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初次登上《歌手》這個舞臺,是在2018年,最終取得了亞軍的成績,冠軍是Jessie J。談到為什麼再次來到這個舞臺時,他說出了來到這個舞臺的初衷。
「我很希望觀看節目的人,能夠看到中國的流行音樂不是只有以前《歌手》上聽的,那些我們翻唱的經典老歌,每個時代需要有每一個時代的音樂,我也希望觀看節目的人能夠看到,現在的音樂也是有靈魂的。」
說到現在的華語音樂,阿邦認為這幾個人足夠稱得上是代表人物:梁博、毛不易、華晨宇、還有易烊千璽,他們都是有理想的音樂人。
毛不易的詞有韻味,梁博的曲自成一派,易烊千璽的舞乾淨利索,華晨宇的火星魅力,讓你無法移動雙眼。
當然,以上幾位的亮點不止這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色。
2013年,快樂男聲長沙唱區十強決選現場,華晨宇憑藉原創的《無字歌》全票晉級長沙唱區10強,也因此被稱為「火星弟弟」 。之後,火星這兩個字,也成了他的標籤。
有人說,他的歌像一個黑洞,一旦愛上了,就會「越陷越深」,這大概也就是來自火星的吸引力。
舞臺下的華晨宇是個靦腆害羞的大男孩兒,舞臺上的他卻是個「瘋子」。無論是原創歌曲,或是改編的歌,他總能給大家帶來驚喜,舞臺上的他像是一隻「脫韁的野馬」,完全活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
能讓華晨宇的音樂有這樣的特點,阿邦認為和他的成長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華晨宇小時候兩三歲時,父母就分開了,在他的世界裡只有爸爸,他很怕爸爸,和爸爸說話都會用敬語「爸爸您好」,從小父親也從來沒誇過他,即時考了全班第一,考了滿分,父親依然不會表演他,並且父親會經常和他強調一句話:「不要指望我來教你任何東西」。
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讓華晨宇即便從小到大都沒離開過家,但是卻覺得家離他很遠。
在華晨宇參加快樂男聲時,講過一個創作的經歷,他常常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創作音樂,一開始沒有聽眾,他就唱給自己聽,自己沉浸在自己的音樂裡。
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沒有固定要傳達的想法,也就是傳說中的:「沒有特點就是最大的特點」。
他希望每個人聽到的音樂,在腦海裡浮現的畫面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所經歷的事情不一樣,聽到同樣的歌,但是不同的人卻能在歌裡感受到不同的自己。
我想,這應該是兒時的童年經歷,帶給華晨宇的「孤獨感」,音樂像個朋友,陪伴著他成長,融進了他的身體裡,最終變成了他獨有的特點。
每次看舞臺上的華晨宇,會有種享受的感覺,或許是他享受音樂的樣子感染到了大家,也讓我們進到了他的世界裡,在他的火星上,找回內心深處的自己。
「音樂瘋子」華晨宇,用他的音樂態度,一次次刷新了我們對他的認知。我相信,每一次的蛻變背後,是他對自己的無數次否定之後的肯定。
童年的你,也許是孤獨的,但是,今後的路,有我們陪你,我們期待著未來的華晨宇!
文 | 阿邦
圖 |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