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退去數百米,考古隊趕來挖出6條「金龍」

2020-12-13 尒尕品史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文化和習俗一直延續了五千多年。而且還不斷考古挖掘出了很多的歷史遺蹟,這些東西都能夠證明祖先的智慧。很多埋葬在地底的文物,例如瓷器、紡織品等也都在時代的變遷中重現天日。在這些東西中器皿是比較重要的,而且其中青銅器的發現最稀有。有研究表示,青銅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的春秋時期,那時候的青銅器很流行,受到很多人喜歡。

雖然那時的青銅器很多,但是流傳到現在的青銅器卻很少。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發現的青銅器那麼少,但是稀有的青銅器為何卻突然大量在河南一水庫中發現呢?那今天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這些事情吧。這事還要說到1977年夏天,那時河南省部分地區遇到了很大的旱災。為了解決長時間帶來的缺水問題,丹江口的水庫決定開水閘放水來幫助百姓。但是這種做法也並不能解決問題,水庫的水也沒有辦法去填補當時水資源的短缺。

在這些旱災地區,其中淅川縣受到的旱災最是嚴重,水庫旁淅川縣內的水位居然在一夜之間就褪去了數百米。縣內的很多河流都完全乾涸,沒有一點水。當時正是河南種糧食的時候,缺水讓很多農民都開始擔心收成。而且旱災還會影響到他們的日常生活,畢竟還是要喝水的。但大人們的擔心絲毫不會影響到孩子們的玩心,便有一群孩子十分開心地在已經乾涸的河床上面玩耍。在一天,這群孩子還是向往常一樣去河床上玩耍。在玩耍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卻一不小心被河床上露出來的東西絆倒了。

孩子們好奇心都是比較重的,看到河床凸出來的東西就想把它挖出來看看。於是孩子們便一起挖掘,但是這個東西太大了,孩子們挖了許久都沒能挖出來。等到孩子們回到家中後,便把這件事情當作日常小事告訴了父母。大人們聽後也感到很好奇,畢竟在這之前沒有人看到過河床下面有什麼東西。於是大人就跟著孩子一起去看看,大人肯定要比一群小孩有力氣。大人就一起想要把這個東西挖出來,挖出來之後大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這個被挖出來的不明物體被村裡面的長者看見了,長輩們都是見過很多東西的,自然也知道得多一些。長輩們認為這個應該是青銅器,其他村民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識到事情的性質後,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上級領導。這也可以看出來當地村民的淳樸,沒有要隱瞞的意思。接到消息後,考古隊便很快趕來了,他們也想知道這到底是不是青銅器。經過一番檢測後,有關人員表示這個不明物體就是古時候的青銅器。而且專家們還說,這下面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青銅器。

於是專家便繼續往下挖掘,不出所料就在下面挖出來了一個古墓,但是這古墓都被盜墓賊盜過了。專家們就只能對這座古墓進行修復,而且考古專家在其中一個墓室中挖出了六條「金龍」。這六條「金龍」鑲在古鼎上,是用古法造出來的,十分的精美。與此同時,還在墓中發現了其餘六件青銅器。這六件青銅器都是用古法失蠟法鑄造而成。這些青銅器的發現對於我國考古來說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帶來了更多對青銅器的研究資料。

後期,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這座古墓應該是楚莊王兒子王子午的墓,因為鼎在古代不是平常人家可以用的東西。這些東西象徵著墓主人高貴的地位,王子午的身份也是匹配的。這些青銅器的發現不僅是歷史的象徵,也是對考古探索的激勵,也可以讓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古代工藝的製造技術。

相關焦點

  • 河南一水庫,一夜間水位退卻百米,專家考察後竟挖出6條「金龍」
    水位下降,「真龍」現身許多古墓並不是專家發現的,而是在平常的施工或者突然出現的情況被發現。河南的一個水庫裡,僅僅過了一個夜晚,水位瞬間下降了100米,等到專家把現場封鎖了,竟然挖掘出了6條「金龍」。河南的水庫,處在河南一個乾旱的地方,1978年的夏天,正處於炎熱的乾旱時期,水位瞬間就下降了100米。不過水終究有限,100米的水消失之後瞬間變得乾涸了,迎面而入的是一灘灘淤泥。當地生活的一個小村莊,村子裡有很多小孩,他們喜歡去這個大坑裡玩耍,不過一個小男孩突然發現了什麼,回去叫人來幫忙。
  • 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100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
    今天要講的就是這樣一個蹤跡難尋的文物,河南一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100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在河南有一座水庫,當時正值大旱之際,河南也面臨著嚴重的旱災,旱災使得水庫的水位在一夜之間就降下了100米,而後甚至還枯竭了。於是原本深不見底的水庫,成為了一灘稀泥,當地的小孩子特別喜歡在水庫裡玩耍。
  • 河南一座水庫,水位一夜間下降百米,封鎖現場後挖出6條「金龍」
    早前,坐落於河南省的一座水庫,因為各種原因,加上長期性旱災,造成這一水庫裡的水位線一夜間降低了一百米,這造成了本地人的留意。但想不到,水庫匱乏後,卻讓大家出現意外發覺了水庫下的一個寶藏。這一水庫實際上早已一些年代了,遲疑那時候的旱災不斷,水位線也在呈平行線降低,本來全部水庫放滿了水,但如今卻變成了一堆爛泥,之後也是變成小朋友們的玩樂人間天堂。
  • 廣東5條河流超警戒水位 調度100多宗大中型水庫攔洪蓄洪
    筆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6日夜間至7日早上,此次「龍舟水」強降雨主要分布在清遠、深圳、惠州等地,其中清遠市陽山縣、連山縣、連南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圖為工作人員密切監控重點河流情況據水文監測數據,6日20時到7日8時,全省有4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有112個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其中清遠有3個站錄得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分別是陽山縣新墟鄉隔水站278.5毫米、陽山縣陽城鎮隔江寨站260.5毫米、連南縣寨崗鎮田湖水庫站254毫米。
  • 江西水庫水位驟然下降,突現大量佛像,專家:底下有廢墟古城
    鄱陽湖自古便是長江水庫,這裡氣吞湖海,面積浩大。對於江西人民來說,洪水是他們最害怕的東西。萬畝良田和鄱陽湖孕育了他們。這個時候,所有地方全部緊急關閘,能夠蓄洪減災的水庫,全部拿出來調用。01洪門水位驟降洪門水庫是江西省內第三大水庫。水庫歷史悠久,四周環境清幽。每每春夏時節,這裡都草木豐美,萬鳥飛翔。
  • 合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合肥市水務局獲悉,截至7月18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漲至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距保證水位0.63米。目前,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已超汛限水位。據了解,至7月18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杭埠河三河站水位12.11米,超警戒水位1.11米;豐樂河三河鎮站水位12.48米,超警戒水位1.10米;白石天河金鳳站水位11.8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西河缺口站水位11.87米,超警戒水位1.37米,距保證水位0.03米;兆河兆河閘站水位11.93米,超警戒水位1.43米;裕溪河裕溪閘上水位
  • 安徽24條河流超警戒水位,淮河水系或將出現洪水
    全省共有24條河流(含長江幹流)超警戒水位,水陽江、南漪湖等多條河湖超保證水位。目前安慶市已經啟動防汛應急Ⅱ級響應,巢湖水位創下2016年以來的新高,預計長江上遊及淮河水系將出現明顯洪水過程,淮南山區史灌河、淠河可能超警。
  • 村民挖出一堆木炭,考古隊連挖15年,出土一件山西「鎮館之寶」
    確實文物的出土大部分和盜墓賊有關,他們的擅自發掘導致了古墓被毀,從而讓考古隊開始被迫考古發掘。除此之外,我們的老百姓也是經常性地挖掘出文物,比如最常見的就是放羊撿到文物,還有挖土挖出文物等等,聽著有點很玄幻,但事實就是如此。
  • 今日6時巢湖中廟站水位12.60米!董鋪、大房郢水庫水位回落
    截至今日6時,合肥水情最新情況如下:一、長江長江幹流安徽段仍全線超警,大通以下江段總體呈持續回落態勢。8月6日6時大通站水位14.94m,超警戒0.54m,較昨日18時落0.08m,流量67700m³/s。
  • 滾動|韶關全市六個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逾兩萬人受災
    記者從韶關市三防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截至6月9日12時,全市有六個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曲江區羅坑水庫超2.01米、翁源縣巖莊水庫超0.06米,桂竹水庫超0.05米,仁化錦江水庫超0.54米、曲江蒼村水庫超0.25米、樂昌東洛水庫超1.03米)。
  • 河南這一公園火了,曾是座古城,後因修水庫拆除,如今成河南地標
    談到城市建設,我們必須談到新舊交替的現象,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建設一個新的社會城市的時候,會出現一些過時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道路兩旁的建築已經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高層建築,我們年輕的時候,踩過的碎石路漸漸被一些瀝青覆蓋,隨著我們的成長,建築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直到它們留在記憶深處,今天說的是河南這一公園火了
  • 考古隊進入九層妖塔,為何挖到第二層就不再繼續了?你看挖出了啥
    寫過《晉史》的幹寶還著有《搜神記》一書,裡面就記載了許多靈異事件。而《鬼吹燈》和《盜墓筆記》讓我們了解到「盜墓」的概念,考古隊就是為了防止文物和古蹟被盜墓賊破壞而對古蹟進行開採和保護。考古隊決定深入進去,以便判定建築的功能和年份,但進去後立刻就發現,這裡已經遭遇了「摸金校尉」們的洗禮。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墓穴,裡面有著諸多的陪葬品,但是顯然已經被洗劫一空。於是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勘測內在,一路去外圍觀察。最終發現,外圍也有著將近200餘個墓穴,無一例外都被盜墓者掃蕩一空。
  • 四川安嶽書房壩水庫有「佛海」 因保灌水位降低3米,唐代石窟重見天日
    今春以來,安嶽縣降水量較少,書房壩水庫水位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近3米。6月8日,記者從安嶽縣文廣旅局獲悉,深藏水下重見天日的石窟主要為臥佛鎮(原悅來鄉)火塔村二組羅漢寺摩崖造像和來鳳鄉堰樂村十組福濟寺摩崖造像。
  • 19條河流水位破紀錄!南方多地啟動I級、II級應急響應
    7月4日以來,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紀錄,太湖持續15天超過警戒水位。 連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侵襲。7月4日以來,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紀錄,太湖持續15天超過警戒水位。 11日,江西、浙江啟動Ⅰ級響應,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安徽啟動Ⅱ級響應,太湖流域管理局啟動Ⅲ級響應,江蘇、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啟動Ⅲ級響應,雲南啟動水旱災害防禦Ⅳ級響應。
  • 長江1號洪水形成,洞庭湖水位或超警
    但5月29日開始我省進入雨水集中時段,6月份,全省累計降雨量偏多18.3%,明顯增加。需要注意的是,過去1個多月的時間裡,我省強降雨區域重疊性強,300毫米以上降雨區域呈三條帶狀分布。據統計,3日8時至18時,全省共有2341個站點發生降雨,最大降雨點出現在醴陵市雪峰山水庫為111毫米;自治局(三)、南咀、安鄉、白蚌口等8個河道站水位超過警戒水位;皂市、五強溪、雙泉、魚潭等29個水庫站水位超汛限水位以上。預計未來一周湘西北仍處於雨水相對集中時段。
  • 俄羅斯挖出「猛獁骨環」,考古隊:猛獁骨頭被擺成圓環,作用未知
    最近,俄羅斯考古隊挖出了一個圓形的「猛獁骨環」,有趣的是,沒人知道原始人這麼做的含義。20000年前,一群生活在俄羅斯南部的原始人,建造了一個神秘的猛獁象骨環,這個東西令科學家感到十分困惑。在這個地區,考古隊找到了70多個「猛獁骨環」。最特殊,也是最古老的一個被命名為Kostenki 11,簡稱K11。負責這項研究的埃克塞特大學的亞歷山大·普賴爾博士說:「這些發現十分重要,向我們展示了更多有關祖先如何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生存的信息,要知道那時候的世界對所有動物來說都是絕望的。」
  • 河南命運悲慘的古城,因修水庫而被拆除,現成一座城市公園
    都市的腳步在不斷前進,不經意間,昨日所見的一切突然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如我們曾穿梭過的路,曾駐足過的路,曾生活過的村莊和小鎮。身處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築中,你是否還記得那些青磚小徑,麻石小徑?隨後,為修建三門峽水庫準備將古城淹沒在水裡,因此拆除了大量古建築。隨後,由於水位下降,沉沒地點也慢慢得以重現。事實上,水位遠未到達陝州故城,當時拆毀實在是一大遺憾。古時候,水陸交通以水路為主,陝州因緊靠黃河而成為豫、陝、晉交界地區的商貿重鎮。那時商賈與文人墨客雲集,留下無數傳奇佳話。如今的陝州公園,就建在當時的陝州舊址上。
  • 村民地裡挖出兩個大鐵鍋,倒扣172件寶貝,考古隊趕到,拿走27件
    有時候,這些埋下來的寶貝被遺忘,直到這些年,才被考古隊找到。80年春節,家住四川營山縣的村民程仕德準備在家門口前的空地裡,挖一個水坑養魚。可沒想到,剛挖到地下不到1米的地方,鐵鍬突然挖不動了。程仕德拿著鐵鍬向地下一砸,竟然發出巨大的金屬聲。他蹲下,用手將浮土扒開,果然看到一個黑色的金屬傢伙。這怕不是挖到寶貝了吧。
  • 駐馬店板橋水庫垮壩,特大災難,悲劇讓人刻骨銘心
    從房門口用空洗臉盆伸出去接水,伸縮手之間就能接滿滿一盆。入夜時分,板橋水庫管理局院內積水已逾1米,總機室等70多間房屋被淹塌,庫區內電話中斷。管理局與水庫上遊龍王廟、桃花店、火石山、螞蟻溝、石灰窟、祖師廟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聯繫。板橋街上平均積水二尺有餘,供銷社、銀行等房屋皆被大水衝倒。
  • 在洪澇災害水位上漲之外,中國十大水庫,你知道幾個?
    在7月11號,江西饒河鄱陽站的水位突破了1998年的歷史極值,鄱陽湖康山站水位也出現了超歷史水位。與此同時,許多地方的水庫,也由於強降雨壓力而不得不開閘洩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的十大水庫,你知道那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