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644字,閱讀約6分鐘
明治維新之前,在攘夷運動中,暗殺成為當時日本一道獨特的風景,無論是反幕派還是幕府派,暗殺總是層出不窮。可以說,日本的明治維新完全建立在武士的刀劍之上。然而,當戰爭結束,日本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種暗殺活動再次活躍起來。新政府與舊武士階層的衝突最終再次演變為暗殺。微信三傑的大久保裡通也成了刀下刺客的幽靈。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原本支持政府軍的下級武士會突然這樣做呢?。
一、紀尾井坂之變
1878年對大久保理一來說並不輕鬆,但卻是心滿意足的一年。日本的很多改革都非常順利,新的工廠不斷建成,使得日本在資本主義道路上快速前進。當然,此時的大久保裡通也是有權有勢的,自1973年罷黜西鄉隆盛後,他建立了內務省,出任內務大臣一職,確立了他的鐵血獨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他的夙願,因為他非常崇拜俾斯麥,希望他能在不徵求任何人意見的情況下執行自己的政策。
而原本和塔久保利通政見不合的西鄉隆盛,也已經在西南戰爭中兵敗身亡,隨著西鄉隆盛的死亡,塔久保利通在朝廷中已經不是對手,可以肆無忌憚的推行他的政策。這一時期的日本政府被稱為大久保政府,大久保的勢力可見一斑。說白了,此時的大久保理通是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想像,當他按照自己的規劃審視日本的道路發展史時,是一種怎樣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1978年5月14日,大久保理道在官邸會見了福島縣知事森守山吉。大久保理道與他會面的一大原因是,山吉森德管轄的福島縣是由五星戰爭中以會津藩為首的十一個藩國的領土組合而成。在確認福島縣的改革進展令人鼓舞后,大久保鼓勵山吉森織說,明治維新的前兩個階段已經完成,像山吉森織這樣的人將鞏固明治維新最後十年的既有成果,以待後代優秀人才進一步鞏固維新成果。
二、為什麼要刺殺大久保利通?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這些下級武士為什麼要刺殺大長頗裡?他們都是幕府派的殘餘嗎?其實不然,島田一郎其實是參加過戊辰戰爭的老兵,也算是戰功赫赫。所以,如果是那樣的話?他為什麼要殺大久保?畢竟他本人是戊辰戰爭的英雄,卻要在日本高速發展的時候進行暗殺活動,還是要暗殺日本政府的要員,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究竟是什麼促使這位老兵做出這樣的選擇?。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大久保利通,對大久保利通的政策不滿。首先,自明治維新開始,明治政府就把刀伸向了在戊辰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下層武士。大量參加戊辰戰爭的下層武士和平民被開除軍籍不說,原來發給下層武士的軍餉也被取消。這讓他們的生計很成問題,因為他們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怎麼適應平民生活?而在這一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大久保利通。
此外,大久保理通本人也不是善輩,西鄉隆盛的倒臺和死亡都與他有關。只是在西鄉隆盛挑起的西南戰爭中,導火線是大久保理通派人監視甚至暗殺了西鄉隆盛。而西鄉隆盛本人也在西南戰爭中失去了生命,這讓下層武士對大久保理通恨之入骨。
如果這麼看,大久保理通無疑已經成為下層武士仇恨的對象,現在暗殺他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冤頭、債主、下級武士們沒有把他捧上天,實在對不起日本"下G上"的傳統。但仔細想想,大久保理通就算沒有德性,也不是那麼武士會想犯這樣的錯誤。尤其不能簡單地認為,在此期間,日本政府的許多維新派相繼死亡。那麼暗殺事件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
三、明治維新背後的尖銳矛盾
事實上,大久保的死,與其說是對他的簡單仇恨,不如說是對整個明治政府的仇恨。
首先,我們來看看島田一郎在《除奸書》中列出的五大罪狀
1.不建立議會制度,壓制公民權利。
2.亂發政令,貪贓枉法,拉幫結派,謀取私利。
3.建設無用的項目是對國家財政的浪費。
4.排外壓制了國家的忠臣,造成了國家內部的分裂。
5.外交極差,未能廢除舊的不平等條約。這是大久保理通在島田一郎等人眼中的罪名,因此他成了必須剷除的叛徒。
的確,我們不能否認大久保理通在明治維新中的貢獻,他制定了"繁衍發展、文明開化、富國強兵"的三大政策,確實對日本的發展起到了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急功近利,以及對財閥的過度支持,造成了對日本底層民眾的打壓。
這就像吃了興奮劑,雖然爆發了力量,卻留下了太多的隱患。大久保理通對此並不是一無所知,其實他很清楚這些。但他的態度是把積累的問題交給繼任者,暫時專注於發展。至於反對派,則必然受到他的鐵腕壓制。
這樣,日本底層民眾在明治維新中實際上並沒有享受到太多的好處,反而出現了更多的騷亂。比如當時佔日本人口十分之一的下級武士,在失去軍餉後,立即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失去土地的農民也變得一貧如洗。再加上對民權運動人士的鎮壓,他們對大久堀和明治政府的仇恨幾乎是一種必然的情況。和以往的許多叛亂一樣,都是矛盾積累到極致後的反應。唯一不同的是矛盾爆發的方式不同。從本質上說,大久保之死只是這個時代的餘波。
結語
當衝突爆發後,暗殺這些前明治創始人成為不可避免的情況。大久保理通並不是第一個被暗殺的人,例如,1869年,橫井港南和大村益次郎被保守的武士暗殺。1871年,廣澤正臣因"回版"而被暗殺,1873年巖倉因西鄉隆盛遭人陷害而被暗殺,但幸運地逃過一劫。這一切都是由日本明治維新過程中的諸多隱患和矛盾所造成的,而奧古保利通無疑是當時公認的政府首腦,也是矛盾的製造者,於是暗殺就成了必然的結局。
參考文獻:
《大久保利通》
《日本近代史》
《日本明治維新》
這裡是《薇米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