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很空靈的一首詩,極平常的問句,便讓人感到妙趣無窮

2020-12-26 詩文大觀園

古代詩人中有許多的隱逸之士,最熟悉的莫過於陶淵明了,躬耕于田園,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生活,不知被多少人羨慕。詩佛王維,喜好佛法,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那空靈悠美的意境,令人陶醉。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他筆下的田園生活,猶如靜靜流淌的泉水,分外地撩動人心。他們都是隱逸者,將隱居生活過得這麼瀟灑愜意,不知令多少人羨慕。

隱逸的人他們不在繁華的鬧市,深居於渺無人煙的山間,這樣的人真箇就是我們所稱的世外高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寫隱者的詩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松樹下問小徒兒,說先生採藥去了。詩人到山林尋訪隱者,來到了他的住處,主人卻不在,只有他的小徒兒在。門前有幾棵松樹,詩人就在松樹下詢問他,你家主人哪裡去了?這位小徒說他去山中採藥了。這是極平常的問句,一問一答,自然流暢。但是詩人沒有在門外問,也沒有在屋內,只是在松樹下。

「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而且松樹象徵著堅強優雅以及長壽。詩人尋訪的這位隱者剛好去山中採藥了,或許知道精通各種草藥,是個名醫。隱居在世外,詩人尋訪不到,這兩句就給人一種隱居山林的很清高的隱者。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只知道他在山中,具體在哪,雲深霧繞就不清楚了。詩人又問這個小童,他就說就在這座山裡,可是具體在哪就說不清了。這個隱者採藥到了茫茫的大山深處,山中有溼氣,雲霧繚繞,好似仙境。

詩人要拜訪的這個人仙氣飄飄的,好似神仙。雖然沒有拜訪到他,但是卻足以感受到詩人對他的敬仰。他隱沒在白雲中,是說他有白雲般高潔,松樹是讚頌他健碩的風骨,如松般屹立不倒。

這首詩只有短短四句,卻寫得非常空靈,松下的童子,隱沒在雲深處的隱者,詩人與童子極為平常的話語,就將隱者的瀟灑閒逸之情表現得出神入化。一字一句,反覆讀來,感覺妙趣無窮。詩歌來源於生活,看似極為平常的生活場景,平凡的語言,卻在字裡行間卻展現獨特的意境。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給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賈島很感人的一首詩,雖然朋友不在身邊,但是無時無刻不思念對方
    可能大家對賈島比較熟悉的還是《題李凝幽居》、《尋隱者不遇》、《劍客》這三首詩,其實他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別具一格,作為一位從底層走出來的詩人,賈島能夠在唐朝詩壇佔據一席之地,除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就是他詩歌的獨特性。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寫得有為有趣,讀來也是令人讚嘆不已。
  • 唐代高僧的一首詩,只有8句,道盡隱士的嫻雅生活,足以媲美賈島
    「一個人一首詩」,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唐代的那些著名詩人,你會選用哪首詩呢?比如說李白,比如說杜甫,比如說王維、孟浩然……實際上,這些人流傳下來的詩文非常多,而且經典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真的要用一首詩來代表他們的水平,確實不太容易。
  • 賈島,精美詩詞背後,是精彩的經歷
    這首詩是唐朝大詩人賈島的《題李凝幽居》,說起賈島,他可是位傳奇詩人,後世尊稱「詩奴」,因生活所迫出過家,當過僧人,喜歡騎毛驢。而一說起詩人,我就會自動腦補出以下幾個畫面:畫面一:詩人拿著裝酒的葫蘆,咕嚕咕嚕喝上幾口,然後一聲嘆息,一首傳世佳作便從口中緩緩吟出。
  • 賈島:大唐文壇的最後一個匠人
    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中晚唐社會動蕩不已,文壇便有一大批以孟郊、賈島為代表的「苦吟詩人」。 李白瀟灑豪放,被稱為「詩仙」。杜甫心懷天下,被稱為「詩聖」。李賀神秘詭譎,被稱為「詩鬼」。 《題詩後》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 字斟句酌看賈島,一推一敲成故事
    賈島簡介:賈島(779-843年),唐代詩人,儒客大家,字閬仙,一作浪仙,人稱"詩奴",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今天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推敲由來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詩留了下來: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
  • 一首經典的唐詩,人人都會背,有一句詩用來形容大器晚成的人!
    那麼中唐詩人賈島的這首《劍客》,也是這麼一首有趣的詩,特別是第一句,它同樣令人讚嘆,現在也是時常用來形容用功的人,這樣的作品應當說也是最值得一讀,只要能夠理解透詩句中的意思,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對於自己的表達能力也會大有好處。《劍客》唐代: 賈島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 阿蒂仙 夏夜清風:一首空靈淡遠的散文詩
    夏夜清風的香味感受一首空靈淡遠的散文詩夏夜湖畔,隨風輕搖的蘆葦在香水時代,夏夜清風最明顯氣味投票:乾草、青草、椴樹花、麝香、橙花、木質 香、玫瑰、睡蓮、胡椒、茉莉其實人在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不同環境和不同狀態裡
  • 本周詩評(4)淺談絕句中的設問句
    攝影:字母 寫作要求:七言絕句一首,起承轉合,其中一句為設問句 本周活動的要求是題圖寫一首七絕,並含有一句設問句
  • 白居易的一首小詩,26個字,像詞一樣,語言之美不輸《洛神賦》
    這首詩表達的是有些人或事物,就像那「花」和「霧」一樣,來得匆忙,去無蹤跡,再不可得。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如夢如幻,如霧如電。美好的人或事,存在過,卻又消逝不見,令人追想,惋惜。整首詩,語言空靈。「花──非花,霧──非霧」,一開始就給人一種捉摸不透的感覺。而後的「夜半天,天明去」,比喻事物短暫易逝,難以長久。而花和霧,本身也是短暫易逝,難以長久的,整首詩比喻形象,語言給人以飄渺、空靈之感 。
  • 詩的設問反問作結的方法與作用
    以問句作結,是一種普遍使用的方法。問句作結,可以是疑問、設問、詰問、反問。其作用在於設置懸念、故留懸念、強化懸念。有懸念就會引起人們的思考、探索、深究到底。這一系列由讀者自行完成的思維過程豐富和完善了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自然使詩味益加厚長。1.疑問作結。且看皇甫冉的《婕妤怨》:花枝出建章,鳳管發昭陽。借問承恩者,雙蛾幾許長?
  • 杜甫的一首「諷刺」詩,婉轉空靈,卻一直被誤解成讚美詩,太無奈
    比如曹植罵曹丕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紅樓夢》裡,曹雪芹罵孫紹祖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清代詩人文映江的「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這些都是「罵人」的名作,沒有一個髒字,卻含義透徹。
  • 文學作品欣賞:相知是一首詩
    相逢是一首歌,相知是一首詩。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見知己之難遇,可見知己之難求,可見真正的相知之艱難。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真正的知己應是相逢而相知,相交而深交,進而成為知心,進而成為知己,那絕對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孤帆一片日邊來」,「獨在敬亭山,相看兩不厭」,是「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不是情人,勝於情人,超越恩怨,超越血緣,超越時空,超乎性別與年齡,超越經濟和物質,超越愛情與生命。
  • 二月二,一首詩帶你領略秀麗春光,最後一個問句卻又叩問人心深處
    在這一天,由七處不同位置的星宿組合而成的龍形星象,只有龍角位置的星星出現於東方地平線之上,所以人們便把二月初二這一天稱為「龍抬頭」。在古時,不同的天象有著不同的寓意。如二月初二這一天,正處於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與春分之間,此時正是冬春交替氣溫回暖,沉睡的萬物逐漸甦醒的時節。猶如經歷漫長寒冬的龍,在聲聲春雷中抬頭欲作振飛之勢。
  • 王維晚年一首詩,當中10字清麗自然,美得不可方物
    以前,一讀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類的句子便想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想到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們二人作為古代隱士與詩人的結合體,詩中所描繪的精神境界令無數人所憧憬嚮往。
  • 山中尋訪世外高人而不得,賈島寫下這首20字唐詩絕句流芳百世
    或許是一舟一杯酒一老翁,但是那份自在是廟堂之人不會理解的。然而,在古代士大夫的視野當中,他們的路很難選擇,而且往往在矛盾之中。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其實也是更渴望自由的生活。所以在很多詩人的筆下,在廟堂之高之時無不羨慕江湖之遠的隱居之人,甚至不惜路途遙遠前來拜訪。比如賈島。賈島一生很悲劇,早年出家為僧,有才卻總也沒有機會。
  • 殺氣重的那些詩:李白遊俠夢,嶽飛慷慨激昂,最後一首霸氣又經典
    之後的賈島也曾天真的認為,憑藉自己平生所學,一定會考中。但是,結果呢,次次名落孫山。屢試不中……這樣的心境之下,賈島寫下了《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寥寥草草二十個字,賈島寫得那是驚心動魄。我有一把劍,磨了十年,劍刃寒光閃閃。如今我將它取出,給您看,誰有不平事。
  • 蠔油香菇:一道菜、一首詩、一曲歌,一個女媧造人的傳奇
    蠔油香菇:一道菜、一首詩、一曲歌,一個女媧造人的傳奇周忠應有人把蠔油香菇當成素食,我覺得是錯誤的。因為蠔油是用牡蠣熬製而成的調料,而牡蠣是海裡的動物,僅憑這一點就說明這道菜不是素食。但香菇用蠔油來炒,卻讓香菇味道鮮美,餘味綿長。
  • 詩魔白居易想喝酒了,於是寫下了這首詩,竟成了人人喜歡的一首
    「雪」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暢飲的闊大背景,寒風瑟瑟,大雪飄飄,讓人感到冷徹肌膚的悽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襯出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能飲一杯無」,輕言細語,問寒問暖,貼近心窩,溢滿真情。用這樣的口語入詩收尾,既增加了全詩的韻味,使其具有空靈搖曳之美,餘音嫋嫋之妙;又創設情境,給我們可以想像,劉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詩後,定然是立刻欣然而來,兩人痛快暢飲,也許此時屋外正下著鵝毛大雪,但屋內卻是溫暖、明亮,是多麼溫馨愜意,令人身心俱醉。
  • 賈島短短20字寫透俠客「亮劍」精神,最後兩句更是豪氣沖天
    這個典故來源於唐代詩人賈島,有一次他在拜訪友人時寫下「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詩句,後又覺得句中的「推」字應換為「敲」字,他苦苦糾結,沉迷其間,竟闖入唐代官員韓愈的儀仗隊中。韓愈詢問其為何闖入儀仗隊,賈島就把他的詩句和糾結字眼的事情說與韓愈聽。
  • 一首詩「妖豔之極」,旁徵博引,只為誇讚絕色美人
    誇讚絕色美人的詩我們都讀到過,並且還很多,才高八鬥的曹植有《美女篇》;漢時樂師李延年有《歌詩》;《詩經》裡更是多不勝數,最廣為人知的專門描繪女子絕色的當數《碩人》,但有這樣一首詩,為了誇讚一個絕色美人,真可謂旁徵博引,結果還被後世之人評為「妖豔之極」的,恐怕也算是極為罕見的了。南朝梁·劉緩·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1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