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唐宋詞:「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2020-12-26 談藝錄

今天讀一闕溫庭筠的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這闕詞在2010年大火,因為它成了電視劇《甄嬛傳》的插曲。全詞如下:

(《甄嬛傳》裡用到這闕詞)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講詞之前,得先說說詞人——

溫庭筠其人

關於溫庭筠,我們在《唐詩閒讀》系列介紹過(見115「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晚唐人,生於大約812年,故於866年,太原祁縣人(現在的山西祁縣),他一生仕途不得意,曾跟徐商做過一段時期的巡官,又跟著做過國子助教,後來徐商罷相(徐商入相兩年即罷),貶為方城尉。因此溼庭筠一生仕途政績乏善可陳,能說的只有才華: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香菱纏著黛玉學詩,恰又遇到湘雲來府,與香菱住在一處,於是兩個人整天討論的就是與詩有關的話題,其中有「杜工部之沉鬱,韋蘇州之淡雅,……溫八叉之綺靡,李義山之隱僻。」的句子(應當是湘雲的話),這是明清人將前代詩人的風格進行的歸類,其他不說,至少在曹雪芹眼中,有「溫八叉」之稱的溫庭筠是足與杜甫、韋應物、李商隱並列的大詩人。簡單說,他是個詩詞「重鎮」。

(溫庭筠畫像)

實際上,溫庭筠確實是厲害!

據說他才思敏捷,每次入試,押官韻作詩,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才有了「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也就是說,依照唐代的禮節,拱一次手(具體樣子,可參看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就能寫出來一韻,拱八次手,一首八韻詩就寫成了,牛吧!

他的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在晚唐時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在唐代樂府詩作者中,後世研究者甚至將他和李白、杜甫、白居易並列為「唐代樂府四大家」。但這都不算啥,最重要的是他的詞,他的詞用字精雕細刻,詞藻華麗,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遠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後來五代、宋詞之盛,其實都發源於他,或者至少可以說,宋詞裡婉約這一支是起源於他的。

或許是因為他的長相醜(我們找不到他的清晰的畫像,也找不到塑像像樣子的),所以,有才華的他非常喜歡留戀風月,因此影響了他的詩詞風格。

(人生不得意的溫庭筠)

據說他仕途不得意,還有一個原因,《北夢瑣言》和《樂府紀聞》上有記載,權當傳說聽聽:溫庭筠曾經出入宰相令狐綯書館,令狐綯待他甚好。唐宣宗喜歡《菩薩蠻》曲,於是令狐綯拿了溫庭筠所作的《菩薩蠻》二十首,進獻給唐宣宗,詭言是自己所作,一面告誡溫庭筠,不能向外透露,但溫庭筠不久即洩於人知。令狐綯自然不喜,溫庭筠的前途也就基本斷送掉了(這事兒,很難說誰對誰不對)。

是風景還是美女?

這闕《菩薩蠻》肯定算得上是名詞,但讀不懂的大有人在,甚至有的解詞者,也會讀錯。

小山重疊金明滅。問題就出在這第一句!這裡的「小山」,許多人理解為屏風上的圖案,由於屏風是摺疊的,重重疊疊,所以說「小山重疊」,而後面緊跟的「金明滅」,指的是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這也很說得通,早上起床,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斜照過來,映在屏風之上,這光線自然是受屏風物理原因的影響,忽明忽滅,這是景色啊,很到位。

但且住!這似乎有問題。如果這一句是風景,後邊的一句就接不上或者說接得太陡,至少氣息不連貫——鬢雲欲度香腮雪,意思很明顯不是寫風景,而是寫美女的妝容。鬢雲,指的是像雲朵似的鬢髮,欲度:想要度過,指鬢髮將掩未掩的樣子。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雲影輕度。香腮雪自然指美女的香腮,這是雪白的面頰。

(仕女畫中的鬢髮)

那麼,前一句就有疑問了……很快,近代名家周汝昌、葉嘉瑩等很快就講清楚了這個問題:

「小山」並不指屏風,而是指晚唐五代盛行的眉妝名目。為「十眉」式之一,後來又再發展,有十二式或更多的樣式。

(女子畫眉十二式)

顯然,小山眉是一種眉式,樣子如圖,其實,這些眉毛的樣式不僅流行於唐朝,後世女子畫眉,這些樣式結合不同的臉型、骨狀,都有應用,比如,新近一些的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畫的就是小山眉,既有明顯的眉峰,在柔媚之外,又多了一些清爽幹練,這很合人物的氣質。

(魏瓔珞的小山眉)

如果把小山理解成眉毛說得通嗎?當然,不但說得通,而且很合理。小山眉的重疊當然指皺眉;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則指隱現映光之後明滅的樣子。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理解了這一句,其實,整闕詞的主題就好理解了,正如周汝昌先生說的一樣,這闕詞就一個主題:梳妝。

梳妝,妝,從眉毛開始,梳,當然是鬢角為主,所以,溫庭筠很懂,第一句寫眉,第二句寫鬢。但這個女主人公並不開心,她皺著眉呢。而且興致也不高,你看,她——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這兩句無爭議了,就是懶起,起得遲,在梳妝。可是她為什麼起得遲,又為什麼為懶呢?作者沒有交代,只能往下讀……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作者是個閨中高手,他知道梳妝要有前後鏡:前鏡,是梳妝檯前的大鏡子;後鏡是手中拿的小鏡,前後鏡結合,可以看出整個鬢花的前後左右的效果,鏡中有景,景中有鏡,「套景」層疊,細節都可以看得清楚。她起得很晚,但梳妝的依然很認真,一點一點的認真經營,這是一個愛美的女主人公,當然,效果也不錯,她在鏡中看到了「花面交相映」的效果,髮型很美,臉很白,很配很搭!

(戴敦邦:詩意圖)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她皺眉的原因,她懶起的緣由,都在最後這十個字裡交代清楚:

所謂的「新帖」,指刺繡的「花樣兒」,用薄紙做成,使用的時候,把它貼在綢子或帛絹之上,用以參照,作用就是「藍本」。可這次新帖的花樣讓她煩惱,偏偏是一雙一雙的金色鷓鴣。金色當然是富貴的色彩,這也是鷓鴣這種鳥兒入畫的原因,這沒問題,問題在於「鷓鴣」有特別的寓意。

(金色鷓鴣)

鷓鴣在中國古典文學裡經常出現,鷓鴣的樣子並不特別,跟石雞很像,但鷓鴣的叫聲很特別,聲音嘶啞連綿,聽起來像人聲的「行不得也哥哥」,恰如一個女子勸自己心愛的戀人不要遠行,這很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女子的離愁別緒,所以,在古典文學裡,鷓鴣是離別哀怨的象徵。

至此,全詞收束,我們明白了,全詞的氣息是連貫的,表達的情感也是鮮明的,寫的內容也僅僅就是梳妝一事罷了。所以葉嘉瑩先生說:「此詞自客觀之觀點讀之,實但寫一女子晨起化妝而已」(《溫庭筠詞概說》)。

當然,寫作這闕詞時,溫庭筠正處於屢試不第的狀況之中,說他很可能兼雜的有自己落寞情懷的表達是有道理的。但那樣的理解,主觀的因素就混雜的太多了,如果那樣讀,只會越讀越糊塗。

(【愛唐宋詞】之4,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溫庭筠名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是什麼,金明滅又是什麼?
    但因篇幅所限,有些地方說得不明不白,比如第一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到底是什麼意思,歷來頗有爭議,所以今天就再廢話幾句,說一說小山的含義。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這小山啊,還真是不好解釋,據我所知的解讀,就有4種(上一篇說3種,時隔半個月,我又多了解到一種,你看我進步了)。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⑵小山:指屏風上的圖案,由於屏風是摺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明滅的樣子。⑶鬢云:像雲朵似的鬢髮,形容髮髻蓬鬆如雲。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雲影輕度。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⑷蛾眉:女子的眉毛細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鬚,故稱蛾眉。⑸弄妝:梳妝打扮, 修飾儀容。
  • 雜文|解評《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 唐宋詞鑑賞: 溫庭筠 ·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子曰師說: 溫庭筠 ·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唐小山重疊金明滅,眉妝漫染,疊蓋了部分額黃,✦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
  • 最美宋詞欣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代表詞作。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詞人把女子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全詞成功地運用了反襯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作品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 新網師晨誦【第96期】|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賞析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賞析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詞作首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寫出了女子沒有起床之時,峨眉緊蹙,鬢髮散亂,臉上的裝飾在鬢髮的掩映之下忽隱忽現,緊接著寫了閨中思婦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亂如雲的鬢髮,在如雪的面龐上飄動。三、四句寫女子起床後的行動:慵懶地打扮,慢慢地梳洗。其中的「懶」字和「遲」字,生動地體現了女子的嬌慵倦怠之態。下片兩句承接上片寫妝扮的具體情形:既然已經是「懶起」那就將就一下吧,隨意梳洗即可。
  • 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小山重疊金明滅」,明白易懂的七個字,沒有生僻字,也不含晦澀的典故,但,「小山」是什麼?即使不深究「小山」是什麼,也並不影響我們對這首詞的整體理解。可學術界不能不深究。關於「小山」的解釋,學術界有好幾種解釋,最常見的大概有六種:1、眉毛。比如宋代王觀有詞「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眉毛與山,有比喻關係。2、髮型。女性頭上隆起的髮髻像小山的形狀。
  • 美妝背後:小山重疊金明滅,」納米美妝」香腮雪?
    劇終曲相配的歌詞是唐代詩人、詞人溫庭筠以「梳妝」為主題的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相信大家對各宮小主使用的胭脂粉料等化妝品也頗有興趣:她們的化妝品和我們的有相似之處嗎?有納米成份嗎?
  • 一首描繪美女對鏡梳妝的宋詞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代/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譯文:髮髻重重疊疊,眉宇間的額裝在晨光的照射下時明時暗,如雲朵一般蓬鬆的鬢髮滑落而下,快要摭住了潔白似雪的面頰。她嬌懶的起床,無心的畫起了細長彎彎的眉毛,遲久才慢慢的梳洗晨妝,開始打扮。
  • 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不是山,理解有四種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在《花間集》中位列溫庭筠詞選之首,可見其花間風格的典範性。這是一首閨婦思怨之詞,詞風綺豔,勾繪精緻,通過思婦的神態和活動將怨情刻畫得細膩曲折。原詞如下: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畫面交相映。
  • 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詩詞賞析
    【唐】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唐】溫庭筠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