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的「神作」,美國M113裝甲車,各型累計生產8萬多輛

2020-12-15 前哨迷彩

M113裝甲車,是上個世紀50到60年代之間,美國研製和裝備的一型裝甲運輸車。這型裝甲車,起初是平平無奇,但是在經歷魔改後,讓它不僅成為美軍的新寵,也讓世界多國喜愛。

M113裝甲車,它起初就是運送人員的,它的基礎型號全重11.2噸,除了駕駛人員,它還能搭載11名人員,它的主要武器就是1挺12.7毫米的機槍。並且它還能涉水,可以說是一款兩棲能力的裝甲運輸車,不過它的缺點就是它的裝甲非常的薄弱,只能防住一些輕機槍的子彈。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輛裝甲車在經過魔改之後,讓它「榮光煥發」。除了在它基礎型號,增加防禦外,它還有各種的魔改型號。有推土型的,安裝迫擊炮型,有自行高炮型的,還有噴火型的,飛彈型,搶救型的,指揮型的等等。它的各種型號加起來共累計生產了8萬多輛。全世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引進M113裝甲車基礎或改進後的裝備。

至於美國為什麼那麼喜愛它,可能就是它的可靠吧。因此M113裝甲車,可以稱得上是「魔改的神作」。魔改前平平無奇,魔改後大放異彩。大家覺得它和我們的59誰更厲害呢?

相關焦點

  • 美國陸軍將接收新型裝甲車,以取代越戰時期M113裝甲車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Military.com網站9月2日報導,BAE系統公司9月2日宣布,美軍第一款新型裝甲車的生產已經完成,目前,已向美國陸軍交付多達450輛多功能裝甲車。該裝甲車將取代美國陸軍自1965年越戰時期就一直使用的M113裝甲車。
  • 美國M59裝甲運輸車,M113的大哥
    美國二戰時期就已經認識到裝甲運兵車的重要性,先後用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底盤研製了M39裝甲車,以及用M26重型坦克底盤研製了M44裝甲車,不過這兩款裝甲車一個防護堪憂,另一個太過複雜沒能量產。M59裝甲運輸車二戰的最後一年裡,美國開始研究M75裝甲車,這款裝甲車比較成功,總共生產了1729輛,不過它並不具備兩棲能力和三防能力,這在50年代被認為已經屬於技術落後了,於是食品機械化學公司軍械分部在
  • 中國臺灣雲豹裝甲車
    載員室的10名載員面對面而坐,各有獨立座椅,乘坐條件較好。不過,臺灣軍方對CM31裝甲車一直不太滿意,遲遲未能訂貨,認為「未來國軍輪型裝甲車,需兼顧兵員運輸及作為各式武器裝備的搭載平臺,而將需求提升至8×8構型」。這一點成為8×8型CM32裝甲車(即「雲豹」裝甲車)研製的契機。顯然,儘管CM31中有一輛已改裝成「萬鈞計劃」中的阿扁專用的「總統逃生車」,但CM31已成過眼煙雲。
  • 伯利特VUDB裝甲車,美國早期的裝甲車嘗試,最後都被外國買走了
    美國雖然也是老牌的工業大國,但是在裝甲武器研製方面相比於歐美幾個大國稍稍晚了一些,一戰期間沒有什麼代表作品,一戰後在相關領域緩慢的探索,伯利特(Berlie)VUDB裝甲車就是美國早期的裝甲車嘗試。1928年,美軍也在對新的裝甲戰進行探索,專門從事卡車生產的伯利特公司獲得了一項訂單,為美軍騎兵偵察部隊開發一種裝甲車。伯利特公司開發了VUDB裝甲車,車輛前部為卡車式的發動機艙,安裝一臺直列6缸液冷發動機,工作容量為2735立方釐米,帶有化油器,輸出動力為50馬力,匹配的變速箱有8個前進擋和2個倒擋。
  • 美國M706裝甲車,專門為越南戰場研發
    上世紀60年代,駐紮在越南的美軍軍事警察部門裝備了一種4輪式輕型裝甲車,這種車輛是早期裝甲車和運兵車的結合,為了適應越南的地形環境,它還具備兩棲能力,這就是M706裝甲車,也被稱為V-100裝甲車。裝甲車在大體上可以分作有炮塔式和無炮塔的敞開式兩種分支,後者主要是擔任運兵等任務,有炮塔的裝甲車又有3形制的炮塔可供選擇。T-60炮塔為一種焊接多面炮塔,安裝2挺.50機槍或2挺.30機槍,又或者各裝一挺。
  • 8輪裝甲車已經不香了?食人魚III型戰鬥裝甲車開始上10輪了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10×10的底盤與8×8的底盤相差不大,就像是適當拉長了車體,額外增加了一對負重輪,不過它對於裝甲車本身來說具有很明顯的性能提升。根據開發者的說法,相比於4軸的8×8裝甲車,5軸的10×10裝甲車強化了底盤的承載能力,為其車體各類設備和裝甲等結構的布置帶來了便利,在擴大了內部空間的同時,裝甲防護還有些微的提升;更多的車輪意味著車輛通過性更好,越野更加舒適,同時在應對炮彈、地雷等傷害時,組件的冗餘度更高,損失一兩隻車輪並不影響基本的行駛。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不過,臺灣軍方對CM31裝甲車一直不太滿意,遲遲未能訂貨,認為"未來國軍輪型裝甲車,需兼顧兵員運輸及作為各式武器裝備的搭載平臺,而將需求提升至8×8構型"。儘管CM31中有一輛已改裝成"萬鈞計劃"中的阿扁專用的"總統逃生車",但CM31已成過眼煙雲。CM32裝甲車的研製工作於2001年正式開始立項,牽頭單位為臺灣軍方的"聯勤兵整中心",簡稱"兵整中心"。
  • 雲豹裝甲車:臺灣未來主力輪型裝甲車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今日新聞》報導,鑑於近來南、東海局勢緊張,馬英九28日首度搭乘臺灣自製的雲豹裝甲車,前往政軍指揮中心參加「政軍兵推」,再次讓雲豹裝甲車成為鎂光燈焦點。雲豹八輪裝甲車正式名稱為臺灣步兵戰鬥車(Taiwan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TIFV),臺軍編號為CM-32,2005年1月11日由陳水扁親自命名「雲豹」。
  • 以色列為美國造的「小野貓」 18噸全地形輪式裝甲車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真有批量生產的擬態裝甲車。今天說的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生產的野貓輪式裝甲車,車輛整體造型就是放大了N倍的古董玩具貓形象,而且這款車的性能也是非常狂野的。而在車頭兩側裝飾條的邊緣各有一個內凹圓形車燈,標誌下方是一直通到車底的傾斜切面,這種車頭增加了車輛爬坡接近角,進氣格柵在車裡受到更好的保護,進氣格柵兩側還有另外的兩個車頭燈。野貓裝甲車駕駛艙3人單排設計,只有右側副駕駛位有車門,主駕駛位一側沒有車門。車輛只有一級蹬車踏板,通過踏板間隙可以對車底的燈進行維護,車頭兩側為加粗金屬杆外擺後視鏡。
  • 履帶式還是輪式,臺灣省地形地貌更適合哪種裝甲車
    臺軍於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機械化建設,先是在1958年開始從美國引進M41輕型坦克,隨後又於1964年接收當時先進的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M113是美國研發的主力裝甲運兵車,大量採用新型高強度鋁合金裝甲來減輕重量,能抵擋炮彈破片與輕武器子彈射擊。
  • 戰機技術給裝甲車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預計2025年後要打一場惡仗?
    據《防務博客》網站2020年12月7日報導稱,美國陸軍合同司令部底特律兵工廠(Detroit Arsential)發布了一份信息徵集建議書,要求對美國海軍陸戰隊輕型裝甲車輛(LAV)改裝自密封油箱(SSFT)感興趣的國防承包商提供相關技術信息。
  • 因「火力強大」 臺軍決定增產21輛「雲豹」裝甲車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26日報導,臺灣防衛部門昨日表示,為加強臺軍防空作戰能力,臺軍自行研發量產CM34步兵戰車型「雲豹」裝甲車,原計劃生產284輛,研發成功後發現「火力非常強大」,為滿足衛戍需求,決定再增產21輛,共305輛,預計2023年完成生產。
  • 美軍M113淚眼婆娑:辛苦幹了60年,終於迎來接班人
    根據美國軍事網站消息,用於替換M113的AMPV裝甲運兵車已於近期正式生產完畢。據悉,這款裝甲車是由美國BAE系統公司生產的,合同於2018年便已經籤訂。根據協議,BAE公司將在幾年內向美國陸軍交付約450輛該型裝甲運兵車。
  • 4億多美金採購160輛新裝甲車,美軍開始逐步替換,服役60多年M113
    近期,根據美國國防部的相關消息,美國國防部將和英國的BAE防務公司籤署一份正式合同,由BAE系統公司提供160輛價值4.009億美元的AMPV新式多用途裝甲車,這也是在持續多年之後,美軍正式開始推行AMPV新式多用途裝甲車的服役計劃。
  • 斯洛伐克公開新型裝甲車 酷似美國防地雷反伏擊車
    5月16~18日,第7屆斯洛伐克國際防務展(IDEB-2018)上,著名的捷克拖拉機公司ZETOR推出了「格拉赫(Gerlach)」4×4輪式裝甲車。該裝甲車是是ZETOR斯洛伐克分公司(Zetor Engineering Slovakia)研製的,該分公司於2014年成立,是Zetor軍事項目子公司。該車將參加斯洛伐克國防部的裝甲車招標,該合同預計採購404輛裝甲車,總金額為7.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8.6億元)。格拉赫裝甲車採用框架結構,加強型防地雷設計,V形雙層底部裝甲。
  • 用輪子取代履帶,雲豹裝甲車的前世今生
    這種車基本上是老式CM-32裝甲車的升級版。CM-32和CM-34的最高公路速度都是一樣的,每小時120公裡,內部燃料的公路行駛裡程為800公裡。CM-32雲豹步兵戰車於2007年開始生產,到2014年停產時共生產了378輛。CM-32雲豹的原型車最早出現在2005年,但並沒有馬上開始生產。每輛成本約為200萬美元。
  • M113將大量退役,繼任者AMPV能否挑起重擔,三國激烈競爭
    2020年底,美國陸軍開始接收首款AMPV多用途裝甲車,這款裝甲車是M-113的替代品。2013年美國陸軍正式開始替代M-113,到2014年選定了BAE系統公司提交的車輛方案。該車型基於BAE 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設計而來,每輛造價近400萬美元,具有與M-2相似的防護能力和更強的越野機動性。
  • 一戰後德國秘密研製的裝甲車 時速六十五公裡 不止能防空還能渡水
    但是,即便是被層層監視的情況下,從戰敗的頹廢中走出來的德國,有關於軍事武器的研究都已經秘密的展開,其中就包括這種誕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德國裝甲車Magirus M-ARW。這種由德國Magirus公司製造的四軸裝甲車戰鬥重量約7.8噸,車長8.45米,寬2.28米,高2.14米,公路最大時速65千米每小時,最大行駛距離250千米,能攀越0.3米的垂直牆,跨越1.15米寬的壕溝。但是最特別的是,這種裝甲車還具備兩棲能力,只需要手動安裝螺旋槳,就可以下水航行。
  • 一月賣出5萬多輛,價格跌到了8萬,看啥卡羅拉
    一月賣出5萬多輛,價格跌到了8萬,看啥卡羅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才是「銷量王」!一月賣出5萬多輛,價格跌到了8萬,看啥卡羅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德國M113火力支援車,怎麼看都像是突擊炮
    作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的裝甲車之一,M113各系列的總產量超過7.5萬輛,完全可以擠進世界產量最高裝甲車排行榜,這款裝甲車不僅數量大,購買國家也很多,因為技術不算複雜,很多購買國都自己動手改裝裝甲車,各種繁雜的型號簡直難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