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靠關聯交易和經銷商湊 外購基酒的國臺酒業難圓「二茅臺」夢

2020-12-23 新浪財經

原標題:業績靠關聯交易和經銷商湊 曾外購基酒的國臺酒業尚難圓「二茅臺」夢 來源:投資者網

在追夢「二茅臺」的路上,國臺酒業的可想像空間似乎巨大。

近日,一份來自中泰證券的最新研報顯示,醬香龍頭茅臺市佔率約66%,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臺酒業」)市佔率僅1.4%,隨著其上市募投產能的釋放,國臺基酒產能將提升到7000噸左右,市場份額提升潛力較大。

「這樣對比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任何一款酒不可能複製出茅臺的味道。」北京一位從事近二十年高檔白酒生意的經銷商表示,「雖然都是醬香酒,但是隨著茅臺旗下王子系列酒的品類完善,對不同價格的區間覆蓋,其他醬香型酒想填補茅臺之外的市場份額將會越來越難。」

事實上,國臺酒業銷售金額不斷攀升的關聯交易,更突顯其「二茅臺」之路不好走。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連續三年國臺酒業的第一大客戶均由關聯方把持,交易金額分別為5123.77萬元、6826.64萬元和8045.1萬元。

這意味著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下,國臺所追尋的「二茅臺」之路並非平坦。

 關聯交易和經銷商入股湊業績

與茅臺的不可複製相比,國臺酒業在眾多醬香酒中殺出的1.4%的市佔率中,關聯交易和入股經銷商立下了汗馬功勞。

據了解,國臺酒業為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2017年還表現平平,實現營收5.73億元,淨利潤僅4744.74萬元。進入2018年,國臺酒業的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當年實現營收11.76億元,同比增長105%;實現的淨利潤為2.4億元,同比大增逾450%。

營收和業績雙暴漲背後,是關聯交易和入股經銷商的鼎力拼湊。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間,國臺酒業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11億元、2億元以及2.42億元。其中,連續三年位居國臺酒業第一大客戶的,均為該公司實控人控制的關聯方。而近兩年衝刺進入到第二大客戶的,則是2017年直接入股國臺酒業的廣東粵強酒業有限公司(下稱「粵強酒業」)及其關聯方。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國臺酒業向關聯方銷售的金額分別為5123.77萬元、6826.64萬元和8045.1萬元,絕對金額不斷攀升。進一步拆分,天津帝泊洱生物茶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帝泊洱」)在國臺酒業關聯交易額中又穩居第一位。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天津帝泊洱的採購額分別為3641.08萬元、4816.56萬元以及4661.46萬元,佔同期關聯交易總額分別為71%、70.55%和57.9%。

企查查顯示,天津帝泊洱成立於2014年3月,註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國臺酒業實控人之一的吳?峰(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之妻),該公司由天津合力康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5%,天津帝泊洱銷售有限公司持有其餘5%股權,最終控股人為閆希軍家族。

不過,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家連續三年為國臺酒業貢獻巨大銷售額的茶葉連鎖企業,卻選擇在國臺酒業披露招股書後的第三天――5月25日申請註銷,企查查顯示,天津帝泊洱正進行簡易註銷程序公告,公告期為5月25日至8月31日,不出意外,在國臺酒業上市審核前,連續多年高達數千萬元的關聯交易數據,亦會隨著天津帝泊洱的註銷或成為難以核實的歷史數據。

「被註銷的企業往往是殼公司的比較多,所以或多或少在稅務和帳務都會存在一些瑕疵。」北京壹諾財務顧問董事長李衛表示,「特別是上市關鍵期財務審核嚴格,不註銷的可能會被審計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家每年斥資高達三四千萬元的茶企跨界購酒,是向終端消費者銷售出去了還是被滯銷成庫存商品?目前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現在國臺系列市場單品也混亂,終端接受度不高,出貨量並不大,所以我沒有主推。」上述經銷商表示。

除了業績自己湊之外,國臺酒業擬IPO前的原始股份也成為吸引經銷商湊業績的手段。2018年至2019年均位居國臺酒業第二大客戶的粵強酒業亦是如此。

工商資料顯示,2018年2月和4月,國臺酒業兩度增資之時,粵強酒業合計出資3600萬元入股,其中360萬元作為新增註冊資本,其餘3240萬元計入資本公積,換得國臺酒業1.19%股權。2019年7月,國臺酒業對整體股東轉增股本,股本變更後,粵強酒業持有435.74萬股,持股比例保持1.19%不變。

實際上,像粵強酒業這樣實力雄厚每年能採購七八千萬元國臺酒的經銷商並不多,他們大部分是通過有限合夥平臺入股國臺酒業。

工商信息顯示,2018年2月至4月,國臺酒業進行第五次增資,新增註冊資本7029.3萬元,由新股東金創合夥、共創合夥和合創合夥以貨幣方式出資。

這三家新股東,由國臺酒業102家經銷商入股成為合伙人,間接持股國臺酒業。據招股書解釋,持股名單為102家經銷商的實際控制人、主要經營管理人員或親屬。

利益捆綁之下,主要參股經銷商的採購額節節攀升。數據顯示,上述102家不負期望,貢獻的銷售額由2017年的2.72億元,飆升至2018年的5.46億元,同比增長100.74%;到了2019年,銷售額則繼續增至6.05億元。

正是有了上述關聯方和入股經銷商的鼎力拼湊,國臺酒業上市募資25億元追夢「二茅臺」的底氣才更足了――擬投入20億用於年產6500噸醬香型白酒技改擴建工程項目,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基酒曾外購難圓「二茅臺」夢

據了解,國臺酒業最初並不叫「國臺」,原名為「貴州仁懷茅臺鎮金士力酒業有限公司」。2001年,天士力(600535,SH)創始人閆希軍通過醫藥行業賺到第一桶金後,決定在茅臺鎮投資500萬元,進入白酒行業。

「(國臺酒業)要堅持做好一瓶酒。要對標茅臺,既要學得像,更要達標,這是剛性要求。」2020年工作部署大會上,閆希軍表示。

據悉,「對標茅臺」,國臺酒業主打商標「國臺」二字,與「國酒茅臺」有著共同的「國」字與「臺」字。實際上,這些做法都只是國臺追夢「二茅臺」的表面功夫,而白酒行業歷史品牌沉澱出的味道和文化底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對標的,其中,光基酒一項就讓國臺難以逾越。

據裁判文書網,一起2017年國臺酒莊與貴州傑之喜酒業銷售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傑之喜」)的訴訟糾紛,揭示了國臺酒業基酒並非全部源自茅臺鎮中國醬酒核心產區的事實。

據招股書,公司基酒由國臺酒業和國臺酒莊2個基地負責組織生產。而貴州仁懷市人民法院的判決文書顯示,2015年7月11日,貴州傑之喜與國臺酒莊籤訂《基酒購銷合同》,由貴州傑之喜向國臺酒莊供應醬香型白酒,合同約定結算方式為「貨到驗收合格之後,按實際入庫數量開具17%的增值稅發票入帳,15天內結清貨款」。

其後,國臺酒莊拖欠貴州傑之喜50萬元貨款未結清,被後者告上法院,並獲得勝訴。貴州傑之喜的地址為仁懷市國酒大道酒都新區。

由此揭開了國臺向茅臺鎮之外的地區購買基酒的事實,與其「源自茅臺鎮中國醬酒核心產區」以「二茅臺」自居的宣傳噱頭嚴重不符。

通常來說,白酒是由不同年份基酒勾兌而成,比如茅臺的基酒就一直受到6萬噸的極限產能限制,五糧液的基酒來自明代窖池,瀘州老窖的基酒來自於其歷史傳承的國窖。

招股書披露,2019年產季,公司基酒產能已達到5300萬噸,隨著系列基礎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未來公司的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還將持續穩步擴張。要知道,這一超5000噸的基酒產能,是國臺用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和併購才現實。

「茅臺鎮最核心產區就只有茅臺廠區周邊,現在茅臺的產能瓶頸就是5-6萬噸。」據一位接近貴州茅臺的人士介紹,「也許有人說再建廠房擴產即可提升產能,但是由於釀酒行業講究的微生物發酵,茅臺廠房酒窖怎麼蓋以及朝向都有從空氣流動學上講究的,要保證從赤水河谷到茅臺廠房間的空氣流通,將空氣中的微生物帶到茅臺廠房的儲酒室和發酵室,所以說廠房和酒窖的稀缺亦是茅臺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茅臺的車間廠房通常是一樓為灌裝車間,二樓儲酒排滿了一噸一個的大儲酒缸。加之,茅臺鎮的醬酒有一個大的特點,出廠時要用不同年份儲藏的基酒勾兌。

「因為直接釀出的醬香酒口感特別不好,至少需要經過五年左右的時間儲藏陳釀。這期間因度數高的原因,五年下來基酒通常還會有20%的揮發。」上述接近貴州茅臺人士稱,「國臺當時在鎮裡建廠出酒銷售,開始也是按五年儲藏陳釀準備,後來由於燒錢太多,資金緊張,只扛住了四年。」招股書披露,國臺的基酒一般要求貯存到三年以上。

在他看來,國臺雖然是茅臺鎮裡僅次於茅臺的第二大酒廠,但是在陳釀年限、廠房和酒窖的位置以及釀酒技術方面都是沒法與茅臺相提並論的。茅臺酒廠的位置也是經過空氣流動學精準測算的,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來自赤水河谷空氣中的微生物數量;其次在釀酒技藝上,茅臺一直保持傳統的一個大師帶一個徒弟的「傳幫帶」模式,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調酒師至少要跟大師學藝二三十年以上,到真正成為獨立的調酒師年紀差不多也60旬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茅臺酒的品質。

顯然,這種百年傳承下來的釀酒工藝,是茅臺獨特醬香品質的保證,更是其他醬香酒無法複製出茅臺味道的根本原因。從這個角度看,欲當「二茅臺」的國臺還有不小的差距。

相關焦點

  • 探秘國臺酒業IPO:子公司曾與茅臺生糾紛,基酒一度外購
    「對標茅臺」,國臺酒業不僅旗下的懷酒曾以「赤水河畔二茅臺」自稱,就連主打商標「國臺」二字,都與「國酒茅臺」有著共同的「國」字與「臺」字。如果首發申請順利過會,國臺酒業將成為中國白酒市場上第二家醬香型上市白酒企業。
  • 閆希軍關聯交易、資本催熟「有術」,國臺酒業或成醬酒第二股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2019年,國臺酒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72億元、11.76億元、18.87億,淨利潤分別為0.47億、2.4億元及4.1億元。兩年時間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實現了3.29倍和8.72倍的增長。國臺酒業業績增長迅速,一方面是因為站上了「醬酒熱」的風口,另一方面也因為國臺酒業實控人閆希軍家族資本催熟「有術」。
  • 國臺酒業爭當醬酒第二股:市佔率1.4%,子公司曾侵害茅臺商標權
    蔡學飛表示,一線酒企的門檻是營收100億元,區域強勢酒企的門檻是30億至50億元,國臺酒業屬於典型的區域中小型酒企。「目前來看,國臺酒業的品牌力、渠道勢能、經銷商結構等確實有點弱,缺乏品牌認知與核心主導產品,這種弱勢和其中小型酒企的體能是相匹配的。」
  • 國臺酒業衝刺「醬酒第二股」:規模有限 庫存高企 負債率遠超同行|...
    國臺酒業因為出自貴州省仁懷市的茅臺鎮,因此「茅臺第二」聲音正喧囂盛上,但當興奮情緒消退後,國臺酒業的問題也開始顯現出來,其正仍面臨規模小、庫存高、償債壓力較大、缺乏品牌認知等阻礙,和老鄉茅臺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 皇臺酒業復牌能翻身嗎?曾與茅臺齊名卻四次戴帽,經銷商抱怨一年賺...
    楊澤慶幸的是,經銷皇臺酒不是他的主業,只是一個很小的項目,他主要靠做私募賺錢。據楊澤透露,現在皇臺酒業的經銷商中很少有賺錢的,利潤比較低,大家的信心都不足。「我們在各地都打不開市場,廠家支持的力度不大,皇臺酒的知名度又不高,市場接受度低,做起來很吃力。我們連大型超市都進不去,因為進店費太高。」
  • 名酒再發力,國臺酒業無緣銷售榜單!如何衝刺「醬酒第二股」?
    《招股書》不僅顯示了國臺酒業近年來的急速發展,也透露了其在消費市場終端的發展隱患。 二、高端醬香市場難以為繼 據了解,國臺酒業原名為「貴州仁懷茅臺鎮金士力酒業有限公司」。2001年,天士力創始人閆希軍在醫藥行業賺到「第一桶金」後,在茅臺鎮投資500萬元,由此進入白酒行業。
  • 「十大方向」與「九大體系」鑄就國臺酒業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今年,在困難之下,國臺穩步發展,充分印證了年初提出的「行業趨勢不變、發展戰略不變、上市目標不變、經營指標不變」的總體判斷。「醬酒持續熱、國臺格外火」的行業現象備受業界關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濟南全國秋季糖酒會期間,國臺酒業舉辦了一次特別的會議——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經銷商「求教問計」懇談會,關於「高質量發展」,國臺酒業虛心求教的姿態被業內紛紛點讚。
  • 借醬酒熱潮 國臺自營 貼牌大規模營銷
    對此,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告訴記者,國臺酒業的核心戰略是跟隨茅臺集團「出海」,想通過醬酒熱潮獲得一波發展機遇,因而我們看到無論是上市還是擴充產能,國臺酒均以非常快的速度進行,但如果國臺酒業真的想藉此成為茅臺第二,其必須將渠道下沉細耕某一區域市場,如果仍舊以現在全國撒網式的招商,以高投放和高營銷擴張市場,就很難獲得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 「西北茅臺」恢復上市 皇臺酒業爆炒「引燃」釀酒股
    原標題:「西北茅臺」恢復上市 皇臺酒業爆炒「引燃」釀酒股   12月16日,此前因業績連續
  • 國臺酒最大客戶急註銷 謀劃IPO意欲何為
    2017年國臺酒業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是5.72億元和0.47億元,到了2019年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則分別達到了18.87億元和4.1億元,兩年時間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實現了3.29倍和8.72倍的增長。IPO剛剛啟程,第一大客戶為何匆忙將公司註銷?公司註銷背後是否涉及合規問題?靠著關聯方以及經銷商「催肥」的國臺酒業能否順利拿下「醬酒第二股」的位置?
  • 皇臺酒業復牌,白酒「落後生」的一次救贖?
    1994年曾與茅臺一起拿過金獎的皇臺酒業這次能「鹹魚翻身」嗎?據經銷商透露,目前在甘肅市場上都很難看見皇臺酒的身影。反應到財報數據上的就是,皇臺酒業的業績不如意。公告顯示,*ST 皇臺上市20年來,收入從不曾超過2億元,2019年收入0.99億元,遠不及1997年1.26億元的收入水平,也比2000年上市首年1.58億元的收入低。
  • 債務問題突出、或涉嫌利益輸送 國臺酒業如何衝刺「醬酒第二股」?
    近年來,國臺酒業一路「狂奔」,但帶來的「後遺症」是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面臨較大償債壓力。此外,保薦機構、主承銷商與國臺酒業存在股權關係,讓此次國臺酒業IPO的獨立性存在一定疑慮,加上與實控人、股東產生的大量關聯交易,國臺酒業還面臨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問題。
  • 這場生產質量誓師大會,定調國臺未來五年
    著名表演藝術家、國臺品牌代言人唐國強,天士力(600535,股吧)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國臺酒業副董事長葉正良,國臺酒業公司總顧問劉起義,國臺酒業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春新,國臺酒業常務副總經理劉金平,國臺酒業副總經理李長文、周欣樂、徐強、湯旭等公司領導,與來自全國各地的500餘名國臺經銷商、窖主、壇主代表以及優秀供應商代表,共襄國臺酒業盛典。大會由國臺酒業副總經理馬嘉主持。
  • 酒業快訊丨糖酒會之後,酒企都在忙什麼?
    此次旗艦店的開設,是茅臺醬香酒公司首次以公司名義授權線上品牌類旗艦店。 國臺參設文化創意酒公司 10月13日,貴州國臺文化創意酒有限公司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據悉,貴州國臺文化創意酒有限公司由貴州國臺酒業銷售有限公司與上海高誠創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資設立。
  • 金沙酒業漲價被指營銷造勢 百億酒企夢只能依賴提價
    為何金沙酒業的品牌價值能夠一躍成名?超600億元品牌價值背後的金沙酒業又給行業帶來哪些啟示?金沙酒業董事長張道紅曾公開透露,該公司的長遠目標是建設百億酒企。金沙酒業要圓百億酒企夢,是否只能依賴漲價?
  • 大病隱於數據 國臺酒業IPO前夕急補渠道短板
    原標題:國臺酒業IPO前夕急補渠道短板 「茅臺鎮第二大醬酒」國臺酒和「全國兩大醬酒之一」郎酒的PK打得火熱。摘得「醬酒第二股」的帽子,是面子之爭,也是實力的比拼。國臺不服輸,但不得不服輸。
  • 併購懷酒,國臺清理上市產能路障
    投稿來源:酒訊1月5日,國臺酒對外宣布,公司併購貴州海航懷酒酒業有限公司一事已進入收尾階段。至此,國臺酒將擁有國臺酒業、國臺酒莊國臺懷酒三大基地。在醬酒領域,茅臺獨坐高端醬酒的山頭,在次高端領域,國臺酒面臨著習酒、珍酒等強勁對手。此番國臺與懷酒牽手成功,後者將在產能、老酒儲存量多個方面助力國臺擴充優勢。毫無疑問,2020年酒業併購「第一案」,將讓醬酒在次高端的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 茅臺鎮又出上市公司:老闆靠神藥身家60億,曾35億拒茅臺收購
    5月22日晚間,證監會網站公開了國臺酒業招股書。這家來自茅臺鎮的醬香酒廠,即將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繼貴州茅臺之後,赤水河畔、茅臺鎮上的第二家上市酒企。據招股書披露,國臺酒2019年實現營收18.88億元,淨利潤3.74億元。這和赤水河畔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的千億營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 茅臺鎮又一醬香酒企脫穎而出,國臺酒業如何續寫醬香傳奇
    素有「中國酒都」之稱的仁懷市,不僅有貴州茅臺,還有國臺酒業。隨著2020年5月證監會網站發布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從茅臺鎮諸多醬香酒企中脫穎而出,加之與貴州茅臺同根同源的特性,國臺酒業開始了頗受市場關注的上市之路。
  • 醬香型白酒的資本化熱潮 郎酒國臺上市後能否實現茅臺的造富神話?
    近期,醬香型白酒郎酒和國臺酒業相繼IPO,對本已熱度很高的醬酒熱又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在2020首屆中國醬酒產業年會上,資深醬酒專家權圖稱,未來醬酒競爭的一個維度是資本,在醬酒品牌不斷集中的時候,有很多業外的資本加強了對茅臺仁懷產區中小企業的整合,他認為資本對醬酒的整合還會加劇。從公司角度看,國臺和郎酒準備上市,習酒、金沙、珍酒都有上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