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是晚唐五代時期著名詩人、詞人,他有一首《菩薩蠻》,前些天寫了一篇我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溫庭筠名篇《菩薩蠻》,寫盡美人寂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但因篇幅所限,有些地方說得不明不白,比如第一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到底是什麼意思,歷來頗有爭議,所以今天就再廢話幾句,說一說小山的含義。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小山啊,還真是不好解釋,據我所知的解讀,就有4種(上一篇說3種,時隔半個月,我又多了解到一種,你看我進步了)。
1、指山眉
山眉是古代女子的一種眉形,就說眉毛像一座山的形狀,和溫庭筠同時期的韋莊就寫過「一雙愁黛遠山眉」《荷葉懷》,可見,在殘唐五代時,形容眉毛是可以用小山這個意象的,但是,眉毛如何重疊?又不是四條眉毛的陸小鳳。而且下文有「懶起畫峨眉」語,詞是一種非常短小的文學體式,你不可能前面寫了眉毛,中間隔一句,又寫回眉毛,這樣就複雜凌亂,溫庭筠這種水平的詞人,顯然不會犯這種錯誤。
2、指山枕
古人的枕頭和現代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古裝劇,常有陶瓷或玉石做的枕頭,兩頭高,中間低,看起來就像山一樣起伏,因此叫山枕。同樣在五代時期,詞人顧夐(xiòng)作《甘州子》,有句云:「山枕上,幾點淚痕新」,可見在當時,說山枕是小山,也並非不可能。
但是同樣的問題,山枕那玩意兒硬邦邦的,如何重疊?就算你重疊起來了,還怎麼睡?詞下句說「鬢雲欲度香腮雪」,又「懶起畫峨眉」,這女孩子是剛剛睡醒啊,總不能疊著兩個枕頭睡覺吧。
所以在此處,小山應該不會是指山枕。
3、女子的髮髻
說古代女子梳著高高的頭髮,看起來就像一座山。這也不無道理,但是,「鬢雲欲度香腮雪」,這頭髮是從臉上拂過,是流動的,你把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再用髮簪固定成一座小山,怎麼可能流動呢,就不會「鬢雲欲度」了啊。
4、指屏風
古代有一種屏風是放在床頭的,叫屏山,溫庭筠另有一首《菩薩蠻》云:「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可以摺疊、掩起來,也可以展開,通過詩人的浪漫一加工,看起來就如同一座座小山起伏。
先是「小山重疊金明滅」,陽光照在床頭的屏山上,金光明滅閃動,這就是金明滅,陽光把人喚醒,詞中女子在半睡半醒之間,翻了個身,於是「鬢雲欲度香腮雪」。
溫庭筠兩首《菩薩蠻》這幾句詞,所描寫的幾乎是相同的場景,一個正在睡覺的女孩子,睡臉朦朧,枕上有一座屏山。這個解釋是有道理的,用溫庭筠來證明溫庭筠,簡直無懈可擊。
不過呢,詩詞中一個事物往往可以有多種意象,並不互相矛盾,咱們只要體會詩詞中的美感,就像「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不論它實指什麼,總之是女孩子的閨房很美,這個女孩子也很美,這就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