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隨著各朝各代的更替,都伴隨著各種不一的神話傳說,從上古的逐鹿之戰,到如今我們從影視劇中所熟知的民間神話。暫且不論真假,可在民間流傳廣為流傳。今天就要為大家盤點上古四大邪怪:獬、鏡之靈、昔之念、怨之靈。
首先要說的便是獬了。相傳此邪物最早記載於《山海經》中,獬乃是上古神獸,體型大者如牛,小者如毛,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有一角,可辨人心。
相傳這獬雖是上古時期一種神獸,卻一直生存於現實,擁有強大的靈力,並且只是一團氣體的存在,沒有實體,所以此種邪物永遠不會被消滅。
據說,它最主要是以人心隱秘為食,故常與人打交道。也就是說,它喜歡吃掉一些擁有隱秘的人的靈魂。雖然它不會主動傷人,也不如鬼物兇戾,但確實人們最怕,也最不願遇到的邪物。
因為它以人心的隱秘為食物,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只要你遇見它,你必須說出心底最深的秘密。如果說謊,它必會帶走對方的靈魂,而秘密之所以稱之為秘密,自然是不願被外人所知之事。所以這個獬,是人們最怕也最不願遇到的邪物之一。
鏡之靈最早起源於民間傳說之中,相傳此靈乃是魑魅之列,是魅惑勾引人的邪怪,其無形無體,無意無實,乃是心之邪物。所謂心之邪物,便是現於子時,生於人心,長於恐懼的恐怖邪惡之靈。
傳說它們從古至今都存在於真實與虛幻之中,以眾生的恐懼之念為食。相傳它們專門依附藉助鏡子與眾生接觸。只要在午夜十二點,以鮮血染紅鏡子四周,便可窺探到他們的實體。它們會化作鏡中的你,模仿你的每一個動作與神情,只要動作跟你動作徹底一致,便能擺脫幻境走出鏡子,以你的身份現世生活,而你獎盃永生永世封入鏡子內。相傳此靈也是最讓世人所忌憚的。
接著便要說到昔之念了。世間萬物皆可成妖,這昔之念便是一種極度稀少的妖,與別的鬼妖不同,昔之念雖然是為妖,但卻終生不得寸近,無法修行。它無形無質,生於過去,而成於現在,是一種概念上的妖怪。
昔之念乃是生靈留下的一股執念,指一種強烈的不舍、羈絆、不甘心,有些怨恨的意念,或是思念,或是等待,或是承諾。而在心裡存在與過多的這種感情會容易導致極致的執念。
相傳哪怕在生靈死去,靈魂隕滅後依然存在,便會化作昔之念,繼承該生靈的本願,留在原地等候著那份執念信息之人,或心系之物的到來。
但是如果長久等不到,並會在原地經久不散,形成一種邪惡的,帶有詛咒的黑暗力量,積聚沖天執念,凡觸碰著必死,並產生新的昔之念,散發恐怖消亡,讓其不斷蔓延。
然後要提到的便是怨之靈了。相傳東方的靈魂觀念總認為,死者必須入土為安才能進入到下一個輪迴。所以沒有順利往生的人,不是找不到人投胎變成四處漂泊的孤魂野鬼,就是成為含恨而終而死,或是對世間存有依戀的怨之靈,這是種源自道教的生死觀。
但是傳說真正的怨之靈乃是無盡怨念而生的怪物,它們因人的怨念及絕望等負面情緒所生。因此是可以讓世人感到來自於心靈的恐懼,其似鬼非鬼,似人非人,似妖非妖。
它們又如魑魅一般,無形無質,能幻化一切,但是唯獨對於人類有極強的殺念與怨念,只要遇見它的人都將被其所殺。它雖與鬼極度相似,也是人無盡的怨念積累後所化,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鬼是個個體,而它卻是怨念的集合體。
上古四大邪怪已經為大家介紹完了,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出,所謂的邪靈都是由自己的心念而生,所以說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堅持自己的初心,又何懼鬼神,何須懼怕那些無中生有的邪靈呢?
最後望大家都可在這繁華且殘酷的時代中,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不抱怨,不洩氣,不自憐。無論年紀何許,所處什麼環境,都能做一個勇敢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