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19日,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和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配套資金援建而成的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建成。
2020年5月19日,是金寨縣希望小學建成30周年的紀念日,30年來,金寨縣希望小學培養了以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為代表的5000餘名畢業生,為當地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如今的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已是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團委的副書記,併兼任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她因為希望工程,不僅實現了「我要上學」的夢想,也由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並有了更好的平臺和條件去回報社會和那些當初關心過自己的好心人。
金寨縣,為安徽省六安市所管轄,位於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西、南兩面分別與河南省、湖北省毗鄰,地處三省七縣二區結合部,是安徽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區縣,總面積約4000平方公裡;
金寨縣由於深居大別山腹地,平均海拔約500米,但平均坡降達到21%,因為山多地少、收成不穩、交通不便,金寨縣農民百姓歷來生活貧窮落後。
1986年,金寨縣被確定為全國重點貧困縣,經過30餘年的努力,70萬金寨人充分利用當地的青山綠水進行建設和發展,2018年完成生產總值(GDP)約114億元,人均約2萬元,並於2020年9月退出貧困縣序列;
伴隨著金寨縣一起發展的,還有當地的教育事業,位於金寨縣南溪鎮的金寨縣希望小學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學校。
金寨縣希望小學的前身為南溪鎮中心小學,學校佔地不到5000平方米,教職工不足10人,教學設施破舊,特別是周邊的許多適齡學生因家庭貧困而無法上學,或者位於輟學的邊緣;
大眼睛女孩蘇明娟就是那些隨時有可能輟學的學生之一,她家每年的土地收成僅僅夠全家人吃三個月,只能靠父親蘇良友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抓鱔魚換點錢去買點口糧維持生計;
在這種情況下,蘇明娟每個學期100多元的學費,成為了這個家庭裡最大的負擔。
1989年3月,共青團中央發起成立了全國性公募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為中國青基會,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CYDF),通過資助服務、利益表達和社會倡導,幫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的成長環境;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團中央和中國青基開始發起實施的希望工程,接受社會捐款用於資助家庭困難學生、援建希望小學,並通過「圓夢行動」、「希望廚房」、鄉村教師培訓等項目,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服務貧困家庭的青少年成長發展,真正為蘇明娟們送去了希望。
1990年3月18日,由中國青基會捐款4萬元,同時安徽省、金寨縣和南溪鎮投入配套資金援建的金寨縣希望小學破土動工,建設者們用巨大的激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就順利建成完工;
1990年5月19日,我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由曾在這裡戰鬥過的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校名的金寨縣希望小學舉行竣工剪彩,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洛桑親臨現場參加竣工典禮,全國希望工程由此開端。
希望小學學校的建成,還只是故事的第一個結局,並不是最終的美好大結局,那些不能上學或處於輟學邊緣的孩子才是故事中最值得大家關注的主人公;
1991年5月,《中國青年報》的攝影記者解海龍到金寨縣採訪希望工程,他跑了十幾個村莊進行拍攝,當他最後來到張灣小學的課堂上時,第一眼就看到蘇明娟,一張《大眼睛》的照片定格了當時那一刻蘇明娟眼神中的豐富故事;
《大眼睛》的照片讓全中國人認識了蘇明娟,這張被中國青基會用作希望工程標誌的照片也讓全中國人認識了希望工程、希望小學,並積極為希望工程和希望小學奉獻自己的愛心。
後來的蘇明娟,於1998年6月19日~6月25日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共青團第14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被選為團中央候補委員,2002年蘇明娟考入安徽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金融專業,2005年畢業後進入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蘇明娟如今已是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團委副書記、共青團18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併兼任共青團安徽省委副書記,繼續為青少年事業服務;
後來的金寨縣希望小學,已發展建成有2個校區,面積約3.6萬平方米,有教職工100餘人、教學班40個、學生約2000人,並享受到了「現代技術教育」,更重要的是先後有650餘名貧困生得到資助而順利完成了學業,累計培養了約5400名學生。
後來的希望工程,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富影響的民間公益事業之一,截至2019年9月,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52.29億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599.42萬名,援建希望小學20,195所;
2020年5月19日,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建成30周年,我們要永遠記得這個時間,這個關於金寨縣希望小學、關於希望工程、關於大眼睛女孩的故事,我們還要繼續講30年,永遠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