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連續三大動作,開始全面自救,比爾蓋茨:中國芯破冰指日可待

2021-01-10 騰訊網

華為被美國使用晶片禁令的消息大夥應該是知道的,因為美國的晶片禁令,直接導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大受影響,甚至華為不得不通過出售子品牌榮耀來達到「棄車保帥」的目的,否則的話,華為終究會因為獨木難支而放棄智慧型手機市場。

2020年11月17日,華為出售榮耀聲明中表示,這是一場「自助行動」。其實也能夠很好的理解,榮耀離開華為之後,就可以避免受到美國晶片規則的影響,這樣的話,榮耀就能夠生存下來了。儘管榮耀脫離華為之後也不一定就能夠迎來更好的發展,但是留下就必然沒有前景。

華為連續三大動作,開始全面自救,比爾蓋茨:中國芯破冰指日可待!因為晶片禁令的原因才導致這一系列事情的發生,所以要想解決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晶片問題。首先,第一步,華為將海思完全紮根於半導體領域,轉變為集成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

華為海思的實力放眼全世界所有的晶片研發企業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但是海思目前畢竟只有晶片設計的能力,而沒有晶片製造的能力,所以華為還明確表示將在未來繼續增加對海思的投資。

其次,華為開始建設晶片工廠。據了解,華為預計2021年將在許多城市投資建設晶片工廠。

華為晶片製造將從45nm工藝開始,之後再逐漸朝著28nm,14nm乃至更精密的工藝晶片發展,路總要一步一步走,我也相信華為一定能夠成功的。

而最後一個是廣招人才,華為將在2021年將應屆畢業生人數增加到8,000人,其實我們普通人都能夠明白,促進科技的進步的,資金等要素固然重要,但是最核心的永遠都是人才儲備,只有擁有很多人才,這樣公司才能夠擁有很好的發展。華為對人才的重視證明了其銳意進取的決心。

華為以上三個大動作,不難看出,華為突破晶片禁令的決心。其實有時候仔細想想,美國晶片禁令也不全是壞事,一方面是華為近些年進步的速度太快了,企業內也是出現了一些更激進的聲音,而這次的挫折顯然會讓他們意識到,只有沉澱下來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牟取更大的發展。

另一方面,晶片禁令直接暴露了我們國家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不足,這樣由華為牽頭進行半導體行業的研發的時候,不僅能夠得到業內其他的企業的幫助,同時國家也會伸出援助之手,這對於整個國家的半導體行業的技術發展反而是起到了一個激勵的作用,所以說,凡事得看兩面,這次的晶片禁令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要科研方向。

相關焦點

  • 華為連續三大動作,開始「自救」,比爾蓋茨:中國芯破冰指日可待
    華為被美國使用晶片禁令的消息大夥應該是知道的,因為美國的晶片禁令,直接導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大受影響,甚至華為不得不通過出售子品牌榮耀來達到「棄車保帥」的目的,否則的話,華為終究會因為獨木難支而放棄智慧型手機市場。
  • 中國芯三大喜訊!助力華為騰飛,美國限制或將難以繼續?
    近段時間,我們都知道美國對於我國華為的限制力度再度升級,並且這一次的限制力度,已經加強升級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在現如今全世界經濟、科技等等領域發展緊密相連的今天,美國做出不明智的決定,持續打壓華為,其根本原因就是害怕華為的崛起,衝擊美國在科技發展中的地位。
  • 華為和TikTok自救2020
    這一年,疫情影響全球,美股破天荒連續4次熔斷,整個世界暗流湧動,在地緣政治的激烈博弈下,經濟全球化走向割裂。在全球化這條路上走得最遠最成功的兩家中國企業華為和TikTok,相繼遭遇沉重打擊。到4月,根據Sensor Tower 數據顯示,抖音及TikTok反超YouTube,連續數月穩坐全球移動應用收入榜冠軍。但在逆全球化發展的2020年,華為、TikTok相繼被美國扼住了咽喉,他們的年度關鍵詞,只有兩個字:自救。A「TikTok在2020年成功融入了倫敦乃至整個英國的流行文化。」
  • 華為被打壓,美國也「芯」焦?三大晶片巨頭明確表態
    近期華為的晶片短缺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就連《人民日報》都專門轉發了一位央視主編的文章《美國「芯」的背後》。 這篇文章一發出來,就引發了眾多討論,一度成為大家創作的熱點。
  • 川普打壓力度升級,臺積電全力以赴,華為有希望「破冰」!
    前言:川普打壓力度升級,臺積電全力以赴,華為有希望「破冰」!最近一段時間,華為又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對象。近日美國商務部經過策劃出臺了針對華為的制裁新政,與上個月美國媒體曝出的報導有相同之處,關鍵打壓點就是美國會將主要重點集中到華為的晶片代工鏈上,雖然美商務部沒有指名道姓,但作為華為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是實質指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卻並沒有直接開始執行這條禁令,而是又推出了一個為期120天的緩衝時間。
  • 9.15禁令全面生效,倪光南院士卻說華為有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
    美國的禁令全面生效的時間是9.15日,過了這時間華為將沒有任何辦法從三星、聯發科、臺積電等這些知名晶片企業拿到晶片。不過就在禁令就要全面生效之時,倪光南院士卻對外表示,華為不會無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然來是有部分國人對於美國禁令產生了非常不樂觀的想法,認為在晶片的領域中國是一丁點的自主能力都沒有的。說到「中國已經擁有28納米的光刻機」,根據目前中國的能力,自己生產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還是沒有問題的。
  • 「中國芯」再次打破僵局:救命北鬥導航,「制霸」全球導航市場
    在美國控制半導體技術出口後,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技術上的突破變得極其困難。令人興奮的是,即使如此,「中國芯」卻一再打破僵局。據悉,美國發布了對中國企業華為的晶片禁令,這使得華為無法繼續從國外研究和採購晶片。
  • 「中國芯」正式破冰7納米晶片?美巨頭始料未及
    根據最新外媒報導,德國正式認清了自己的態度,其實一開始德國就沒有想過放棄華為設備進行5G網絡的建設,只是礙於來自美國的壓力,所以沒有像英國、法國一樣正式的對外高調宣布,也沒有強制性的要求本土運營商以最快的速度拆除華為設備,而是低調的對華為設備進行了安全性檢測,還在了解華為會繼續在法國建設為歐洲專攻的供應鏈工廠後,火速的授予了自己的5G訂單給華為,但是美依舊秉持著安全問題的態度
  • 華為的斷臂自救往事
    前不久,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華為方面也表示,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 華為前工程師:中國「芯」是山寨不成功的笑話
    2020年,對於華為而言,就是一個長夜難明的凜冬,美國連續3次對華為的制裁,使華為手機晶片、5G晶片被斷供,不得已出售華為榮耀手機業務,以期度過寒冬,迎來曙光。華為斷芯事件,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為何晶片國產化如此艱難?
  • 破冰開始,華為「三箭齊發」,谷歌已成「過去式」
    作為華為自研的系統,鴻蒙的消息一經出現就備受關注。畢竟鴻蒙承載的不僅僅是華為自研系統的夢想,更是國內消費者想要迫切擁有國產系統的一個希望。所以在這段時間當裡,鴻蒙、華為以及HMS服務成為了國內科技行業最受關注的焦點。蘋果IOS為何大受歡迎?
  • 外資連續23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彭博也有大動作,人民幣...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 在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全面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之際,彭博推出全球首隻追蹤國際評級中國發行人信用債指數。2019年4月起,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被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並分20個月逐步完成,此舉開啟了人民幣債券納入國際主流債券指數之路。隨著富時羅素近期宣布中國國債將會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中國債券市場將被全球三大主要債券指數悉數納入。
  • 非要逼中國?比爾蓋茨一語道破,美國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近些年來在各大領域的進步發展世界是有目共睹,諸如5G網絡建設,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也因此引來美國政府的不滿,自那之後,美國頻繁使用所謂的「國家安全」來打壓中國科技企業。然而美國此舉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個別原因被比爾蓋茨一語道破。
  • 中科院突然宣布,比爾蓋茨預言成真!
    即使是美國在該領域的技術都無法與之比較,未來應用普及後有望讓中國在微電子技術方向實現質的飛越,這一結果讓不少人感嘆,中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芯」。下文轉載自作者:小勇的科技世界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導讀:光刻機只是一個幌子?中科院突然宣布,比爾蓋茨預言成真!
  • 華為G7拯救你的腎 無限能量由「芯」釋放
    手機的「芯」就是CPU,是整臺手機的「神經中樞系統」,對於一臺手機來說,CPU的量級決定了手機的實力,也就是說內「芯」越強大,手機實力越強。最近人氣頗高的華為新款G7就以搭載了Qualcomm 驍龍?64位CPU,遠遠超越領先於同檔手機。
  • 「中國芯」正式結束中國的無芯歷史
    在此之前,中國晶片業經歷了諸多波折:五六十年代大批半導體學者從海外學成回國奠定了中國半導體事業的基礎,與美國並駕齊驅;七八十年代因受技術封鎖及計劃體制因素影響而導致產業全面落後;九十年代初期「908」、「909」項目啟動,在當時落後美日20年的困境中奮力追趕;在世紀之交,中國的自主晶片開始落地生根,孕育出一批日後成長為中國晶片業中堅力量的引領者,開啟中國晶片產業高歌猛進的20年。
  • 美開始自找臺階下,晶片業損失萬億?沒想到華為已有2個新目標!
    本來華為在歐洲市場的份額是不錯的,但是後面遇到GMS不能用的情況,這才開發出來了自己的HMS生態,已經有4億月活用戶,躋身全球第三大移動生態系統!可以說華為的道路確實是坎坷。只能說希望HMS和鴻蒙OS能夠早日在手機上成功應用!
  • 不只是光刻機,國產設備再度傳來喜訊,比爾蓋茨果然沒說錯!
    由於美國修改了半導體行業的管理規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因此開始產生變局。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展自己的半導體技術,以此來擺脫美國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在華為麒麟晶片遭受斷供的局面之下,國產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也開始提速。
  • 歐洲17國正式確認,比爾蓋茨果然沒有說錯
    不僅是美國半導體公司收到影響,三星、海力士等晶片企業由於無法出貨華為,在市場份額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儘快擺脫晶片製造技術上的短板,中科院開始布局光刻機等尖端製造技術的科研攻關。荷蘭ASML也對中國市場表態,無需得到美國相關的授權,就可以為中國企業供應DUV光刻系統。
  • AI芯天下丨被華為小米看好的國內安防晶片+射頻晶片
    華為在外部承壓環境下,自去年開始便開啟了積極的供應鏈重構計劃,而華為哈勃的出現是其對外投資邏輯的轉變。實際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面,華為在國內是極少直接對產業投資,而自去年4月成立後,一年多時間裡面哈勃已經投資了13家公司,而這些企業均是半導體產業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