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一個艱難的開始,突如其來的疫情,曾讓許多行業按下暫停鍵。
隨著疫情的好轉,我們的各個行業開始復工復產,我們也恢復往日的工作。但疫情遺留下的影響,滲透了社會的各行各業。
你所處的行業狀況還好嗎?疫情下,你的公司還能正常運轉嗎?每個人都很好奇其他行業的生存現狀。我們邀請了26位不同職業的工作者,一起交流碰撞,了解疫情下的行業生存現狀。
行業介紹
@木兮 一位音樂老師
@llm 從事中介服務,是一名法務會計
@阿華 畢業一年,在通行行業從事網絡工程工作
@周光亮 一名銷售經理,從事醫藥工程服務領域
@Frank zhao 汽車行業,負責採購管理工作
@渝州江郎 正大雞蛋市場運營代表
@小魚小魚年年有餘 從事第三方環境檢測實驗分析
@壹口雪碧 一名陳列師,從事服裝行業
@不去臺灣不改名兒 旅遊從業人員
@清澈 一名財務,醫藥批發行業
......
討論焦點
1、疫情發生以後,你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是?為什麼?
@llm 旅遊餐飲,很多企業都在申請破產了。
@Terri 酒店行業,宴席類的酒店現在都還沒開業。
@木兮 電影業,電影院過年票房佔全年票房9%,今年卻......
2、2020,對於很多行業來說,註定不平凡的一年。有的遭受挑戰,有的迎來機會。你認為迎來機會的是哪些行業?
@美之圖 健康業、保險業、視頻、抖音。
@周光亮 醫藥行業,反正大健康產業都應該不錯。
@小魚小魚年年有餘 考公,考事業單位的更多了。
3、你所在的公司,有裁員的情況嗎?大家收入比同期發生怎樣的變化?
@小魚小魚年年有餘 無裁員,但整體降薪1000(1月開始),但我沒降那麼多。
@不去臺灣不改名 我們旅遊業還沒有上班,只有基本工資1800.,還沒有通知上班時間。
@chloe 已經復工一個月了,我們公司現在降薪25%,強制休假。
@阿華 被裁員,從零售業跑到通信業。
@馬修 一切正常,畢竟本來書本就不是剛需,就是多了很多出版社編輯直播賣書,以往只有網店才肯露臉的。
@Terri 學費一點也沒少,老師比以前還忙。
@Frank zhao 我們還有武漢同事沒來上班的呢,工資照樣發,公司不敢不發。
4、在復工後,關於工作,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
@木兮 整個團隊凝聚力完全在一起。
@llm 領導能力比較強,物資最緊缺的時候能搞到口罩。
@周光亮 公司對我們還不錯,沒有降薪。
@清澈 公司比較替員工考慮,到崗時間比較人性化,口罩發了很多,還願意專門接送員工。
@小豔子 公司的迷惑行為:1、一邊變相減薪趕人,一邊又在大量招人。2、在給除研發技術部外的其他部門,算獎金績效。
@阿Tong 我大部分同學都在準備考研,因為今年擴招。
5、如果公司情況持續糟糕下去,在未來三個月內,你會考慮離職嗎?
@阿華 裸辭一時爽,應聘兩行淚。
@周光亮 看自己喜歡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了。喜歡的話,暫時不景氣可以接受。
@小魚小魚年年有餘 有合適的工作機會會考慮。
6、未來一個月,你考慮出去吃飯、遊玩嗎?
@小魚小魚年年有餘 吃飯會,遊玩不會。
@llm 不考慮,怕死,不敢出門。
@木兮 主城我都出去過幾次了。
@周光亮 有大量無症狀感染患者存在,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
7、對於疫情對於你生活的影響,你打算如何去面對?
@小魚小魚年年有餘 我打算去擺攤,但我現在還有顧慮,考慮中。
@馬修 學校除了那些高考的會比較著急,其他的一切如常,相當於長期的暑假而已。
@小豔子 放平心態,不要慌張,總會過去,理清思緒,看看存款,不要衝動裸辭。再在網上投投簡歷尋覓合適公司。
8、疫情前後,你所處的行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阿華 零售業衝擊太大了,我們公司重慶大區裁員400人,我從零售業轉到通信行業。想想很鬱悶,畢業第一份工作步道半年就被裁員了。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天天跑去門店支援,結果全面復工就被裁員。
@llm 現在法務會計業務少了,收費降低,行業具有優勢地位的企業還是很滋潤,行業地位差的,估計可能熬不過去了。
@清澈 我們公司是醫藥公司,做藥品批發,現在主要是出口。復工比較早,二月底就開始復工了,三月中旬才正式開工。
正式開工前都是按照日工資每天加50元做額外的補貼,總體福利這些都在漲。復工後就很忙了,公司加了出口資質,然後整個公司瘋狂加班。
@小豔子 我們公司是做會展項目,然後就一直沒有展會開。上半年公司一直沒有收入,員工大部分都在停工待崗,發生活費。
@負暄瑣話 體質內,工作沒有影響。
@Frank zhao 製造業影響就是行業洗牌,很多車企重組,未來很多車的品牌會越來越少,剛剛東風雷諾宣布倒閉。
@馬修 出版行業本來就面對電腦的時候多,沒怎麼受影響,無非出版周期延長了,鋪貨和推廣改線上了。
寫在最後
來自各行各業的小夥伴歡聚一堂,敞開心扉,了解疫情下的行業現狀。其中有還未畢業的大四學生、剛工作一年面臨裁員的畢業生、工作幾年的工作精英、體制內工作的人民教師等等,每個人都有講到疫情下他們的工作面臨的問題。
雖然疫情即將過去,但行業的寒冬並沒有過去。如何在度過寒冬抵達春天,這是我們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我相信沒有無法逾越的冬天,也沒有到不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