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不得志的溫庭筠隨手寫一首詞,如今成《甄嬛傳》代表

2020-12-26 小美的美食工坊

《後宮甄嬛傳》憑藉他紮實的劇本,精彩的劇情,很快就在全國掀起了一陣後宮熱。

看過電視劇《後宮·甄嬛傳》的人,一定忘不了裡面那首經典的古風歌曲。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這首歌曲歌詞,其實不是現代人所作。

而是選自1000多年前,唐代詞人溫庭筠的代表詞作《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這首由詩詞改編的古風歌曲,僅有的幾句歌詞,卻見證了很多女人的一生。

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謀權的一代太后 。

風光一時的華妃、皇后卻化為了歷史的塵埃。

伴隨著溫庭筠的這首如泣如訴的詞句,我們仿佛走入了那個充滿無奈和苦澀的古代。

溫庭筠在當年鬱郁不得志,隨手作的這首詞,為何在1000多年後,重新煥發出了光彩,成為《甄嬛傳》代表呢?

我們首先一起看一下這首詞。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描寫了一個閨中女子獨處的情懷。

不過裡面的句子卻並不是很好理解,首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就難倒了很多人。

有認為是寫室內屏風的,有認為是寫女子眉妝的,還有認為是寫女子髮髻的。

這是我們暫時理解成屏風。

畫屏上重疊的小山風景,閃露出時明時暗的晨光。

女子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亂如雲的鬢髮,在如雪的面龐上飄動。

對方好像沒有什麼太多的興致,懶懶的動了動之後,就停下了身體。

過了半天,才懶懶地隨意描繪彎彎的眉,起身梳理了一下晨妝。

女子簪花時,置放前後雙鏡,花容和人面交相輝映,讓人分不清到底哪個更美一些。

女子此時如此用心的打扮自己,似乎和前文的"懶起畫峨眉"有些矛盾。

其實,詞人是在這裡,進一步的暗示,她的意中人並不在身邊

只是本能的精緻的描繪著自己的妝容。

最後是描寫她更換衣服時,忽然看見上面繡有的雙雙鷓鴣,不禁瞬間起了思量

如果意中人尚在自己的身邊就好了。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女子,獨自坐在房間之中,有些哀怨的心情。

但是溫庭筠寫的十分的隱晦,他從來沒有表現對意中人的態度。

而是通過主人公起床前後一系列的動作、神態,來讓讀者自己感悟

綜合來看,這首詞用在《甄嬛傳》當中,還是十分的切合裡面的人物的。

後宮佳麗三千,裡面的每一個女子,何嘗不是像溫庭筠筆下的那個女子一樣,苦苦的等著自己的意中人。

想不到《甄嬛傳》裡面看似尋常的一首詞,竟然還藏著這麼貼合的意境。

好的詩詞,總是能夠經受住歷史的考驗。

溫庭筠的一生,雖然沒有比得上同時代的那些大詩人,但是他留下的經典詞句,終究沒有被歷史所湮滅。

在歷經時間的洗禮之後,重新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

一首《菩薩蠻》讓我們認識到了後宮的世界,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大詞人溫庭筠。

左宗棠曾經寫過一副對聯: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千卷,神交古人。

我們和溫庭筠相隔了一千多年,但是如今讀起來,兩個人卻仿佛是沒有距離一樣。

透過一首首經典詞作,我們感觸到的是歷史深處,無數詞人的悲歡離合。

想要一品詩詞的朋友,不妨讀一下這套詩詞全集!

古代詩歌浩如煙海,普通人根本沒辦法窮盡其中。

這套書從浩如煙海的詩詞中,精選了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柳永、陸遊等大師們的經典之作,豪放與婉約並重,完整展現詩詞全貌,讓你讀到詩詞中最經典的作品。

這套書將唐詩、宋詞、元曲、詩經、漢代詩賦、魏晉詩文裡面的精華都收集起來,可以說,經典的詩詞看這一本書就夠了。

這套書共6本,現在僅需88.9元,平均一本不到15元,捨棄的不過是兩張電影票的錢,收穫的卻是詩詞中的經典。不管是自己研讀,還是當做禮物送給孩子, 都是非常值得。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戳中旅客的淚點,溫庭筠就憑一首唐詩,花間派鼻祖怎麼做到的
    提起婉約詞派(花間詞派是其的源頭之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宋代的文學家柳永、蘇軾和李清照,然而追蹤溯源,唐代文學家溫庭筠才是婉約詞派的直接源頭,他是花間詞派的鼻祖級的人物。溫庭筠的婉約詞多寫花前月下的閨情綺怨,如「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等。
  • 溫庭筠的一首詞,蘇軾和李清照都化用過,誰的水平更高一些?
    他筆下的梧桐細雨,引起一波又一波學習模仿熱潮,就連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以及婉約派代表詞人李清照,也都模仿化用過。比如在其詞作《更漏子·玉爐香》中,就很好地使用了梧桐和細雨兩個景物。01思婦離愁「更漏子」
  • 溫庭筠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美到讓人心碎
    而作為「花間派」的代表詞人,溫庭筠的詞本來就多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以及男女燕婉之私。所以在《望江南·梳洗罷》中,溫庭筠便以江水、遠帆、斜陽為背景,人物倚樓遠望為主體,塑造了一個望夫盼歸、凝愁含恨的思婦形象。雖然《望江南·梳洗罷》只有短短27字,但可謂寫盡了相思之苦。加上溫庭筠一貫穠豔精巧的風格,此詞又可以說美到讓人心碎。
  • 太原堂溫氏古代人物溫庭筠及子孫
    一、溫庭筠(801—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人、太原堂溫氏後裔。溫庭筠的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他是唐代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有「溫八叉」之稱。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他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 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
    不折垂楊,只倩愁隨去。南唐後主李煜曾經過著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奢華生活,忽然一日卻成為階下囚,其心中悲怨都化作一句句感人的詩句,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抒寫了多少的感慨與憂傷。下面介紹溫庭筠的詠「淚」詞,全文無一淚字,卻堪比李商隱的名作。菩薩蠻唐代:溫庭筠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溼鉛華薄。春露浥朝華,秋波浸晚霞。
  • 大詩人溫庭筠寫下「豔詩」,被知名歌女嫌棄,如今成網紅名句!
    而在詞文方面,溫庭筠更是有著極高的成就和影響。他不僅被尊為「花間派」鼻祖,其詞對後世大家的詞,產生了深遠影響。李煜、蘇軾、李清照、陸遊等大詞人,也都是他的粉絲。到了明清時期,溫庭筠更是火得一塌糊塗。明代的戲曲家湯顯祖,曾評點過以「溫詞」為首的詩詞集《花間集》,使得他的詞不僅為文人熟知,連平民百姓們也都「少長誦溫詞」。
  • 「溫八叉」溫庭筠的詞裡瀟湘
    ——溫庭筠《南湖》 文丨奉榮梅 晚唐著名詩人的溫庭筠(812?~866年?),年輕時苦心學文,才思敏捷,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他與李商隱並稱「溫李」,同時他還是晚唐傑出的詞人,「花間詞派」的鼻祖,駢文、小說等創作也有一定成就,可謂晚唐時期各類文體兼擅的「全能作家」。
  • 唐代溫庭筠《送人東遊》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詩,所送何人不詳(或為魚玄機,魚有《送別》相和)。看詩中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知這是溫庭筠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貶隋縣尉之後、唐懿宗鹹通三年(862年)離江陵東下之前(應為鹹通二年秋)的作品,很可能作於江陵,詩人時年五十左右。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 甄嬛傳插曲《菩薩蠻》作者竟是花間詞派的他,這個詞牌你了解多少
    這首詞運用朦朧交錯的描寫手法造成詞境時空的淌恍迷離,在短短的一首詞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煙靄、寒山、暝色、高樓、宿鳥、長亭、短亭,藉此移情、寓情、傳情,手法極為嫻熟,展現了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活動,反映了詞人在客觀現實中找不到人生歸宿的無限落拓惆悵的愁緒。
  • 溫庭筠一首極為撩人的詞,將女冠的嬌美姿容刻畫得栩栩如生
    溫庭筠的詞作已經給大家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要麼濃豔,要麼清麗。而即便是清麗之詞,也能讓人品味到濃濃的情意。這種情意,都是來自於詞中女子對於戀人的愛與相思,擅於「淡語收濃詞」的詞人對於此中技巧可謂爐火純青,讓人讀後仍想慢慢回味。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作者簡介: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 溫庭筠花間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溫庭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1、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代: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 花間一壺酒,此時可以詩,可以畫- 花間派詩詞典藏 溫庭筠
    花間派的代表人物首當是溫庭筠,其被尊稱為「花間派」之鼻祖。溫庭筠,本名岐,一名庭筠,字飛卿,文思敏捷,并州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數舉進士不第,傲視官場、放浪不羈,一生不得志,後流落而死。溫庭筠詩詞俱佳,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 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娥眉
    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娥眉 2020-12-03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花間詞人」溫庭筠,滿腹經綸卻自願給人當槍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
  • 溫庭筠技法獨到的一首詞,文筆如針縷細密,令人叫絕
    晚唐詩人溫庭筠雖然仕途不順,卻狂放不羈,
  • 溫庭筠為什麼為花間詞派之祖,花間派、婉約派、豪放派之間關係?
    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01、鼻祖溫庭筠: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當然溫庭筠和韋莊也擅長唐詩。兩朵隔牆花,早晚成連理。 雖然他們追隨溫庭筠之風格手法,但是卻難以達到溫庭筠及韋莊的深度。當然也無法同後世北宋的詞派相比較,但是花間詞派卻起到一定的繼承和影響作用。對後世北宋詩詞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中國古典詩詞/溫庭筠:菩薩蠻
    菩薩蠻唐·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詞人簡介: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
  • 蘇軾搓澡時賦詞一首,僅用33個字寫出人生大智慧,如今卻鮮有人知
    蘇軾曾在搓澡的時候賦詞一首,全篇僅僅33個字充滿人生大智慧,如今卻罕有人知。蘇軾是歷史上少有的全才,詩仙李白也難以企及,正是因此蘇軾的詞曲範圍駁雜,每每有些小事就能讓他衍生出一段感慨來,今天小編介紹的這首詞就是如此得來的:《如夢令·水垢何曾相愛》: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 溫庭筠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10字妙絕千古,至今無人超越!
    溫庭筠是花間詞派的鼻祖,他在詞壇上的地位極高,是將民間詞轉為文人詞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