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行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整體環境。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經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記得小時候,老師教育我們「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她。」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我國得到充分展現,生態環境治理也取得不小成果,但是現實生活中霧霾、汽車尾氣、光汙染、水汙染、颶風、暴雨、氣候變暖等環境問題,都是因為環境汙染產生的,同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困擾。
水資源逐漸減少,世界有43個國家嚴重缺水,危及20多億人口的生存,我國670多個城市中嚴重缺水的有110多個;我國的沙漠化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27.3%,而且這個比例還在擴大;日常生活中,我們仍會看到一些人隨手丟垃圾、濫用塑膠袋、肆意使用紙張……
美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曾在其著作《寂靜的春天》中寫道:「不是魔法,也不是敵人使這個受損害的世界無法復生生命,而是人們自己使自己受害。」
生活在公共環境裡,我們就是公共環境的一份子,有欣賞美景的權利,更有維護美景的義務。如今,正值春意盎然的時節,我們每一個人其實能做得有很多:儘量少開車、多種樹、節約用水、垃圾分類投放、減少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等微小的舉動來踐行低碳環保理念,讓地球永葆生機。
我們擁有了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才能在現代化的城市散發魅力,才能讓靈動的生命保持勃勃生機,才能擦亮「美麗中國」的鮮活名片,才能歸還地球本色。(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