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癌症就是無盡的痛苦和折磨,患者最終會在絕望中離開。不可否認的是,發展至晚期後的癌症,預後效果的確是不理想,特別是某些惡性程度較高的癌症,從晚期到死亡可能僅僅是幾個月的時間,比如胰腺癌就是其中一種。
不過,大部分癌症如果能在早期發現,並進行科學的治療和控制,預後效果會有明顯提高!比如直腸癌就是其中的一種,直腸癌是消化道癌症中高發的種類,大部分患者都是由腸道息肉發展而來的,特別是腸道腺瘤性息肉癌變率較高。
早期直腸癌如果能及時進行治療,患者五年內的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不過臨床上很少有患者能在早期發現癌變,大部分患者就診時,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
這主要直腸癌早期的表現並不典型,部分患者僅僅是出現了大便異常,所以容易被患者忽視。
不過,如果在飯後有以下幾個表現,當心就是直腸癌來敲門的信號!
1、飯後的腹痛症狀:
腸癌早期的疼痛感並不明顯,不過有部分患者在進餐結束之後,出現了腹部隱痛症狀,而這和腸癌發展有關係,因為食物只有在胃內充分被打碎後,才能進入腸道開始消化。
而當癌腫已經形成,就會侵犯腸壁的周圍組織,從而出現炎性水腫,食物在經過時可對腸壁造成刺激,產生隱痛、刺痛或鈍痛感;
2、肛門有墜脹感:
這是典型的直腸癌表現之一,因為在形成癌腫之後,本身癌腫就可刺激或壓迫到肛門,特別是癌變部位距離肛門較近、生長過大時,肛門的感覺也會更加強烈。
這種墜脹感可在飯後加重,主要和胃食物消化進入腸道、並刺激腸腔有關係。患者甚至可出現裡急後重感,產生強烈的便意,但是卻沒有大便排出;
3、飯後的噁心嘔吐:
如果腸道內的癌腫形成過大,又或者是在腸道內已經出現了多處癌腫,那胃部內的容物在通過腸道後就會造成堵塞,腸道一時間無法將這些食物消化,內容物很容易反流至胃部,並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患者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的表現。
另外,在癌腫發展過程中,會破壞原有的腸道消化能力,除了惡心嘔吐外,患者還可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4、飯後就大便:
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在飯後患者容易產生肛門墜脹感,當直腸癌腫生長足夠大時,就會出現大便習慣明顯紊亂表現,飯後有強烈的便意。
且大便形狀發生了改變,比如呈現出細條樣、扁條樣等,都是典型的直腸癌症狀。而隨著病情發展,後期患者還可出現便血、血液黏稠樣大便等表現。
從健康的腸道發展為直腸癌變,需要漫長的時間!在平時大家應學會保護腸道,並積極進行體檢,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腸息肉家族史的人,應按照醫生建議定期複查,觀察腸道內的情況,一旦發現有可以息肉或癌變,要儘早處理避免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