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設施建築也越來越現代化,原先很多農村地區想要買一些零食、日常用品必須到縣城裡面的超市進行採購;但是現在在農村地區也出現了很多自家開的小超市,有的甚至建起了連鎖品牌,為農村朋友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可儘管是這樣,原先農村的習俗還是沒有變,比如最典型的農村趕集,到了那一天各種商販都會聚在一起,村民們也都會前往進行採購。但村中老人透漏,農村趕集時這四樣東西不要買,往往難辨真假,專坑農村人。
01藥酒
眾所周知我國有很多治療疑難雜症的偏方,這在農村地區尤為常見,而且村民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常年在村中務農,難免會留下一些疾病,比如彎腰駝背、食欲不振甚至是生理方面的問題,而一些商販便抓住了村民們這樣的心理自己泡出藥酒拿到集市上賣,聲稱能解決大家的疾病煩惱。
可是這樣的藥酒大部分都是用一些劣質材料泡出來的,有的甚至直接在趕集市前一天才將材料放到酒中浸泡,再加入一些化學元素使得酒的顏色和味道發生改變。雖說也有很多是真材實料的賣家,但畢竟病從口入,最好不要買。
02電子產品
集市上還會出現賣電子產品的賣家,什麼攝像機、手機、冰箱等等,很多村民只是圖便宜便中了賣家的「圈套」,很多都是通過「非法途徑」低價收購而來,沒有產品保障,甚至會出現漏電、爆炸的危險,發生事故後也找不到地方說理。
所以如果要購買電子產品還是要去專業的店鋪購買品牌產品,畢竟電子產品如果製作不規範的話很有可能導致危險的發生。
03化妝品
集市上的化妝品往往是全都堆放在一個紙箱當中,雖然外面的包裝上寫著「迪奧」、「楊樹林」等官方品牌,但村民們買回去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些大品牌應該有的質感和效果;對於一些護膚產品來說可能也僅僅是能起到補水的作用,並沒有產品所說的效果。
甚至一些皮膚比較敏感的女性用這樣低價仿製的化妝品還會對皮膚造成損傷,誘發皮膚病。
04零食
在集市上買一些特色小吃還行,但買零食的話就要「三思而後行」了;逛集市的人肯定都記得,一些商販將零食放在箱子中供人們挑選,價格便宜量還多,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
但如果仔細一點就會發現,這些零食往往是正規零食的「盜版」,比如餅乾「奧利奧」它就會改成「奧利傲」、「粵利奧」等名字,這樣的零食根本無法確保它的安全性。
以上這四樣東西大家儘量不要在集市購買,還是選擇去正規超市、店鋪進行選購比較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