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就鄉村致富路 織密龍江幸福網 「十三五」我省「四好農村路...

2020-12-23 東北網

平坦的農村公路讓蔬菜運輸更暢通。

通村暢鄉的農村交通網助力鄉村路邊經濟。

城鄉物流體系打通農村配送「最後一公裡」。

農村公交站點。

「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鄉村振興添動力。

高標準的扶貧路。

黑龍江日報12月22日訊「十三五」期間,省交通運輸廳立足實際,以「兜住底線、補齊短板、用足政策、合力攻堅」為原則,全力推進全省交通扶貧攻堅行動,探索豐富「交通+」扶貧模式,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帶動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據統計,「十三五」黑龍江省累計完成交通扶貧投資410億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7個、省級示範縣16個;全省具備條件鄉鎮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車,貧困地區基本形成「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

我省地處中國東北邊陲,地域遼闊,耕地面積全國第一,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改善生活條件成為農村發展的大事。為此,「十三五」期間,我省不斷加大管理力度,持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積極探索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發展方向,全力提升農村公路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為我省強農惠農富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

公路暢產業興

貧困群眾搭上致富「快車」

「我們和平村的現代牧業尚志農場,每天有近200噸原料進場、120噸牛奶出場,烏吉密鄉西環路的暢通,不僅保障了牛奶的質量,還為企業節約了15%的物流成本。」尚志市烏吉密鄉鄉長王仕成介紹,近年來,尚志市交通運輸部門對烏吉密鄉西環路等8條共計108公裡鄉村公路路面及路域環境改造升級,實現了所有自然村和產業基地順暢聯通。沿線鄉村成為全域旅遊的好去處,吸引大量遊客雲集「中國雪都」。農村公路不僅帶動了旅遊,還推動了尚志市「一鄉一品一村一業」特色產業繁榮發展。

一條條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推動著鄉村文明、鄉村振興的景象隨處可見。這主要得益於我省堅持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期間,我省結合交通運輸部交通扶貧和「暢通安全工程」建設發展需求,圍繞「主戰兩大平原、託底扶貧攻堅、統籌整體推進」的思路,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向補齊「短板」側重,向貧困地區和兩大平原側重,與扶貧開發、水利等涉農規劃相融合,強化農村公路與農業種養殖和加工業基地相銜接,與重要資源產地和旅遊景區相銜接。

截至目前,全省農村公路總裡程突破12萬公裡,等級公路比例佔87%,現有891個鄉鎮、8974個建制村通暢率100%。僅「十三五」期間,我省就建設農村公路2.51萬公裡,完成危橋改造2888座,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24萬公裡,集中改造平交道口6464處,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和整體安全性得到明顯改善。

暢行的縣鄉公路、通村公路,不僅為農產品、農資運輸提供了便利,還帶動了沿線產業經濟。一大批招商引資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區落戶龍江,農產品衍生產業因路而興,讓貧困群眾搭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快車」。

在海倫市,全省百大項目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乙醇項目8月投產,預計年加工轉化玉米92萬噸,年產燃料乙醇30萬噸。」國投生物能源(海倫)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耿振華表示,企業之所以選擇落戶海倫,就是看中了這裡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不僅通鐵路、高速公路,還有便捷的通鄉通村公路。

在青岡縣,農村公路不僅連接了村屯,也引來脫貧致富的「金鳳凰」。全球最大的亞麻紗、漢麻紗生產加工企業——黑龍江金達麻業有限公司落戶這裡。車間裡,FX505亞麻細紗機嗡嗡作響,青岡鎮利民村村民劉衛軍開心地說:「路修好了,致富的門路也多了。就近選擇在工廠當員工,我們也算是產業工人了!」

管養好路域美

促進鄉村旅遊經濟作用凸顯

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五常市以「稻花香」大米聞名全國,當地公路養護有著鮮明特色,在全省名列前茅。「我們堅持統一管養、統一標準的原則,配備了專業的養護人員和設備。」五常市公路管理站副站長趙喜明介紹,目前,五常市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達81.3%。

面對養護資金從哪裡來的問題,趙喜明表示,省交通運輸廳不僅從政策層面配套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還全面落實了農村公路的養護補貼資金。

「十三五」期間,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意見》,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財政廳下發了《鄉村公路省級養護補助資金管理辦法》《黑龍江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考核評比辦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措施,為全省開展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目前,全省各地按照相關政策要求,進一步落實縣區人民政府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主體責任,積極推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人員經費和日常養護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分別對縣鄉村級公路按每公裡1.1萬元、7150元和1500元標準給予補助,確保養護資金有保障。此外,省級財政還在預算中安排了鄉級公路每公裡500元、村級公路每公裡300元的獎勵資金;省交通運輸廳按照相關要求,每年會組織全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度考核工作,考核結果要作為審核下達省補資金的依據。

目前,全省縣區級農村公路管養機構95個,鄉(鎮)設農村公路管理所493個,設置養護工區112個。省級農村公路54個縣(市、區)將日常養護費用納入財政預算,38個縣(市、區)在預算外有養護資金投入……全省農村公路養護補貼資金全面落實,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優良中等路率達到75%。

在保障養護資金的同時,我省還積極探索養護市場化。「我們按照《黑龍江省公路養護工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組織開展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養護資質評審工作,採用招投標方式僱傭養護公司,實行計量支付,探索養護市場化運營,並逐步實行農村公路養護專項工程市場化。」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如果說大力推行標準化、精細化養護,全面提升了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水平,促進了農村公路養護面貌的徹底改變,那麼不斷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穩步推行縣區交通綜合執法改革,則使農村公路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規範化軌道。

「十三五」期間,我省各市(地)、縣區建立路政綜合執法聯席機制,深入開展治理公路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聯合公安、安監等10廳局印發了《黑龍江省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治理實施意見》,以「鐵腕治超」的決心,堅決打擊公路非法超限超載行為。同時,全省各縣區級政府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成立交通綜合執法機構,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在示範縣推行「路長制」,落實轄區內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各項工作職責,總結經驗逐漸在全省各縣(市、區)推廣。各地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開展路宅、路田分家及路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改善了公路通行條件和農村人居環境,成為全域旅遊的好去處。部分縣(市、區)鄉村旅遊迅猛發展,沿線農戶藉助景區旅遊服務和開辦農家樂等副業發家致富,鄉村旅遊經濟貢獻作用凸顯。

客運通物流旺

電商模式與新型物流業態融合

「農村客運太方便了!車費比過去少了一半多。」近日,家住在虎林市虎頭鎮虎頭村的村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經常從家裡往返虎頭鎮,以前交通不便,坐摩託車的費用是客車的兩倍,不僅不安全花費還多。

記者在大王家、黃泥河、朱德山等鄉鎮實地採訪農村客運推進情況時,所到之處,大家無不露出高興的表情,直言農村客運讓他們出行更方便了。

近年來,我省引入市場化機制,不斷放大農村公路運輸市場惠及農民公共服務的發展潛力,積極探索農村客運發展新模式,優化農村客運站點和線網布局,農村客運通道及客運網絡基本建成,運輸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積極開展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織密出行網絡,減少發車時間間隔,降低出行成本,極大地提高了農村居民出行便捷性、舒適性和安全性。

截至去年底,全省建成農村客運站1446個,其中,等級站748個,農村客運班線達到4404條,農村客運車輛達到7491臺,全省鄉鎮通客車率達到100%,建制村通客車率100%,極大改善了廣大農民出行條件,全省累計完成108條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沿線農村居民出行享受到與城市同質化服務,近500萬農民為此受益,交通通行獲得感進一步得到改善。

農村公路通了,客運班線進村了,「農村班線+電商物流+交郵融合」的扶貧模式應運而生。

為了將全省12萬公裡的農村公路資源與運力優化組合、合理配置,提升農副產品物流暢通程度,強化郵政惠農普遍服務,「十三五」期間,我省運用「網際網路+」,促進電商運作模式與新型物流業態融合,形成了「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務合作」「縣域物流+農村電商+智慧農業」等具有龍江特色農村惠農物流服務體系,努力提高農村物流經濟性、安全性、高效性和便捷性。

在穆稜市,交郵合作運營模式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吸引當地青年返鄉創業。光明村的付傑夫婦從南方回到穆稜,通過網絡直播將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生意紅紅火火。村民賁成通過交郵合作項目,將滯銷的1萬多公斤手工土豆粉銷售一空。

與此同時,省交通運輸廳努力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按照「多站合一」的模式,因地制宜建設具有客運服務、農資及農產品倉儲、日用品分撥配送、快遞配送等功能的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全省農村鄉鎮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80%以上,達到了村村通快遞,城鄉商品流通更便利的建設目標,成功解決了鄉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裡」問題。

在積極推廣農村「貨運班線」、農村客運班車利用貨艙承接小件快運等服務新模式過程中,我省有序推進快遞業務下鄉、進村、入屯,快遞進村「路途」更加便捷、靈活,大大降低農村快遞成本;出臺《黑龍江省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全面部署進一步推動兩個模式走進全省村屯,讓農村物流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農民。同時,依託農家店、農村綜合服務社、村郵站、快遞網點、農產品購銷代辦站等,按照加強合作、多點融合、惠民共贏的原則,發展緊密型農村物流聯繫網點,健全農村物流的末端網絡,助力廣大農村群眾致富奔小康。目前,雙鴨山市、佳木斯市、黑河市、綏化市、哈爾濱市等佔全省60%的縣(市、區)、鄉(鎮)、村屯啟動「網際網路+」農村惠民物流行動。

據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今年省政府出臺了《黑龍江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到2022年,基本建立權責清晰、建養並重、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形成財政投入職責明確、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格局。農村公路「路長制」全面建成,農村公路治理能力明顯提高,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和路域環境明顯提升,交通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農民群眾的滿意度明顯提高。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年均養護工程比例不低於5%,中等及以上農村公路佔比不低於75%。到2035年,全面建成體系完備、運轉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基本實現城鄉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路況水平和路域環境根本性好轉,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體系全面完善,將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關焦點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鋪就了一條條鄉村振興快車道12月18日,記者在黃柏鄉龍湖村坳背崗萬畝臍橙園看到什麼是「四好農村路「呢小編這就來科普一下四好農村路「四好」是指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 河南:鋪就「四好農村路」 打開鄉村幸福
    2014年,河南「四好農村公路」開建。一年時間,6米寬、2.5公裡長的盤山路直通村頭。盤山路還引來了「金鳳凰」。自然風光優美的寺坡山村被旅遊開發企業看中,投資1.5億元打造美麗鄉村。  在中原大地,四通八達的「四好農村路」像一條條「血管」,喚醒沉睡的村莊,催生鄉村的「蝶變」。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重要批示。
  • 【鄉村振興】我省「四好農村路」交出亮眼成績單!
    【鄉村振興】我省「四好農村路」交出亮眼成績單!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目標,以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全省「四好農村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深入實施取得顯著成效。
  • 省莊鎮:全力打造「最美農村路」 織密鄉村振興「幸福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金文茜 通訊員 劉文泰山區省莊鎮主動順應農村公路的發展趨勢,加快推動農村公路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努力讓人民群眾出行更滿意,努力打造具有泰山特色的高質量「四好農村路」,將農村公路建設融入鄉村振興工作,助力產城融合
  • 【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美村富民——固安縣高質量打造農村...
    近年來,固安縣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逐步打造形成了「外通內聯、環境優美、服務群眾」的農村交通路網新格局,為城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 走上幸福路 日子有奔頭
    12月9日,一輛小車行駛在西安市長安區五臺街道「四好農村路」上。近年來,陝西省不斷補齊農村公路建設短板,全面推動全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打通農村交通「最後一公裡」。「十三五」以來,陝西省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四好農村路」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建立起了責任以縣級政府為主體、投入以公共財政為主體、養護以市場機制為主體、監管以交通行業為主體的管理養護新格局,鋪就了一條條富民幸福之路。
  • 阡陌縱橫致富路——「吉林交通這五年」之「四好農村路」篇
    「建路惠民、養路利民、管路為民」,吉林省始終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頭號民生工程。作為擁有553.78萬公頃耕地、1279萬鄉村人口的農業大省,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十三五」時期,吉林省形成了「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省612個鄉鎮、9323個建制村全部實現通公路、通客車。近5年來,省交通運輸廳在體制機制上先後推動出臺《關於實施農村公路惠民工程的意見》《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深化全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及督導考評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
  • 潼南:農村公路鋪就幸福「民生路」
    華龍網9月2日7時訊(通訊員 李揚)人們常說,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修建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把致富路鋪到農民群眾的家門口,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大好事。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認識,潼南的農村公路建設才會高起點、大手筆。
  • 行道樹穿上「防護衣」 扮靚「四好農村路」
    12月20日,入冬以來,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甘坑生態林場慈眉村進村公路兩側的行道樹溼地松披上了白色「防護衣」,過往車輛和行人穿梭其中,成為冬日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展現「車在路中行,人在畫中遊」的美好畫面。
  • 江蘇宿遷市建設「四好農村路」 鋪就富民幸福路
    江蘇宿遷市建設「四好農村路」 鋪就富民幸福路 2020-12-05 15: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鋪就「四好農村路」 ,磁縣擘畫山區振興圖!
    鋪就「四好農村路」 ,磁縣擘畫山區振興圖!磁縣堅持把城鄉路網建設,緊密結合全域旅遊、精準脫貧、山區振興等中心工作,今年以來,新建、改建8條共計110餘公裡的「四好農村路」,過村口、進田間、通園區、到基地,全面激活沿線鄉村發展潛力,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的強勁發展。
  • 暢亮綠美 好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宛城區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
    近年來,南陽市交通扶貧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在確保實現交通扶貧「三個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村客車率100%,通村郵政率100%)目標完成基礎上,圍繞鄉村振興戰備總要求,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其中,宛城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走到了全市前列,躋身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 「四好農村路」編織全面小康「幸福網」
    截至2019年底,廣東省農村公路通車裡程超過18萬公裡,全省19412個建制村均已全部通行客車在今年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廣東新聞聯播》再聚焦全省「四好農村路」建設成果。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全面小康這張「幸福網」編織得牢不牢,很大程度上要看農村過得好不好。
  • 江西會昌:「四好農村路」鋪就「小沙」致富路
    圖為航拍江西省會昌縣富城鄉小沙村的「四好農村路」。(新華網發 黃振榮 攝)新華網南昌12月22日電(王凱豐 通訊員 廖源聖)「小沙小沙,有上冇下。」這是過去江西省會昌縣富城鄉小沙村村民常常自嘲的一句話。
  • 冠縣織密鄉村振興「幸福路網」
    本報訊(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於伯平)為更好地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扶貧先導作用,冠縣緊緊圍繞交通強國建設要求,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切實將「修好一條公路,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貫穿於公路建設全過程,織密鄉村振興「幸福路網」。
  • 【回首 「十三五」】池州「四好農村路」通達百姓幸福最深處
    現在去往農村路建好了,公交車開到我家門口。」一位提著籃子準備乘車去鄉下的大媽說。城鄉兩位老人互道各自晚年的幸福生活,他們能輕鬆互換生活空間,完全得益於「四好農村路」建設。其實,這只是池州「四好農村路」建設方便城鄉群眾生活、助力決勝全面小康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 致富路上桃花香!江海區「黨建+四好農村路」結對共建工作站掛牌
    最後,局黨支部到桃花路進行調研,提出要把黨的旗幟插在工地上,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將桃花路建設成為向東村產業振興和美麗鄉村的強大助力,強調以「一條路」編織「致富網」,帶動向東村走向幸福生活。03桃花路催開致富「幸福花」一條路,打開農村產業的發展大門。
  • 阜寧縣三灶鎮「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8月17日鹽城訊 阜寧縣三灶鎮堅持以民生導向為引領,高標準的建好、管好、護好「四好農村路」,切實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四好農村路」帶來的便利和實惠,以「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環境,提升鄉村道路顏值。
  • 全力構築交通網 精心鋪就幸福路
    全力構築交通網 精心鋪就幸福路 2020-12-17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蘇宿遷:「四好」路託起美麗鄉村 - 人民周刊
    這些轉變,緣於一條農村公路的建成通車。    鄉村路,連四方,發展產業奔小康。近幾年,江蘇宿遷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一條條通暢、整潔的農村道路,已經成了宿遷鄉村振興的民心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