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視頻裝置《拈花》。
9月14日至12月8日,瑞士著名女藝術家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個展「留漣」在廣東時代美術館舉行。這是皮皮洛蒂·瑞斯特在中國的首次個展,她特意為時代美術館這個空間和附近社區居民創作全新作品,包括《拈花》、《純真的燈籠》、《放鬆你的眼球》等。「她用一種兒童般的好奇,未經汙染的眼睛來看待這個世界,再平凡不過的東西,例如,內褲、碟子、泡泡、花瓶、廢棄的包裝盒,在她眼裡都可以有一個新的生命和無限可能。」策展人沈瑞筠說。
作品A 內褲燈籠
「中國人晾曬內褲,西方是禁忌」
邁入時代美術館一樓大堂,一個由無數內褲組成的吊燈懸掛於上空,皮皮洛蒂特別創作的影像投影到吊燈上,給觀眾帶來奇幻的感覺。這個作品名為CapeCodChandelier(鱈魚角水晶燈),組成這件「水晶燈」的內褲全部來自皮皮洛蒂的朋友和家人。「中國人習慣把內褲掛在陽臺上,而在西方這是禁忌。我利用這一點文化差異創作了這個作品。」開幕式當天,皮皮洛蒂穿著花裙,用紅色唇膏在臉上塗抹幾道鮮亮的紅色,充滿童趣。
皮皮洛蒂1962年生於瑞士萊茵河地區,目前生活在美國洛杉磯,她曾兩度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舉辦個展,曾被授予普瑞米歐傑出成就獎、胡安·米羅獎等。
策展人沈瑞筠表示,第一次在美國看到皮皮洛蒂的作品就非常喜歡,並希望自己的工作單位時代美術館能邀請皮皮洛蒂以回顧展的形式舉辦個展。
作品B 裝置《拈花》
讓人回歸本真的觸覺、視覺
皮皮洛蒂擅長將感官畫面、音樂以及文字融合到一起,創作出一些令人著迷的裝置作品。這次「留漣」個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就是大型視頻裝置作品《拈花》。13個投影橫跨百米長的展廳,影像中沒有明確的敘事,皮皮洛蒂通過舌頭親吻水、手指撫摸花朵、葉子在微風中微微顫動幾個鏡頭拼接,模擬生命中的脈動和韻律,表現人類如何以更加細膩地與大自然接觸。紅、藍、紫、玫瑰紅等色彩炫麗,讓人如夢如幻。
皮皮洛蒂特意沒有在作品前安排椅子或沙發,「我希望觀眾能在裡面隨意走動、跳動,在行進中欣賞這件作品。」她說,生活在人擠人的空間,能感知的東西越來越受限制,「我通過觸覺來感知藝術,和周圍的人好好感受這個世界。」據皮皮洛蒂的女助手回憶,皮皮洛蒂與助手們特意在展覽前一個月來廣州布展,雖然來廣州就生病發燒,但「皮皮洛蒂像個大孩子,總是很快樂地創作,她也希望把快樂傳染給觀眾。」
作品C 燈籠裝置
與小區居民合力完成
「皮皮洛蒂摒棄美術館高不可攀的姿態,把它看成一個向大眾傳遞靈魂信息的媒介。她把作品融入美術館周圍的居民的生活。」沈瑞筠介紹道。2012年初,皮皮洛蒂來到時代美術館,被美術館與居民小區深度結合的形式吸引,希望可以在這裡創作出與環境結合的全新作品。
展廳一翼,皮皮洛蒂用自己在廣州期間收集來的魚線、玻璃球、鏡片等物體創作出一件優美的裝置作品《放鬆你的眼球》。「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房間,覺得這像是一個飛機的駕駛室,人們可以看到遠方的山和高樓。」皮皮洛蒂說,因此她根據這間房間設計創作了《放鬆你的眼球》。的確,透過玻璃球,你依稀能見到窗外這個經歷了35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城市裡車水馬龍、日新月異、夾雜著汗味的真實生活。
此外,皮皮洛蒂在時代美術館所處的小區的露天花園裡創作出裝置作品《純真的燈籠》,她在花園中拉起3條鋼索,掛上數十個由廢舊塑料製成的彩色燈廢舊塑料製成的彩色燈籠籠。這是她與小區居民共同製作的,展出期間正是中秋節前後,燈籠增添不少喜慶氣氛。「一方面表達環保的主題,另一方面使普通百姓深入接觸當代藝術。」她說。(記者 陳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