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媽 來源/媽媽手冊(ID:jqfans)
編輯/繪本學堂主創團隊
經常給孩子來一點肢體的接觸吧,這些簡單的動作帶給孩子的,不只是身體的溫度,還有心靈的溫暖。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對肉嘟嘟的孩子都愛不釋手,他們粉嫩又軟綿綿的皮膚,讓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捏一捏。
我也是如此,每次看到蛋蛋都想去親親他,捏捏他。
但是摸寶寶也是有講究的,有的地方多摸摸對孩子有好處,有的地方摸不得。
那到底怎麼才能「摸」對孩子呢,聽我來說說——
多摸摸這幾個部位,孩子會更聰明
手上的神經有很多,多摸摸寶貝的手可以促進他的感知能力。
家長可以用手指從寶寶的手指尖向指根部直推30次,這樣能夠增強孩子手指的靈活性。
而且這個動作還可以促進孩子的消化,增強寶貝的食慾哦~
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寶貝的手掌中,讓他嘗試抓握。
經常做這個動作,能夠練習寶貝的抓握能力。
都說「十指連心」,手指是通往心的通道。
平時可以多拉拉孩子的小手,可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要說人的身體哪裡的穴位最多,那便是足部了。
很多寶貝喜歡光腳走路,睡覺時喜歡踢被子,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熱量過高。
寶媽們可以試著多按一下孩子的湧泉穴,能夠幫助他們退虛熱。
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離脛骨前緣一橫指。
多按摩足三裡可以調節孩子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抗病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們都知道撓腳心的時候,會有痒痒的感覺,還會讓人笑。
平時在和寶貝玩耍的時候可以輕輕的撓他們的腳心,讓他們在開懷大笑的同時,還能夠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除了上面說到的「十指連心」,我們還聽過「耳聽八方」。
耳朵是人體接觸外界信息的一種途徑,多摸摸孩子的耳朵,可以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環。
定期給孩子清理耳朵裡的耳垢,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聽力。
在保證聽力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孩子正常的反應能力。
但是家長不要隔三差五就給孩子清理耳垢哦,耳垢對耳朵是有保護作用的。
這裡說的身體,指的是多和孩子進行肢體的接觸。
可以是一個拉手,更可以是一個擁抱,這些都有助於緩解孩子的孤獨感,還能夠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
近幾年流行的「擁抱療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安慰孩子,給予孩子溫暖和肯定。
除了大一點的孩子,小點的嬰兒甚至是早產兒都可以多進行一些肢體接觸。
WHO(世界衛生組織)就曾提出袋鼠媽媽護理法。
而且,WHO明確的指出這種袋鼠媽媽護理法可以改善母親與嬰兒之間的聯繫。
這些地方要少摸
囟門是孩子的「天窗」,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囟門的顱骨結構十分薄弱,只有一層皮膚和腦膜,沒有骨片的保護。
因此,家長們不要隨意去觸碰孩子的囟門,就算是清洗的時候動作也要輕一點,不可以用力過猛。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肚臍裡髒東西,就會想去給孩子挖出來。
過度地清洗有可能會引起肚臍眼感染,而且肚臍眼上有內臟的反射神經,頻繁地清洗肚臍可能會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
所以肚臍眼是個比較敏感的地方,家長平時就不要多去「打擾」肚臍眼的清淨啦。
孩子的私處還沒有發育完善,家長不要老是去摸。
如果手上再帶有細菌,很容易造成孩子泌尿系統的感染。
另外,在給孩子清洗私處的時候也不要過度清洗哦,用清水即可。
摸孩子之前要注意這些
家長除了要記住孩子哪些地方可以多摸,哪些不可以摸之外,在摸孩子前還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家長們從外面回到家裡,手上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細菌。
因此,在摸孩子前,一定要注意把手洗乾淨。
另外,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為了避免孩子嬌嫩的皮膚被劃傷,在摸孩子前記得把手上的配飾摘掉哦。
摸孩子之前一定要注意手的溫度,不要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手去摸孩子。
除了會給他們造成不適感外,還可能會讓他們著涼。
孩子的皮膚很嬌嫩,摸起來很軟綿綿的,十分舒服。
也正因如此,他們的皮膚才更加容易受傷。
所以,在摸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太用力哦~
上面說的四多摸,三少摸,你們都記住了嗎?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親子關係,就從今天開始多摸摸自己的孩子吧!● 文章來源:
本文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文:晨媽,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ID。關注媽媽手冊,在這裡與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還有大量原創精品親子漫畫,教你快樂育兒!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 圖片來源: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新聞視頻以及工作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即刪。
● 商務聯繫:
微信號:kylehello003。
《蚯蚓救援隊員》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繪本解讀: 這本繪本比較適合3到10歲的寶寶,以前的阿俊,常常貪睡賴床,房間總是亂七八糟的。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連牙都不刷就睡覺了。自從他決定要當救難隊員後,以前那個貪睡又有點懶惰的阿俊變了,他現在是救難隊的一員喔!阿俊的第一個任務是巡邏。到處去查看蚯蚓村裡有沒有發生危險的事。有一天,控制室的電話響了。「正在施工的道路淹水了。」跟著救援隊長去處理緊急狀況的阿俊,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朋友圈還有跟多精彩內容和繪本推薦
長按二維碼加我微信好友
👇👇👇
Hi,我們是伴讀10年的繪本爸媽,
每天研究國內外先進的閱讀/心理/育兒理念,
解讀家庭閱讀蘊含的學習力和養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