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溫度進社區,朝陽社區交警站好百姓「門前崗」

2020-12-18 北京朝陽官方發布

拓寬小區門前入口7.5米,解決居民回家難問題;打通老舊小區微循環模式,增設停車位45個……去年12月,朝陽交通支隊東外大隊最年輕的警長劉超作為北京市首批「社區交警」,入駐麥子店街道霞光裡社區,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做實事兒,解決實際困難。履職一年以來,他針對居民關心的交通問題想辦法、出實招,服務居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站好百姓「門前崗」。

精準解決出行難題,充分挖掘停車資源

霞光裡社區下轄13個小區,多為建於上個世紀的老舊小區,劉超「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逐個小區「勘探」走訪,聽取居民意見,不同的小區情況也不盡相同,需要逐個制定方案。「大到需要多部門聯合進行道路優化調整,小到小區內一條標線的増劃,『一院一策』因地制宜才能回應訴求。」劉超說。

在實地勘察和走訪中,劉超發現霞光裡30號院門前主輔路出入口狹窄、救援車輛難以進入,存在安全隱患,居民訴求強烈。「路口太窄了,大家回家從主路往輔路拐彎都不好拐,趕上晚高峰容易堵在家門口。而且院裡的老人多,萬一有個緊急情況救護車都不好進來,更別說大的消防車了。」今年57歲的張明夏從小就生活在霞光裡社區,他說出了街坊四鄰的擔憂。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劉超會同朝陽交通支隊、東外大隊積極制定優化改造方案,並協調路政施工單位清除主輔路出入口處的隔離帶,將霄雲路主輔路出入口由4.5米拓寬為12米。那之後不久,一居民心臟病發作,救護車順利進入小區搶救患者,避免了嚴重的後果。

主輔路出入口被拓寬,解決了不少居民的煩心事兒,也讓居民們對這位89年的小夥子有了更多的好感,遇到交通問題和訴求總喜歡打電話給他。老舊小區,停車難是面臨的主要問題。在緩解停車難題過程中,劉超多次走訪社區,和居民們一起規劃小區停車模式,與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實地踏勘,充分挖掘內部停車資源,見縫插針開闢空間,打通老舊小區微循環模式增設停車位45個,協調周邊產權單位與居民共享停車。

帶著溫度進社區,與老百姓打成一片

「年輕、有魄力、能幹,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居民對劉超的評價。作為一名「社區交警」,劉超不僅對社區道路進行專業規劃,解決停車難、擁堵等問題,還將交通安全宣傳工作融入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每一項便民業務的開通,劉超都第一時間向社區居民推廣,讓他們在家裡就能踏實的辦理車管業務。他還自行設計了交通安全宣傳欄,公示聯繫方式,設置意見徵集箱,全面了解老百姓的訴求。

社區裡的老年人偏多,在宣傳過程中,劉超也會用接地氣的方式講道理,用通俗易懂、大家易於接受的方式來講相關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平時我們在路面執法要遵循嚴格執法、規範執法。進入社區後,更習慣把這裡當做是一個家,替社區居民著想,以勸導為主、宣傳為主。居民把你當做家人,才會願意說出他們的想法和訴求,更好地去解決。」此外,他還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走進企事業單位,展開拉網式宣傳,開展安全專題講座,倡導文明守法交通行為,讓文明出行深入人心。

履職一周年,霞光裡社區對「社區交警」的工作也很是肯定。「劉超來到社區之後,大到小區整體的路線和停車規劃,小到居民遇到的一些交通問題,他都不遺餘力地去解決。他幫忙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難題,還定期給居民舉辦一些知識講座,提升了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識,給社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到。

據了解,去年朝陽區啟動社區交警試點工作,派遣經驗豐富的交警入駐到霞光裡、酒仙橋等10個社區,將交管服務推進到群眾家門口,「打包」解決居民家門口的交通難題。今年9月,朝陽區全面啟動「社區交警」服務機制,將一件接一件推動破解群眾身邊的交通難題,努力讓「社區交通有序、居民出門順暢、回家停車有位」,持續推進區域交通綜合治理。「穿上這身警服,肩上就有責任。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百姓打通『最後一公裡』,把家門口的問題解決了,其實也是幫我們解決了不少道路上的問題。我們要帶著溫度進社區,用規範執法和專業講解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與新期待。」劉超說道。

文並攝/記者 周鑫

相關焦點

  • 記者提個醒④|社區+超市送菜到「家門」,解百姓燃眉之急
    如何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的特殊時期,既做好居民小區管控,又加強讓百姓安心暖心的服務,是作為城市管理體系中最基礎細胞的社區工作者們,在最近一段時間不斷探索的事情。2月12日,記者在長春市的力旺弗朗明歌、棠棣小區、金葉嘉園、中海水岸春城等居民小區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配送員將一包包線上購買的生活用品,送到小區「提貨點」,市民百姓不慌不忙地按照單號取貨回家。
  • 壆崗社區:陳秀蘭
    陳秀蘭壆崗社區黨委委員自工作站成立至今,陳秀蘭與壆崗社區一同成長。平日裡,陳秀蘭負責社會事務、民生服務方面等工作。三年時間裡,她一邊學習摸索、一邊認真負責地開展各項工作,負責的民微項目如「壆崗光影故事圖片展」、「我與新中國同歲」等廣受居民好評。她曾經順利完成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調查工作和被市、區抽選中的年度計生考核工作,也曾被推薦為優秀殯葬管理信息聯絡員。
  • 黨報熱線進社區,分解民憂零距離
    但是在福利路街道的每個社區總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樣的溫情:或者是福利路社區的聲度黨建+;或者是蘭鋁社區的冬日「藍天綠園」……一個個「隱藏」在居民院落裡的社區服務中心真正地以居民的需求為導向、為出發點,以實實在在服務居民的每件實事詮釋了街道「福利溫度」黨建品牌的內涵。滴水成河、粒米成籮,福利路街道下轄11個社區以為民服務的相同初心,換化成不同的行動為「福利溫度」黨建品牌寫下了生動的每一筆註腳。
  • 增設待轉區 連通百姓心 ——記北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第一大隊民警...
    而提出增加非機動車待轉道的,就是北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第一大隊大潤發執勤崗負責人陳統林。                                           小改動帶來大便捷    陳統林所在的北海市海城區大潤發交警執勤崗管轄的範圍雖然不大,但所轄區域屬中心城區,駐有政府、醫院、學校、大型商圈,是北海市交通流量最大、管理難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 宿豫區新莊鎮振友社區:構建「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格局
    「三大工程」傳承紅色振友新精神在提升法治鄉村「硬實力」的同時,振友社區同步實施法律明白人培育、法治文化弘揚、紅色革命精神傳承三大工程,邀請社區法律顧問、司法所工作人員等為「一委兩站五崗」工作人員開設法治教育課程,切實提高村支「兩委」幹部的法治意識。
  • 「社區防疫」朝陽社區:走進餐飲店,抓好源頭防控
    2月10日,長沙市芙蓉區朝陽街道朝陽社區聯合朝陽街道市場監管所、朝陽行政執法中隊深入轄區開展信息排查工作,對轄區行業場所進行檢查,責令賓館、餐飲店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並對從業人員進行排查,堅決防止已落實的防控措施反彈。朝陽社區工作人員叮囑轄區經營戶嚴格規範經營。針對節後返崗重新開業的餐飲經營者,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教育。
  • 集中力量守好家門,房山這社區全體人員守望相助!
    嘉南社區共有3672戶,光靠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是不夠的。社區黨支部發揮社區「守望者」——樓門長的力量,分樓棟部署工作,集中力量守好家門。在這場戰「疫」中,嘉南社區全體人員互相守望相助,讓社區防控工作變得溫暖起來。
  • 「憲法進社區」形式多樣深受百姓喜歡
    在此前後,懸掛條幅、法條宣講、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現場解答居民提出的疑問、發放普法宣傳材料、法律知識競賽與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的「憲法進社區」,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為了這個競賽,前期社區已經專門組織了「法律明白人」培訓班,而參加這個競賽的正是培訓班學員。他們分別組成了6個競賽小組,在經過緊張的必答、搶答環節後一決勝負。  在場的很多人既為選手們或捏把汗或歡呼,又從這種深受感染中不知不覺學習到很多法律知識,「這個學習效果確實好,」李阿姨說。  在競賽中時常穿插進來的文藝節目,更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
  • 七進宣傳|大慶交警深入永泉社區開展「一盔一帶」主題宣傳
    一盔一帶為全力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的深入開展,響應交警支隊「秋收行動」的號召,進一步增強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使用安全帶的意識,9月18日,大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龍鳳大隊組織民警輔警深入永泉社區開展 「一盔一帶
  • 社區治理有溫度 居民生活有質感
    做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早在2019年,社區作為垃圾分類試點社區先行先試,開展經驗探索,建鋼南裡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在前期謀劃、宣傳動員、推動實施和協助監管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號召社區全體人員爭做垃圾分類宣傳員、示範員、協管員,幹好垃圾分類精細活,助力社區綠色生活創建。
  • 東莞虎門博湧:打造潔淨社區,共建美好家園
    在一些村道上,車輛都有序地停放在畫好的停車位上。正因為如此,儘管並不寬敞的村道上,車輛均能快速通行。 在虎門萬達廣場、王屋村廣場、社崗社區廣場,記者看到,這些廣場也都非常乾淨整潔,許多市民帶著孩子在廣場玩耍。一幅幅舒適、和諧畫面呈現眼前,讓人著實羨慕不已。
  • 黨員突擊隊員當「義務樓長」,讓社區有了溫度
    在育龍社區駐點領導和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潘秋顏的組織安排下,突擊隊迅速集結,在報名的第二天就迅速到崗到位。「我們從報名的人員名單中動員了多名身體素質較好的中青年在職黨員和社區黨員,擔任其所住樓棟的『黨員義務樓長』,由他們協助社區負責該棟樓的居民的防護宣傳和登陸『穗康』小程序完成離(返)穗情況和健康狀況申報,以及對居家隔離人員的關懷服務,進而讓黨員深入到群眾中,把群眾全面動員起來,形成『黨建引領、黨員覆蓋、群防群治』的管理模式,在關鍵節點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育龍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潘秋顏說。
  • 站在十字路口的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已悄然滲入島城市民的日常生活。艾媒諮詢報告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增長率超過100%,規模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1220億元,增長率達到28.4%。看似埋著寶藏的沃土被掘金士們一哄而上,為了搶奪更多的土地,他們自掏腰包僱傭平民百姓幫忙挖掘,給的福利越豐厚越能吸引百姓幫助,就這樣,掘金士之間還沒挖到寶藏就開始了燒錢大戰。
  • 朝陽這個社區用「公益循環」圈出一家親
    社區搭建平臺,居民參加志願活動獲得積分,愛心商家提供商品和服務回饋志願者。經過近一年的實踐,來廣營地區廣達路社區的「公益循環」逐漸走向成熟,將社區、居民、社會單位納入到一個循環圈,為社區治理注入源源活力,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居民、社會單位共建共享和諧社區。
  • 容桂朝陽社區用心服務細心防疫
    朝陽社區防疫黨群先鋒隊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愛心配送。/朝陽社區供圖細心防疫,朝陽社區把功夫做在了前面,做得紮實。在日常工作中,該社區按照片區劃分統籌流動人口管理,全盤掌握人員情況。1月23日晚,朝陽社區迅速篩選出來自疫情發生地的人員,通過電話線上摸查的方式,及時掌握了人員的動向,登記在冊,為接下來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 沉下社區做「四到」 居民身邊當「三員」
    在西青區李七莊街津濱時代社區,張元楷正在社區門前參與測溫、掃碼、查車、登記等工作,他是此次市委政法委組幹處一名下沉社區的幹部,每天12:30到21:00之間總能看到他的身影。2月26日下午,張元楷正在小區口和社區網格員給進入小區的人員測體溫。
  • 站好「三崗」 當好「三員」 漢口銀行人特殊時期的不忘初心
    這時候,妻子醒了,心事重重的他把去社區一線的事情告訴了妻子,沒想到的是,妻子的一句話打消了他的顧慮:「你放心去吧!做好防護,一定會平平安安的!你服務大家,我服務小家!」站好「三班崗」就這樣,帶著家庭給予的力量,張彬彬於2月12日到韓家墩街道曾家社區報到了。
  • 宛城區仲景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紮根社區 密織百姓健康防護網
    整裝出發進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紮根社區 精準定位守護居民健康疾風知勁草,難事看擔當。全民健康生活宣傳進萬家活動現場 (資料照片) 通訊員冉中瑞 攝深入社區 做優服務彰顯醫者擔當在該中心的資料室,記者看到了一段視頻——一位老大娘拉著醫護人員的手眼含熱淚地說:「你們病治得好,照顧得也好,每天把飯菜送到床前,把藥煎好了送過來,比俺親人都親啊
  • 寬城區光復路商圈文明社區新亮點
    黃河路北社區黨委根據老舊商圈和「老舊散棄」的特點,分析研究社區發展的薄弱環節和治理難點,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目標,充分聽取居民群眾意見建議,自2018年起制定了《社區文明創建三年規劃》,推行社區營造計劃,一步一個腳印,推行「一引五動兩提升工作法」,暨堅持黨建引領,依靠街道社區、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包括專業社工和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含「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