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生活方式與消費型態帶來改變,未來消費者購物與消費喜好也產生變化,包括擁抱數位增加在線購物使用頻率、重視健康與環保永續等三大消費趨勢,可見電商、健康照護、綠色消費商機在未來將持續引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生活方式與消費形態帶來改變,未來消費者購物與消費喜好也產生變化,包括擁抱數字增加在線購物使用頻率、重視健康與環保永續等三大消費趨勢,可見電商、健康照護、綠色消費商機在未來將持續引爆。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席捲全球以來,至今因為疫苗與解藥尚未問世,對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與衝擊仍在,不僅許多實體商業活動暫停,人類生活各個層面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迎向未來,由於COVID-19將於何時獲得解決沒有人可以知道,全球消費趨勢仍將持續因為疫情而轉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發布的《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發現,COVID-19疫情及其造成的社交距離管制,已對消費者工作、飲食、溝通、個人健康照護的方式產生重大改變。而這樣的行為模式改變,也加速消費者更加擁抱數字、健康、永續等趨勢,相關商機不容臺灣企業忽視。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顧問王義智也表示,疫情期間人們的生活形態與消費行為改變,包含新網購、數字學習課程用戶大量湧入,以及購買類別、大筆金額消費等更勇於嘗試,預估全年數字經濟仍樂觀。針對企業端,在經歷過遠距離辦公作為企業標準配備,雖需投資更多雲端與基礎建設成本,但長期將有助於精簡成本。
《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發生至今,儘管目前全球消費者在實體店面購物仍是主要消費方式,但是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開始透過網絡購買食品,而此數據在疫情爆發前僅有9%,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6%的在線購物者在社交距離管制措施取消後,仍將繼續在網絡上購買食品。
UberEats 與 Foodpanda
穩居臺灣餐飲外送平臺的
兩大龍頭
就臺灣而言,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網友2020年上半年於疫情期間使用美食外送服務進行調查發現,有53.3%網友曾使用美食外送服務,首度使用更佔了10.9%,另外,曾經使用且疫情期間頻率增加者佔了22.1%。調查果顯示,用戶最常使用的前五大平臺,依序為 Foodpanda(79.6%)、UberEats(60.8%)、foodomo(8.3%)、餐廳自營平臺(7.6%)與街口美食外送(5.3%)。產業分析師王琬昀表示,Foodpanda與 UberEats穩坐兩大龍頭,但餐廳自營平臺仍具市場潛力,其使用率在「首次使用(6.9%)」與「維持疫前相同使用頻率(9.7%)」兩大族群中皆取得第三名。
疫情期間曾使用美食外送服務的消費者,高達77.3%表示未來有繼續使用的意願,資策會MIC調查也顯示,首次用戶也有60.4%有意願在疫情過後繼續使用,未來美食外送服務將成為一種新常態。關於未使用或無意願繼續使用的網友
關於未使用或無意願繼續使用的網友,前五大影響因素依序為:
「未來有意投入外送平臺的餐飲業者,制定組合餐價格或考慮上架餐點品項時,不妨參考此價格區間」。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王琬昀認為,臺灣消費者對於美食外送的需求與接受度確實有逐漸提升,但距離消費者養成付運費的習慣仍需要更多時間。此外,業者也可思考發展訂閱模式,但要留住訂閱客戶的關鍵,包含持續強化餐廳選項的獨特性,外送員的素質與態度等;也可透過評分機制累積更多數據,發展餐點推薦系統;或根據不同地域的消費者飲食偏好,為餐廳打造適合的外送餐點等創新商模。
在注重健康方面,《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提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相較於其他群體,有59%的千禧世代和57%有子女的年輕人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他們對自我保健的關注程度提高;有51%的消費者更加專注於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飲食。尤其疫情爆發之後,受訪者認為,對於生活質量來說,居住城市的安全保障以及健康照護與就業前景(45%)同樣重要。
在注重健康方面,《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提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相較於其他群體,有59%的千禧世代和57%有子女的年輕人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他們對自我保健的關注程度提高;有51%的消費者更加專注於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和飲食。尤其疫情爆發之後,受訪者認為,對於生活質量來說,居住城市的安全保障以及健康照護與就業前景(45%)同樣重要。
由此可見,疫情之後將帶動智慧醫療的相關商機。KPMG安侯建業創新及新創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郭冠纓便提到,隨著疫情爆發,全球民眾自主管理健康意識提升,也為科技新創帶來機會。例如:新創公司可運用AI生成疫情地圖,使個人能夠決定要避開的地點;或是利用AI創新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COVID--19治療方法和潛在治療方法。
KPMG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團隊主持人蘇嘉瑞強調,因應疫情,醫療科技主要有三大重點發展,包含病毒檢測、防疫醫療與預防治療。其中,病毒檢測包含精準檢驗、醫材製造等;防疫醫療則囊括醫療大數據、遠距醫療等。他認為,臺灣若要發展醫療科技,仍須掌握自身「利基」所在,亦即將資通訊、雲端與醫療器材相結合、方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另外,疫情也使得消費者對於綠色永續的追求更加提升。《2020全球消費者洞察報》顯示出,全球有45%的受訪者表示儘可能避免使用塑料;有43%的受訪者希望企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負責;有41%的受訪者希望店家不要再使用塑膠袋和包裝易腐爛物品,凸顯改善城市環境成為主流消費趨勢之一。
綜觀來看,疫情對人類帶來的改變已經全面顯現,面對人類新型態生活與消費模式,廠商應該掌握此一新的契機,創新商品與解決方案搶攻商機,贏向後疫情時代。
微信號|teema1948
郵箱|teemak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