通通都要封留好獻出來。劉邦欣然接受贏嬰投降。眾將領中有人主張殺掉秦王。劉邦說:「當初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原本就是因為認定我能寬容人。何況人家已經降服了,還要殺人家,如此做是不吉利的。」於是便將秦王子嬰交給了主管官員處置。
  • 韓信慘遭呂后毒手,臨死前撂下一句狠話,為何讓劉邦嚇得毛骨悚然?
    前196年,曾經叱吒風雲的一代兵仙韓信走向了終結。一直視其為眼中釘的呂后,示意蕭何下套,蕭何誘諞韓信入宮,呂后安排武士在長樂宮鍾室將其截殺。(司馬光《資治通鑑·漢紀四》) 劉邦聽後,不禁汗毛倒豎,嚇出了一身冷汗。馬上下令: 「馬上將蒯徹抓來,我要親自烹了他!」 那麼,這個蒯徹究竟是誰?韓信臨終之言,又為何讓劉邦如此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