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摸摸這4個部位,孩子越來越聰明!

2021-02-14 繪本學堂

作者/晨媽  來源/媽媽手冊(ID:jqfans)

編輯/繪本學堂主創團隊

經常給孩子來一點肢體的接觸吧,這些簡單的動作帶給孩子的,不只是身體的溫度,還有心靈的溫暖。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對肉嘟嘟的孩子都愛不釋手,他們粉嫩又軟綿綿的皮膚,讓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捏一捏。

我也是如此,每次看到蛋蛋都想去親親他,捏捏他。

但是摸寶寶也是有講究的,有的地方多摸摸對孩子有好處,有的地方摸不得。

那到底怎麼才能「摸」對孩子呢,聽我來說說——

多摸摸這幾個部位,孩子會更聰明

手上的神經有很多,多摸摸寶貝的手可以促進他的感知能力。

家長可以用手指從寶寶的手指尖向指根部直推30次,這樣能夠增強孩子手指的靈活性。

而且這個動作還可以促進孩子的消化,增強寶貝的食慾哦~

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寶貝的手掌中,讓他嘗試抓握。

經常做這個動作,能夠練習寶貝的抓握能力。

都說「十指連心」,手指是通往心的通道。

平時可以多拉拉孩子的小手,可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要說人的身體哪裡的穴位最多,那便是足部了。

很多寶貝喜歡光腳走路,睡覺時喜歡踢被子,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熱量過高。

寶媽們可以試著多按一下孩子的湧泉穴,能夠幫助他們退虛熱。

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離脛骨前緣一橫指。

多按摩足三裡可以調節孩子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抗病的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們都知道撓腳心的時候,會有痒痒的感覺,還會讓人笑。

平時在和寶貝玩耍的時候可以輕輕的撓他們的腳心,讓他們在開懷大笑的同時,還能夠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除了上面說到的「十指連心」,我們還聽過「耳聽八方」。

耳朵是人體接觸外界信息的一種途徑,多摸摸孩子的耳朵,可以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環。

定期給孩子清理耳朵裡的耳垢,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聽力。

在保證聽力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孩子正常的反應能力。

但是家長不要隔三差五就給孩子清理耳垢哦,耳垢對耳朵是有保護作用的。

這裡說的身體,指的是多和孩子進行肢體的接觸。

可以是一個拉手,更可以是一個擁抱,這些都有助於緩解孩子的孤獨感,還能夠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

近幾年流行的「擁抱療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安慰孩子,給予孩子溫暖和肯定。

除了大一點的孩子,小點的嬰兒甚至是早產兒都可以多進行一些肢體接觸。

WHO(世界衛生組織)就曾提出袋鼠媽媽護理法。

而且,WHO明確的指出這種袋鼠媽媽護理法可以改善母親與嬰兒之間的聯繫。

這些地方要少摸

囟門是孩子的「天窗」,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

囟門的顱骨結構十分薄弱,只有一層皮膚和腦膜,沒有骨片的保護。

因此,家長們不要隨意去觸碰孩子的囟門,就算是清洗的時候動作也要輕一點,不可以用力過猛。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的肚臍裡髒東西,就會想去給孩子挖出來。

過度地清洗有可能會引起肚臍眼感染,而且肚臍眼上有內臟的反射神經,頻繁地清洗肚臍可能會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

所以肚臍眼是個比較敏感的地方,家長平時就不要多去「打擾」肚臍眼的清淨啦。

孩子的私處還沒有發育完善,家長不要老是去摸。

如果手上再帶有細菌,很容易造成孩子泌尿系統的感染。

另外,在給孩子清洗私處的時候也不要過度清洗哦,用清水即可。

摸孩子之前要注意這些

家長除了要記住孩子哪些地方可以多摸,哪些不可以摸之外,在摸孩子前還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家長們從外面回到家裡,手上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細菌。

因此,在摸孩子前,一定要注意把手洗乾淨。

另外,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為了避免孩子嬌嫩的皮膚被劃傷,在摸孩子前記得把手上的配飾摘掉哦。

摸孩子之前一定要注意手的溫度,不要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手去摸孩子。

除了會給他們造成不適感外,還可能會讓他們著涼。

孩子的皮膚很嬌嫩,摸起來很軟綿綿的,十分舒服。

也正因如此,他們的皮膚才更加容易受傷。

所以,在摸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太用力哦~

上面說的四多摸,三少摸,你們都記住了嗎?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親子關係,就從今天開始多摸摸自己的孩子吧!

● 文章來源:

本文為媽媽手冊(ID:jqfans)原創,文:晨媽,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ID。關注媽媽手冊,在這裡與百萬媽媽交流育兒經驗,還有大量原創精品親子漫畫,教你快樂育兒!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 圖片來源: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新聞視頻以及工作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即刪。

● 商務聯繫:

微信號:kylehello003。

蚯蚓救援隊員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繪本解讀: 這本繪本比較適合3到10歲的寶寶,以前的阿俊,常常貪睡賴床,房間總是亂七八糟的。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連牙都不刷就睡覺了。自從他決定要當救難隊員後,以前那個貪睡又有點懶惰的阿俊變了,他現在是救難隊的一員喔!阿俊的第一個任務是巡邏。到處去查看蚯蚓村裡有沒有發生危險的事。有一天,控制室的電話響了。「正在施工的道路淹水了。」跟著救援隊長去處理緊急狀況的阿俊,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呢……

朋友圈還有跟多精彩內容和繪本推薦

長按二維碼加我微信好友

👇👇👇

Hi,我們是伴讀10年的繪本爸媽,

每天研究國內外先進的閱讀/心理/育兒理念,

解讀家庭閱讀蘊含的學習力和養育力。

「分享」是一種交流,「點讚」是一種支持,「在看」是一種認可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多摸摸孩子這3個部位,不僅促進大腦發育,覺也睡得香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聰明地長大,雖然遺傳的因素佔據著較大的部分,但是後天的努力也是可以增進孩子的發展的,關鍵還看父母對於育兒技巧掌握得是否精準,對此,兒科醫生建議,多摸摸孩子的3個部位,能夠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覺也睡得香。
  • 寶寶這2個部位越摸會越聰明, 但這3個部位最好別碰! 爸媽要注意
    寶寶這2個部位越摸會越聰明, 但這3個部位最好別碰! 爸媽要注意 寶寶這2個部位越摸會越聰明, 但這3個部位最好別碰! 爸媽要注意 生一個聰明機靈的小寶寶,是每個媽媽的願望。在小寶寶出生後的0-3歲,是他們大腦發育的快速時期,尤其是出生第一年。
  • 摸摸孩子這3個部位就明白了,家長別做錯
    照顧寶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媽媽們經常怕凍著寶寶,會給寶寶多穿衣服,明明自己都熱得不想穿那麼厚,還寧要給孩子穿,一點不知道孩子冷還是不冷。雯雯和婆婆為了這件事總是發生爭吵,一個不蓋,一個非得蓋,都很強硬,但是爭吵了多次後,雯雯還是主動退讓了,向婆婆說可以給孩子蓋被子,不過不能蓋得太嚴實,只給孩子肚子蓋起來就可以了,其它部位要露出來。
  • 兒科醫生:多摸孩子這3處,孩子聰明長得快,很多家長不知道
    在傳統教育中,很多家長認為只有孩子智商高,未來才能夠學習好考上大學,為了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對「聰明」二字非常敏感,比如讓孩子上早教班、吃核桃、吃魚等等,只要是能夠提高孩子智商的,家長們總會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去嘗試。
  • 寶寶身體上4個「黃金部位」,平時多摸摸,會吃得香長得好更聰明
    YOYO說育兒原創,歡迎轉發評論收藏寶寶出生之後,身上軟得像一個糯米糰子,白白胖胖的樣子非常招人喜歡,在寶寶只會哭不會走的時候,是最可愛的,家長整天抱著小寶寶都不撒手,一會摸摸這,一會摸摸那,有的地方的經常摸對寶寶有好處,有的地方則有壞處。
  • 常摸寶寶這4個部位,睡得香甜又聰穎,第一條就充滿了「味道」
    孩子晚上睡不安穩,父母的這個舉動真的很聰明,做家長的都應該學會依依在生完孩子之後一直深受一個問題的困擾,就是孩子的睡眠問題。據研究表明,新生兒的睡眠時間一般在16個小時左右,但是由於他們的晝夜節律尚未形成,所以睡眠時間不太確定。
  • 孩子越來越「笨」,多是因為這4點,看你家中了幾個?
    父母都希望培養一個聰明孩子,但明明有些孩子出生時非常聰明,長著長著卻越來越「笨」,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天資聰慧是優勢,但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後天的成長對一個孩子來說更重要,以下4點可能就是孩子越長越笨的原因,快來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 孩子智商高,剛出生就能看出來,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不會太笨」
    孩子聰不聰明,從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夠體現出來了,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父母就能夠多方面的判斷孩子的智商。孩子智商高的4個特點「智商」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詞語,它包括著許多的內容,比如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等等,孩子這些方面有特長,都能被概括為「聰明」。
  • 冬天寶寶的這2個部位發涼,說明孩子身上已經很冷了,家長別大意
    這樣的打扮雖然好笑,但是仍舊有不少長輩樂此不彼,因為是大冬天的,又不知道孩子冷不冷,只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聊表關愛了。但是兜媽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冬天穿衣服,真的不是越多越好,在這裡分享一位寶媽的經歷,大家看完就知道為什麼了。寶媽李雪,從父母身份來說,還是一位新人,沒有什麼經驗,眼見溫度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冷,寶媽便聽婆婆的話,給孩子多穿一點。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伶俐,那麼作為父母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其實,洋蔥穿衣法和基本溫度疊加穿衣法,媽媽們都熟記於心,但卻經常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小寶寶身上有4個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 夏天,多給孩子吃這種肉,健腦補鈣,每周吃一次,孩子越來越聰明
    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飯,也很樂意將做飯中的經驗和樂趣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為大家做出更健康美味的美食導語:夏天,多給孩子吃這種肉,健腦補鈣,每周吃一次,孩子越來越聰明雞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鮮美多汁,營養豐富的雞肉一直受很多人的最愛,在眾多的肉類食品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雞肉。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雖然新生兒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腦重只有成年人的1/4,但隨後會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發育,3歲時,就會達到成人的85%,6歲前就能達到成人的95%。 而且,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拓展出很多建立起連接的神經元,不斷完善大腦的各部分功能。
  • 給孩子吃魚好處多,但切記這個部位不能吃!
    在日常生活當中,當媽媽們想給孩子買些肉吃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親戚或者朋友,推薦給孩子吃魚肉。「孩子吃魚肉最好了,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並且容易消化」,「給小孩子多吃魚肉最好了,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雖然說孩子吃魚確實挺好,但是,媽媽們也需要知道,魚身上的有些部位,在餵孩子吃的時候需要注意。魚身上的哪些部位,孩子吃的時候應當注意?
  • 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孩子都喜歡玩,在玩中學也更有利於學習和理解,所以,通過遊戲互動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認識身體部位,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對於孩子來說,單純的語言指令可能太過於枯燥,家長也可以試試通過音樂來幫助孩子認識身體,不管是唱出來還是蹦一蹦、跳一跳,都可以幫助孩子將歌曲和身體部位的名稱結合起來,加強認知,比如「頭髮肩膀膝蓋腳
  • 「一臉聰明相」已被科學證實!有這4種面相的孩子,媽媽偷著樂吧
    就像前些天,小柳帶著兒子去上鋼琴課,還沒出小區們就碰到熟悉的鄰居奶奶們,她們看著樂樂就誇:「這孩子真乖巧,看著就是一臉聰明相,今後鐵定是學霸,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一流大學啊!」小柳看著兒子通紅的小臉,深知兒子年齡再小也有自尊心,謊稱上課時間快要來不及,拉著兒子就往門外跑。在路上,小柳問兒子:「奶奶們誇你是喜歡你,而且她們都說你長得就很聰明呢,你要懂點禮貌啊!」
  • 多摸摸寶寶兩個部位,有助於大腦發育,每位新手爸媽都學習一下
    寶寶兩個部位是大腦"開關",多摸摸娃更聰明: 01手掌這也是為什麼寶寶哭的時候,媽媽抱著輕拍一下,他們就會慢慢安靜。
  • 寶寶喜歡「被摸」是身體肌膚的本能需求,這幾個部位越摸越聰明
    ,這是表達母親對孩子的愛撫。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孩子似乎將媽媽的撫摸當作是一種必需的活動。 幾乎每天在睡前都要媽媽摸摸後背或者摸摸小手,不然就睡不著或者要大哭大鬧,使得媽媽有時候很心煩,並且也擔心孩子是不是存在一些心理疾病才會如此喜歡被摸。
  •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記憶力會越來越強,大腦更聰明
    自古以來,擁有過目不忘超強記憶力的人大多很聰明。尤其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裡,經常出現這樣的角色,《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似乎這是一項「聰明人」獨有的本事!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生一個天生就有這本領的孩子,但在心中會暗暗認為,這種本領都不過是小說中虛構的本領!
  • 夏天多給孩子吃此肉,30元1斤,有條件一周吃1次,孩子越來越聰明
    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飯,也很樂意將做飯中的經驗和樂趣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為大家做出更健康美味的美食導語:夏天多給孩子吃此肉,30元1斤,有條件一周吃1次,孩子越來越聰明雞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鮮美好吃,營養豐富,所以一直是人們都比較喜歡吃的美食,雞肉和牛羊肉相比,蛋白質的含量最高,肉質也比較好消化,所以在眾多的肉食類之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