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式還是輪式,臺灣省地形地貌更適合哪種裝甲車

2020-12-06 保持進攻線

我是「保持進攻線」,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臺軍於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機械化建設,先是在1958年開始從美國引進M41輕型坦克,隨後又於1964年接收當時先進的M113A1裝甲人員輸送車。

M113是美國研發的主力裝甲運兵車,大量採用新型高強度鋁合金裝甲來減輕重量,能抵擋炮彈破片與輕武器子彈射擊。M113於1960年研製成功開始生產,各型號總產量超過了8萬輛,是世界上產量最大、裝備最廣泛的裝甲車之一。

臺軍引進的型號有M113A1、M113A2、M113A1陶式飛彈發射車、M125型81毫米迫擊炮車、M106型120毫米迫擊炮車、M577型指揮車等,總數量超過了1200輛。

臺軍引進M113之後,就把這種當時最先進的裝甲運兵車配屬給重裝師的裝甲步兵營,搭載步兵伴隨坦克一起作戰。但是M113的價格太貴,機械化全員換裝的話臺軍難以承受,只好從美國引進比較廉價的V-150突擊者輪式裝甲車,來裝備機械化師的裝甲步兵營。

V-150是美國凱迪拉克蓋集公司生產的一種四輪裝甲人員輸送車,從V-100到V-200統稱為「突擊隊」系列,臺軍從1981年開始引進,包括基本型、指揮型、迫擊炮型、救護型等等。從重量來看,V-150與M113其實差不多,一個10.91噸,一個11.07噸,防護水平區別不大。由於V-150是輪式車輛,越野性能比不上M113,所以在臺軍裡被視為「二等」裝甲車,但V-150具有浮渡功能,其實更適合在臺灣省西部河道縱橫的區域使用,臺軍每年都會進行V-150渡河演練,進行跨戰區增援訓練。另外V-150總成員只有10人,塞不下一個整步兵班也是令臺軍苦惱的問題,只能在戰時強行塞進去12人。

引進V-150的同時,臺灣省陸軍「戰甲車發展中心」(現在併入了兵整中心)於1979年成功仿製了M113裝甲車,並在1982年開始裝備臺軍,稱為CM21系列步兵戰車。CM21與M113外觀的明顯區別,是在車體正前方和兩側多了一塊中空裝甲,該裝甲由兩片裝甲片重疊、中間空隙以聚氨基甲酸脂填充,據說可抵禦14.5毫米機槍彈。CM21系列也包括各種擴展車型,總產量超過了1000輛,後期自製率可以達到95%。

臺軍本打算用較便宜的自製CM21來替代V-150,可冷戰結束後世界上又開始興起輪式裝甲車,臺軍的發展戰略也跟著進行了調整,繼續保留輪式裝甲車,並開始自己研發「雲豹」輪式裝甲車。「精實案」陸軍師級部隊裁撤以後,V-150被改編到裝步旅或機步旅;後來「精進案」又裁撤了裝步旅,V-150隻配備於機步旅,以及少量的裝甲憲兵營,未來將全部被「雲豹」取代。

「雲豹」是臺灣省兵整中心研製的一種8輪裝甲車,2006年開始投產,該車被臺軍吹噓是沒有任何參照,完全獨立研發而成,實際上卻是問題眾多。例如第一批採用臺灣省自產鋼材小批量「預量產」的14輛裝甲車,2008年6月發生了鋼板「氫引裂」,車身居然出現了裂紋!直到2010年10月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才通過驗收,但是以臺軍的暗箱操作習慣,改進的實際效果如何,讓人很難相信。

「雲豹」總重22噸,車組成員3人,另外只有6名全部武裝士兵的座位,假如搭載一個步兵班恐怕又要賣站票。該車主武器是1門M242型25毫米機炮,後來又為之開發遙控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塔。臺軍本計劃將「雲豹」發展成美軍斯特瑞克那樣的車族,無奈技術水平太低,這些年一直沒有大的進展,各擴展車型大多還停留在實驗階段。至於「雲豹」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看看美軍糟糕的斯特瑞克旅大家心裡就有數了。

臺灣省地形地貌複雜,但是又有發達的公路網,你覺得更適合哪種類型的裝甲車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請關注我,我是「保持進攻線」,持續為您帶來精品好文,謝謝您的支持!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用輪子取代履帶,雲豹裝甲車的前世今生
    這種裝甲車重達25噸,與早期的CM-32/33最明顯的區別是炮塔,30毫米自動炮和一挺7.62毫米機槍都在炮塔頂部。另一挺7.62毫米機槍安裝在後甲板上,由後方的一名步兵通過艙門操作。軍隊計劃購買至少284輛CM-34步兵戰車。這種車基本上是老式CM-32裝甲車的升級版。CM-32和CM-34的最高公路速度都是一樣的,每小時120公裡,內部燃料的公路行駛裡程為800公裡。
  • 輪式挖掘機or履帶式挖掘機,應該買哪個?
    長期以來,履帶式挖掘機都一直佔據著挖掘機領域的絕對地位,在一些老的挖掘機人眼中,輪式挖掘機似乎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履帶式挖掘機一直是他們心中的「神」,可是市場不會撒謊,伴隨著輪式挖掘機的銷售量的增加,已經開始和履帶式挖掘機平分秋色了,我們再也不能否認輪式挖掘機在一些工程領域更加適合
  • 從法國對潘哈德裝甲車的利用來看,輪式戰車能取代傳統坦克嗎?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個系列的輪式戰車就已經出現,只可惜並沒有發揮到什麼用處,也沒受到什麼關注。反倒是戰爭結束之後,這輛車受到了法軍廣泛的歡迎。潘哈德汽車公司與它的輪式戰車在最初的時候,「潘哈德」並不是這一類戰車的型號,而是生產他們的公司。現在早已被收購了,關於這家公司還是有說道的。
  • 以色列為美國造的「小野貓」 18噸全地形輪式裝甲車
    今天說的是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生產的野貓輪式裝甲車,車輛整體造型就是放大了N倍的古董玩具貓形象,而且這款車的性能也是非常狂野的。2006年,隨著軍方對城市多功能作戰車輛需求的變化,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和佐科企業共同設計了這款能夠防禦PRG的野貓輪式裝甲車,採用捷克產Tatra 4×4卡車底盤。
  • 新型輪式戰車列裝中國空降兵 構建一體化作戰體系
    在空降兵喜迎成立70周年之際,5月6日,10餘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輪式裝甲車列裝空降兵某合成旅。2018年11月9日,中國空軍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展出4 X 4 輪式裝甲車。楊鐵虎 攝作為信息化裝甲裝備,新型輪式裝甲車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綜合防護性能優,其車載指控通信平臺和網絡,能將作戰單元、偵察單元、指控通信單元等聚合形成一體化作戰體系。它適用於我軍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能與裝備空降兵的另一款履帶式裝甲戰車配合使用。
  • 大山貓輪式裝甲車,來自南非的快樂,非洲南部一霸
    上世紀70年代,南非認識到自身防務對輪式裝甲車輛的需求,與其他國家研發輪式裝甲車不同,南非主要是針對自身的特殊情況,該國的周邊沒有強力的軍事力量,發展重火力輪式車輛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適合當地的地形條件,足以應付周邊局勢。
  • 二戰時期的輪式坦克,生存空間雖然狹小,卻也是戰功顯著
    就現在看來,挖塹壕的習慣早已被摒棄,攻破敵人工事也早有了更便利的武器,常規的坦克好似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此為了順應潮流,火力並不差的輪式戰車逐漸有了替代坦克的趨勢,也可以將它們看成輪式坦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現象其實早就已經出現了,並且應用的還算廣泛。與坦克並存的裝甲車,到什麼條件才能被稱作「輪式坦克」?
  • 對岸陸軍的雲豹裝甲車匆匆量產,火力薄弱!
    陸戰的王者是坦克,相信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但是還有一樣威力同樣很兇猛的武器同樣能夠在戰場上馳騁,並且在特定的時候能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它的靈活多變更是令人拍手稱快,這就是裝甲車。不過話說回來,坦克其實也是裝甲車履帶式裝甲車輛的一種,但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
  • 我國新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
    「動在空中,打在地面」空軍空降兵是一支特殊兵種但著陸後缺乏重型裝備曾一直是個問題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 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 「飛行軍」再添「風火輪」 5月7日,鄂北某訓練場,千餘名官兵莊嚴列陣,舉行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授裝儀式。
  • 99式坦克會被輪式戰車取代嗎?除非一邊打仗一邊鋪路
    因為除了坦克以外,我們現在還有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輪式戰車。比如我們現在雖然有99式坦克,但是也發展出了許多新型的輪式戰車,未來輪式戰車有沒有可能完全取代99式。
  • 我國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空軍空降兵某合成旅這款可以空投的戰車讓部隊一著陸就有了機動性和火力兼備的有力裝備助推部隊的新跨越視頻來源:央視《朝聞天下》鄂北某訓練場千餘名官兵莊嚴列陣隆重舉行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授裝儀式該車的列裝標誌著
  • 中國空降兵再添新利器,新型輪式空降戰車曝光
    所以,空降兵還是少不了重火器。那麼,我國空降兵又有哪些重火器呢?這個經典裝備可少不了,大家應該認出來了,它就是63式107毫米火箭炮。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談不上高科技,跟數位化更沾不上邊,但在其服役期間的幾十年中,卻屢屢創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
  • 專家:輪式防空車不能行進間射擊,復仇者:這招我1987年就會了
    自古以來,裝甲部隊的行進間伴隨防空,首推輪式防空戰車來執行,不是履帶式防空戰車不好,實在是輪式防空戰車優勢太明顯,當然無論輪式防空車還是履帶式防空車,行進間射擊都是必備技能。作為裝甲部隊的保護神,防空戰車如果做不到行進間射擊,上戰場分分鐘會成為敵方無人機和武裝直升機的靶子。
  • 讓巴西為其放棄美式裝備的依維柯VBTP-MR水陸兩棲輪式裝甲車
    之後巴西引入競爭,選擇和義大利依維柯合作開發輪式裝甲車,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還是殺雞儆猴順便敲打小弟?細思極恐。巴西和依維柯防務在本土製造新輪式裝甲車的合作推進很快,2010年至2011年期間就生產出16臺測試車輛。之後2012年8月籤訂了86輛的採購合同,2013年12月又追加了26輛訂單。2014年12月繼續追加60輛訂單。
  • 美國M706裝甲車,專門為越南戰場研發
    上世紀60年代,駐紮在越南的美軍軍事警察部門裝備了一種4輪式輕型裝甲車,這種車輛是早期裝甲車和運兵車的結合,為了適應越南的地形環境,它還具備兩棲能力,這就是M706裝甲車,也被稱為V-100裝甲車。裝甲車在大體上可以分作有炮塔式和無炮塔的敞開式兩種分支,後者主要是擔任運兵等任務,有炮塔的裝甲車又有3形制的炮塔可供選擇。T-60炮塔為一種焊接多面炮塔,安裝2挺.50機槍或2挺.30機槍,又或者各裝一挺。
  • 輪式戰車裝甲防護水平幾乎可忽略,為何在軍中仍有一席之地?
    雖然裝備了各種各樣的輕型坦克和明星裝備,可是有一種裝備,雖然說比15式輕型坦克更加低調,但是其列裝意義並不亞於15式輕型坦克!那就是輪式突擊型戰車,但這類武器一直都有個缺點,就是裝甲防護水平非常低,幾乎可忽略,但它們依舊能在軍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是為什麼?第一,輪式戰車主要作用並不是在於進攻。
  • 若500萬喪屍來襲,下面裝甲車4選1,網友:青銅才選第4輛!
    1、BA-22裝甲車:BA-27是蘇軍在1972年裝備的一種十輪多用途輪式裝甲車。該裝甲車最大行程為400千米,最大速度為48千米1小時,負重輪數量在兩對以內。
  • 在電影中,如果500萬喪屍來襲,下面裝甲車4選1,你咋選?
    那麼,講到既可以防禦型又可以進攻的武器裝備,不得不提的便是戰場中經常用到的裝甲車了。裝甲車的種類繁多,功能不一。那麼,問題來了,如果500萬喪屍來襲,下面所介紹的裝甲車讓你4選1,你會選擇哪一輛呢?很多網友覺得,只有青銅才選第4輛。1.BA-22裝甲車:在此之前,這款裝甲車被稱為最完善、性能最出眾的重型裝甲車,有著極高的聲譽,戰場上經常會出現它的行蹤。
  • 世界裝甲車之王,德國拳擊手步戰車有空調和廁所,士兵作戰的天堂
    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在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等方面都優於裝甲輸送車,隨著輪式裝甲車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各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輪式裝甲車和步兵戰車。具備更好的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是目前各國越來越倚重的陸地突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