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娥眉

2020-12-26 澎湃新聞

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娥眉

2020-12-03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宋)溫庭筠《菩薩蠻》

與久違了的昔日同窗在網上寒暄之際,他提起這闕詞近來被譜了新曲,特意發了連結來讓我聽。是劉歡為電視連續劇《後宮甄嬛傳》譜寫數首曲子之一,那旋律舒緩清幽,有一股黯然自傷的情緒貫穿始終,似乎什麼都說了,又似乎什麼也沒說明白,頗得幾分溫飛卿的筆調的情致。

「小山重疊金明滅」,無論是被後人解為屏風的山景上日光浮動,還是小山眉妝間額黃模糊,甚或是身體曲線起伏,睡衣的錦繡紋理隱約……總之詞中呈現的時間是早晨,地點是深閨,人物是只有女主人公自己。

她獨自一人,睡醒了卻懶得動。身體躺著,不等於思緒也一樣靜止,因為呼吸和心跳都沒有停止。想些什麼呢,昨日侯人不至的失落?夜半噩夢的餘悸猶存?數算離人行蹤的牽掛惦念?好夢僅餘回味的悵然若失?——統統只是後人的揣測,有可能都是,也有可能都不是。

思緒更有可能只是思緒,虛渺散亂,不成形狀,如光影裡那些細細塵埃的隱隱沉浮,分明看得見,卻抓不住。不管能否抓住,日子都必須如此這般地過下去。一天天尋常的日子周而復始,如車輪的靜靜碾過,輪上的紋路一成不變。所以再懶起也還是得起來,照樣按部就班地梳洗,照樣煞有介事地「畫娥眉」。

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裡說:「飛卿詞如『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無限傷心,溢於言表。」可動作的轉接都默然無聲,色彩也只在物像上而已,哪裡溢於言表了呢。至於傷心到什麼程度,乃至於傷心與否,更是完全不能確定的。

清楚的是「弄妝梳洗遲」。所謂遲,首先是晚了。她起床先已晚了,梳洗自然也晚,「日遲遲」是從腮邊鬢角悄然滑過的時間。其次就是慢。懶洋洋之餘「意遲遲」,這個早晨的無情無緒散不開,她舉手投足格外遲疑。香漬青螺黛,盒開紅水犀,每個步驟都精心仔細;淡了只怕太清簡,濃了又嫌媚俗,那是天生麗質不自棄的天性。

嚴妝已畢,詞意到這裡頓挫、重開。她手把一面小柄鏡,對著妝檯上的大座鏡,前前後後地照。這個動態裡的精神狀態顯得稍微振作一些了。起先她要照的並不是自己,而是鬢間那朵簪花。顏色、形狀、位置是否合適?是否與今天的妝扮總體協調?細細打量,細細斟酌,兩面鏡子裡光與影重重疊疊,形與色綺繡萬千。

這樣姣好齊整的青春,當然希望能夠有人看見;這樣自愛,無非還是渴望被愛。青春的風華正茂由眼入心,「花面相交映」固然是一個簡單的事實,也未嘗不是心頭一句悠長的感慨。但在有花堪折的時節,要叮嚀什麼人莫待無花空折枝呢,又不肯說,不肯動了聲色。然而她想要維持那點小小的自尊,小小的平靜並不容易,因為總有那麼些物事攜帶著某種暗示散落四周,比如「金鷓鴣」。

在周汝昌先生看來,「繡羅襦」是動賓結構的詞組,「金鷓鴣」是她刺繡羅襦所用的新式花樣。也有人認為「繡羅襦」是偏正結構的名詞,則「金鷓鴣」是她新換羅衣上金線貼繡的紋樣。其實這紋樣在什麼位置並不那麼重要,令人觸目驚心的是紋樣本身的「雙雙」。這靈禽尚且成雙成對,人呢?——這一問,是順理成章。而經由這一問,幽怨發散出來再逆推回去,讓前面所有的辭句又更加耐人尋味。

溫飛卿刻意精整的辭採華麗,音韻琳琅,往往與他筆下營造的氛圍有相輔相成的格調。他不用抒情筆法,而字裡行間隱含的語碼斑駁陸離,文心脈絡環環相扣,節節呼應。這首《菩薩蠻》如今配上樂,辭句襯著《甄嬛傳》故事的富麗場景次第拉開,視覺效果上更凸顯出女主人公處境孤單而心事深鎖。張惠言在《詞選》中評註「此感士不遇之作也」,是這闋詞的另一番境界,與閨中幽情大相逕庭,卻也同樣寂寥悵惘。

關鍵詞 >> 溫庭筠,詩情詞意,小山重疊金明滅,宋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吳門詩社』社課研習 —— 溫庭筠《菩薩蠻》
    五代後蜀趙崇祚輯錄了晚唐五代時期溫庭筠、皇甫松、韋莊、薜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敻、孫光憲、魏承斑、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和李洵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十卷。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詞集。這十八家除溫庭筠、皇甫松和孫光憲以外,都是西蜀的文人。他們的詞風大體上一致,後世因稱為花間詞人。其中最早的詞人,就是被稱為「花間鼻祖」的溫庭筠。
  • 唐宋詞鑑賞: 溫庭筠 ·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子曰師說: 溫庭筠 ·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唐小山重疊金明滅,眉妝漫染,疊蓋了部分額黃,✦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
  • 溫庭筠《菩薩蠻》|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他精通音律,他的詩詞注重文採,他也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他所寫的詩詞優美婉轉,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看到晚唐時美女的裝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依然是溫庭筠的幾首《菩薩蠻》詞。「菩薩蠻」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後來變成了詞牌名。
  • 蛾眉懶起弄妝遲 讀溫庭筠《菩薩蠻》
    溫庭筠,唐代人,字飛卿。後人稱他為「溫八叉」,據傳其雙手交叉八次,大作就會誕生。這足以和曹植七步成詩相媲美。按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說法,詞並不是唐代文學的主流,但溫庭筠是一個例外。在內容上,《菩薩蠻》寫了一個女子起床梳妝的過程,大體順序如下: 起床→梳洗→畫眉→簪花→照鏡→著裝 有人會問,溫庭筠一個大老爺們寫女孩子起床梳洗之事,未免太「娘」了吧?其實,這是典型的以現代人觀念揣度古人的想法。詞,和今天的流行歌曲沒有本質區別。
  • 溫庭筠名篇《菩薩蠻》,寫盡美人寂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我們來讀一首溫庭筠的《菩薩蠻》,表面是寫一個美女,寫美女的相思,寫美女的愛情,但在更深處,有沒有另一種更宏大的寄託呢?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 韋莊《菩薩蠻》5首賞析,與溫庭筠「平分秋色」之作!
    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 中國古典詩詞/溫庭筠:菩薩蠻
    菩薩蠻唐·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詞人簡介: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這是唐詩宋詞品鑑的第146篇詩詞《菩薩蠻》
  •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的柔情繾綣《菩薩蠻》
    ——溫庭筠《菩薩蠻》還記得《甄嬛傳》中這首曲子嗎?優美深情,出自才子溫庭筠之手。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他少時聰明,自幼便在父親的薰陶下飽讀詩書。溫庭筠祖上顯貴,但到了父親這一輩已經家道中落。父親因病早逝後,他的生前好友段文昌將溫庭筠接到身邊,和自己的孩子們一塊讀書。漸漸長大的溫庭筠相貌奇特,人稱他「溫鍾馗」,鐵面虯髯,和我們心目中風流才子的形象相差甚遠。在這樣粗獷的外表下,溫庭筠卻有著一顆多情細膩的心,文採風流。在段府待了九年之後,已經21歲的的溫庭筠決心出去闖蕩一番,來到了繁華的長安。
  • 溫庭筠《菩薩蠻》中的美人妝
    時至溫庭筠所處唐朝,眉樣更是花樣十足。提起畫眉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螺黛,螺黛又叫螺子黛,唐代女子畫眉便多用螺子黛,據記載當時這種螺子黛「一顆值千金」,但這也並不妨礙盛唐時雍容華貴的小姐姐梳妝打扮。唐明皇曾令畫工作《十眉圖》,鴛鴦眉、遠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卻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倒暈眉,這十種眉形一舉成為當時女子畫眉的範本。
  • ​新高考古詩文賞析系列線上活動(15)菩薩蠻 溫庭筠
    新高考古詩文賞析系列線上活動(15)菩薩蠻  (唐)溫庭筠
  • 唐詞鑑賞-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溫庭筠)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載:「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綯)假其(溫庭筠)新撰密進之,戒令勿洩,而遽言於人,由是疏之。」溫亦有言曰:「中書堂內坐將軍。」譏相國無學也。《樂府紀聞》記載此事云:「令狐綯假溫庭筠手撰二十闋以進。」據此,《菩薩蠻》諸闋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綯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大中後期(850—859),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 懶起畫蛾眉 ——溫庭筠《菩薩蠻》賞析
    溫庭筠,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是晚唐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精通音律,工詩善詞,做賦才思敏捷,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這首《菩薩蠻》是溫庭筠的代表作之一。
  • 溫庭筠《菩薩蠻》看過甄嬛傳印象最深的就是主題曲了。沒想到在這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1] ,鬢雲欲度香腮雪 [2] 。懶起畫蛾眉 [3] ,弄妝梳洗遲 [4] 。 照花前後鏡 [5] ,花面交相映 [6]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7] 。《花間集》收錄的溫庭筠十四首《菩薩蠻》詞中,此首最為傳誦。二、詞的上片首句寫日照繡屏,不但顯示環境的富麗,也可見女子起身之晚。次句寫女子未起身時,面容姣好而鬢絲繚亂。再寫梳洗時情狀,懶畫蛾眉,遲遲梳洗,活現出一副嬌慵之態。下片寫妝成後的情態。鏡中花面交映,羅襦鷓鴣雙雙,前者足以引起顧影自憐之情,後者又使其頓生自憐孤單之意。
  • 唐代|溫庭筠《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
    【注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⑵除:臺階。張衡《東京賦》:「乃羨公侯卿士,登自東除。」⑶珠簾月上:是「月上珠簾」的倒裝句。⑷山枕:枕頭形狀如山。隱:隱沒。又作憑依。《孟子·公孫丑》:「隱几而臥。」穠妝:即濃妝。
  • 溫庭筠花間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溫庭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1、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代: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 最美宋詞欣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代表詞作。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詞人把女子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全詞成功地運用了反襯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作品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
  • [小馬學詩詞]菩薩蠻詞牌
    [小馬學詩詞]第十七節 菩薩蠻【簡介】始於唐代詞體之一,原唐教坊曲名,也稱「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花溪碧」、「晚雲烘日」等。【詞例】1、唐代詩人唐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此詞描繪深秋暮色之景,情景交織,渾然天成,充滿愁情離緒,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 溫庭筠名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是什麼,金明滅又是什麼?
    溫庭筠是晚唐五代時期著名詩人、詞人,他有一首《菩薩蠻》,前些天寫了一篇我自己對這首詞的理解(溫庭筠名篇《菩薩蠻》,寫盡美人寂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但因篇幅所限,有些地方說得不明不白,比如第一句「小山重疊金明滅」,小山到底是什麼意思,歷來頗有爭議,所以今天就再廢話幾句,說一說小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