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100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

2020-12-13 江南朝史

世界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中有三種文明斷裂,僅存的只有中國。五千年悠悠歲月,不知多少文物流傳於世,又有多少古墓深藏地下,等待人們的發掘。考古人員時常在和泥土打交道,靠一把小鏟子就能進行古墓的挖掘工作,出土大量文物以待研究。

不過這些古墓,大多都是偶然發現,因為歲月悠久,地理在一直發生變化,它們的蹤跡也被掩埋,只待後人因緣際會。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蹤跡難尋的文物,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100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在河南有一座水庫,當時正值大旱之際,河南也面臨著嚴重的旱災,旱災使得水庫的水位在一夜之間就降下了100米,而後甚至還枯竭了。於是原本深不見底的水庫,成為了一灘稀泥,當地的小孩子特別喜歡在水庫裡玩耍。而一個小男孩就在無意間發現水庫底層的泥中有什麼東西存在,可惜小孩子力氣不足,於是回家請求了大人的幫助。

隨後趕到的孩子家長把泥裡的東西給挖了些出來,物體綠油油的,竟然看起來和青銅器一般無二。於是所有人都覺得這應該是個文物,就立刻上報了文物局。很快專家們就到了,他們意識到此地大概有墓室存在,於是專家封鎖了水庫現場後就進行了挖掘工作。他們細緻地清理水庫中的汙泥,最後終挖出了數量眾多的文物,其中最特別的是帶有6條「金龍」的物件,專家們都十分興奮,認為這文物一定很珍貴。

事實也果真如此,當專家把文物整體清洗一番後,它露出了原本的樣貌,這時專家才發現,這居然是一個青銅鼎。它通體完好沒有損壞,而且鼎身上海雕刻著6條「金龍」,顯得十分神奇,是一件彌足珍貴的青銅鼎。專家們也根據鼎上銘文的記載,發現它的主人是楚國時期的王子午,就是那位「問鼎中原」的楚莊王的兒子,於是便將鼎命名為王子午鼎。

其實鼎在古代的作用,起初是一種炊器,用以烹煮熬湯。後來逐漸演變成了重要的禮器,並作為祭祀時最重要的物件。鼎還分為諸多等級,象徵著古代權貴的身份地位以及權力。而這座墓內出土的王子午鼎也非比尋常,可見王子午的身份極其高貴。

相關焦點

  • 河南一水庫,一夜間水位退卻百米,專家考察後竟挖出6條「金龍」
    水位下降,「真龍」現身許多古墓並不是專家發現的,而是在平常的施工或者突然出現的情況被發現。河南的一個水庫裡,僅僅過了一個夜晚,水位瞬間下降了100米,等到專家把現場封鎖了,竟然挖掘出了6條「金龍」。河南的水庫,處在河南一個乾旱的地方,1978年的夏天,正處於炎熱的乾旱時期,水位瞬間就下降了100米。不過水終究有限,100米的水消失之後瞬間變得乾涸了,迎面而入的是一灘灘淤泥。當地生活的一個小村莊,村子裡有很多小孩,他們喜歡去這個大坑裡玩耍,不過一個小男孩突然發現了什麼,回去叫人來幫忙。
  • 河南一座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百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
    早前,坐落於河南省的一座水庫,因為各種原因,加上長期性旱災,造成這一水庫裡的水位線一夜間降低了一百米,這造成了本地人的留意。但想不到,水庫匱乏後,卻讓大家出現意外發覺了水庫下的一個寶藏。這一水庫實際上早已一些年代了,遲疑那時候的旱災不斷,水位線也在呈平行線降低,本來全部水庫放滿了水,但如今卻變成了一堆爛泥,之後也是變成小朋友們的玩樂人間天堂。
  • 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退去數百米,考古隊趕來挖出6條「金龍」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發現的青銅器那麼少,但是稀有的青銅器為何卻突然大量在河南一水庫中發現呢?那今天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這些事情吧。這事還要說到1977年夏天,那時河南省部分地區遇到了很大的旱災。為了解決長時間帶來的缺水問題,丹江口的水庫決定開水閘放水來幫助百姓。但是這種做法也並不能解決問題,水庫的水也沒有辦法去填補當時水資源的短缺。
  • 廣東5條河流超警戒水位 調度100多宗大中型水庫攔洪蓄洪
    筆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6日夜間至7日早上,此次「龍舟水」強降雨主要分布在清遠、深圳、惠州等地,其中清遠市陽山縣、連山縣、連南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圖為工作人員密切監控重點河流情況據水文監測數據,6日20時到7日8時,全省有4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有112個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其中清遠有3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分別是陽山縣新墟鄉隔水站278.5毫米、陽山縣陽城鎮隔江寨站260.5毫米、連南縣寨崗鎮田湖水庫站254毫米。
  • 河南這一公園火了,曾是座古城,後因修水庫拆除,如今成河南地標
    談到城市建設,我們必須談到新舊交替的現象,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建設一個新的社會城市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過時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道路兩旁的建築已經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高層建築,我們年輕的時候,踩過的碎石路漸漸被一些瀝青覆蓋,隨著我們的成長,建築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它們留在記憶深處,今天說的是河南這一公園火了
  • 四川安嶽書房壩水庫有「佛海」 因保灌水位降低3米,唐代石窟重見天日
    今春以來,安嶽縣降水量較少,書房壩水庫水位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近3米。6月8日,記者從安嶽縣文廣旅局獲悉,深藏水下重見天日的石窟主要為臥佛鎮(原悅來鄉)火塔村二組羅漢寺摩崖造像和來鳳鄉堰樂村十組福濟寺摩崖造像。
  • 合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市水務局獲悉,截至7月18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漲至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距保證水位0.63米。目前,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據了解,至7月18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杭埠河三河站水位12.11米,超警戒水位1.11米;豐樂河三河鎮站水位12.48米,超警戒水位1.10米;白石天河金鳳站水位11.8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西河缺口站水位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距保證水位0.03米;兆河兆河閘站水位11.93米,超警戒水位1.43米;裕溪河裕溪閘上水位
  • 19條河流水位破紀錄!南方多地啟動I級、II級應急響應
    7月4日以來,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紀錄,太湖持續15天超過警戒水位。 連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侵襲。 湖北 長江漢口站水位超過歷史第四高水位 截至12日13時,長江水利網數據顯示,長江漢口站水位到達28.7米。這一水位超過了發生在1996年7月22日的歷史第四高水位。
  • 江西水庫水位驟然下降,突現大量佛像,專家:底下有廢墟古城
    鄱陽湖自古便是長江水庫,這裡氣吞湖海,面積浩大。對於江西人民來說,洪水是他們最害怕的東西。萬畝良田和鄱陽湖孕育了他們。這個時候,所有地方全部緊急關閘,能夠蓄洪減災的水庫,全部拿出來調用。01洪門水位驟降洪門水庫是江西省內第三大水庫。水庫歷史悠久,四周環境清幽。每每春夏時節,這裡都草木豐美,萬鳥飛翔。
  • 南淝河、板橋河水位上漲 合肥廬陽區封鎖兩河入口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強降雨突襲,南淝河、板橋河水位迅速上漲,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獲悉,該區迅速在轄區相關河段設置臨時值班帳篷,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實時報告水位情況,並將兩河入口進行封鎖,拉上警戒線。目前,現場分工有序,防汛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南淝河兩岸防汛形勢嚴峻7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今早印發《關於加強南淝河堤防巡查防守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為確保水庫安全度汛,現已加大洩洪流量。
  • 安徽24條河流超警戒水位,淮河水系或將出現洪水
    全省共有24條河流(含長江幹流)超警戒水位,水陽江、南漪湖等多條河湖超保證水位。目前安慶市已經啟動防汛應急Ⅱ級響應,巢湖水位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預計長江上遊及淮河水系將出現明顯洪水過程,淮南山區史灌河、淠河可能超警。
  • 幾場雨不解渴 嶗山水庫距離死庫容僅剩1.5米
    今年以來島城持續乾旱,雖然本月的幾場降雨對土壤墒情有一定緩解,但是各大水庫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目前,產芝、雙山等7座水庫庫幹,嶗山水庫的水位也在持續下降。   在嶗山水庫的大壩上   嶗山水庫所有的蓄水一眼能望到邊
  • 今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2.60米!董鋪、大房郢水庫水位回落
    截至今日6時,合肥水情最新情況如下:一、長江長江幹流安徽段仍全線超警,大通以下江段總體呈持續回落態勢。8月6日6時大通站水位14.94m,超警戒0.54m,較昨日18時落0.08m,流量67700m³/s。
  • 水庫水位下降 712年前的元代「聖旨碑刻」重見天日
    記錄皇帝委派太監採取水晶近日,有人在漳浦縣梁山水晶場附近發現一塊元代摩崖石刻,文字記載皇帝派太監來當地水晶坪監採水晶一事。文物部門相關人員對此表示,該摩崖石刻是研究漳浦縣元代地方史志的一個重要佐證,具有一定的考古價值。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當然,人們還有更多的擔心,目前三峽水庫的水位已經達到160米左右,防汛關鍵期「七下八上」(7月下旬及8月上旬)還有集中降水,長江上遊還可能迎來多輪降雨,到時三峽的庫容能承受得住嗎?總臺央廣記者18日專訪了三峽集團長江電力三峽梯調中心主任助理鮑正風:對於三峽水庫來說,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動態調度能否應對上遊的水情變化?
  • 鄱陽縣城外水位下降60釐米 昌洲等多個鄉鎮「澤國」難題待解
    本報記者 程維 江西鄱陽報導至7月16日20時左右,江西省鄱陽縣縣城南側的昌江水位,已經被最高水位留下的水痕下降了60釐米左右,這些下降的水位,是過去多天來水位在波動中持續下降的結果。該縣居民稱,基於此,該縣自7月15日起,已經不再用大喇叭發布洪水警告。
  • 滾動|韶關全市六個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逾兩萬人受災
    記者從韶關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6月9日12時,全市有六個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曲江區羅坑水庫超2.01米、翁源縣巖莊水庫超0.06米,桂竹水庫超0.05米,仁化錦江水庫超0.54米、曲江蒼村水庫超0.25米、樂昌東洛水庫超1.03米)。
  • 臨沂10座大中型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7日訊 記者從臨沂水文局了解到,8月6日6時至8月7日1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94.5毫米,最大點雨量為沂南縣高湖站205.0毫米。全市共有1座大型水庫、9座中型水庫超汛中限制水位。據悉,自8月6日6時至8月7日1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94.5毫米,最大沂南縣133.8毫米。其他縣區分別為平邑縣122.1毫米,沂水縣113.3毫米,費縣110.9毫米,蒙陰縣102.1毫米,臨沭縣100.8毫米,三區80.5毫米,蘭陵縣77.3毫米,莒南縣70.9毫米,郯城縣33.8毫米,最大點雨量為沂南縣高湖站205.0毫米,最小點雨量為郯城縣墨河站6.5毫米。
  • 河南命運悲慘的古城,因修水庫而被拆除,現成一座城市公園
    隨後,為修建三門峽水庫準備將古城淹沒在水裡,因此拆除了大量古建築。隨後,由於水位下降,沉沒地點也慢慢得以重現。事實上,水位遠未到達陝州故城,當時拆毀實在是一大遺憾。古時候,水陸交通以水路為主,陝州因緊靠黃河而成為豫、陝、晉交界地區的商貿重鎮。那時商賈與文人墨客雲集,留下無數傳奇佳話。如今的陝州公園,就建在當時的陝州舊址上。
  • 暴雨後江湖河庫水位壓力再增 水陽江流域形式最嚴峻
    暴雨後,江湖河庫水位壓力再增水陽江流域啟動防汛一級響應,水位達歷史第三高位 水陽江防汛現場,防汛車輛和物資「隨時待命」。高淳水務局供圖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 受長江上遊來水和天文潮影響,長江、秦淮河、水陽江等全部超警戒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