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火輪」來了!我國新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

2020-12-23 環球軍事

「動在空中,打在地面」

空軍空降兵是一支特殊兵種

但著陸後缺乏重型裝備

曾一直是個問題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

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

正式列裝空軍空降兵某合成旅

「天降神兵」再添「神裝備」

正式列裝!

「飛行軍」再添「風火輪」

5月7日,鄂北某訓練場,千餘名官兵莊嚴列陣,舉行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授裝儀式。

該車的列裝並形成戰鬥力,標誌著空降合成旅已由組建擴編、試裝試用進入到常態值班、備戰打仗的新階段,空降兵又多了一隻從天而降的「鋼鐵重拳」。

授裝儀式結束,數臺新入列的輪式裝甲車直接開赴訓練場。

作為輕型裝甲裝備,該車具有戰略機動能力強、火力打擊能力精、信息化程度高、綜合防護性能優 等特點,適用於我國主力機型進行空運空投,將成為空降兵遂行快速部署、應急機動、空降突擊等任務的新型利器。

空降兵某部保障部助理員楊亮介紹,該型裝甲車裝上飛機能「三件連投」,跑得快、打得準、能下水,防護性能好,可以到高原、寒區執行火力突擊、武裝偵察等任務, 它的列裝提升了部隊全域作戰能力。

空軍空降兵70年

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

今年是空軍空降兵成立70周年,空降兵武器裝備建設也走過了70年的跨越式發展歷程。

從1950年組建成立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空降兵長期停留在「一人一傘一桿槍」輕裝作戰模式,僅能空投120公斤以內的武器裝備,飛在空中卻走在地面,處於「空中步兵」的艱苦發展階段。

在戰場上沒有重火力就沒有發言權,空降兵著陸後不能只靠兩條腿跟對手的坦克輪子賽跑,更不能只靠輕武器迎「敵」!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空降兵的裝備建設開始駛入快車道,從「空中步兵」到「空中集團軍」再到「空中合成部隊」,隨著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空軍空降兵已經加速轉型成為了一支擁有重型火力裝備、具備聯合作戰能力的合成「飛行軍」,真正實現了「到處能飛、隨時能降 」的作戰要求。

隨著空降空投的一次次突破,傘兵戰車、傘兵突擊車、大口徑榴彈炮等重型裝備空投成功。如今,一支能夠全方位快速機動、在多種複雜地形條件下成建制空降、具備聯合作戰能力的「空中合成部隊 」正在形成。 ↓↓ 「鋼鐵重拳」

致敬,空降兵!

相關焦點

  • 新型輪式戰車列裝中國空降兵 構建一體化作戰體系
    【環球網軍事報導 特約記者 楊鐵虎】「飛行軍」再添「風火輪」。在空降兵喜迎成立70周年之際,5月6日,10餘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輪式裝甲車列裝空降兵某合成旅。2018年11月9日,中國空軍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展出4 X 4 輪式裝甲車。
  • 我國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
    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正式列裝空軍空降兵某合成旅這款可以空投的戰車讓部隊一著陸就有了機動性和火力兼備的有力裝備助推部隊的新跨越視頻來源:央視《朝聞天下》鄂北某訓練場千餘名官兵莊嚴列陣隆重舉行首批某型輪式裝甲車授裝儀式該車的列裝標誌著
  • 中國空降兵再添新利器,新型輪式空降戰車曝光
    但目前我國空降兵裝備的主要重裝備,還是03式空降戰車。這是我國在上世紀末開始研製,並在2002年定型後正式裝備我空軍空降兵部隊的首款國產空降步兵戰車。戰鬥全重(不含人員)為7噸,乘員(乘員+載員)為3+4人。為了便於在運輸機進行運輸,採用了可調式油氣懸掛系統,因此,在進行空運時,該車可以通過降低車身高度,來便於裝載在運輸機的貨艙內。
  • 列裝不到一年,中國海軍陸戰隊輪式戰車縱橫馳騁,戰力看上去爆表
    海軍陸戰隊在魯北某訓練場展開了實彈射擊訓練,這次射擊除了綜合運用10餘種武器裝備外,還重點檢驗了列裝不到一年的8×8輪式戰車家族的火力協同能力。8×8輪式戰車家族服役射拓展了海軍陸戰隊作戰屬性,讓其成為一支可執行遠距離快速機動部署的力量。
  • 烏克蘭陸軍接收40輛Kozak-2輕型裝甲車並列裝
    烏克蘭軍隊於12月12日再次收到了40輛Kozak-2 4×4輕型裝甲車。Practika公司在12月12日宣布,烏克蘭武裝部隊已正式將下一批40輛新型Kozak-2 4×4輕型裝甲車列裝部隊。
  • 從法國對潘哈德裝甲車的利用來看,輪式戰車能取代傳統坦克嗎?
    順便一提,潘哈德系列的輪式戰車,在通俗的分類下它屬於一種裝甲車,但有的時候它也被看成是一種輪式坦克,這其中就涉及到了裝甲車和坦克的區別問題。就現在來看,被叫做裝甲車的普遍需要具有運兵功能,對武器的要求不是很高,而輪子和履帶也並不是判定它的要素。
  • 履帶式還是輪式,臺灣省地形地貌更適合哪種裝甲車
    M113是美國研發的主力裝甲運兵車,大量採用新型高強度鋁合金裝甲來減輕重量,能抵擋炮彈破片與輕武器子彈射擊。M113於1960年研製成功開始生產,各型號總產量超過了8萬輛,是世界上產量最大、裝備最廣泛的裝甲車之一。
  • 大山貓輪式裝甲車,來自南非的快樂,非洲南部一霸
    上世紀70年代,南非認識到自身防務對輪式裝甲車輛的需求,與其他國家研發輪式裝甲車不同,南非主要是針對自身的特殊情況,該國的周邊沒有強力的軍事力量,發展重火力輪式車輛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適合當地的地形條件,足以應付周邊局勢。
  • 一戰勞斯萊斯出產的裝甲車,陸軍瞧不上,海軍當成寶
    勞斯萊斯裝甲車正是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勞斯萊斯改裝裝甲車問世的時候,其實是在海軍服役,在一戰中才逐步被陸軍接受,專門的裝甲車開始大規模生產,得到正式列裝。勞斯萊斯裝甲車後來公司拿出了專業的裝甲車,雖說仍然是「銀色魔鬼」汽車的底盤,但是用裝甲板直接取代了車殼等結構,重量降低很多。
  • ...坦克炮|輕型坦克|炮塔|裝甲車|裝甲車輛|裝甲輸送車_網易新聞
    直到數月前網絡上曝光了一款新型輪式裝甲輸送車的野外試車照片,才幫我們揭示了廬山真面目——原來它們都是08式輪式裝甲車的進一步改進型號。……這其中的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15式輕型坦克的輕量化坦克炮與11式輪突上使用的98A式105毫米低後坐力坦克炮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火炮前部的炮口制退器消失了,身管上包裹了熱護套,抽菸裝置似乎也有些不同。很多網友都曾經誤以為是普通坦克炮,卻又可以移植到25噸級的輪式裝甲車輛上,究竟是為什麼呢?
  • 讓巴西為其放棄美式裝備的依維柯VBTP-MR水陸兩棲輪式裝甲車
    重點來了!之後巴西引入競爭,選擇和義大利依維柯合作開發輪式裝甲車,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還是殺雞儆猴順便敲打小弟?細思極恐。巴西和依維柯防務在本土製造新輪式裝甲車的合作推進很快,2010年至2011年期間就生產出16臺測試車輛。之後2012年8月籤訂了86輛的採購合同,2013年12月又追加了26輛訂單。2014年12月繼續追加60輛訂單。
  • 中國臺灣雲豹裝甲車
    20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 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成為僅次於沙特的第二個大買主。不過,V-150為4×4裝甲車,戰鬥全重不到10噸,乘員3人,載員2人,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為此,臺灣陸軍的「陸軍戰甲發展中心」(簡稱「戰發中心」)於1988年開始了新型裝甲車的研製工作。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是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20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不過,V-150戰鬥全重不到10噸,乘員3人,載員2人,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
  • 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不香了,新的122輪使用新一代越野軍車
    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是我國在本世紀初期研發的一款先進火炮,09式大約在2009年服役。這款火炮的性能非常突出,比如越野機動性能,可靠性能等等。在我國氣象條件複雜、地形複雜的青藏高原地區,09式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就表現出了優異的綜合性能,尤其是可靠性。這款自行榴彈炮,至今仍是我軍主力火炮之一。
  • 用輪子取代履帶,雲豹裝甲車的前世今生
    臺灣已經開始生產新型CM-34 8x8雲豹步兵戰車。這種裝甲車重達25噸,與早期的CM-32/33最明顯的區別是炮塔,30毫米自動炮和一挺7.62毫米機槍都在炮塔頂部。另一挺7.62毫米機槍安裝在後甲板上,由後方的一名步兵通過艙門操作。軍隊計劃購買至少284輛CM-34步兵戰車。
  • 對岸陸軍的雲豹裝甲車匆匆量產,火力薄弱!
    陸戰的王者是坦克,相信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但是還有一樣威力同樣很兇猛的武器同樣能夠在戰場上馳騁,並且在特定的時候能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它的靈活多變更是令人拍手稱快,這就是裝甲車。不過話說回來,坦克其實也是裝甲車履帶式裝甲車輛的一種,但是在習慣上通常因作戰用途另外獨立分類。
  • 我國新一代輪式步戰車曝光,黑科技滿滿
    就在最近,我國新一代大八輪以及輪式突擊炮又一次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之中,從網絡照片來看,我國的新型大八輪被裝載在平板車上,應該是正在趕往測試場地或者測試完回廠的路上。其實這已經不是我國新型大八輪第一次亮相了。
  • 美國陸軍將接收新型裝甲車,以取代越戰時期M113裝甲車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Military.com網站9月2日報導,BAE系統公司9月2日宣布,美軍第一款新型裝甲車的生產已經完成,目前,已向美國陸軍交付多達450輛多功能裝甲車。該裝甲車將取代美國陸軍自1965年越戰時期就一直使用的M113裝甲車。
  • 世界裝甲車之王,德國拳擊手步戰車有空調和廁所,士兵作戰的天堂
    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在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等方面都優於裝甲輸送車,隨著輪式裝甲車輛技術的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各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輪式裝甲車和步兵戰車。具備更好的戰術機動性和戰略機動性,是目前各國越來越倚重的陸地突擊力量。
  • 8輪裝甲車已經不香了?食人魚III型戰鬥裝甲車開始上10輪了
    作為享譽世界的裝甲車系列,瑞士的食人魚裝甲車在國際上得到了眾多用戶的一致認可,其綜合作戰能力廣受好評,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輪式裝甲車系列。實驗證明10×10的車體完全可以適應火炮,甚至將炮塔90°旋轉後裝甲車仍能高速越野,在整個機動性測試中裝甲車總共行駛了7500千米,證明了其可靠性。首個用戶是瑞典,該國在1997年得到了3輛,因為其用途不同,設計師給裝甲車安裝了不同的傳感器,擴大了內部空間,以及安裝額外的輔助動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