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新冠疫情紅燈下,那些「跑毒」的中國人

2020-12-13 騰訊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

在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六千之際,義大利政府緊急封鎖倫巴第大區及14省,這是迄今為止,該國採取的疫情相關最嚴厲、最徹底的措施。

在這個歐洲疫情重災區,義大利的華人華僑,有困惑畏怯、也有坦然自安,有堅守學業事業、也有不懼周折果斷回國。他們一開始揪心武漢,沒料到時隔幾日,義大利也成疫場,只能及時自救之餘,守望相助。

3月7日當天,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1332例,目前累計確診6012例,累計死亡233人。疫情也已從此前的89座城市,蔓延至93座城市。

為了應對全國持續惡化的新冠肺炎疫情,義大利總理孔特於7日晚緊急召開內閣部長聯席會議,公布封城令:將倫巴第大區及14省納入紅色封鎖區。

「不戴口罩怕被傳染,戴口罩怕被歧視」

剛剛過去的春節,由於即將到來的考試周和早已定好的旅行計劃,老家在瀋陽的伊萊(本文受訪者皆為化名)並沒有準備回國。

1月21日晚,大年二十七,義大利米蘭博科尼大學。伊萊獨自在校圖書館備考,她不時打開手機,刷新新冠肺炎疫情。

彼時,國內確診病例不到300,武漢尚未封城,百步亭社區剛剛舉辦了傳統的「萬家宴」活動。

米蘭則是義大利疫情重災區倫巴第大區的首府,21日凌晨,在倫巴第大區確診的義大利第四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後來被確認為「1號病人」。

看到武漢上了熱搜後,伊萊決定在網上採購一些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21號當晚在亞馬遜下單時,頁面顯示,口罩貨源充足,單價正常。第二天中午,200個口罩就寄到了她在米蘭的家裡。

(圖說:伊萊買到的防疫物品 受訪者供圖)

伊萊是幸運的。口罩到貨第二天,亞馬遜的口罩店家就陸續斷貨,兩三天後,藥店口罩脫銷。「義大利藥店剛開始很疑惑,為什麼中國人開始屯口罩」。

疫情風聲鶴唳之下,這些防疫用品成了華人的標配。

另一個疫情重災區威尼託大區的小能就沒這麼幸運了,在他意識到疫情嚴重性時,防疫用品早已經被搶購一空,商家漲價的情況也數見不鮮。

根據義大利當地媒體的統計,上周,義大利超市中,日化、食品類的銷量翻了三倍。

小能最終沒有買到口罩,現在只能借室友的。他所在的城市威尼斯,不久前還舉辦了狂歡節,面對人頭攢動的狂歡隊伍卻鮮見有人佩戴口罩,小能只敢遠遠地在外圍看一會。

(圖說:威尼斯狂歡節)

一位在米蘭開美甲店的老闆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在義大利,絕大多數華人的店鋪主動選擇閉門關張,他們對疫情的重視程度,遠超義大利當地人。

實際上,早在1月底,義大利總理孔特就宣布舉國進入為期六個月的緊急狀態。2月底,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義大利對十餘個市鎮採取封閉管理。

但與華人警惕意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義大利民眾的後知後覺、不以為意。

2月26日,義大利議員馬特奧因為戴口罩進入議會被嘲,他怒摔話筒:「我去過三個疫區,戴口罩是為大家安全著想,如果你們是聰明人,你們也早就戴上口罩了。」

對此,有義大利媒體批評馬特奧佩戴口罩的行為十分「不成熟」,除了「製造民眾恐慌」沒有任何意義。

但是,這段怒摔話筒的視頻,卻迅速登上中國的微博熱搜,中國網友們紛紛點讚支持。3月2日,馬特奧用中文發帖稱,「謝謝中國和中國人民」。

在被封閉的威尼託大區沃鎮,甚至有當地居民聚集在廣場,手拉巨大橫幅,要求「歸還自由」。

在威尼託大區首府威尼斯,政府宣布提早結束狂歡節的命令,也沒有成功阻擋義大利民眾對這個傳統節日的熱情。

各地宵禁實行幾天就被民眾抗議而解除的現象也曾發生。學校停課後,甚至還有學生上街遊行,帶著樂器慶祝難得的「假期」。

不戴口罩的言論,此前一度成為歐洲社會的主流。包括義大利在內的歐盟國家衛生部都向民眾呼籲:除了醫務人員,沒有病的人無需佩戴口罩。

所以,除亞洲面孔外,義大利街頭比較少見到戴口罩的人。

在義大利做進出口生意的沈女士陷入了兩難境地:不戴口罩擔心被義大利人傳染,戴口罩擔心被歧視。

根據多位華人對記者的描述,他們都曾親身經歷或聽說過,亞裔因為疫情而被「騷擾」的情況。

有義大利人在華人面前故意咳嗽、叫他們「中國病毒」,有惡作劇的青少年把華人臉上的口罩扯下,更有甚者,雙方產生肢體衝突······

「氣憤之餘,我們華人很困惑,也替歐洲捏把汗。」沈女士說。

跑毒,乃無奈之舉

「學校停課了,趁著我們村被封之前跑毒回國了,回國隔離後又是一條好漢。朋友們,決賽圈見!」

2月28號,在博洛尼亞留學的柯文在朋友圈記錄下自己的回國計劃。博洛尼亞所在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是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第二大重災區。

「跑毒」是遊戲用語,指玩家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跑到安全區,否則將中毒掉血,最終死亡。玩家躲避毒圈的做法,則是所謂的「跑毒」,也是現在海外年輕人對自己躲避疫情的調侃。

伊萊就是最早「跑毒」的一批人之一。記者聯繫上她時,她已經在國內的家中居家隔離多日。

她選擇「跑毒」的理由,源於對義大利國情的判斷。

「義大利的醫療水平還可以,但醫療系統運作非常慢。我一個同學食物中毒被送到醫院,8個小時之後才見到醫生。義大利醫療資源有限,萬一確診,可能沒有辦法得到很好的救治。」伊萊在自己的vlog中介紹。

此外,食物、生活用品、防疫物資在疫情後期可能會得不到保障、作為旅遊業發達的國家,義大利人對待疫情的重視程度堪憂等等,都是她考慮到的因素。

在做足了物資和心理準備後,伊萊穿越米蘭疫區,轉機兩次,跨越八千多公裡,成功回國。

在飛機這個極度危險的密閉空間裡堅持不吃不喝,中轉機場裡找一個沒有人的角落吃飯,洗手、擦消毒液擦到手疼······伊萊分享自己的經歷。她透露,與她同航班回國的,還有很多華僑。

在瀋陽的家中隔離多日後,伊萊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對義大利疫情的判斷,很多都被應證了。

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對義大利醫療系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多位華人反映,撥打義大利衛生部熱線1500或以800開頭的大區熱線,常得到「在家等著」的答覆,症狀輕的話,會被建議居家隔離。撥打118求救,醫院也是一床難求的狀態。

目前,伊萊每天需要向社區報三次體溫,疾控中心也給她做了鼻腔採樣。

同樣從米蘭「跑毒」回國的留學生張成,剛剛抵達老家泰安,被隔離在政府指定地點,抽了血,做了CT,他慶幸自己能夠及時回國。「我們專業十幾個中國人,只有三四個還沒決定走。」張成對記者說。

在義大利華人華僑「跑毒」回國的情況下,一種情況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輸入型確診。截至發稿前,我國各地共計已有近20例從義大利輸入的華人確診病例。

對此,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3月6日曾答記者問,談及包機「撤僑」問題。

「一些旅意僑胞、留學生對目前疫情比較焦慮和擔憂,流露出回國的想法。根據國內防疫實踐經驗和醫學專家的意見,疫情期間應盡力避免旅行,減少乘坐飛機等密閉式交通工具,防範發生交叉感染。

目前,我未聽說使館考慮包機『撤僑』。我願強調,先期已訂好回國機票的同胞,務請提前向國內戶籍地、常住地政府報備,同時亦向使領館備案,入境後請配合遵守國內各項防控措施。」

「困獸之鬥」

華人回國避疫或治療須三思而後行。不過,想要逃離疫區的,何止是華人。

當地時間3月7日深夜,義大利政府發布緊急封城法令草案:倫巴第大區將全面封城,同時封城禁令還涉及包括摩德納,帕爾馬,皮亞琴察,雷焦艾米利亞,裡米尼,佩薩羅和烏爾比諾,威尼斯,帕多瓦,特雷維索,阿斯蒂和亞歷山德裡亞在內的11個省。

除執行任務的軍警、醫護人員和緊急救援人員,紅色隔離區禁止所有人員出入。法令自當地時間3月8日0時起實施,將持續到4月3日。

(圖說:義大利總理孔特)

在8日凌晨2點召開的記者會上,義大利總理孔特將封鎖省份數量提高到14個。「這是國家緊急狀態。」孔特說。

在封城令下,預計約有1500萬人將受到影響,佔義大利人口的四分之一。這樣的緊急命令,甚至讓地方政府措手不及。

倫巴第大區主席Fontana表示,自己最後一刻才收到封城令草案,法案的方向是正確的,但規則是「混亂的」。

威尼託大區主席Zaia也坦言,自己並沒有參與起草該法案,也是最後一刻,才看到這些封城措施,短時間內確認和實施是不可能的。

(圖說:米蘭Garibaldi火車站)

根據義大利Fanpage報導,3月7日深夜,有市民衝向米蘭和倫巴第大區內的火車站,爭先恐後地來到售票機前,意圖購買火車票離開。

在Garibaldi火車站,就有數百民眾湧入,準備登上23:20出發的最後一班城際列車,部分旅客甚至沒有票也登上列車,並願意支付罰款。

Fanpage採訪一位市民,是否是為了逃離現在的「緊急措施」。市民回答道:「不是,我只是為了回到在羅馬的家。」

有報導稱,很多義大利南方人由於擔心自己長時間無法回家,因此趕在封城令實施前逃離米蘭,回家或者到別處投親靠友。

在米蘭開美甲店的娜娜也被困在義大利。

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娜娜只出過兩次門,還是他的哥哥開車帶她去超市採購食物。

據她介紹,從發現第一例確診病例開始,米蘭的華人店鋪就「頗有默契」地陸續休店,「目前是完全沒有收入的階段,經濟損失就不提了。」

娜娜沒有想到,從一開始為武漢揪心,到為自己的處境發愁,這之間只相隔兩個禮拜。

「國內疫情嚴重時,我們很擔心,就自發捐款捐物。其實義大利口罩不多的,被我們買了很多寄回國內。」

娜娜發了幾張她的朋友圈截圖給記者,記錄著義大利僑界捐贈的物資,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接受物資的反饋。

「我只捐了一萬人民幣,但我們還挺自豪的。」發這句話給記者時,娜娜帶上了兩個「笑哭了」的表情。「但沒想到馬上就輪到我們了。」

她不是沒有考慮過回國「避疫」。令她猶豫再三的,是兩個年幼的孩子:一個4歲,一個10個月。幼子不可控,不能一直戴口罩,在回國途中的感染風險,是娜娜最大的顧慮。

「國內已經焦頭爛額了,我也不想回去給國家添麻煩。」娜娜說。

工作同樣陷入停滯狀態的,還有做進出口貿易的沈女士。由於她做的是對口中國的酒類出口,疫情影響,她已在義大利的家待工一個月有餘。

1月23號,她和丈夫從義大利回國過年,受到國內疫情影響,他們縮短假期,1月30號就返回義大利。自我隔離14天後,他的丈夫開始工作。

據沈女士介紹,從事餐飲業的丈夫,近期生意額降到了10%,上班人員也減少了三分之二。

面對義大利疫情,沈女士說的最多的一個詞是「困惑」。例如,封鎖區內,酒吧和餐廳可以繼續營業,但必須保證,所有人間隔最短距離為1米。

「情況越來越混亂,簡直一團糟。」一位在瑞士工作的義大利女士向記者「吐槽」:這是醫生之間的鬥爭,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鬥爭。有人說這只是流感,無需擔心。也有人說,這是旨在摧毀義大利經濟的生化武器。」

義大利是當前歐洲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該國疫情最嚴重的北部,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此外,佔整個義大利經濟比重的12%的旅遊業也損失慘重。

博科尼大學的經濟學家達維裡對美聯社表示,義大利經濟很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現0.3%的衰退,可謂雪上加霜。

上周,義大利政府已經擬定了一項75億歐元的紆困計劃,旨在資助中小企業,並且還計劃對受到衝擊的企業執行稅務減免。近乎零利率的歐洲央行,也可能在下周再次宣布降息。

但是,義大利金融業依然沒能擺脫十多年前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壞帳,該國的公共負債額在歐盟內也僅次於希臘。

這意味著,疫情過後,義大利政府、銀行恐怕將沒有足夠資金來啟動刺激經濟政策。

如何安然度過這場疫情危機,如何化解疫情帶來的經濟重創,在古羅馬的鬥獸場,義大利正在上演一場現代疫情中的「困獸之鬥」。

相關焦點

  • 他們是歐洲中國人?中國人跟時間賽跑,義大利讓時間先跑
    「最慢國家」這個頭銜,在全世界都沒有人願意跟義大利搶。義大利人經常被叫做「意呆」,在他們眼裡,吃頓披薩,曬個太陽就感到很興奮。他們慵懶又樂觀,做什麼事情都不會著急。[中國人喜歡走馬觀花花看「景點」,打卡式趕鴨子,在託斯卡納還能夠做到行色匆匆的,一定是中國遊客]的全世界沒有誰能比義大利人更天性散漫了,他們追求自由,享受藝術,美食,美酒,美女和咖啡。「您今天工作辛苦了」義大利語怎麼說?
  • 美媒:新冠疫情下美國人如何過聖誕節 狂歡派對戴口罩隔開距離家庭...
    中國小康網12月9日訊 老馬 今年,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聖誕樹下的狂歡派對與往年完全不同。往年這是聖誕季的一個旅遊熱點,遊人如織,但現在由於新冠疫情變成了一個要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限時場所。在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聖誕樹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主持下點亮。這是一項自1964年開始的國會傳統。今年的這棵樹來自科羅拉多州,上面掛滿了當地人民手工製作的掛飾。美國西岸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羅迪歐大道也開始有了聖誕節的節日氣息,但是和很多其他商家一樣,今年這條全世界最著名的購物街也經歷了銷售額的下跌。
  • 秘魯衛生部發布流行病學警報 以應對新冠疫情蔓延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秘魯《公言報》報導,當地時間7日,秘魯衛生部下屬的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發布了一項流行病學警報,以應對近期秘魯新冠確診病例、死亡病例和住院人數的增加。
  • 全球專家展望新冠疫情「第二年」的世界
    的新冠死亡率較低,只需將越南(每百萬人死亡0.4人)、中國(3人)、新加坡(5人)、韓國(10人)、日本(17人)與比利時(1446人)、西班牙(979人)、英國(877人)、美國(840人)和義大利(944人)進行比較。而這些數字只是冰山一角,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更大的故事:能力從西方轉移到東方。
  • 外媒:新冠疫情推動全球企業併購
    外媒:新冠疫情推動全球企業併購新華社北京12月8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12月5日報導,2020年四季度有望成為自2016年以來全球併購活動最活躍的季度。引發勞動力市場危機的新冠肺炎疫情恰恰也是促使一些併購發生的原因。實際上,新發生的併購是新冠病毒持久和真正影響的最明顯例子之一。據報導,雲服務巨頭銷售力量網絡公司併購了專門為企業提供服務(特別是員工之間的在線通訊服務)的斯萊克技術公司,交易金額為270億美元。銷售力量網絡公司的押寶是,無論全球有多少種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問世,遠程辦公的比例都不會降低。
  • 紐約州金融服務部要求虛擬貨幣機構制定新冠疫情應急計劃
    信中指出,目前新冠病毒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各國經濟都帶來了嚴重挑戰。為此DFS要求,在其境內運營、受其監管的虛擬貨幣機構務必做好備案計劃,並在收到該信函之日起30天內提交計劃。針對疫情期間可能增加的網絡攻擊和欺詐風險的評估;員工保護策略,包括員工應對和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的知識儲備,這對在疫情爆發期間維持足夠的勞動力至關重要; [1]對關鍵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和供應商的準備情況進行評估;制定溝通計劃以有效地與客戶、交易對手和公眾進行溝通,向員工提供重要新聞和指示,並建立論壇以提出和解決問題;針對上述政策、流程和程序的測試計劃,以確保其有效性;計劃的管理和監督,包括確定響應小組的關鍵成員
  • ...改善的步伐已經放緩;新冠疫情對通脹造成了顯著影響;-FX168財經網
    【FOMC聲明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講話】美聯儲致力於實現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將繼續為經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今天美聯儲為購買債券提供了額外的指引;近幾個月來,經濟改善的步伐有所放緩;未來道路仍然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耐用品開支表現一直很強勁;11月失業率繼續上升;不會忽視數百萬的失業者;服務業支出持續疲軟;就業市場改善的步伐已經放緩;新冠疫情對通脹造成了顯著影響
  • 新冠疫情提升語培行業集中度 美聯英語成為行業大贏家
    來源:挖貝網近日,美聯國際教育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ETX,以下簡稱「美聯英語」)對外披露公司在國內新冠肺炎期間的業績影響和公司的應對策略。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美聯英語線下的133個門店中已有95個門店複課,複課門店的飽和率接近90%。由於北京近期新冠肺炎情況反覆,所以仍處於關閉狀態的門店大多位於北京地區。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當前防控策略的關鍵是將新冠疫情反覆...
    薛瀾認為:當前的防控策略的關鍵在於,怎麼樣能夠把新冠疫情反覆的風險壓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在防止病毒大規模傳播和保證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之間做好權衡。面對疫情偶爾反覆的問題,薛瀾認為:當前的防控策略的關鍵在於,怎麼樣能夠把新冠疫情反覆的風險壓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在防止病毒大規模傳播和保證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之間做好權衡。
  • 綜述:法國新冠疫情反彈且不斷加劇 疫苗研發進入人體測試階段
    新華社巴黎9月4日電綜述:法國新冠疫情反彈且不斷加劇 疫苗研發進入人體測試階段新華社記者陳晨根據法國官方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該國新冠疫情反彈嚴重,防控形勢持續嚴峻。自9月1日開學以來,法國多所學校因出現確診病例而被迫關閉。另一方面,法國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進展。
  • 【頭條速覽】俄外交部:新冠疫情為金磚國家開闢新機遇
    俄外交部:新冠疫情為金磚國家開闢新機遇 俄羅斯外交部對外政策規劃司俄羅斯參加金磚國家問題局一等秘書卡拉布霍夫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導致金磚國家工作受限,但同時也開闢了新的機遇。
  • 中國人不感染新冠?義大利媒體:他們好像回國打了疫苗……
    中國產新冠疫苗(中新網資料圖)華輿訊 據義大利新華時報報導 隨著疫情愈演愈烈,病毒絲毫沒有退場的意思,義大利人對於中國控制疫情為何如此有效這件事情上好奇心越來越重。就連生活在義大利的中國人也被描述成「對病毒免疫」。
  • 越南向80個國家「解封」,只對我國亮紅燈,如今高喊:中國人快來
    而大家的出遊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從國內遊到出境遊,從跟團到自由行、定製遊,從線下門店到網際網路、手機端,不斷出現的創新旅行方式,完全改變了中國人的旅遊與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已經穩居世界第一位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都希望吸引更多中國遊客,提振本國經濟。有些國家為了接待更多的中國遊客,不斷研究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盡最大可能滿足中國遊客的所有需求。
  • 日媒:新冠疫情令東京奧運難保醫療「高配」
    但在新冠疫情加劇蔓延的情況下,醫療界愈發感到困惑。確保5000名以上醫生的計劃難以實現,這很可能影響到東京奧運會的舉辦。  據日本《東京新聞》12月28日報導,東京奧運會的預算公布後,東京奧組委秘書長武藤敏郎22日接受《東京新聞》採訪時說,「奧組委無法支付報酬,財政上沒有富餘」。
  • 【泰國疫情最新消息】根據泰國新冠疫情管理中心12月20日發布的...
    2020-12-21 08:08:17來源:FX168 【泰國疫情最新消息】根據泰國新冠疫情管理中心12月2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與泰中部沙沒沙空府一海鮮市場相關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升至689人,且疫情有向首都曼谷蔓延趨勢。
  • 義大利新冠死亡病例增至26384例
    新華社羅馬4月25日電(記者陳佔傑)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義大利當天新增新冠死亡病例415例,為3月18日以來單日新低,累計死亡病例26384例。數據顯示,義大利當天新增治癒病例2622例,新增確診病例2357例,累計治癒病例和累計確診病例分別為63120例和195351例。義大利現有新冠患者105847人,比前一天減少680人,連續第六天下降。
  • 英國政府威脅可能對倫敦實施更嚴格防疫措施;①為遏制新冠疫情反彈...
    英國政府威脅可能對倫敦實施更嚴格防疫措施;①為遏制新冠疫情反彈勢頭,英國政府提高了在倫敦和英國大片地區實施更嚴格防疫措施的可能性。當被問及有關未來幾周內英國擬對英格蘭北部大部分地區以及可能對倫敦進行「全面社交防疫封鎖」的報導時,衛生大臣Helen Whately告訴英國廣播公司,她不會排除這個可能性,現在確實希望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②據報導,正在考慮的新限制措施包括禁止不同家庭間的聚會,關閉酒館,酒吧和餐館。新規定可能最早於本周在默西塞德郡,英格蘭東北部和蘭開夏郡實施,倫敦也可能被納入。
  • 全球第一個因為新冠疫情滅亡的國家出現了!
    新冠疫情爆發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學生們宅家上網課,上班族面臨失業,高校裁員減薪,零售業寒冬加劇,大量商鋪關門歇業,甚至倒閉,旅遊業航空業遭受重創... 一連串打擊讓2020年蒙上了陰影...
  • 每年感染2億多人,新冠疫情可能令這種病死亡翻倍
    但此刻,全球都籠罩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陰影之中。人們對抗瘧疾藥物氯喹及羥氯喹的關注度,也遠比瘧疾本身要高,因為氯喹一度被認為對新冠病毒患者有效。現在是時候關注一下瘧疾了。根據世衛組織2019年12月最新發布的《世界瘧疾報告》,2018年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為405000人,其中67%為兒童(27.2萬)。
  • 鄧聲興:假期氣氛濃厚 市場關注新冠疫情及美中關係發展
    市場仍在等待美國國會就新一輪紓困方案的結果。道指收市跌124點,報30179點,納指微跌9點,收報12755點。今早(21日)亞太股市受壓。日股最新跌104點,報26659。假期氣氛濃厚,市場關注新冠疫情及美中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