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比白血病更高發,這個惡性血液腫瘤迎來「治癒良藥

2020-12-14 健康界

      最近幾天,一則關於白血病的新聞在朋友圈裡刷屏了:阿里員工入住長租公寓,疑因甲醛超標罹患白血病不幸去世

      對於這則事件持續發酵的原因,固然有公寓出租方對租客健康的漠不關心讓我們憤慨,除此之外,「白血病」幾個字眼同樣觸及到了我們的神經:血液疾病到底有多可怕?

      事實上,血液疾病多種多樣,白血病只是其中如雷貫耳的一個類型。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談起的,是另一種發病率遠超白血病,卻不被大家熟知的血癌——多發性骨髓瘤。「起病隱襲」是多發性骨髓瘤最大的特徵,它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並不遜色於其他任何一種血液疾病。

      與白細胞增殖和發育異常的白血病不同,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骨髓內漿細胞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一旦罹患該病症,患者將異常增殖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分子(M蛋白),對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傳統化療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標準方法,化療能殺死大多數病患的多發性骨髓瘤細胞,這也是消滅腫瘤的最直接方法之一,但由於血液腫瘤的特殊發病機制,消滅整個血液系統中的癌細胞往往需要大劑量的化療,對應的副作用十分強烈。此外,在絕大部分病例中,不論時間長短,骨髓瘤細胞最終都會對化療產生抗藥性。

      由於患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治療後的多發性骨髓瘤復發率又相當高,往往名不見經傳的多發性骨髓瘤是醫生更為頭疼的對象。

      當然,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並非一籌莫展。隨著腫瘤醫療的不斷進步,多發性骨髓瘤也迎來了它的重要藥物——達雷木單抗。

      達雷木單抗(Daratumumab)是於2015年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使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單克隆抗體藥物。有別於傳統的靶向藥物,它是首個能直接針對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CD38蛋白的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抗體藥物治療。作為革命性的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上市前的達雷木單抗也可謂「戰功赫赫」:它獲得了FDA「突破性療法」、「優先審批」和「孤兒藥」等三重優先資格。

      這麼複雜的名字,達雷木單抗到底是怎樣起到高效殺傷腫瘤細胞的效果的?這要從單克隆抗體的機制說起:

      抗體是免疫系統製造出來的蛋白質,會黏附外來的物質。單克隆抗體則是人造的抗體,能對細胞表面上有某些特定標記的目標加以攻擊。達雷木單抗瞄準的目標,就是在骨髓細胞上,名為CD38的蛋白質。

      達雷木單抗主要是通過結合CD38,抑制表達CD38的腫瘤細胞生長。這個過程不僅會直接殲滅腫瘤細胞,還能幫助免疫系統辨認體內骨髓瘤細胞並抑制其生長。起到的殺癌效用可謂一箭雙鵰,既能直接抓住罪犯,又可訓練人體自身部隊識別罪犯。

      達雷木單抗適用於治療復發性及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成年患者,可單獨使用,也可同時配合上述的靶向藥物硼替佐米、來那度胺及類固醇藥物治療,來為患者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達雷木單抗是一種需靜脈滴注的藥物,處方的劑量是根據患者的體重而定,建議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6毫克。

      每劑達雷木單抗輸液過程約一般需要7小時,而隨後的輸液治療平均需要3至5小時,輸液時間會隨著患者的身體對藥物的耐受程度而有所增減。療程的第1至8周期間需每周輸液一次,其後第9至24周期間,則需要每2周進行一次療程,及至第25周起,患者則可每4周輸液一次。

      與PD-1抑制劑類似,達雷木單抗目前尚未在大陸地區上市,部分患者仍是採取赴香港接受達雷木單治療的方式使用。

      究竟達雷木單抗的療效如何,不如看看下面的兩個臨床:

CASTOR1和POLLUX2:奠定達雷木單抗更佳療效的關鍵臨床

      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而言,CASTOR與POLLUX是值得紀念的兩個符號,他們奠定了達雷木單抗在治療中更佳的療效。CASTOR研究以曾接受過一線或多線治療的498名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安排接受不同治療。其中251名被安排接受達雷木單抗、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治療,另外247名則被安排接受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單獨治療。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為傳統藥物組合。此研究的首個終點為無惡化存活期,次要終點則為惡化出現時間、整體存活期、腫瘤反應率、腫瘤反應時間等。

      結果發現,至第24個月,在意向性治療組別中,37%接受達雷木單抗組別治療的患者仍然沒有任何惡化跡象,相反僅採用傳統治療的則只有5%;而在加入研究前曾接受過一線治療的組別中,接受達雷木單抗組別治療的患者中,高達55%仍然沒有任何惡化跡象,相反僅採用傳統治療的則只有8%。

      若論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在意向性治療組別中,接受達雷木單抗組別治療的患者的中位數為16.7個月,傳統治療組別則為7.1個月;而在加入研究前曾接受過一線治療的組別中,接受達雷木單抗組別治療的患者的中位數為26.2個月,傳統治療組別為7.9個月。

      雖然在接受過多線治療組別中,達雷木單抗組別與傳統組別的差距不再那麼明顯,但仍然較為優勝。

      而在腫瘤反應率的分析中,不論患者曾經接受過多少線治療,達雷木單抗組別的反應率高達86%,結果相當理想,但傳統治療組別僅有67%;至於微量殘存疾病陰性比率(MRD-negative rate)達10-5的比例,達雷木單抗組別為13%,傳統組別則只有2%。微量殘存疾病陰性比率對於監察病情有指標性作用,若能持續呈現陰性,患者的預後會更為理想。

      在研究中,最常出現的副作用為血小板數目下降、周邊神經病變、上呼吸道感染及腹瀉等。除血小板數目下降外,其餘副作用嚴重至第三或四級別的並不多。而因副作用而被迫中斷治療的比率,達雷木單抗組別為9.5%,傳統組別則為9.3%,分別不大。

      至於POLLUX也是研究以曾接受過一線或多線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為研究對象,他們被隨機安排接受不同治療,其中286人被安排接受達雷木單抗、來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治療,另外283名則被安排接受傳統的來那度胺及地塞米松單獨治療。此研究的首個終點為無惡化存活期,次要終點則為整體存活期、腫瘤反應率、腫瘤反應時間等。

      結果發現,及至第30個月,58%接受達雷木單抗組別治療的患者仍然沒有任何惡化跡象,相反僅採用傳統治療的則只有35%。若論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接受達雷木單抗組別治療的患者的中位數至今仍未有具體數字,因逾半參與治療的患者仍然沒有任何惡化跡象,而傳統治療組別則為17.5個月。

      而在腫瘤反應率的分析中,達雷木單抗組別的反應率高達93%,相當理想,傳統治療組別則有76%;至於微量殘存疾病陰性比率(MRD-negative rate)達10-5的比例的數據中,達雷木單抗組別為27%,傳統組別則只有5%。

      研究中最常出現的副作用為嗜中性白血球數目下降、貧血、血小板數目下降、淋巴細胞減少、腹瀉、上呼吸道感染等。而因副作用而被迫中斷治療的比率方面,不同組別的比率均為13%,沒有明顯分別。

臨床試驗外,達雷木單抗在實際的治療中也毫不遜色

      一名64歲的男患者在體檢中發現IgA Cap副蛋白水平過高,隨即接受了相關檢查確診病情,證實患上多發性骨髓瘤。初期,男患者接受的是傳統化療藥物配以來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治療,用藥4至5個療程後,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病情一度受到控制。

      一年後,患者的副蛋白水平又再回升,醫生建議接受FISH檢查,發現染色體17p出現缺失,於是處方靶向藥物泊馬度胺,再次成功控制病情。半年後,病情再次復發,醫生決定單獨處方新類型靶向藥物達雷木單抗作治療,用藥至今超過一年,體內的副蛋白跌至無法測量的水平,達到嚴格完全反應(stringent complete response, SCR)的標準,屬於治療極高的成效,患者的病情維持穩定的時間和壽命都有機會獲得延長。

      就如同上面的例子,達雷木單抗即將為更多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帶來治療希望,而我們也相信,更多療效更佳的藥物正在不斷紛至,多發性骨髓瘤這一疾病,最終終將被我們徹底攻克!

來源:麻省醫療國際

相關焦點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賽諾菲CD38抗體Sarclisa歐盟即將批准,劍指強生...
    多發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見的血液癌症,全世界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13.8萬例。在歐洲,每年確診3.9萬例;在美國,每年確診3.2萬例。儘管有可用的治療方法,MM仍然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與患者的嚴重負擔相關。由於MM無法治癒,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復發,對目前可用的療法不再有治療應答。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賽諾菲CD38抗體Sarclisa獲歐盟批准,劍指強生年...
    多發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見的血液癌症,全世界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13.8萬例。在歐洲,每年確診約4萬例新病例;在美國,每年確診3.2萬例。儘管有可用的治療方法,MM仍然是一種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與患者的嚴重負擔相關。由於MM無法治癒,大多數患者最終都會復發,對目前可用的療法不再有治療應答。
  •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雖已有小分子「藥王」 但開發依舊火熱
    文 | 藥瘋多發性骨髓瘤(MM),在很多國家是血液系統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為一種克隆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雖當前尚無法治癒,但治療方法及藥物開發卻非常火熱!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20年修訂)發布每2~3年一次的中國MM診治指南更新,對於提高我國MM的診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5月,國內發布新版《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20年修訂);指南主要變動之處在於:增加了達雷妥尤單抗聯合治療部分及相關注意事項,在難治復發性MM部分增加了CAR-T免疫療法
  • 會「吃」骨頭的多發性骨髓瘤十分可怕,哪些原因會導致這種疾病?
    導語: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很典型的血液腫瘤,主要的病變細胞是身體中的漿細胞,漿細胞其實也就是B淋巴細胞的一個功能階段,在這個時候被抗原刺激後,就會逐漸的發育成漿細胞,進而就會產生抗體再行使這種功能。這種疾病說起來也許很多人都會感覺比較的陌生。
  • ...我國學者治療新策略驚豔世界:多發性骨髓瘤獲突破性進展,總反應...
    今天,由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與南京傳奇公司合作,聯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在國際綜合性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的雙表位CART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MM)的探索性臨床試驗」論文。
  • 常見血液系統腫瘤分期標準匯總
    血液系統腫瘤的分期不同於實體腫瘤,一旦懷疑是血液腫瘤,除了做血液檢查識別異常細胞之外,也會進一步行骨髓穿刺,了解骨髓中有多少異常細胞及其侵襲程度、基因改變等。對血液腫瘤進行分期的第三步是影像學檢查,觀察是否已累及全身淋巴結,以及癌細胞是否已侵犯至器官。
  • 濟南血液病醫院:如何診斷多發性骨髓瘤?
    核心提示:多發性骨髓瘤多發病於老年人群,在發病初期會被誤以為普通的腰椎疾病,耽誤病情的及時治療,往往發現時病情已經惡化,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診斷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多發病於老年人群,在發病初期會被誤以為普通的腰椎疾病,耽誤病情的及時治療,往往發現時病情已經惡化,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診斷多發性骨髓瘤。
  • 骨髓瘤新藥!賽諾菲CD38抗體Sarclisa組合療法III期臨床顯著延長無...
    我們相信,Sarclisa有潛力成為多發性骨髓瘤的首選抗CD38療法。我們期待著未來臨床試驗的結果,以了解Sarclisa在疾病早期階段的影響。」多發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見的血液癌症,全世界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13.8萬例。在歐洲,每年確診3.9萬例;在美國,每年確診3.2萬例。
  • 骨髓瘤新藥!賽諾菲CD38抗體Sarclisa獲英國NICE批准,治療復發/難治...
    2020年11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英國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NICE)近日推薦,在國家醫療服務系統(NHS)中使用賽諾菲(Sanofi)CD38靶向抗體藥物Sarclisa(isatuximab),聯合泊馬度胺和地塞米松(pom-dex),用於治療先前已接受過來那度胺和一種蛋白酶體抑制劑、如果已接受過3種不同療法則其疾病在接受最後一種療法後病情進展的復發性和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
  • 北大深醫治癒罕見腫瘤
    這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侵襲性惡性淋巴瘤,相關文獻報導,這種情況 2 年內存活率不超過 20%。在醫生的幫助下,通過化療,成先生「輕鬆」了一段時間。可在 2019 年 3 月,反覆高熱和皮膚瘙癢的症狀再次「纏」上他:大量腫瘤細胞已侵犯了全身 80% 的皮膚、50% 的血液和骨髓。
  • 多發性骨髓瘤使用達雷木單抗Darzalex需要幾個療程?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疾病,雖然國內已經有來那度胺、硼替佐米以及新獲批的口服蛋白酶體抑制劑伊沙佐米可用,但對於多次復發的患者,仍存在未滿足的用藥需求。2015年達雷木單抗Darzalex被FDA首次批准作為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四線療法,是全球首個獲批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單抗藥物。
  • 白血病新藥!阿斯利康BTK抑制劑Calquence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2020年12月09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在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了接受靶向抗癌藥Calquence(acalabrutinib,阿卡替尼)單藥治療的762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心血管(CV)安全性數據的匯總分析。
  • Oncopeptides發表多發性骨髓瘤Ⅱ期ANCHOR聯合研究的新數據
    在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年會上,專注於開發難治性血液病靶向療法的製藥公司——Oncopeptides AB(publ)口頭宣布了正在進行的Ⅱ期ANCHOR聯合研究的最新療效和安全性數據。ANCHOR是一項1/2期開放標籤的多中心研究,評估了美洛芬加地塞米松聯合達拉妥單抗或硼替佐米在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些患者已經接受過1-4療程的治療。患者對免疫調節藥物和/或蛋白酶體抑制劑反應不佳,他們尚未接受任何抗CD38單克隆抗體治療。
  • 第2例愛滋病患者被治癒,都用了一個方法,HIV就這樣被攻克了嗎?
    這個病人來自倫敦,該患者40歲男性,2003年確診為患有愛滋病,9年後,也就是2012年又被診斷患有霍奇金淋巴瘤(一種血癌)。2016年5月接受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直到現在患者依然沒有被HIV病毒,宣布被治癒。
  • 武田發布評估NINLARO (ixazomib)治療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的3期臨床...
    上述數據將於美國中部時間2020年9月9日(周三)下午6:15在血液腫瘤學會(SOHO)遠程科學會議上呈報。該研究發現,NINLARO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比安慰劑組長13.5個月(NINLARO組為35.3個月,安慰劑組為21.8個月;危險比[HR] 0.830;p=0.073)。
  • APBMT2020 | 吳彤主任特邀大會發言: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採用CART治療的難治復發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已經無病生存10年,採用CART治療的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的Emily也已經無病生存8年,那麼真實世界裡有多少患者從CART治療中獲益?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治療,誰是治癒惡性血液腫瘤的終極方法?究竟哪種治療方式能使患者最終獲益?高博細胞免疫治療團隊始終走在探索與創新的前沿,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特色之路,並創造了多個全球第一。
  • APBMT2020丨吳彤主任特邀大會發言: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CART,血液腫瘤治療新時代) 這一話題進行主題演講,分享高博團隊在CART治療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CART細胞治療是近年來廣受學術界關注的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新療法。採用CART治療的難治復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已經無病生存10年,採用CART治療的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的Emily也已經無病生存8年,那麼,真實世界裡有多少患者從CART治療中獲益?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治療,誰是治癒惡性血液腫瘤的終極方法?究竟哪種治療方式能使患者最終獲益?高博細胞免疫治療團隊始終走在探索與創新的前沿,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特色之路,並創造了多個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