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詩社』社課研習 —— 溫庭筠《菩薩蠻》

2021-02-19 吳門詩社

《菩薩蠻》

其一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其二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其三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其四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菸草粘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其六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其七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其八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幹。燕飛春又殘。

其九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裡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其十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其十一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慾黃昏。無聊獨倚門。

其十二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落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其十三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閒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籙簌。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

其十四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主講】雪芬飛

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溫庭筠的詞。

溫庭筠(約801—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年輕時才思敏捷。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叉」、「溫八吟」。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五代後蜀趙崇祚輯錄了晚唐五代時期溫庭筠、皇甫松、韋莊、薜昭蘊、牛

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敻、孫光憲、魏承斑、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和李洵十八家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十卷。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詞集。這十八家除溫庭筠、皇甫松和孫光憲以外,都是西蜀的文人。他們的詞風大體上一致,後世因稱為花間詞人。其中最早的詞人,就是被稱為「花間鼻祖」的溫庭筠。

在中原戰亂頻仍之際,西蜀相對定,所以集中了一批文人。而西蜀的統

治階級在相對安定的局面中又弦歌宴飲,過著奢侈淫靡的苟安生活,是那

種鏤玉雕瓊,裁花剪葉,描寫女人恣色風情的詞,便適應歌臺舞榭的需要而大量地產生出來了。

歐陽炯《花間集》序說:「楊柳大堤之句,樂府相傳,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製。莫不爭高門下,三千玳瑁之簪,兢富樽前,數十珊瑚之樹。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自南朝之宮體,南北裡之娟風。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實。」花間詞就是在這樣的社會風尚裡產生的。

陸遊《花間集跋》說:「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至此。可嘆也哉!或者,出於無聊故耶!」這是對花間詞的中肯批評。

溫庭筠一直被看成「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的輕薄才子和無行人。其實,他是一個很有抱負,希望用世的人,他在《過陳琳墓》詩中道:「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表示了異代同悲之感,但是,他的生卻是「未能鳴楚玉,空欲握珠」(《韻》)。

由於恃才傲物,他對權相令狐絢並非一味幹謁求薦,卻對其結黨營私炙手可熱和才識匱乏,頗多譏諷。而,他雖才思敏捷,長於詩賦辭章,卻因得罪了令狐絢,而被有司以「科場假

手」的理由摒於科舉門外,且屢試不第,淹蹇終生。於是,他就更以狎妓豪飲的「無行」,來表現自己的憤世嫉俗。負「士行塵雜,不修邊幅」之謗的溫庭筠,曾漫遊江淮間,所得錢帛,多為狎邪所費。冶遊狎妓之時,想起自己屈己,於人,以求仕進的生活,實與妓女相類,因而,對這些被侮辱被損害的女性,他往往充滿真誠的同情,甚至將自己的身世之感,揉入了表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的詞作中。在長期浪跡江湖的生活中,溫庭筠所見並非不廣,但是,「狂歌於漏舟中」的時風,造就了「家家之香徑春風,尋越豔;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娥」(歐陽炯《花間集敘》)的詞風。

溫庭筠的五七言律詩,多華豔、清新流利,與樂府詩的綺麗有所同。「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歸」(《利州南渡》)、「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等名言語,歷來為人傳誦。溫庭筠詩中,綺麗感傷的一面,已漸露出由詩變為詞的端倪。如「階前碎月鋪花影」(《生禖屏風歌》)、「雲髻幾迷芳草蝶,額黃無限夕陽山」(《偶遊》)等句,從字面到意境都接近詞。這也難怪,他的詞作在《花間集》中,佔有重要席。

除詩詞外,溫庭筠還是一位小說作家、學者。據《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3卷、《採茶錄》1卷,編纂類書《學海》1卷。可惜幾乎全部亡佚,僅《乾巽子》部分文句在《太平廣記》裡尚有所引錄,現如今無從探知其詳。尤其《學海》10卷的亡佚,實在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大損失。如果《學海》能保存下來,必然會對學術研究和輯佚等工作大有貢獻。

溫詞的《握蘭集》三卷及《金荃集》十卷早已失傳,從收錄其作品最多的

《花間集》(收六十六首)看,所表現的都是閨情、宮怨一類題材,以其最著名的《菩薩蠻》十四首看,就可看成一首。但是,若對之仔細品嘗味,則又如觀賞頤和園長廊的彩畫,我們會為他的善寫同中之異而折服。

《菩薩蠻》

其一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其二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其三

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其四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菸草粘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其五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其六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其七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其八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幹。燕飛春又殘。

其九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裡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其十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其十一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慾黃昏。無聊獨倚門。

其十二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落月明殘。錦衾知曉寒。

其十三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閒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籙簌。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

其十四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菩薩蠻》作為本唐教坊曲,作者選擇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看一下菩薩蠻的韻律,它是2句一韻,共8句4韻,平仄相交,這樣的節奏,更增加韻律的輕快流暢,提高了吟唱的效果,而且作者又以情景交融的簡單畫面出場,給聽眾以賞心悅目的感覺。

十四首《菩薩蠻》中,有旭日初照,畫屏溢彩,弄妝梳洗,花面交映;有寶簾美枕,暖香鴛錦,江柳殘月,美人服飾;有蝶舞金釵,月滿花枝;有海棠帶雨,菸草飛蝶;有杏花含露,玉鉤翠幕;有柳絲嫋娜,芳草萋萋,香燭成淚,花落鳥啼„„筆下的境界極為優美。有些內容、主旨極相近的作品,表現方法卻很不同。

據《唐才子傳》和《北夢瑣言》記載,唐宣宗喜歡曲詞《菩薩蠻》,相國令狐綯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據此可知《菩薩蠻十四首》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綯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大中後期(850—859),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菩薩蠻》是溫詞中最受關注的詞作之一,歷來對它的賞析和解釋也是眾說不一。清代詞人張惠言認為《菩薩蠻十四首》是聯章體,現代評論家葉嘉瑩也認為這是一組詞。從詞的內容、情意、風格以及詞的意象運用如「小山」「藕 絲」「香紅」「秋色」「金鸂鶒」等來看,的確有很多相同或相似,有組詞的特徵。

我認為這十四首是一體的,從它選材看,時間與人物的相互轉換,應該是一氣呵成

如《菩薩蠻》: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單鈿金壓臉,寂寞香閩掩。人遠淚闌幹,燕飛春又殘。(其八)

  

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裡關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小國芳

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其九)

這兩首都寫佳人離思,都寫到明月、相憶、流淚、楊柳、燕飛,但前者是

貴婦閨怨,富貴味、脂粉氣較濃,後者是宮女思家,小園、越溪,較富野趣。

前者是月光撩動無眠者的思念,後者是大雁雙飛引起孤寂感;前者的燕飛春殘

暗示了盛年獨處,虛度青春的怨艾,後者的燕歸楊柳則明說了離人難歸。

溫詞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雕鏤滿眼,但深入作品後就可體會到,詞中繁多

的背景、場面描寫,多是作為人物內在感情的外感因素,以此造就含蓄深隱的抒情意境。

如《菩薩蠻》一「小山重迭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

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這首詞寫一個女子剛剛睡醒,正在梳洗打扮。上片寫了貴婦的懶於梳妝,一副嬌滴滴的、慵懶的情態,活現在紙上。下片的「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像一個特寫鏡頭。從花面交映中,暗點出青春易逝,紅顏難久之意。結尾「雙雙金鷓鴣」的繡羅襦,作者用了反襯手法,進而更襯託出人的孤單

至此,我們就可深感下片並非堆砌,而是對上片懶於梳洗的必要補充,可以看到女主人公對「女為悅己者容」的失望,因而抒情意境確是含蓄深隱的。詞人就用這種豔麗的圖畫,去粉飾統治階級醉生夢死的生活。再看一下這首,「其四」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菸草粘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此詞上闋描寫了一個春色滿園、生意盎然而又充滿著無限幽情的環境。鸂鶒,是如鴛鴦一樣成雙成對兒的象徵愛情的鳥。有說:「此以鸂鶒之成雙,喻閨人之獨處。」從全詞看,並非如此。這兩句寫景極其鮮豔,而暗含著歡情,是人眼中之所見。

景物本身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下兩句把滿園春色的景物由動物而到植物,由水面而到池上。這兩句的關鍵在「雨晴紅滿枝」。如絲的春雨飄灑之後,天色初晴,不僅沒有落紅滿地,而是「紅滿枝」。有「春色滿園關不住」的感覺。如果如蘇東坡所說「能道得眼前真景,便是佳句」(錢泳《履園譚詩》),上闋的四句正是這樣。它由美麗成雙、金縷其身、翠綠其尾的鸂鶒鳥,而到它們在春池中掀起粼粼水紋,兩情歡洽;再由池及岸,樹上棠梨花開,雨後新晴,紅花滿枝;景色幽美,氣象清新。

布局有動(前二句)有靜(後二句),設色有濃(一、四句)有淡(二、三句)。陳匪石稱溫詞《菩薩蠻》「語語是景,語語即是情」(《舊時月色齋詞譚》)。從這四句看,正是用此明媚春光、佳景良辰,來襯託人情的歡愉。因為「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託,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吳衡照《蓮子居詞話》)。此處的著力寫景為下闋的意味濃醇奠定基礎。

「繡衫遮笑靨,菸草粘飛蝶」。至此,才出現了人物。她紅潤的兩腮上,有一對酒窩兒。寫一個少女的嬌羞,既有形,又有神;既有動作,又有對動作的掩飾;既有乍見時的內心歡悅,又有猛然引起的內心慌亂,這五個字形神兼備地寫出了少女那顆歡悅卻又不平靜的心。

沈祥龍《論詞隨筆》提出:「詞有三要,曰情,曰韻,曰氣。情慾其纏綿,其失也靡。韻欲其飄逸,其失也輕。氣欲其動宕,其失也放。」這句表現情,確很「纏綿」,但是不「靡」;表現韻(味),確很飄逸,但是不「輕」(浮);表現氣(聲氣),確很「動宕」,但不「放」(蕩)。從詞的結構說,這句是全首的關鍵。

接下來的一句又很警策:「菸草粘飛蝶。』「菸草」,總起來說是陽春煙景,即上闋那綠波蕩漾的春水,那綴滿枝頭的棠梨。在「菸草」與「飛蝶」之間,用了一個「粘」字,可見「飛蝶」之於「菸草」十分迷戀。五、六句聯起來看,上句深情無限,下句景色如畫。但下句是比託襯映上句的,這「繡衫遮笑靨」的人的深情遠韻,恰如飛蝶戀戀於菸草。正是「情以景幽」,「景以情妍」。

「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這句是說,富貴之家,芳菲時節,景物依舊,可是,「玉關音信稀」,當日春遊之人,此時已遠戍邊塞,而且連個信兒都沒有。

我們比較一下一、四這兩首詞,同樣用了反襯手法,第一首用在結尾,第四首用在了開篇,一是從人物到景,四是從景到人物,但無論那一種方法,作者都從不同的畫面入手,寫的維妙維肖,首尾呼應。

如《菩薩蠻》一

「小山重迭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

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四

翠翹金縷雙鸂鶒。水紋細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繡衫遮笑靨。菸草粘飛蝶。青瑣對芳菲。玉關音信稀。

最後看一下這首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溫詞全用比興,純由畫面切換組織成篇。上片展示了兩個畫面,第一個畫面,是一位貴婦人,她躺在華美的居室中,然而內心孤獨,只能做夢。每二個畫面,或指她的夢中情味,或指她所思念的人,正在江上流連未歸。

從意象上說,"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二句是穠麗的,而"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二句則是清麗的,穠麗與清麗相間,兩相生發,均更增其美。"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二句,是另一個畫面,這個畫面描繪了美人妝成的情景。

最後,詞人給美人的頭飾以一個特寫鏡頭,以儼妝女子玉釵因風而動,暗示她的心弦正被什麼東西撥動。溫詞的這一表現手法,後來在周邦彥、吳文英的長調中得到很好的運用。

縱觀這十四菩薩蠻,作者都以婉約,細膩的手法,或景色描寫,或人物特寫,借景抒情將人物與景完美結合,雖然沒有什麼典故,看似簡單的畫面,卻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

一代詩詞是一代社會的產物,不同閨怨,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當時婦女要求自由、和平的心聲。這或許也是作者的心聲。

吳門詩社創作精神:

詩寫我心,詩寄情懷,詩格高尚,詩韻雅正;

吳門詩社處事原則:

寬容、包容、平和、平等。

相關焦點

  • 【吳門詩社】徐長鴻先生點評 三月社課集合貼
    三月的社課與溫庭筠「可惜牽纏蕩子心」句近而意有不同。  芳華春風故事醒天涯,一角浮煙枝吐芽。綠意染絲勤作畫,頻來討好俗人家。先生點評:命意別出心裁,惜句乏凝鍊。往期連結:【吳門詩社】倏忽記得川上語,韶華依舊東流----瓊影作品專輯【吳門詩社】清明專輯【吳門詩社】郭秀珍詞作專輯【吳門詩社】河水清清作品專輯【吳門詩社】吳瑾作品欣賞
  • 唐宋詞鑑賞: 溫庭筠 ·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子曰師說: 溫庭筠 · 菩薩蠻 · 小山重疊金明滅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唐小山重疊金明滅,眉妝漫染,疊蓋了部分額黃,✦小山: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
  • 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娥眉
    溫庭筠·《菩薩蠻》|懶起畫娥眉 2020-12-03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溫庭筠《菩薩蠻》|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他精通音律,他的詩詞注重文採,他也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他所寫的詩詞優美婉轉,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看到晚唐時美女的裝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依然是溫庭筠的幾首《菩薩蠻》詞。「菩薩蠻」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後來變成了詞牌名。
  • 蛾眉懶起弄妝遲 讀溫庭筠《菩薩蠻》
    溫庭筠,唐代人,字飛卿。後人稱他為「溫八叉」,據傳其雙手交叉八次,大作就會誕生。這足以和曹植七步成詩相媲美。按照「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說法,詞並不是唐代文學的主流,但溫庭筠是一個例外。在內容上,《菩薩蠻》寫了一個女子起床梳妝的過程,大體順序如下: 起床→梳洗→畫眉→簪花→照鏡→著裝 有人會問,溫庭筠一個大老爺們寫女孩子起床梳洗之事,未免太「娘」了吧?其實,這是典型的以現代人觀念揣度古人的想法。詞,和今天的流行歌曲沒有本質區別。
  • 溫庭筠名篇《菩薩蠻》,寫盡美人寂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我們來讀一首溫庭筠的《菩薩蠻》,表面是寫一個美女,寫美女的相思,寫美女的愛情,但在更深處,有沒有另一種更宏大的寄託呢?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 韋莊《菩薩蠻》5首賞析,與溫庭筠「平分秋色」之作!
    在《花間集》五百首歌詞當中,為什麼說溫庭筠和韋莊的詞最好?為何韋莊能跟溫庭筠平分秋色,合成「溫韋」?又為何韋莊能被稱為唐末「一巨手」?他的「秦婦吟秀才」稱號是怎麼來的?先從他的五首《菩薩蠻》說起。第一首《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 中國古典詩詞/溫庭筠:菩薩蠻
    菩薩蠻唐·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詞人簡介: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
  •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溫庭筠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這是唐詩宋詞品鑑的第146篇詩詞《菩薩蠻》
  •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的柔情繾綣《菩薩蠻》
    ——溫庭筠《菩薩蠻》還記得《甄嬛傳》中這首曲子嗎?優美深情,出自才子溫庭筠之手。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他少時聰明,自幼便在父親的薰陶下飽讀詩書。溫庭筠祖上顯貴,但到了父親這一輩已經家道中落。父親因病早逝後,他的生前好友段文昌將溫庭筠接到身邊,和自己的孩子們一塊讀書。漸漸長大的溫庭筠相貌奇特,人稱他「溫鍾馗」,鐵面虯髯,和我們心目中風流才子的形象相差甚遠。在這樣粗獷的外表下,溫庭筠卻有著一顆多情細膩的心,文採風流。在段府待了九年之後,已經21歲的的溫庭筠決心出去闖蕩一番,來到了繁華的長安。
  • 溫庭筠《菩薩蠻》中的美人妝
    時至溫庭筠所處唐朝,眉樣更是花樣十足。提起畫眉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螺黛,螺黛又叫螺子黛,唐代女子畫眉便多用螺子黛,據記載當時這種螺子黛「一顆值千金」,但這也並不妨礙盛唐時雍容華貴的小姐姐梳妝打扮。唐明皇曾令畫工作《十眉圖》,鴛鴦眉、遠山眉、五嶽眉、三峰眉、垂珠眉、卻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倒暈眉,這十種眉形一舉成為當時女子畫眉的範本。
  • ​新高考古詩文賞析系列線上活動(15)菩薩蠻 溫庭筠
    新高考古詩文賞析系列線上活動(15)菩薩蠻  (唐)溫庭筠
  • 唐詞鑑賞-菩薩蠻·杏花含露團香雪(溫庭筠)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載:「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綯)假其(溫庭筠)新撰密進之,戒令勿洩,而遽言於人,由是疏之。」溫亦有言曰:「中書堂內坐將軍。」譏相國無學也。《樂府紀聞》記載此事云:「令狐綯假溫庭筠手撰二十闋以進。」據此,《菩薩蠻》諸闋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綯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大中後期(850—859),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 一曲古琴版《菩薩蠻》纏綿悠長讓人心醉!
    菩薩蠻唐 · 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 懶起畫蛾眉 ——溫庭筠《菩薩蠻》賞析
    溫庭筠,字飛卿,太原祁縣人。他是晚唐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精通音律,工詩善詞,做賦才思敏捷,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這首《菩薩蠻》是溫庭筠的代表作之一。
  • 溫庭筠《菩薩蠻》看過甄嬛傳印象最深的就是主題曲了。沒想到在這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1] ,鬢雲欲度香腮雪 [2] 。懶起畫蛾眉 [3] ,弄妝梳洗遲 [4] 。 照花前後鏡 [5] ,花面交相映 [6]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7] 。《花間集》收錄的溫庭筠十四首《菩薩蠻》詞中,此首最為傳誦。二、詞的上片首句寫日照繡屏,不但顯示環境的富麗,也可見女子起身之晚。次句寫女子未起身時,面容姣好而鬢絲繚亂。再寫梳洗時情狀,懶畫蛾眉,遲遲梳洗,活現出一副嬌慵之態。下片寫妝成後的情態。鏡中花面交映,羅襦鷓鴣雙雙,前者足以引起顧影自憐之情,後者又使其頓生自憐孤單之意。
  • 唐代|溫庭筠《菩薩蠻·竹風輕動庭除冷》
    【注釋】 ⑴菩薩蠻:詞牌名。⑵除:臺階。張衡《東京賦》:「乃羨公侯卿士,登自東除。」⑶珠簾月上:是「月上珠簾」的倒裝句。⑷山枕:枕頭形狀如山。隱:隱沒。又作憑依。《孟子·公孫丑》:「隱几而臥。」穠妝:即濃妝。
  • 溫庭筠花間詞10首,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溫庭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1、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代: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 最美宋詞欣賞——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代表詞作。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詞人把女子的容貌寫得很美麗,服飾寫得很華貴,體態也寫得十分嬌柔,仿佛描繪了一幅唐代仕女圖。全詞成功地運用了反襯手法,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鷓鴣雙雙,反襯人物的孤獨;容貌服飾的描寫,反襯人物內心的寂寞空虛。作品充分體現了作者的詞風和藝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