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這種事為什麼沒發生在中國?看了這部電影你就...

2020-12-14 騰訊網

自從人類發明了原子彈,它就成為了阻止大國之間大規模衝突的大殺器。很奇怪,這明明是人類歷史上發明的最大規模大殺器,它卻成為了和平利器。

然而這個世界的允許規則就是,我可以擁有大殺器,而你不能。

所以,最近伊朗負責核武器研製的首席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就被暗殺了。

最新披露的細節讓人震驚,至少有62個人,三輛以上的各種車輛參與了這次行動。更加讓伊朗人覺得無比羞辱的是,殺手小隊全身而退,未損一人。

恥辱,莫大的恥辱。

不管這群殺手小隊來自哪裡,他們能夠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郊外50英裡的位置,截殺由軍方專門保護的重要人物,這個行為本身比刺殺結果更加讓人震驚。

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這個事情的嚴重性。打個比方說,就好比我國中南海保鏢保護的某個大佬,乘坐汽車從北京準備去北戴河度假,在香河縣被一群殺手截住。

想想看,這群62人的隊伍要想成功暗殺,必須了解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支小部隊提前潛伏,還得搞定各類槍枝彈藥,尤其裡面還有一輛汽車炸彈,最後他們還要摸清楚法克裡扎德的行動軌跡.......要成功做到這些事情,伊朗內務部門得有多少內鬼?

扯遠了。

據說這次刺殺是以色列的摩薩德幹的好事。目的當然就是為了阻止伊朗成功研製出核武器。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幹這樣的事兒了。

事實上,以色列連出動轟炸機遠超轟炸伊朗核設施這種事兒都幹過。

而以色列之所以這麼害怕伊朗擁有核武器,當然是因為這兩個國家距離太近了,而以色列國土又太小,一旦伊朗成功擁有核武器,隨便往以色列丟一顆,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以色列了。

所以,為了生存下去,就必須這麼狠。

伊朗研製核武器的過程遭遇了重重阻礙,但其實當年我們國家研製第一顆原子彈的過程,也是充滿了艱難險阻。

那麼,可能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在我們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我們這麼多重要的科學家,有沒有遭遇過如今伊朗的這種事情,被暗殺什麼的?

要知道,當時可是1950、60年代,國民黨在大陸潛伏的特務還非常多,美國的U2偵察機從1956年之後就天天往咱們這飛,直到1962年才第一次被打下來。當年咱們國家的外部環境,不比如今伊朗好多少啊。

所以,在咱們研製原子彈的過程中,要如何保證我們的科學家安全?

看了這部電影,也許你就能明白一二。那就是《橫空出世》。

這部電影拍得非常好,拍出了那個年代那一代人的精氣神,這種絕對的主旋律電影,在豆瓣上都能取得9.4分的高分,而且超過3.4萬人打分,對於一部90年代的老片來說,這個打分人數算非常多了。

要知道,《開國大典》這部電影在豆瓣上只有7.4分而已,只有5000人打分。

所以《橫空出世》能夠讓豆瓣這種恨國黨出沒的地方都打出這麼高分,沒有幾個黑子敢來這裡隨便放肆,那真的是深得人心啊。

好了,咱們說回電影。《橫空出世》描述的,正是咱們國家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過程。這個過程非常艱苦,非常非常艱苦。

回到那個問題,為什麼咱們的核科學家沒有被敵對分子暗殺?

就一句話,因為他們都隱姓埋名,長期生活在大西北茫茫戈壁灘裡。特務想進去?那真的是門都沒有啊。

電影開始,李雪健飾演的將軍奉命帶領剛剛從朝鮮戰場撤下來的隊伍,去大西北找一塊地方,作為核試驗基地。

他們從甘肅酒泉、敦煌,一路走到了新疆的羅布泊,頂著太陽,腳踩黃沙,在這樣一片茫茫大戈壁,找到了這麼一個地方

他們就在這裡建設了一個基地,幾千人從此在這裡隱姓埋名,他們從人間消失了。就是為了搞出原子彈,挺直腰杆子。

這幾千名士兵,從朝鮮戰場直接來到這裡,不準和家人有任何聯繫,寫的信要經過層層審查,才能發出去。

可能有些觀眾沒有去過大西北,沒有見過那種大戈壁。那真的是茫茫千裡,毫無人煙,真正的不毛之地,大部分地方不是沙漠,就是光禿禿的石頭,別說長棵樹,就連草都沒幾根。

這種地方,沒有任何外人可以隨便接近。這就從安全上,從保密上做到了極致。

而在這樣的地方待著,就是要做好隱姓埋名一輩子的準備,不搞出原子彈誓不罷休。電影裡,將軍問李幼斌飾演的核物理學家陸光達「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這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那是真的隱姓埋名一輩子。

電影裡,這名核物理學家說我答應了,願意一輩子在這裡隱姓埋名。

隱姓埋名一輩子,做好一輩子就耗在這茫茫戈壁灘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要在這裡隱姓埋名一輩子啊?就是因為外面隨時有人想搞破壞啊。

中國研製原子彈的過程,時刻被美國和蘇聯盯著,所以一定要小心又小心。電影裡,這名核物理專家因為回北京開會,意外和之前在美國的老同學相遇,被外國記者拍下來。

因此這個插曲,陸光達就被上級審查,當然結果證明陸光達是清白的。但是這就說明了,咱們國家對於原子彈研製過程的保密性做到了什麼程度。

如果伊朗有這樣的魄力,下得了狠心,又怎麼會老是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情呢?

當然電影《橫空出世》只講了從1959年596工程開始到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過程,只有短短5、6年。

但其實現實中,真正的兩彈一星元勳們,可是經歷了長達28年的隱姓埋名的日子。

鄧稼先,1958年離開妻子和2個孩子,就此遠去茫茫大西北。臨行前他特意和妻子孩子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紀念,從此消失了整整28年。

直到1986年,鄧稼先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加上我國的兩彈一星工程基本上都已經成功,他這才返回北京家中。一年之後,他就去世了。

整整28年啊,鄧稼先的兩個孩子從長大到結婚,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

鄧稼先享年只有62歲,28年是他人生的一半歲月,是他整個青春的大好年華,他就這樣在大西北隱姓埋名了一輩子。他真的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犧牲。

國家能夠給予他的,只有榮譽。但是就是這份榮譽,在他生前也不曾享受到。鄧稼先的事跡,要到他去世多年以後,外界才得知。

這是真正的國士無雙啊。

和鄧稼先一樣的兩彈元勳們,為的是什麼?正如電影裡李雪健扮演的將軍說的那句話

「應該說美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可它就是喜歡欺負人,讓你忍不住想對它吼一句,NO!去你媽的!」

為的就是咱們能夠堂堂正正站起來,不被美國欺負,不被美國老是拿著原子彈訛詐我們啊。

這次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又讓很多人想起了曾經我們自己的核科學家,所以給大家重溫了這部電影《橫空出世》。我覺得咱們觀眾,都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這部《橫空出世》真正拍出了那種精氣神,一個人活著,一定要有點這種精神。

相關焦點

  • 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的事為啥沒發生在中國?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導演為了拍攝此電影,詳細的研究了官方公開的解禁資料,盡最大力度還原了當年原子彈研製過程中的艱辛。 為了防止核科學家被敵國特務暗殺,這群人隱姓埋名,在茫茫的西北戈壁灘裡做研究。電影中,李幼斌飾演的核科學家陸光達被將軍問及「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他經過了激烈的思想角逐,最終的回答是願意。而在現實中,有成百上千的物理學家,也同樣被這樣的問題困擾,折磨。然而他們最終的答案都是,願意。
  • 西媒揭秘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幕後
    西媒揭秘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幕後參考消息  作者:  2020-11-30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1月27日發文對近年來伊朗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的幕後進行了分析
  • 暗殺伊朗核科學家兇手已確認 果然牽扯出美國
    (原標題:暗殺伊朗核科學家兇手已確認,果然牽扯出美國) 據「今日俄羅斯
  • 伊朗軍方:人工智慧鎖定目標、衛星遙控機槍,暗殺了核科學家
    當地時間12月6日,有關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暗殺身亡一事的更多細節被披露。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副指揮官表示,暗殺法赫裡扎德的武器使用了人工智慧,此前已有消息稱該武器「由衛星控制」。據法新社12月6日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少將阿里·法達維(Ali Fadavi)當天告訴媒體,11月27日,法赫裡扎德乘坐一輛車行駛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外的一條高速公路上,當時機槍「近距離」對準他的臉部,並發射了13發子彈。法達維指出,這把槍是通過衛星「在線控制」, 並使用「先進的攝像頭和人工智慧」來確定目標。
  • 以色列成功暗殺伊朗核科學家,印度認為小意思,自己情報局也能幹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在上個月秘密行動中暗殺了伊朗最高核科學家法赫扎迪之後,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創新的風格和暗殺準確性是以色列摩薩德情報局秘密行動的標誌。伊朗安全首長阿里·沙姆卡尼說,法赫扎迪的汽車在首都德黑蘭東部遭到槍擊時,襲擊者「使用了電子設備」。「暗殺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暗殺是隨著衛星操控的機槍掃射而發生的。
  • 伊朗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第二天,美國國旗被燒了
    視頻截圖此前報導:伊朗頂級核科學家遭暗殺身亡,現場畫面曝光據海外網綜合路透社、美聯社、伊朗「前線網」(IFP)等媒體報導,伊朗頂級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27日在武裝襲擊中受傷後在醫院去世。
  • 首席核科學家被暗殺 伊朗將繼續忍還是全面復仇?
    北京時間27日晚,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穆赫森·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遇武裝人員的襲擊,隨後在醫院不治身亡。從當前各方匯總的信息看,襲擊很可能是由以色列策劃實施的。法赫裡之死震驚了伊朗和國際輿論,首席核科學家光天化日之下在伊朗街頭被暗殺,襲擊者行動專業裝備精良,顯示出伊朗國內面臨嚴峻的安全形勢。
  • 伊朗處死一名反對派記者,引發歐盟不滿,以色列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因為核科學家遭到暗殺一事,世界都在關注伊朗的動向,猜測伊方會不會主動與美國、以色列兩國開戰,然而與之前蘇萊曼尼被暗殺一事相比,伊方這次卻顯得非常「安靜」。一方面知道打不過美國,另一方面則是在觀察拜登的態度,不過伊方雖然沒和美國對著幹卻和歐洲剛上了。就在近日,道伊方處死了一名內奸記者,引發英法德各國的集體抗議。
  • 外媒頭條閱讀|伊朗最高核科學家被暗殺,巴黎警察街頭毆打黑人
    11.29|外媒頭條閱讀|伊朗最高核科學家被暗殺,巴黎警察街頭毆打黑人今天羚羊君(公眾:AA-Acad)精選的昨天的外媒頭條新聞分別是:最高核科學家墨森·法赫裡扎德被暗殺,伊朗發誓要報仇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拒絕了川普團隊在賓州的法律訴訟
  • 伊朗一位著名核科學家被恐怖分子暗殺身亡
    伊朗當局稱,伊朗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在周五一次明顯的暗殺中喪生。 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將軍說,國防部副部長、伊朗軍隊研究和防務創新部門負責人莫森·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在德黑蘭郊外被殺,成為「恐怖行動的目標」 「一開始,載著他的汽車遭到槍擊,大約15秒後,一輛滿載炸藥的尼桑皮卡車在距離他的車15至20米處爆炸,」哈塔米說他和另外兩個受重傷的人一起被送往醫院。
  • 伊朗核科學家暗殺細節披露:被衛星控制機槍射中13槍,鄰座妻子卻...
    伊朗核科學家暗殺細節披露:被衛星控制機槍射中13槍,鄰座妻子卻安然無恙  olivia chan • 2020-12-07
  • 伊朗革命衛隊:核科學家系遭人工智慧鎖定、衛星遙控機槍暗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言人拉瑪贊·謝裡夫(Ramazan Sharif)周日表示,用於暗殺伊朗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的武器是由衛星遙控的。據報導,伊朗核項目背後的關鍵人物之一、伊朗高級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於11月27日在德黑蘭附近的一次襲擊中死亡。據美媒報導,美國官員聲稱以色列是暗殺伊朗核物理學家的幕後黑手。根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的報導,這名核科學家在150米外被安裝在日產汽車上的遙控武器擊斃。
  • 前駐伊朗大使談核科學家被殺:兇手是摩薩德 難預測是否還有下次
    以上是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在談到伊朗科學家被殺事件,接受採訪時所說的。從2007年到現在,總共有5名伊朗核物理學家遭到刺殺,背後的兇手都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今年年初年尾,除了伊朗的核科學家,還有重要軍事人物被暗殺。伊朗的大人物為什麼總是被刺殺呢?因為,有人不希望看到他們。
  • 地球局|又有伊朗將領遭暗殺,敏感時刻遇害的那些伊朗要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11月27日,有「伊朗核計劃之父」之稱的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德黑蘭郊區遭暗殺,伊朗指認以色列關聯這起襲擊。然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總統魯哈尼威脅報復的話音剛落,又有一名伊朗將領遭暗殺。
  • 摩薩德暗殺史:人狠話不多!​伊朗核武首席被暗殺,誰是主謀?
    伊朗核武首席被暗殺,誰是主謀?以色列到底有多狠?伊朗首屈一指的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光天化日之下,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東部小鎮阿布薩德(Absard)的一條鄉間主幹道被暗殺。從網絡上流傳的現場視頻可以看到,一輛尼桑汽車的擋風玻璃上有多處彈孔,側窗被炸開,路上還有血跡、玻璃和金屬碎片。
  • 中東打開潘多拉魔盒,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美以做賊心虛迅速戒備
    伊朗世界報日前報導,伊朗方面對核科學家遭遇暗殺的調查還在進行,首先披露了部分細節。據推測,殺手人數可能遠超於最初認定的5人,並且這些殺手在實施暗殺的過程中表現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因此他們一定有著不遜於僱傭兵的身手和膽識。
  • 擔心的事還是發生,首席核專家遭暗殺當場死亡,伊朗誓言血腥報復
    襲擊事件發生後,美伊衝突驟然升級,伊朗揚言要對美國展開血腥報復,隨後就在伊拉克境內打響了針對駐伊美軍的襲擊行動,多枚火箭彈徑直砸向美軍基地,美方為此付出慘痛代價,雙方矛盾進一步升級,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裡,美伊兩國繼續針鋒相對,伊朗多次發話稱,有關蘇萊曼尼死亡事件的報復行動還沒有結束。
  • 關注|一年內兩名國家級人物被暗殺,伊朗這次會採取何種報復行為?
    當地時間11月27日,伊朗國防部表示,伊朗高級核科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當天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武裝恐怖分子」襲擊,經搶救無效身亡。襲擊事件發生之後,伊朗領導人威脅要採取報復行動。伊朗各界直指以色列為「幕後兇手」。截至目前,以色列總理府和美國五角大樓還沒有對這一事件發表評論。
  • 深度觀察:伊朗核科學家被襲身亡 幕後黑手究竟意圖何在?
    2020年11月27日下午,伊朗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與妻子乘坐一輛黑色尼桑轎車,在保鏢陪同下前往阿布薩德的別墅。因為新冠疫情,高速公路上車輛稀少,就在轎車接近一個環島時,被稱為「黑暗3分鐘」的暗殺發生了。而這短短3分鐘裡發生了什麼,媒體和官方有多種說法,成了「羅生門」。
  • 伊朗核科學家被殺,鷹派要求開戰魯哈尼反對,內賈德會取而代之嗎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遭日前在首都附近遭到暗殺,伊朗的強硬派政客與民眾群情激憤,叫囂著與大小撒旦美國、以色列開戰。這樣的情景其實在伊朗經常上演,已經帶來了審美疲勞,除了博眼球外,沒有任何的意義。今年初,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被美國暗殺,伊朗全國都掀起了憤怒的暴風雨,包括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內的伊朗人都揚言對美國狠狠地報復,使美國膽戰心驚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