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安嶽書房壩水庫有「佛海」 因保灌水位降低3米,唐代石窟重見天日

2020-12-2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書房壩水庫地處四川省安嶽縣,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匯水面積130多平方公裡。當地流傳域內佛寺眾多,其中,歷史悠久的聖燈寺被整體淹沒,羅漢寺、福濟寺部分被淹沒,數以千計的佛像溺於水中,只有少數露出水面,有「悅來佛海」之說。

今春以來,安嶽縣降水量較少,書房壩水庫水位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近3米。6月8日,記者從安嶽縣文廣旅局獲悉,深藏水下重見天日的石窟主要為臥佛鎮(原悅來鄉)火塔村二組羅漢寺摩崖造像和來鳳鄉堰樂村十組福濟寺摩崖造像。

其中,羅漢寺摩崖造像開鑿於唐代,宋代續有雕刻,共有龕窟43個、造像155尊、浮雕石塔3座、題記9通,為佛道合於一處的造像,部分仍有色彩,但損毀嚴重。而福濟寺摩崖造像開鑿於清代,造像內容以羅漢、十菩薩、七佛、天王、彌勒佛等為主,是安嶽縣規模最大的清代摩崖造像。

羅漢寺摩崖造像

水位下降後,被淹的福濟寺摩崖造像重見天日

傳聞

水庫下有「佛海」 還有「天龍八部」石刻

安嶽縣原悅來鄉(現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臥佛鎮管轄),因其與金庸筆下的「悅來客棧」同名,令人遐想。當地曾有人著書《神奇的悅來佛海》稱,悅來周邊寺廟簇擁。東有紅湖、來鳳的龍頭廟、興隆廟、玉皇廟、六井寺、觀音堂等;西有蟠龍麻子菩薩廟、回龍寺等;南有黃桷大佛、道士廟、玄廟觀等;北有臥佛龍潭寺、臥佛院等。寺廟星羅棋布,佛像、菩薩、石刻數不勝數。

而悅來水域沿岸,摩崖石刻和古巖洞,隨處可見。域內佛寺眾多,分布水域邊上的,尤為有名。上世紀70年代,書房壩水庫建成後,造於路邊龜石上的佛像,與其它低處的佛像一樣,被淹沒於新建水庫的綠水中。其中,歷史悠久的聖燈寺被整體淹沒,羅漢寺、福濟寺部分被淹沒,枯水季節有佛像露出水面,人們方能一睹它們的尊容,有的則永遠溺於水下,與柔水同眠,成為水下神秘奇觀,在當地有「悅來佛海」之說。

附近村民還流傳,福濟寺被淹的部分中,還刻有指代佛教裡被教化為護法神的8種神道怪物,被稱為「天龍八部」。造像雕刻每一個看上去都氣勢洶洶、威風凜凜,有善有惡,各有其出身、本領。

村民所稱的「天龍八部」石刻

造訪

唐代摩崖石刻部分仍有色彩 但損毀嚴重

「佛海」之說是否有根據?水下的佛像現在還能不能看見?6月8日,記者與安嶽縣文廣旅局相關人員一同實地造訪。

汽車在彎彎曲曲的鄉間水泥路上行駛,穿行過植被茂密的林間,到達書房壩水庫後又換乘船隻。

船在遼闊的湖面上徐徐前行,青山綠水間,書房壩水庫較其他水庫似乎沒有別樣,但明顯感覺水位下降不少。「今年較往年同期差不多低了近3米。」水庫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說,由於今年天氣乾旱少雨,導致水庫水位持續降低。作為安嶽縣城主要飲用水源地之一,書房壩水庫除了要滿足城區生活用水外,還要保障灌區整體用水需求,確保農業生產順利。「今年我們提前十天,於5月6日就開始向灌區供水,所以水位也下降得更快。」

水位降低也讓水下的佛像重見天日。船行十餘分鐘後,記者一行下船登岸,不遠處裸露在岸邊石頭上石刻遠遠就能看見,不少佛像還留有色彩。

開鑿於唐代羅漢寺摩崖造像,部分佛像仍有色彩

「我們現在所處的羅漢寺摩崖造像位於臥佛鎮(原悅來鄉)火塔村二組。」同行的安嶽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楊中華介紹說,該處造像雕刻於殺牛坡的東面和羅漢寺坡的西面崖壁上,共有龕窟43個、造像155尊、浮雕石塔3座、題記9通。石窟開鑿於唐代,宋代續有雕刻。龕窟以方形雙層平頂龕、方形拱形頂龕、方形敞口龕、方形平頂龕主。造像內容以釋迦說法、二菩薩、釋迦並阿彌陀佛、力士、一佛二菩薩、佛道合龕等為主,有永平三年、宋紹興丙子年和紹定改元年號。

據悉,羅漢寺摩崖造像是佛道合於一處的造像,規模較大,對研究四川民間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義。但摩崖石刻造像風化嚴重,頭部已全部損毀。

特別

規模最大的清代摩崖造像 守護獸「捧繡球」

在書房壩水庫另一處摩崖造像福濟寺,記者看到,在高處崖壁上,還保留著不少佛像遺址。而水位下降,裸露的河床上遍地散落著雕刻精美的殘碑、佛像和銅錢紋。不遠處,一對「捧繡球」守護獸石獅的腳背剛好露出水面,相視而坐,仿佛在對話一般。在河床一塊大石背後,村民口中的「天龍八部」石刻一字排開,雖然被水淹過,但保存完好,八個頭像各不相同,刻得栩栩如生。

「『天龍八部』並不是金庸的武俠小說,而指代的是佛教裡被教化為護法神的8種神道怪物。」安嶽縣文廣旅局景區解說員周春解釋說,隋唐時期最流行的「天龍八部」題材,而在宋朝以及此後的石刻中,「天龍八部」題材已經少見,村民所指的只是普通的護法雕像。「因為那時的佛教石刻已經把各種天神天官都納入表現題材,『天龍八部』也就淡出了。」

周春表示,福濟寺摩崖造像不僅佛像雕刻手法有清代風格。同時,位於福濟寺遺址後門位置,面對面呈坐姿,雙手「捧繡球」石獅也很有特點。「一般常見的石獅造型往往是匍匐狀,這對坐起的石獅在安嶽還是第一次看見。」

面對面,懷抱「繡球」的石獅

石獅仿佛在對話一般

而楊中華也提到,經文物普查,該處造像共有龕窟29個、造像69尊、石塔1座、碑刻題記4通。石窟開鑿於清代。造像內容以羅漢、十菩薩、七佛、天王、彌勒佛等為主,有光緒丙子年年號。其中有一雲明寶塔,為4邊形單簷石塔,塔通高2.5米,廡殿式頂。塔身每面開龕刻一坐佛,正面龕內刻七祖坐像,通高0.55米,肩寬0.3米。龕左右兩側陰刻「雲明寶塔,七祖座禪」。塔身四面高浮雕龍現存13條,形象生動。「此處摩崖造像是安嶽縣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美、開龕造像題記時代明確的清代摩崖造像,對四川摩崖石刻藝術的傳承和摩崖石刻的分期斷代有參考價值。」

福濟寺摩崖造像

福濟寺摩崖造像中的「雲明寶塔」

對於當地傳聞的「佛海」,楊中華認為,從目前已考證的情況來看,還沒有發現水下有大量佛像存在。目前,羅漢寺摩崖造像和福濟寺摩崖造像,都已納入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後期,安嶽縣還將對其進一步加強保護,防止石窟造像被破壞。

相關焦點

  • 中國佛雕之都 安嶽書房壩水庫有「佛海」?
    水庫下有「佛海」還有「天龍八部」書房壩水庫旁的安嶽縣原悅來鄉(現行政區域劃歸臥佛鎮管轄),因其與金庸筆下的「悅來客棧」同名,令人遐想。從縣城出發,汽車在彎彎曲曲的鄉間水泥路上行駛,穿行過植被茂密的林間,到達書房壩水庫後又換乘船。在遼闊的湖面上徐徐前行,青山綠水間,書房壩水庫較其他水庫似乎沒有別樣,但岸邊水位線下降不少。「較往年同期差不多低了3米。」
  • 惠及26.8萬人 安嶽關刀橋水庫項目完工 計劃6月下閘蓄水
    吳雙桂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田雪皎1月17日,記者從四川安嶽縣委宣傳部獲悉,資陽市重點項目關刀橋水庫工程體系目前已全面完工,計劃2020年6月下閘蓄水,可解決26.8萬人用水。據了解,關刀橋水庫項目由水庫樞紐工程和灌區渠系工程兩部分組成。水庫施工單位工程部負責人鄧剛介紹道,大壩工程壩長244米、壩高50.8米,由13個分部工程組成,現都已全面完工。除此之外,放空導流洞單位工程、溢洪道單位工程、取水洞單位工程的建設內容均已全面完成。「計劃今年6月完成水庫下閘蓄水驗收。」
  • 合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市水務局獲悉,截至7月18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漲至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距保證水位0.63米。目前,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據了解,至7月18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杭埠河三河站水位12.11米,超警戒水位1.11米;豐樂河三河鎮站水位12.48米,超警戒水位1.10米;白石天河金鳳站水位11.8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西河缺口站水位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距保證水位0.03米;兆河兆河閘站水位11.93米,超警戒水位1.43米;裕溪河裕溪閘上水位
  • 水庫水位下降 712年前的元代「聖旨碑刻」重見天日
    4月14日,林先生到梁山水晶場遊玩,在水庫邊露出的一塊大石頭上,意外發現上面居然刻有文字。對鄉土文化頗感興趣的他對摩崖石刻仔細辨認,發現記載的是皇帝派太監到此地開採水晶的歷史。整塊摩崖石刻刻在水晶場邊上一塊大石頭上,摩崖石刻呈梯形狀,上寬80釐米,下寬90釐米,高130釐米,因年代久遠,其中有些字模糊難辨,但從落款時間可以明確,文字刻於元代至大元年,即1308年,距離已有712年。據附近村民介紹,這塊摩崖石刻當地人稱為「聖旨碑刻」,平時根本看不到,因為今年降水較少,水庫水位下降,它才浮出水面重見天日。
  • 安嶽石窟發現明代龍王像,與《西遊記》中東海龍王驚人相似
    近日,一尊保存完好的明代東海龍王石刻造像在四川安嶽縣被發現。龍王信仰在中國延綿千年,其形象隨著《西遊記》小說特別是央視版電視劇的播出更是婦孺皆知,但在我國古代石窟中還從未發現過主尊供奉的東海龍王造像。明代東海龍王石刻造像東海龍王龕全貌龍王捧玉圭端坐「水晶宮」這尊明代龍王造像雕於高近1.4米的山崖之上,為圓拱形龕。龍王像居於龕正中,高約1米,呈老年王者形象,殘存部分彩繪痕跡。身著廣袖長袍雙手當胸持圭,正襟端坐形象威嚴莊重。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而以三峽水庫為代表的水利工程,則是通過調節入庫、出庫的流量起到削峰的作用。「三峽水庫其實就是整個長江上遊的一個開關,但是開關的大小,具體要放多少,要結合每個區域的形勢變化來調度。目前的水位還在上漲,因為入庫仍然大於出庫。」鮑正風說。三峽水庫的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18日8時,水位達到160.17米,再來洪水,三峽水庫能否接得住?
  • 廣東5條河流超警戒水位 調度100多宗大中型水庫攔洪蓄洪
    圖為工作人員密切監控重點河流情況據水文監測數據,6日20時到7日8時,全省有4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有112個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其中清遠有3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分別是陽山縣新墟鄉隔水站278.5毫米、陽山縣陽城鎮隔江寨站260.5毫米、連南縣寨崗鎮田湖水庫站254毫米。
  • 臺灣最大的人工湖泊——曾文水庫
    3.3億立方米),因此如直接在曾文溪主流大埔溪築壩,並與烏山頭水庫串聯運轉,便可以增加灌溉量,因此之故,於1939年,八田與一建議在現今大壩壩址建築水壩,但因戰事作罷。  基本資料:  集水面積:481平方公裡   正常滿水位:227米   最高蓄水位:230米   最大可能洪水位:232.5米   最低發電水位:171米   滿水位面積:17.14平方千米  完工時總蓄水容量70800萬立方米   總蓄水量
  • 湘江上遊全線超警戒水位
    全市11座中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運行,市水文局24小時監測我市河流水庫漲水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各項防災措施正積極開展  衡陽全搜索網訊(記者 段玉賢)昨日,我市召開全市防汛會商會議會議要求,相關部門對全市所有的水庫、重點河段和在建工程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排查,分析存在的問題,逐一落實度汛措施,確保今年不垮一堤一壩,不死傷一人,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5月9日,湘江上遊全線超警戒水位,祁東縣歸陽水位45.17米,超警戒水位1.17米;雙牌縣雙牌水位130.08米,超警戒水位0.48米;老埠頭水位102.05米,超警戒水位0.05。
  • 臨沂10座大中型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
    全市共有1座大型水庫、9座中型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據悉,自8月6日6時至8月7日1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94.5毫米,最大沂南縣133.8毫米。其他縣區分別為平邑縣122.1毫米,沂水縣113.3毫米,費縣110.9毫米,蒙陰縣102.1毫米,臨沭縣100.8毫米,三區80.5毫米,蘭陵縣77.3毫米,莒南縣70.9毫米,郯城縣33.8毫米,最大點雨量為沂南縣高湖站205.0毫米,最小點雨量為郯城縣墨河站6.5毫米。截止到8月7日18時,全市共有1座大型水庫、9座中型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
  • 盤點丨春節走人戶,最應送ta的10大安嶽特產
    小檸哥為大家盤點了安嶽地道的10大特產,總有一個爆款適合你。推薦指數★★★★☆推薦理由:安嶽的一張響亮的名片  「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嶽」。要說春節送禮最有面兒的就屬檸檬了。  別看檸檬鮮果食之味酸、微苦,不能像其它水果一樣生吃鮮食,但檸檬果皮富含芳香揮發成分,可以生津解暑,開胃醒脾。
  • 駐馬店板橋水庫垮壩,特大災難,悲劇讓人刻骨銘心
    被衝毀的鐵路與列車被淹沒的公路和村莊暴雨讓水庫水位暴漲:板橋水庫水位急遽上升,情況十分危急,水面離壩頂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庫就有垮壩危險!入夜時分,板橋水庫管理局院內積水已逾1米,總機室等70多間房屋被淹塌,庫區內電話中斷。管理局與水庫上遊龍王廟、桃花店、火石山、螞蟻溝、石灰窟、祖師廟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聯繫。板橋街上平均積水二尺有餘,供銷社、銀行等房屋皆被大水衝倒。壩外的大水因灌渠阻礙不能下洩,造成由東向西倒灌,淹沒了水庫大壩壩基。
  • 世界那麼大,跟我去四川吧!一起去看看丁真的家鄉!
    高山、草原、寺廟、白塔、駿馬、牛羊……是一派純真而野性的四川。四川,其實是一個遼闊且立體的省份。從最高峰貢嘎山到廣安市的最低點,7300餘米的落差,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地貌。我們常入四川,極致的風光,不斷地刷新我們的認知。
  • 三峽庫區各地為實現蓄水向135米水位線衝刺
    新華網重慶10月4日電:明年6月,三峽大壩前水位將達到135米,三峽工程實現蓄水、通航、併網發電。135米水位線,將註定成為三峽工程建設史上的裡程碑,和破解百萬移民這道「世界級難題」的轉折點。  從二期水位涉及的重慶市涪陵區順長江而下,千裡庫區如今到處都是決戰決勝135米「防線」的場景:大搬遷、大安置、大清庫工作如火如荼,一座座舊城鎮被拆除,一棟棟高樓大廈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一條條「難於上青天」的蜿蜒小道被寬闊平坦的馬路代替……打造一新的三峽庫區呼之欲出。  相對於壩區的工程建設,更顯複雜的庫區移民問題。近日,國務院三建委辦公室主任郭樹言再次來到三峽庫區。
  • 今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2.60米!董鋪、大房郢水庫水位回落
    8月6日6時大通站水位14.94m,超警戒0.54m,較昨日18時落0.08m,流量67700m³/s。二、巢湖當前巢湖已回落至歷史洪水位以下,呈高位緩退狀態。7月22日10時48分巢湖中廟站出現最高水位13.43m。8月6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2.60m,超保證水位0.10m,湖區蓄水量52.76 億m³。
  • 遺失的美好,那些因修水庫而被淹沒的古縣城
    中國或因南水北調工程,或因興建水電站,或因城市供水,興建了無數個水庫,有很多古老的縣城卻因此被永久淹沒和拆遷。下面,讓我們來回味一下,那些遺失的美好,回味那些淹沒在蒼藍世界裡的老城。 一、三峽水庫
  • 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100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
    世界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中有三種文明斷裂,僅存的只有中國。五千年悠悠歲月,不知多少文物流傳於世,又有多少古墓深藏地下,等待人們的發掘。考古人員時常在和泥土打交道,靠一把小鏟子就能進行古墓的挖掘工作,出土大量文物以待研究。
  • 河流斷流、塘壩乾涸、水庫見底……雲南遭遇十年來最嚴重旱情
    截至六月中旬,雲南省有42%的氣象監測站點確認進入雨季,但全省大部分地區仍然存在氣象乾旱,其中重度以上氣象乾旱站點約佔全省站點總數的三分之一。在雲南的中部地區,目前旱情仍然在持續。全縣46座水庫壩塘相繼乾涸,滇中地區遭遇深度乾旱!
  • 堅守初心四十年 力保一方水安瀾-——記鼎城水庫管護員雷志華
    他望向大雨中不遠處的四陂堰水庫方向,喃喃自語。鎮德橋四陂堰水庫管理員雷志華安裝堤上照明燈。雷志華是鼎城區鎮德橋鎮四陂堰水庫的管護員,從1980年以來,他就在這個水庫當管理員了,為保一方人民的用水安全和水庫安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這裡,雷志華也從青澀小夥到了花甲之年。
  • 畫說北京丨春遊踏青好去處,北京水庫大全
    海子水庫(平谷區)海子水庫,又稱金海,是位於北京市平谷區海子村的水庫,攔截泃河。是北京市的4座大型水庫之一。1960年建成,在1968、1974年又進行續擴建。總庫容1.140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443平方公裡。有主壩、南副壩、溢洪道、水電站及2座非常溢洪道。主壩最大壩高40.5 米,壩頂長413米。汛限水位108.5米。庫區內有金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