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馬鈴薯產業為何能做大做強 ?

2022-01-07 馬鈴薯種植聯盟



老刀注:馬鈴薯的原產地是南美洲,至今已成為世界各國飲食和烹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水稻和玉米,並廣泛地種植於全球約125個國家。


大約公元前200年,秘魯印加古國的印第安人最早開始種植馬鈴薯。印加人還用馬鈴薯測量時間,用煮馬鈴薯需要的時間做為單位時間。

西班牙殖民者1537年首先在安第斯山脈的村莊裡「發現」了馬鈴薯,並將馬鈴薯帶回歐洲,然而馬鈴薯在歐洲並沒有很快得到認可。後來,在法國和英國思想家的幫助下,馬鈴薯才迅速在整個歐洲得到廣泛應用。

馬鈴薯於1621年傳入北美洲,當時百慕達群島州長送給維吉尼亞州長兩個裝有馬鈴薯和其它蔬菜的大盒子。直到美國外交家班傑明·富蘭克林在法國發現了馬鈴薯,馬鈴薯才得以在美國流行起來。班傑明·富蘭克林在法國做美國大使期間,參加過一次宴會,席間鑑賞了馬鈴薯的20種不同做法。富蘭克林回到美國後,盛讚馬鈴薯是最好的蔬菜。

1802年,託馬斯·傑斐遜總統在白宮用炸薯條招待客人,自此炸薯條進入美國。之後,炸薯條迅速成為全美國最普遍的馬鈴薯烹飪方式。

馬鈴薯片的發明卻是個巧合。1853年,一個富有的商人在紐約的某個時尚度假村吃晚飯,他抱怨炸馬鈴薯太厚,將炸馬鈴薯退給廚房。為了給這個傲慢的顧客一個難堪,大廚切了一些像紙一樣薄的馬鈴薯,放在油鍋中炸,並撒上鹽。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客人喜歡大廚的「Saratoga」(脆片),從此馬鈴薯片也開始流行起來。

馬鈴薯被引入中國進行栽培的時間約在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已在我國很多地方得到種植,名稱有「羊芋」、「洋芋」、「荷蘭薯」、「山藥蛋」、「爪哇薯」、「土豆」等不同叫法。

中國的馬鈴薯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總產量都高居世界之首。然而,中國90%的馬鈴薯用於鮮食,其經濟價值遠遠沒有發揮到極至。而美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遠不如中國,卻在馬鈴薯的世界貿易中大掙其錢,成為世界上利用馬鈴薯掙錢最多的國家。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2004年,全美國種植和收穫馬鈴薯120萬英畝(約合48.56萬公頃),產量456億磅(約合206億公斤),產值達到26億美元。美國馬鈴薯產業是如何做大做強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開始了一周的馬鈴薯培訓之旅,通過講座、參觀、了解,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

法規和標準夯實基礎

美國對產品有法律監督並對業界有著嚴格的標準。1939年,美國出臺了《市場推廣法案》,這個法案的主旨就是要保證市場供給滿足需求;制定分級標準;消除不平等競爭;維持採購能力等。根據這個法案,美國成立了國家馬鈴薯委員會,主要進行貿易立法和國內外貿易糾紛的解決。

幾個馬鈴薯產量大的州成立了馬鈴薯管理委員會。據科羅拉多州馬鈴薯管理委員會介紹,他們的職責是對種薯育種、疫病預防、營養、儲存、促銷、推廣和消費進行研究,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服務,並為政府相關部門關於馬鈴薯立法提供相關建議。當然,也同時負責監督技術標準的執行和檢查。

點開美國農業部的網站就可看到,美國對馬鈴薯的標準有幾百項,從種薯到鮮薯,從儲存到加工,都要經過檢測和認證。所有操作均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美國農業部的規定為依據。每個工序需通過美國農業部的檢查,而所有廠房皆符合HACCP操作規範,以確保食物安全水平。

記者在科羅拉多州和愛達荷州參觀了兩個農場和三個儲存加工廠,都見到有質檢員在對鮮薯和種薯進行檢驗,僅鮮薯就有4級。檢驗合格的產品包裝上都貼有標籤。據介紹,美國農業部對馬鈴薯主產地的檢驗是強制性的,從裝運前開始,就要經過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檢測。美國農業部在每個州都有檢測機構和農產品組織,檢測人員都經過美國農業部嚴格培訓,符合要求的檢驗人員才能上崗。對檢驗人員的健康和衛生情況也要評估。所有相同產品的檢測標準和檢測步驟都是統一的,以確保質量的一致。只有檢驗合格的產品才能進入市場。檢測過程和檢測結果都要存檔,客戶可隨時查詢。

在美國農業部的網站上還可查到全面檢驗達標公司的名稱。美國農業部有一套對公司的全面評估的標準。合格公司的名單根據檢查情況隨時更新。

正是這些法規和嚴格的檢測標準,為美國馬鈴薯的發展夯實了基礎,確保整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規範和平穩。

科研和技術為後盾

美國50個州都種植馬鈴薯,但主產區有科羅拉多、愛達荷、華盛頓、威斯康星等中西部的10個州。因為那裡有理想的栽種溫度、肥沃的土壤、完善的科研體系、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以及代代相承的專業經驗,令美國馬鈴薯產品出類拔萃。

美國的馬鈴薯種植,根據各州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種植不同用途的馬鈴薯。如科羅拉多州,因為主要產地在聖路易斯山谷,環境與外界隔絕,病蟲害少,因此主要種植種薯和鮮食薯。而愛達荷州則以生產加工商業薯為主。

馬鈴薯的品質好壞和產量高低關鍵在種薯。科羅拉多州的馬鈴薯研究中心就設在種薯的主產地———聖路易斯山谷。我們去參觀時,看到只有十幾間小平房,真不相信這就是全美最大最主要的馬鈴薯研究機構。但事實告訴我們,這裡真的很棒。

這個研究中心是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一部分,主要進行種薯的培育、馬鈴薯病蟲害防治以及節水、高產等機械設備的研究。據研究中心主任介紹,中心只有5名教授,還有幾十名輔助人員。有160英畝試驗田,已研究出475個品種的種薯。種薯培育主要從提高產量和對病蟲害的抵抗力、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及營養和品質等多方面進行實驗,一般種薯需要研究培育16至18年,最快的也要6到8年,經過5到6代的育種,才能商業化。但該中心的種薯培育已經形成良性發展,每年都有幾個新品種推向市場。

當然,為了加快新產品的推廣,中心會出售一些一二代種薯給種薯種植者。我們在參觀SanLuisHillsFarm公司時,就看到了他們種植的第二三代拇指薯的種薯,而這些種薯是暫不出售的,要再種兩代,等到產量高了才出售。農場的主人DavidRadtke告訴我們,種薯種植必須經過認證,在種植過程中使用了什麼農藥,使用幾次,使用時間,收穫後的入庫時間都要詳細記錄,以備檢查。

我們在美國的超市中也看到,彩色的鮮食馬鈴薯1.99美元一磅,而普通薯只要99美分。因此,新品種的不斷推出對馬鈴薯的品質和價值提升都很有益處。

科羅拉多州馬鈴薯研究中心除培育優質馬鈴薯新品種外,還擔負著土壤適宜肥量及減少土壤汙染的研究和測定,針對不同品種找出不同的管理方法,同時對節水高產的措施及灌溉方法、收穫前噴殺藥劑的最佳時間以及何種作物與馬鈴薯輪作對土壤的固體物質保存最好等作研究,並將研究結果迅速向種植者推廣。

由於科羅拉多州非常乾旱,每年的降雨量很小,主要靠地下水和雪山融化的雪水灌溉,因此節水研究很重要。過去,他們一直使用可以移動的噴灌機將肥料和水混合噴灌。現在研究中心通過實驗發現,採用將肥料放入管子裡滴灌不僅可以節水30%,而且效果更好,現正在向種植者推廣。

美國的馬鈴薯種植者從種植到收穫儲存都是機械化操作。我們看到,由於收穫前26天已噴藥將薯藤殺死,遠處只看見行走的收割機,收割後直接輸入卡車拉到倉庫,通過傳送帶直接將卡車上的馬鈴薯送入倉庫儲存,效率非常高,與中國的人挖馬運大相逕庭。

雄厚的科研力量和高度機械化,成為美國馬鈴薯發展的堅強後盾。

多途徑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深加工是產業鏈的延伸。現代化的深加工處理是美國馬鈴薯升值的重要一環。據美國農業部提供的資料,2004年,美國馬鈴薯的應用情況是:37%冷凍馬鈴薯產品(如:冷凍薯條、薯寶、薯圈、手工薯條、薯角和冷凍整土豆);32%新鮮馬鈴薯產品(如:烘焙、蒸煮或土豆泥);12%馬鈴薯片(包括直薯條);12%脫水馬鈴薯和馬鈴薯澱粉(擠壓式薯片、土豆餅、土豆泥、以及罐裝燉菜);6%種薯;1%罐裝(如:小個兒土豆、各種燉菜、湯、雜燴以及土豆沙拉)。

據統計,美國馬鈴薯加工製品的產量和消費量約佔總產量的76%,馬鈴薯食品多達上百種,在超級市場,馬鈴薯食品隨處可見。全國約有300多個企業生產油炸馬鈴薯片,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馬鈴薯食品60千克。此外還會加工成澱粉、飼料和酒精等,加工量已佔到馬鈴薯產量的85%左右。目前,美國以馬鈴薯為原料的加工產品品種已經有幾百種。可以說從吃到用,處處可以看到馬鈴薯的加工品。

美國的馬鈴薯加工是從出售鮮薯就開始的,很多種植者邊收穫邊加工,根據銷售商的要求加工成各種包裝的鮮薯。愛達荷州是生產加工馬鈴薯的主產地,在裡奇比市,我們參觀了DaleMickelsen的公司,真是大開了眼界。這家公司集種植和深加工為一體。他們種植7000公頃馬鈴薯,產薯1億多公斤,每天加工鮮薯75萬公斤。我們去時正是加工最忙的季節,每班50名工人,兩班倒。馬鈴薯從卡車上直接進入加工生產線進行清洗,然後運行到自動分檢系統,經過照相分檢,不同大小的馬鈴薯自動進入不同的流水線。有的做速凍馬鈴薯,有的裝入口袋去做薯條、薯片,作為鮮薯銷售的產品最後還要經過人工篩選一遍,然後按照客戶不同的要求進行包裝。從進入生產線到整個包裝完成只要20多分鐘,效率之高令人驚嘆。

這家企業還生產薯碗、薯條、薯泥和冷凍薯,除供國內市場外,還大量供應日本和韓國。主人請我們品嘗了所有產品,其中有些產品是按進口商要求的本地口味生產的,實事求是地說,相當不錯。4隻裝加有餡料的薯碗,就可賣4到5美元,而薯碗其實是半隻馬鈴薯製作而成的。深加工的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目前,美國各種食品研究機構和馬鈴薯加工廠商也在順應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要求,對馬鈴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進行實驗,在保證美味的同時減少脂肪含量。解決消費者關心的問題,增加馬鈴薯產品的銷量,爭取利潤最大化是美國加工商永遠的目標。

協會是宣傳推廣的先鋒

美國有各種各樣的農產品協會,這些協會就成為產品宣傳與推廣的先鋒,美國馬鈴薯協會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馬鈴薯協會(USPB)成立於1972年,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最初是由一些馬鈴薯種植者為宣傳推廣馬鈴薯的食用益處而發起的。美國馬鈴薯協會代表全美6000多家馬鈴薯種植者和經營者的利益。協會實行公司化運作,每年選出一名董事會主席,104名董事,監督協會總裁工作。協會的經費主要由馬鈴薯種植者根據銷售比例交納,每一磅交2.5美分。而在作培訓、開研討會或推廣等活動時,可以向美國農業部申請,由政府資助。

美國馬鈴薯協會在全球設有25個辦事處,人員也非常精幹,近年來很活躍,是最早開發商品營養價值表並獲得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批准的組織機構之一。一直以來,美國馬鈴薯協會通過培育消費者公共關係,進行營養教育,舉辦零售點活動,實行餐飲服務營銷和出口計劃,致力於向消費者、零售商、烹飪專業人士宣傳馬鈴薯的益處,營養和多種用途。

我們還看到,馬鈴薯協會很注重向行業服務部門宣傳推廣馬鈴薯的烹飪方法。他們與美國的烹飪研究機構和食品生產商建立了密切聯繫,研究馬鈴薯的新菜譜,並資助美國烹飪學院培訓廚師,學習烹飪各種馬鈴薯菜餚。今年,美國馬鈴薯協會又開展了一項教育活動,向消費者宣傳馬鈴薯超凡的營養價值。

美國馬鈴薯協會的目標就是通過公關,建立馬鈴薯的健康形象,介紹其營養價值,提供菜譜,鼓勵人們多食用,並向零售商推銷。此外,還要通過創新,擴大馬鈴薯產品的應用範圍。

近幾年,美國馬鈴薯協會在國際推廣計劃中,把亞洲作為重要市場,整個推廣資金的75%都用在亞洲。協會在北京、上海都建立了辦事處,僅去年在中國舉辦的研討會就有幾十個。正是由於協會不遺餘力的推銷和培訓,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美國馬鈴薯的優勢。應該說,美國馬鈴薯產業能不斷發展壯大,知名度越來越高,美國馬鈴薯協會功不可沒。

有專家預測,在未來10多年內,全球馬鈴薯生產量將以每年2.02%的速度遞增,預計到2020年全球馬鈴薯生產量將從目前的3億噸左右增加到4億噸以上。因為人口增加、馬鈴薯作物本身的優勢、糧食供應危機和經濟的發展,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非洲和拉丁美洲將成為世界發展馬鈴薯的熱點區域。作為馬鈴薯大國的中國,是否也該有所作為呢?

有益健康的馬鈴薯

馬鈴薯屬管花目,生長在涼爽氣候條件下,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都很高。

據美國食品專家介紹,一個148克重的馬鈴薯可提供人體每日所需維生素C的45%,(作為強效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可以保護身體細胞);馬鈴薯同時還富含人體生存所必需的礦物質,如鉀、磷、鈣、鋅、葉酸和鎂。馬鈴薯提供人體每日所需鉀的21%,鉀對心血管疾病有防治功效,如中風和高血壓。鉀、鎂、鈣元素共同作用能夠增強血管彈性,有利於減少患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帶皮馬鈴薯含有膳食纖維,有助於人體更好地消化吸收,是控制體重的良方,同時可以降低罹患結腸癌的風險。

中醫學認為,馬鈴薯性微寒、味甘,入胃腸二經,其功能為利水消腫、和中養胃,因其具有營養豐富和易消化的特性,適宜脾胃氣虛、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美國馬鈴薯全年無缺,種植者全年為加工商供應高品質馬鈴薯,包括早期收成的orkitahs與Shepodys品種,及較晚成熟的RussetBurbanks品種。用於加工處理的美國馬鈴薯,必須「固體含量」高而「糖份」低。所謂「固體含量」是指馬鈴薯裡面乾性物質的含量。「固體含量」決定脫水過程中需要蒸發多少水份,以及油炸工序中馬鈴薯的吸油量。

美國不但被公認為新鮮及冷凍馬鈴薯產量最高的國家,脫水馬鈴薯的生產在世界上亦首屈一指。由於美國品種的馬鈴薯肥大壯碩,製成的薯條是世界最長的,因此也帶來更佳的生產效率和更高利潤。美國加工廠使用最頂級的生鮮馬鈴薯,事實上,他們使用的原料,總固體含量平均達到21%以上。他們更採用特殊科技,例如自動去蕪品檢系統,儘可能減少薯條出現變色或斑點的狀況。

在美國,脫水馬鈴薯非常受歡迎。製造商首先挑選一級Rus鄄set白肉品種的馬鈴薯,其味道和口感都極為出眾。只有成熟、結實、完整的馬鈴薯才會被選用製造脫水馬鈴薯產品,絕不會使用次貨或其它生產過程中的剩餘物質。脫水馬鈴薯製品種類繁多,包括薯丁、薯片、薯絲、薯泥、薯粒、薯粉及冷凍脫水馬鈴薯,式式俱全。

相關焦點

  • 美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及啟示
    美國是世界上第5大馬鈴薯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不及居於世界首位的中國,但是卻在馬鈴薯的世界貿易中處於領先地位,成為世界上利用馬鈴薯掙錢最多的國家。在全球性人口增加、糧食危機的大背景下,廉價高產的馬鈴薯作物因自身優勢開始受到重視[1],加之經濟發展等因素將導致馬鈴薯作為全球第四大糧食作物的重要地位更加突顯,其「秘密寶藏」「地下寶庫」「未來糧食」等稱呼也將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 美國馬鈴薯產業為啥就能如此霸氣?
    那麼,美國馬鈴薯產業是如何做大做強的呢?法規和標準夯實基礎美國對產品有法律監督並對業界有著嚴格的標準。1939年,美國出臺了《市場推廣法案》,根據這個法案,美國成立了國家馬鈴薯委員會,主要進行貿易立法和國內外貿易糾紛的解決。
  • ...全面提升行動——做大重點產業 做強主導產業 華耀服裝廠生產車間
    近日,記者從七星關區投資促進局獲悉,《畢節市七星關區2020年產業大招商全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於日前印發。七星關區將根據《實施方案》內容,搶抓高鐵經濟、對口幫扶、省支持政策「三個機遇」,以產業大招商全面提升行動為抓手,以全區22個重點產業為主攻方向,不斷做大重點產業,做強主導產業,做長做足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
  • 順德龍江鎮:苦練內功抱團出擊 做大做強家具產業
    龍江鎮黨委書記何春雲表示,家具產業是龍江的根和魂,龍江將堅定不移扶持和推動家具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用好村改騰出的空間優勢反哺家具產業,賦能高質量發展,並加快推動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再造龍江家具行業新優勢,進一步擦亮「中國家具設計與製造重鎮」等國字號招牌。
  • 運鴻集團:做大做強朝陽產業的大健康「蛋糕」
    隨著國民健康被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工作,作為朝陽產業的大健康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多項大健康產業政策出臺,為我國健康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當前,隨著全球健康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營銷模式的創新,大健康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
  • 緊盯脫貧「靶心 」 馬鈴薯「蛋」無虛發 ——定西馬鈴薯產業助推精準脫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隨著馬鈴薯產業的做大做強,該區把不起眼的「土蛋蛋」做成了風生水起的大產業,馬鈴薯已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蛋蛋」,甚至成為撬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力量源。「一分種子田」的裂變效應  400粒馬鈴薯原種,每粒按0.5元計算,價值200元,剛好能種植一分田,也就是0.1畝,當年收穫就能滿足2畝地的原種。第二年,這2畝地的原種種植下來可以滿足20畝的一級種。
  • 讓「永不落幕的馬鈴薯節」成為滕州馬鈴薯 產業發展新高地
    本次節會以「豐收中國,薯我滕州」為主題,按照山東省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安排部署,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推進滕州馬鈴薯產業「百萬畝規模」「百億元產值」「百年品牌」「三百」工程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滕州馬鈴薯產業,著力打造全國菜用馬鈴薯第一品牌。
  • ——農發行甘肅省分行支持馬鈴薯產業扶貧紀實
    一、突出支農導向,全力打造馬鈴薯產業扶貧示範名片  依託省委省政府「365」現代農業發展行動計劃,以馬鈴薯納入全省新一輪扶貧攻堅特色優勢產業為突破口,堅持從戰略、規劃、政策等三個維度入手,通過龍頭加工企業的輻射帶動,促使全省馬鈴薯產業快速升級,種植農戶收入快速增長。
  • 做大做強地方產業發展!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海鹽成立
    6月20日,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位於海鹽縣望海街道的豬豬星球正式揭牌,該研究院由浙江大學與青蓮食品聯合成立,旨在建立優質地方豬產業保種育種和市場推廣體系,培育新時代特色中國地方豬及配套體系,做強做大優質地方豬產業。
  • 秋馬鈴薯能做種薯嗎?
    秋馬鈴薯可以做種薯,它主要是供給春季播種來用,尤其是二作區的馬鈴薯種植,但前提條件是種好秋季馬鈴薯,讓它自然成熟後來做種薯。二作區馬鈴薯種植是採用春季種薯來自秋季,秋季種薯來自春季的種植,自然成熟後來做種的。所以種好秋季馬鈴薯,用它作春季的種薯是非常重要的。
  • 中國馬鈴薯的「定西味道」——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發展走筆
    安定區氣候涼爽,雨熱同季,土壤疏鬆透氣,晝夜溫差大,特殊的土壤和氣候讓性喜冷涼的馬鈴薯在這裡找到了極佳的生長條件,從而孕育出了金黃鮮亮、瓷實飽滿、沙綿醇厚,乾物質積累高,富含鉀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暢銷全國及世界各地、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甘味」名品「定西馬鈴薯」。
  • 奔跑恩陽:做大做強三大主導產業 建成企業投資新高地
    產業是支撐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基礎,恩陽將以承接產業轉移為抓手、引育龍頭企業為重點,加快構建「3+3」產業體系,做大做強「食品加工、文化旅遊、現代農業」三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醫藥康養、商貿物流、裝備製造」三大新興產業。
  • 加速延鏈補鏈強鏈步伐 做大做強制筆產業
    文港鎮作為華夏筆都、中國毛筆文化之鄉、中國首批特色小鎮,正以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動力,堅決貫徹落實「挑重擔、勇爭先,實現五個新突破」,聚焦制筆產業轉型發展「瓶頸」之困,以思想「破冰」引領制筆產業升級大提升,以思想解放推動制筆產業實現新突破。
  • 我國高原馬鈴薯種薯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馬鈴薯是我國雲貴高原和黃土高原貧困山區的主要農作物和重要支柱產業。目前,這兩大區域的馬鈴薯生產存在病蟲害高發難防、化肥高施低效、種薯繁育體系不完善、市場範圍狹窄等關鍵共性問題,嚴重製約當地馬鈴薯產業可持續發展。
  • 漂洋過海,遠道而來的美國馬鈴薯
    歡迎點擊上面關注豆果美食 ☝根據美國馬鈴薯協會
  • 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湖南省最新發布重磅文件!
    要進一步提升湖南省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水平加速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該如何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的若干意見》對此提出了要求
  • 馬鞍山雨山區加快做大做強磁性材料產業集群
    新康達磁業的「快速成長」,只是雨山區磁性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依託於馬鞍山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磁性材料產業上遊原料,近年來,雨山經開區規模以上磁性材料企業加速聚集,企業產值佔全市總產值80%,中鋼天源、新康達磁業、鑫洋永磁、中馬磁能等4家龍頭企業成為全國磁性材料上下遊各細分市場的「單打冠軍」。
  • 深圳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深圳市產業和消息化局賣力人昨日顯露,深圳正加速體例產業「十四五」計劃,出臺新一輪支撐生產業高品質開展政策,助力「雙區」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完成高品質開展。據悉,深圳造成了以深圳產業開展中永遠計劃為管轄,產業穩增進、生產業高品質開展、優化營商情況、強化保證支撐4個板塊,以及宏觀開展計劃——交易板塊概括性政策——細分領域政策錯失——資金攙扶決策4個檔次的工信領域政策體系。
  • 神一般的食材,美國馬鈴薯
    一個人的餐桌,馬鈴薯是神一般的食材。煎烤煮燜,燉湯下菜都能行。關於馬鈴薯的料理有很多,尤其是熱衷馬鈴薯的英國,再小的超市都有十幾種馬鈴薯販售。但美國人的馬鈴薯料理更好操作,直接發明冷凍薯條,成了家庭儲備口糧。周末想買點土豆的,不如去盒馬鮮生湊湊熱鬧,那裡的美國馬鈴薯搞活動。
  • 提高有機農業生產技術 做大做強有機產業
    11月24日至26日,省政協原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原主委吳正德率調研組來到南充,就農旅產業融合發展、有機農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進行調研。南充市政協主席潘國華陪同調研。農旅產業融合發展一定要充分挖掘當地的文化歷史內涵,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在西充縣仁和鎮龍灘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吳正德聽取了西充縣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匯報,對該縣構建現代農業「6+3」產業體系等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要求,要加大對有機農業的宣傳推廣,進一步提高有機農業生產技術,繼續做大做強有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