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美國使用晶片禁令的消息大夥應該是知道的,因為美國的晶片禁令,直接導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大受影響,甚至華為不得不通過出售子品牌榮耀來達到「棄車保帥」的目的,否則的話,華為終究會因為獨木難支而放棄智慧型手機市場。
2020年11月17日,華為出售榮耀聲明中表示,這是一場「自助行動」。其實也能夠很好的理解,榮耀離開華為之後,就可以避免受到美國晶片規則的影響,這樣的話,榮耀就能夠生存下來了。儘管榮耀脫離華為之後也不一定就能夠迎來更好的發展,但是留下就必然沒有前景。
華為連續三大動作,開始全面自救,比爾蓋茨:中國芯破冰指日可待!因為晶片禁令的原因才導致這一系列事情的發生,所以要想解決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晶片問題。首先,第一步,華為將海思完全紮根於半導體領域,轉變為集成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
華為海思的實力放眼全世界所有的晶片研發企業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但是海思目前畢竟只有晶片設計的能力,而沒有晶片製造的能力,所以華為還明確表示將在未來繼續增加對海思的投資。
其次,華為開始建設晶片工廠。據了解,華為預計2021年將在許多城市投資建設晶片工廠。
華為晶片製造將從45nm工藝開始,之後再逐漸朝著28nm,14nm乃至更精密的工藝晶片發展,路總要一步一步走,我也相信華為一定能夠成功的。
而最後一個是廣招人才,華為將在2021年將應屆畢業生人數增加到8,000人,其實我們普通人都能夠明白,促進科技的進步的,資金等要素固然重要,但是最核心的永遠都是人才儲備,只有擁有很多人才,這樣公司才能夠擁有很好的發展。華為對人才的重視證明了其銳意進取的決心。
華為以上三個大動作,不難看出,華為突破晶片禁令的決心。其實有時候仔細想想,美國晶片禁令也不全是壞事,一方面是華為近些年進步的速度太快了,企業內也是出現了一些更激進的聲音,而這次的挫折顯然會讓他們意識到,只有沉澱下來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牟取更大的發展。
另一方面,晶片禁令直接暴露了我們國家在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不足,這樣由華為牽頭進行半導體行業的研發的時候,不僅能夠得到業內其他的企業的幫助,同時國家也會伸出援助之手,這對於整個國家的半導體行業的技術發展反而是起到了一個激勵的作用,所以說,凡事得看兩面,這次的晶片禁令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要科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