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假燕窩這事,在微博熱搜上呆了整整34天了,辛巴涼沒涼我不知道,但是職業打假人王海是真的火了。
單假燕窩索賠,王海預計能賺3000W。
而且辛巴燕窩事情還沒扯清楚,王海又開始對羅永浩下手了,說老羅賣某牌漱口水時,用洗牙視頻做宣傳,涉嫌虛假銷售。
幸好老羅團隊取證快,扒出視頻是其他博主剪輯到一起的。要是老羅也翻車,這又是一筆上百萬的進帳,職業打假人的錢也太好賺了吧。
但是別看王海像個"正義的夥伴",要知道,網際網路上的"職業打假人",更多是被打上"敲竹槓"、"訛詐"的標籤,被淘寶商家恨之入骨。
職業打假,月入上萬
打假就是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賺錢,商家賣假貨要賠,廣告詞違規也要賠,舉報到消協和工商,一賠三,起訴到法院,一賠十。王海1995年就開始做打假,跑各個商場買假貨,50天賺了8000塊。
"知假買假"明擺著就是黑吃黑,但最招人恨的,主要是因為這5點:
1.把店家的東西"藏"到過期
大商場偶爾會有過期的商品,大家買到都是退掉或者換個新的。
職業打假人不僅會特意挑過期商品買,還會把接近過期或者沒過期的東西藏到櫃檯後、餅乾桶裡,等商品過期再來購買。
還有商家遇到過,打假人自己帶過期商品進來,然後結帳買單。
2.直接買假貨索賠
有個賣A貨的店就被打假人釣魚。打假人先假裝買家,然後問店家東西是不是仿照某某大牌做的,商家說的"是的",打假人下單之後扭頭申請退款不退貨。
結果這商家的東西是從16X8上面拍的,於是也向16X8申訴。
因為廠商沒法出示入境證明,商家索賠成功,打假人也索賠成功。商家以為這事就這麼了了,然後就收到了一張法y傳票...
3.專薅9.9的商品
很多某寶薅羊毛的,也可以算是半個"打假人"。
選品上,他們會找10元包郵這種商品,然後以質量不好、色差、沒商標等問題,用差評要求對方退款。
這些東西哪怕有問題,商家也會因為成本都沒運費高,直接退款,等於是他們白撿了一堆商品。
4.瘋狂囤貨,"天價"索賠
某運動膳食店就因為進口食品沒貼中文標籤,被打假人下單了50件,之後要求10倍賠償,不然就上法院。
商家因為理虧,就老實賠了7萬多塊錢。
這些打假人特別擅長"養肥了再殺"的路子,如果找到有問題的商品,會用親戚朋友的名義短時間內大量購買,然後去找商家索賠。
這些打假人光自己薅還不夠,還建了各種"打假群",每天都有群友"好心"分享可以薅的店鋪連結。
5.看似要投訴,實則要"私了"
小李在拼多多上開了一個五金店,某天接到了工商局的電話,說他網店宣傳圖上用了"最好"這個詞。
要知道,違反廣告法罰款起步價就是20W,小李以為這個店要完了的時候,投訴人聯繫上他,只要給他轉1000塊私了,就可以撤訴。
職業打假人專門去找那些剛開業不久的網店,欺負店家對平臺和規章制度不熟,也沒錢交罰款,只能接受私了。
當然,要是王海敢這麼玩,肯定被網友群噴。
王海這次打假預計能賺3000W,既不是靠囤貨也不是靠索賠,他團隊裡有20個律師,幫每個索賠的人走法lv途徑,獲得賠償就五五分成,失敗了也不收委託方的錢。
這次辛巴燕窩假一賠三大概要出6200W,王海就給自己估了個3000W。
這樣賺的錢乾淨,沒人會說"敲竹槓",但有他這能力和團隊的職業打假人太少了,其他的職業打假人依舊是靠敲竹槓為生。
不過最後肯定賺不到3000W,畢竟相信辛巴的"家人"依舊有很多,最近辛巴團隊的蛋蛋開直播,又賣了2個億。到時候要求索賠的,能有個十分之一就不錯了。
很多人好奇,商家正兒八經的賣東西,這樣不就不會被"打假"了嗎。
問題就是,它正兒八經的賣東西,你會買嗎。
特別是像快手這種全民演技派的平臺,你不和廠商吵架,你不宣傳跳水打折,你的人氣怎麼比得過隔壁直播間。
還有很多商家,選品時會拿自己最好的產品,然後用次品做銷售,壓低成本價。最後吃虧了的都是消費者。
也就是這個全網直播秀演技的時代,養出了上千個"職業打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