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59裝甲運輸車,M113的大哥

2020-12-15 丹書戰史

美國二戰時期就已經認識到裝甲運兵車的重要性,先後用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底盤研製了M39裝甲車,以及用M26重型坦克底盤研製了M44裝甲車,不過這兩款裝甲車一個防護堪憂,另一個太過複雜沒能量產。

M59裝甲運輸車

二戰的最後一年裡,美國開始研究M75裝甲車,這款裝甲車比較成功,總共生產了1729輛,不過它並不具備兩棲能力和三防能力,這在50年代被認為已經屬於技術落後了,於是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在50年代前期著手研製替代產品,這就是M59裝甲人員運輸車。

M59裝甲車吸取了M75的設計經驗,同時致力於降低造價,增加兩棲能力。1953年12月,M59設計定型,次年2月進入量產階段。

M59裝甲運兵車

裝甲車淨重約18噸,車長約5.6米,採用履帶式結構。動力採用2臺通用汽車公司的302型6缸直列水冷汽油機;行走裝置採用扭杆懸掛,5對負重輪,主動輪在前,陸地上最大行駛速度51.5千米每小時,水上用履帶划水前進,最大速度6.9千米每小時,在入水前需要開啟艙底排水泵,車首首上有一塊鉸鏈的防浪板。

車體裝甲採用焊接鋼裝甲,車體首上和首下有較大角度傾斜,兩側和後部採用垂直布置結構;車體正面採用16毫米厚均質鋼裝甲,側後和底部採用12.7毫米鋼裝甲,頂部為10毫米厚鋼裝甲,這樣的防護水平一般,跟隨坦克部隊作戰倒也問題不大。

M59裝甲運兵車

火力上沒有大型炮塔,不過可以在右前方車長出入口處安裝一挺12.7毫米重機槍,或者是一個小型的360°小型指揮塔,內裝一挺12.7毫米重機槍。車體內沒有射擊孔,成員無法從內向外射擊。

裝甲車有2名車組成員,一名駕駛員,一名車長,後部乘員艙可以搭乘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艙內兩側的座椅也可以摺疊起來增大貨物運輸空間。頂部有兩個出入口,尾部還有一個電動的跳板式裝甲門。

M59裝甲運兵車

雖然M59生產了4000多輛,但是美軍對它的評價並不高,它更像是一種過渡裝備,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裝甲車雖然有兩棲能力,實際上因為動力太弱,它只能在平靜的水面行駛,戰場上可不是總遇到這樣的情況,連流速稍微大一點的河流都不能安全通過,而且它的機動性雖然好,但是因為轉向通過操控溼式鼓式制動器完成,並不具備原地轉向的能力。

M59裝甲運兵車

另一個問題就是興起於50年代的三防裝置。那個時候仿佛核大戰、生化大戰就要來臨,不管是坦克還是裝甲,好像沒有三防能力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不巧的是M59就不具備三防能力,它只有適當的艙內加壓能力,可以減少進入艙內的煙塵,這離標準的三防技能差得太多。

嚴格來說M59勉強算是合格的裝甲運兵車,適合許多中小國家的軍事需求,它只是不太符合美國的高標準。它的生產商食品機械化學公司通過它也積累了不少的設計經驗,在新時代的新標準出現後,很快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著名的M113裝甲車,並在50年代末開始替換M59,而那些退役的M59則被出售到部分小弟手中。

M59裝甲運兵車

與其他車型一樣,M59也研製過變形車,包括指揮車、救護車、偵察車、無後坐力炮等,最終只有M84式107毫米自行迫擊炮得到量產並服役。它的迫擊炮布置在車體尾部,水上行駛時需要先布置帷幔,車組成員增設炮長、裝填手和兩名彈藥手。

相關焦點

  • 服役60年,被稱為「戰場計程車」——全鋁製M113裝甲運兵車
    M113是美國於1960年裝備的一款裝甲運兵車,該車也是全世界首款採用全身鋁製裝甲的戰鬥車輛,因為在同等的防護等級之下鋁製裝甲質量更輕,製造也相對簡單,從1980年以來該型裝甲運兵車一共生產了超過8萬輛,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家,並且在此基礎上還衍生出多種型號的特種車輛,從防空自行高炮到戰鬥指揮,工程搶救到火力支援,其變種車輛多達
  • 美國陸軍將接收新型裝甲車,以取代越戰時期M113裝甲車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Military.com網站9月2日報導,BAE系統公司9月2日宣布,美軍第一款新型裝甲車的生產已經完成,目前,已向美國陸軍交付多達450輛多功能裝甲車。該裝甲車將取代美國陸軍自1965年越戰時期就一直使用的M113裝甲車。
  • 魔改的「神作」,美國M113裝甲車,各型累計生產8萬多輛
    M113裝甲車,是上個世紀50到60年代之間,美國研製和裝備的一型裝甲運輸車。這型裝甲車,起初是平平無奇,但是在經歷魔改後,讓它不僅成為美軍的新寵,也讓世界多國喜愛。並且它還能涉水,可以說是一款兩棲能力的裝甲運輸車,不過它的缺點就是它的裝甲非常的薄弱,只能防住一些輕機槍的子彈。不過有意思的是,這輛裝甲車在經過魔改之後,讓它「榮光煥發」。除了在它基礎型號,增加防禦外,它還有各種的魔改型號。有推土型的,安裝迫擊炮型,有自行高炮型的,還有噴火型的,飛彈型,搶救型的,指揮型的等等。它的各種型號加起來共累計生產了8萬多輛。
  • 中型戰車塗裝技法:M113裝甲運兵車
    它的車體是用鋁製造的,主要用途是裝甲輸送車。M113的第一次出場是在越南戰爭期間。 範例中展示的模型是裝甲騎兵版ACAV,其特徵性的圓形盾牌圍繞著安裝在車長指揮塔上的12.7毫米口徑機槍,其搭載步兵的包廂兩側的7.62毫米口徑機槍也配備了前盾牌。
  • 《命令與徵服:紅色警戒》M113裝甲輸送車背景介紹及詳解
    《命令與徵服:紅色警戒》中M113裝甲輸送車是盟軍的坦克單位,會用的話作品非常大,很多新回歸的玩家已經忘得差不多了,本文作為分享貼,整理了相關信息,適合回歸重溫經典的玩家。《命令與徵服:紅色警戒》M113裝甲輸送車背景介紹及詳解沒有步兵的掩護,坦克很容易被火箭兵摧毀;而步兵的行動速度又跟不上坦克;為了讓步兵能緊跟坦克,也讓如突擊隊員和工程師等重要單位能安全抵達戰場,盟軍研製了M113裝甲輸送車來運送步兵。
  • 美軍M113淚眼婆娑:辛苦幹了60年,終於迎來接班人
    根據美國軍事網站消息,用於替換M113的AMPV裝甲運兵車已於近期正式生產完畢。據悉,這款裝甲車是由美國BAE系統公司生產的,合同於2018年便已經籤訂。根據協議,BAE公司將在幾年內向美國陸軍交付約450輛該型裝甲運兵車。
  • 世界坦克專用運輸車盤點 個個狂野如蠻牛
    美軍HET M1070重型裝備運輸車美國奧什科什M1070系列:美軍裝備的M1070被屬於HET(Heavy Epuipment Transporter),意為重型裝備運輸車。雖然也可運輸其他重型裝備,但美軍起初研發其的目的就是專門用來運輸M1主戰坦克,因為M1坦克服役時,美軍的裝備運輸車完全無法承受其重壓。
  • ...坦克炮|輕型坦克|炮塔|裝甲車|裝甲車輛|裝甲輸送車_網易新聞
    同樣基於《世界軍事力量平衡2020年版》的數據,從08式輪式裝甲車基型底盤發展而來的11式輪式裝甲突擊車(以下簡稱11式輪突)在我軍已經超過了800輛的裝備規模,從而成為中型合成化部隊裝備體系中的核心主戰裝備之一。
  • 德國M113火力支援車,怎麼看都像是突擊炮
    上世紀70年代,西德同樣也裝備了M113裝甲運輸車,不過當時的M113屬於早期型號,車輛的搭載火力不算強,一般就是頂部一挺機槍,西德計劃在M113車體的基礎上研製一種火力支援車
  • M113將大量退役,繼任者AMPV能否挑起重擔,三國激烈競爭
    以色列、韓國和美國裝備了數千輛M113裝甲運兵車,都在積極尋找合適的替代品。目前全世界仍在使用的M113約有1萬輛,美國、韓國和以色列佔了一半以上。美國選擇了M2的支援版,韓國開發了K21來代替M113作戰,開發了16噸級的6x6 K806來代替M113執行非步戰功能。該車的更大版8x8 K808與美國的斯特賴克類似。美國曾考慮用斯特賴克變型車作為M-113的替代車,但發現這種車在戰鬥情況下越野行駛時,無法跟上M1坦克和M2步兵戰車的速度。由於AMPV將佔一個裝甲旅裝甲車的30%左右,這就成了AMPV的決定性因素。
  • 取代越南戰爭時期的M113:美國陸軍收到首輛AMPV
    據外媒報導,BAE Systems日前宣布,為美國陸軍建造的第一輛多用途裝甲車輛(AMPV)已經完工,隨著時間的推移,該車將取代美國陸軍在越南戰爭時期的
  • 4億多美金採購160輛新裝甲車,美軍開始逐步替換,服役60多年M113
    AMPV原型車美國陸軍裝甲多用途車輛(AMPV)是美國陸軍的新一代裝甲車換裝項目,整個項目的目標是用全新的AMPV新式多用途裝甲車替換在美國陸軍中已經服役和使用超過60年的M113M113裝甲車M113裝甲車族最大的問題是裝甲防護能力太差,當初為了讓M113裝甲車族具備較強的機動性能,M113裝甲車族的裝甲只能夠用來抵擋12.7毫米重機槍子彈和普通的炮彈破片
  • 裝甲不夠自己來湊,二戰時期美軍坦克裝甲車輛上出現的附加防護
    但是與此矛盾的是,被賦予了消滅敵人進攻坦克的重要使命的美軍自行反坦克炮(當時已被正式稱為坦克殲擊車)同樣強調高機動性,裝甲防護水平還低於坦克,不知道他們何來信心以此正面頂住敵方坦克的衝擊。最後的結果就是坦克部隊在北非的實戰經驗被認為是例外情況而遭到忽視,美國陸軍幾乎沒有從中吸取任何教訓。
  • 美軍裝甲旅裝備大擺拍:數量真多,同時也有「富人的煩惱」
    【話說軍世】近日美國陸軍的裝甲旅使用的軍事裝備進行了整體擺拍,大量的裝備在地面上,佔據了非常的面積,無人機到空中拍攝的畫面也顯得很震撼,畢竟,美軍中其實這樣的重裝備旅其實也不算多了。
  • 《星河戰隊》的裝甲知識
    在近年來把動力裝甲帶到大眾視野的作品裡,EA和Bioware的聖歌絕對是排的上號的。不過有意思的是,聖歌遊戲裡的漢化翻譯把EXO suit也就是「動力裝甲」翻譯成了"機甲」。雖然這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翻譯疏漏,但是在傳統的歐美科幻領域裡,這實際上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東西。
  • 俄軍5輛裝甲車圍攻美軍,美軍4人負傷抱頭逃跑:一戰打出紙老虎
    其實,美軍在敘利亞並不安分,他們圍堵進入敘利亞石油區的俄軍多輛BTR-80裝甲車和「虎」式裝甲越野車。表示,要保衛美軍在敘利亞的油田,不讓俄軍侵犯。但是,其實,敘利亞方面並沒有批准美軍進駐。
  • 散裝運輸飼料車廠家排名
    散裝飼料車,又被稱為散裝飼料運輸車、飼料運輸車、散裝飼料專用車。其具有保證飼料安全性、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養殖生產效率、降低飼料損耗、方便清洗消毒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各大中小型養殖企業的散裝飼料運輸。目前散裝飼料運輸車主要有電動散裝飼料運輸車和液壓散裝飼料運輸車,通常在有外接電源的情況下使用電動散裝飼料運輸車如果沒有外接電源則使用液壓散裝飼料運輸車。
  • 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
    服役40年的蘇軍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5期今天的主角是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BTR-152輪式裝甲運兵車是蘇軍的老馬,從50年代裝備到70年代,今天仍然有少量還在服役。BTR-152是蘇聯二戰之後的作品。二戰期間,蘇軍摩託化部隊,對於運輸卡車頗為抱怨。
  • 特斯拉Cybertruck變身軍用裝甲,科幻戰場風格
    這組渲染圖由渲染藝術家Jan Peisert和Electric Future頻道聯手繪製,他們將Cybertruck電動皮卡設計成軍用車也並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前不久美國在規劃將電動汽車納入其武器庫。這次的渲染圖並不是單一車型,而是一個系列,該系列均有Cybertruck電動皮卡為基礎車型,不過是不同的四個版本。
  • 子彈都打不碎,被美國研究用來做裝甲車
    說起蝸牛的殼,相信大家都陌生,在很多人的眼裡,蝸牛殼雖然說是起著保護蝸牛的作用,但事實上,蝸牛殼卻非常容易破碎,所以說,蝸牛殼也只能視作為蝸牛的家來看待,並且有時候這個蝸牛殼還非常累贅,蝸牛要背著沉重的殼爬行,但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蝸牛,它卻有著非常堅硬的外殼,甚至連子彈都打不碎,還被美國研究用來做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