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的人頭形陶瓷瓶,全國可能就只有三件,但是它的功能更是玄幻

2021-01-08 非說不凡

你見過人頭形的陶器嗎?陶器上方是以人頭的形式進行裝飾,這是先祖們對自身的身體結構越來越有清晰的認識後所形成的藝術形式。這樣的人頭形器口陶瓷多以青年女性的形象出現,它的功能是什麼呢?它的出現又代表著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史前的幾件人頭形器口陶瓷。

一、那些珍貴的人頭形陶瓷瓶

1.大地灣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大地灣遺址位於秦安縣五營鄉,它是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大地灣有著豐富的文物,它是全國矚目的史前遺址,不僅是考古界和歷史界對他有所關注,就連文化和藝術界都引起廣泛關注。在出土器物中有一個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引起眾多學者注意。

大地灣這個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是仰韶文化馬家窯類型前期,距離現在已經有5900-5500多年的歷史。此瓶發現時間較早,那時候對於這個瓶子的研究並不深入,直到1978年,甘肅博物館又重新開始對此瓶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查才對此瓶有了較深的了解。

此瓶整體保存較為完整,但是雙耳有所破損,上腹破裂,不過破裂之處也被古人進行了修復,可見此瓶在當時也是比較珍貴的物件,而且應該是使用較為頻繁的物品。此陶瓶是細泥紅陶,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為主,符合仰韶文化的規律。瓶子表面打磨的較為光滑,陶瓶在不同地方採用不同的雕塑手法。比如人頭的頭髮和嘴巴採用的是雕刻,而鼻子、臉部採用的是塑。五官分布較為均勻,十分清晰,這個頭部不管從正面還是側面去觀看都給人舒服的感覺。

頭部上方有一個洞,這個洞有一定的實用性,而從人物的形象上分析可以知道,眼神較為深邃,嘴巴微微張開,像是要說話的樣子,而且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兩隻耳洞上都有耳洞,應是用來懸掛類似耳環之類的裝飾品之用。瓶身上也有較多花紋,這些花紋類與頭部連接在一起,遠遠看去像是穿在身上的衣服的花紋。這件彩陶瓶十分具有藝術性,同時又兼備實用性。

2.人頭形口紅陶瓶

除了大地灣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外,在甘肅秦安縣出土的還有一件人頭形的陶瓶。不過,這件紅陶瓶的造型沒有上大地灣那件那般出色。它的雕塑手法較為簡樸,造型也相對簡單。它用幾個簡單的橫置的來表示人物是短髮,鼻子是微微上翹的三角鼻,並無鼻孔。

雖然雕塑手法較為簡單,但是在簡單的雕塑手法中也是一眼能看出造型,眼睛外部堆積一堆泥條讓眼睛顯得更加深邃。耳朵上也和大地灣的彩陶瓶一樣有耳孔,可以宣傳耳環之類的裝飾品。而且瓶的上部也是有一個孔。雙耳也已經殘破。

3.甘南的人頭形彩陶瓶

除了甘肅的人頭陶瓶之外,還有一個地方也出土了人頭形彩陶瓶,那就是1989年在甘南出土的人頭形器口瓶,可惜出土時被打破了,就算之後進行了修復,仍舊有一個三角形的破洞。不過這件陶瓷瓶和大地灣的那件十分相似。比如人頭都是採用雕刻的手法,瓶子下方都是採用紋飾進行裝飾,就像是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鼻子也是挺直的,眼睛也都是橢圓形的。不過也有不同之處,比如大地灣的臉要瘦一些,而這件臉較圓,笑容可掬,看起來較為喜感,造型是一個較為豐滿的喜感少女形象。

二、陶瓶的作用

這些人頭形的陶瓷瓶較為稀少,所以專家對這些陶瓷瓶的作用也沒有十分確定的說法,有的也只是大概的猜測,而且不同的專家學者對於陶瓷瓶的作用也是持有不同看法。但是對於他們的功能都持有持有六個字:藝術性、實用性。實用性的特徵是從瓶的上部有一個孔和腹部都有豎耳得出的結論,孔的出現是為了裝和取某種物品。

張朋川認為,這種瓶子是用來裝某種不太常用的液體或者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有關係。而也有專家學者認為,瓶子腹部都是大的代表的是孕婦,所以可能是代表古人對生殖崇拜和助產巫術的體現。但是這樣的看法似乎又與實用性的說法相違背。所以從實用性的角度講,張朋川的說法似乎更加可信些。

但是如果是裝某種不常用的液體的話,這種液體是什麼呢?很溶液讓人聯想到的便是酒,但是那個時候酒是否已經出現?根據近幾年的對仰韶文化的研究發現,出土的文物中確實有酒的殘留,而且大地灣也出現了小口尖底樣式的儲酒容器。那麼這一猜測倒也十分合理。而且在李彥英髮辮的《試析人頭形器口陶瓶》一文中也提出類似的猜測,他在文中提出:

大地灣出土那件人頭形陶瓷瓶有古人重新修復的痕跡,說明這件器具對於古人來說也是十分珍貴的物件。而且確實人頭形的陶瓷瓶出土也確實很稀少。聯想裝酒和稀少,很可能這件器具用於古時候的祭拜先人之用。祭拜時先把美酒倒入瓶中,之後巫師喝下美酒處於醉酒狀態,感覺自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仿佛自己能夠與先人對話,同時也表達了族人與對先人的懷念。

個人感覺這樣的猜測還是十分符合瓶子的功能,但是不管如何,這幾件藝術品都是體現了當時先人的超高的藝術水平,是史前人民的智慧結晶。

參考文獻:

[1]李彥英.試析人頭形器口陶瓶[J].中國陶瓷,2020年05期 :80-83.

[2]李振翼.甘南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J].文物,1995年05期 :40-41+100.

[3]張朋川.甘肅出土的幾件仰韶文化人像陶塑[M]. 文物 ,1979年11期 :52-55.

相關焦點

  • 破損瓷器卻成為一級國寶,原來隱藏珍貴信息,專家:東方陶瓷巔峰
    在長沙博物館,一件破損嚴重的瓷器卻被評為一級文物,擺放在博物館中最顯眼的位置,原來這件殘品瓷器的背後卻隱藏如此珍貴的文化信息。全國各地興起收集文物的熱潮,長沙一支考古隊親自到鄉下收集文物,一上午的溜達,並沒有太大的收穫。最後他們來到一個叫靠山屯的小地方。這個小屯僅僅只有十幾戶人家,農民甚至連溫飽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考古隊並不願放棄。
  • 陶瓷計量單位「件」的含義,普及一下!
    許多陶瓷愛好者在採購或收藏時,經常會被店家的「這個瓷器多少件」、「那個瓷器多少件」、「這是300件大瓶」、「那是150件的」搞得雲裡霧裡的
  • 2件日本國寶13件重要文化財產,這家美術館珍藏的中國陶瓷厲害了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日語: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おおさかしりつとうようとうじびじゅつかん),日本著名陶瓷博物館,以來自中國與朝鮮的珍貴陶瓷收藏著稱。美術館成立於1982年,曾經獲得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得到一批重要捐贈。
  • 中國臺北故宮,大叔實拍20件稀世珍寶瓷器瓶
    我曾經三次到訪中國臺灣省臺北故宮參觀。幸運的是在2019年5月份,竟然被允許和鼓勵使用手機拍攝。所以我才有機會拍攝收集了大量的藏品圖片和視頻,在此之前已經通過圖文圖集和視頻等方式進行了分享,這一篇我將分享20件明清時期的瓷器瓶,件件為稀世珍寶。
  • 敢在陶瓷鍋界拼顏值的,也只有愛麗思了!
    ▼日本愛麗思陶瓷鍋◇◇科普一刻◇◇愛麗思Iris,是日本超級知名品牌,說到它的收納櫃或寵物,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他的廚具也是相當出色,更重要的是非常有個性。3,功能上:不僅是炒鍋,還是盛菜工具就功能上來說,多功能鍋可謂是強者,簡單說是一鍋多用,煎炸蒸炒煮等做法都適合,在國內比較出名的當屬美的和蘇泊爾。
  • 陶瓷是不是越老越值錢?
  • 「文物中的歷史」來自絲綢之路的胡瓶
    隨著胡風傳入的還有一種胡瓶,所謂胡瓶,是指由外域傳入中國的一種貯酒器具的名稱,它最初的材質為金銀制,傳入本土後用陶瓷等工藝仿製改制。因它來自於西方,又多為胡人使用,故稱胡瓶。當然胡地產制的瓶,在胡地不會叫做胡瓶。對於胡瓶的研究,受到許多歷史、考古與文化學者的關注。
  • 《桃源三十》:「暴風雪般的好運」——《中國陶瓷史》收錄的元代定窯四方鼎式爐
    至正十一年(1351)銘青花龍紋象耳對瓶 藏於大維德基金會對於上古三代君臣統治的認同和追慕,促使宋代金石學、古器物學在士大夫的倡導和官方的支持下大為發展,仿古青銅禮器蔚為風尚。忽必烈畫像此件器物集仿古禮器與香花供養於一體,佐證了元代延續南宋宮廷仿古陶瓷祭供禮器,其珍貴程度難以言喻。
  • 景德鎮陶瓷的歷史地位與發展戰略
    但是絲綢和茶葉都被消耗掉了,只有瓷器因為其材質的堅硬而大量保存下來,成為絲綢之路最主要的物證,是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中華文化傳播的載體。通過「海上陶瓷之路」,中國瓷器連帶著附於其上的文化,被「搬運」到世界各地,中國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國文化傳播影響所到之地。這些中國外銷瓷,清晰地勾畫出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世界版圖,哪裡出現了中國瓷器,哪裡中國文化就已然抵達。
  • 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中國珍貴國寶……〈四〉
    河南省 清涼寺(村)公元1086-1125年附錄:這種盞託具信全球只有兩件,全部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茶盞託邊刻有三字「壽成殿」,為北宋著名宮殿。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的大維德中國陶瓷館收藏的中國陶瓷,幾乎囊括了中國陶瓷是各個年代的作品,被公認為除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之外的第三大中國古瓷收藏地。
  • 名列風雲榜的5本玄幻小說:還有一種最珍貴的東西,就在你的身邊
    現在網絡小說層出不窮,種類很多,讓人無法選擇,不要著急,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推薦名列風雲榜的5本玄幻小說:還有一種最珍貴的東西,就在你的身邊1、《超神妖孽》作者:江湖再見這是一個被鎮壓萬載的賤神。這是一個臉皮厚如城牆,誰惹誰倒黴的怪物。
  • 陶瓷投資收藏存6大誤區:越貴越好 以文物等級論價
    一件陶瓷,能夠成為文物,不是因為其市場價值所決定的,而是其具有某種科學價值和歷史研究的價值。我國現存文物,是按其年份長短、藝術水平高低、學術價值、科學價值等不同情況,來劃分標準的。有些陶瓷,譬如仰韶文化階段的一些粗陶,在文物評定上達到了等級標準,但流通到市場上的價值卻不見得很高。加上珍貴文物是法律禁止買賣的,我們更加不建議個人收藏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文物陶瓷。
  • 從釉彩大瓶看大清王朝: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
    中國自古是陶瓷大國,「China」一詞便形象地說明了陶瓷在中國的淵源。當陶瓷燒制技術傳入歐洲的時候,中國的陶瓷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在世界史上曾經有過科技落後,國力衰敗的時刻,但是陶瓷卻一直有其不可撼動的地位,而各種釉彩大瓶更是歷代陶瓷的集大成者。
  • 首屆全國陶瓷藝術作品在線展「第6輯」陳利、申彬作品
    作者談創作:小時候,每當春暖花開,摘映山紅便成了我們孩童時的一大樂趣,很多年以後我特意買了一株種在家門口,卻怎麼也長不好,也許只有回歸自然中,它們才能最美好的展現,於是帶著記憶妝點完心中的山花。作品曾參加第二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第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非遺進清華成果匯報展、第37屆美國羅列藝術節;作品獲得第十屆全國陶瓷評比金獎、湖南省工藝美術金獎;2017年9月至11月,「薄施淡染—陳揚龍醴陵釉下五彩技藝傳承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5件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2018年5月被文化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 禁止境外展出的64件國寶文物,只有它是霸佔整個展廳的鎮院之寶
    位列中國三大博物院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其佔地七萬平方米,一共有六個館,藏品四十二萬件左右,被定為一級品的珍貴藏品就有近兩千件。很多來到這裡的參觀者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眼前的這件文物,巧奪天工、鬼斧神工、舉世無雙,再多的詞彙,在這樣耀眼的畫面面前都顯得十分蒼白。這件文物簡稱清乾隆帝行圍圖轉旋瓶。轉旋瓶高六十釐米,口徑二十釐米。它由蓋、頸、外瓶、內膽、夾層和底盤等部分組合裝配而成,裝飾分:藍釉金彩外觀裝飾和立體主題紋飾乾隆行圍圖兩部分。乾隆帝行圍圖的人物、景致皆按透視比例繪製而成。
  • 在成都,陶瓷文物是這樣「活」起來的
    東方瓷器有它的精美之處 作為天府之國的成都 出土的陶瓷文物也不在少數 邛窯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綠斑和彩繪瓷為主,器物有各種盤、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豐富的小瓷俑最為生動形象,聞名全國,是實實在在的「成都造」。
  • 清朝時期的三眼花翎到底多珍貴 ?清朝三百年只有八個人受賞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不覺有什麼奇怪之處,但事實上,清朝的三眼花翎是非常珍貴的,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賞賜出去的,乾隆在位時總共只給兩人有過這種賞賜,即傅恆、福安康父子,而整個大清200多年來也只有8人擁有,連鰲拜都沒有。
  • 四大陶瓷窯文明史
    我國陶瓷歷史悠久,陶瓷深受世人青睞,國內外傾其畢生精力搜集、珍藏、探索和潛心研究者不乏其人。近幾十年來,隨著國家對文物研究和保護力度的加強,有關部門對一些歷史名窯相繼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發掘與整理,所掘精品迭出,彌補了陶瓷鑑賞中歷史資料之不足。
  • 它是「血見愁」,也叫地錦草,雖說隨處可見,但是卻很珍貴
    ,雖說隨處可見,但是卻很珍貴對於自小生活在農村的我來說,對野草野花是比較熟悉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種地也簡單多了,比如說以前想把除去地裡的雜草,都需要田地裡去勞動,在春夏時節,就是天天去,也有一些雜草除不盡,但是現在就簡單多了,因為現在有一種藥物叫做除草劑,只需要輕輕一噴,雜草就能全死光,這種方法,雖說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是去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對野草的傷害太大了,有些野草幾乎已經滅絕。
  • 女人一生必敗的化妝品,其實只有9件
    導讀:女人一生必敗的化妝品,其實只有9件文|婷婷時尚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人一生必敗的化妝品,其實只有9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