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活量
測試目的測試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2.測試方法
房間通風良好;使用乾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則每換測試對象需消毒一次,每測一人時將口嘴下倒出唾液並注意消毒後必須使其乾燥)。
肺活量計主機放置在平穩的桌面上,檢查電源線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鍵液晶屏顯示「O」即表示機器進入工作狀態,預熱5分鐘後測試為佳。
首先告知受試者不必緊張,並且要盡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氣效果最好。令被測試者面對儀器站立、手持吹氣口嘴,面對肺活量計站立試吹1至2次,看儀表有無反應。還要試口嘴或鼻處是否漏氣,調整口嘴和用鼻夾(或自己捏鼻孔);學會深吸氣(避免聳肩提氣,應該像聞花式的慢吸氣)。
受試者進行一兩次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動作後,更深地吸一口氣,屏住氣向口嘴處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為止,防止此時從口嘴處吸氣,測試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氣。
吹氣完畢後,液晶屏上最終顯示的數字即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試者測三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三次數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以毫升為單位,不保留小數。
體重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體重,與身高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育的水平。
2.測試方法
測試時,槓桿秤應放在平坦地面上,調整O點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試者赤足,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在秤臺中央。
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並移動遊標至刻度尺平衡。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記錄員復誦後將讀數記錄。測試誤差不超過O.1千克。
跳繩
1.測試方法
兩人一組,一人測試,一人記數。受試者將繩的長短調至適宜長度,聽到開始信號後開始跳繩,動作規格為正搖雙腳跳繩,每跳躍一次且搖繩一迴環(一周圈),計為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後停止,測試員報數並記錄受試者在1分鐘內的跳繩次數。測試單位為次。
2.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下肢爆發力和身體協調能力。
臺階試驗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在定量負荷後心率變化情況,評價學生的心血管機能。
2.測試方法
大學各年級男生用高40釐米的臺階(或凳子),各年級女生用高35釐米的臺階(或凳子)做踏臺上、下運動。
測試前測定安靜時的脈搏,然後受試者做輕度的準備活動,主要是活動下肢關節。上、下臺階(或凳子)的頻率是30次/分鐘,因而節拍器的節律為l20次/分鐘(每上、下一次是四動)。受試者按節拍器的節律完成試驗。
被測試者從預備姿勢開始,動作有:
(1)被測試者一隻腳踏在臺階上;
(2)踏臺階上的腿伸直成臺上站立;
(3)踏臺階上的腳先下地;
(4)還原成預備姿勢,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節拍器的節律來做)連續做3分鐘,
做完後,保持靜止休息狀態,測量運動結束後的1分鐘至1分半鐘、2分鐘至2分半鐘、3分鐘至3分半鐘的3次脈搏數,並用下列公式求得評定指數,計算結果包含有小數的,對小數點後的1位進行四捨五入取整進行評分:
評定指數=踏臺上、下運動的持續時間(秒)x100/2x(3次測定脈搏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