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世界地球日|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

2020-04-22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空氣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之際,小編帶你科普201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汙染防治法》)的一些基本知識點。

1

br/>企業應取得排汙許可證

設置大氣汙染物排放口

下列企業應取得排汙許可證並設置大氣汙染物排放口:

※排放工業廢氣的企業事業單位;

※排放有毒有害大氣汙染物名錄中所列大氣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

※集中供熱設施的燃煤熱源生產運營單位;

※其他依法實行排汙許可管理的單位。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十九條規定,排放工業廢氣或者本法第七十八條規定名錄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氣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集中供熱設施的燃煤熱源生產運營單位以及其他依法實行排汙許可管理的單位,應當取得排汙許可證。排汙許可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大氣排放汙染物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大氣汙染物排放口。

禁止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不正常運行大氣汙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

2

重點大氣汙染物實行總量目標控制

企業不僅應當符合汙染物排放標準,還需要符合總量控制目標規定。國家將逐步推行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汙權交易。對超過國家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國家下達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地區,將暫停審批該地區新增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對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

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意見後,會同國務院經濟綜合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批准並下達實施。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下達的總量控制目標,控制或者削減本行政區域的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

確定總量控制目標和分解總量控制指標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大氣汙染防治的需要,對國家重點大氣汙染物之外的其他大氣汙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

國家逐步推行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汙權交易。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對超過國家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國家下達的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地區,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約談該地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並暫停審批該地區新增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約談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

3

被列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的企業

將受到更嚴的環境執法監管

排汙單位排放大氣汙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是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將企業列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的考慮因素。被列入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的企業,將受到更嚴的環境執法監管,包括應安裝、使用大氣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並依法公開排放信息。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範,對其排放的工業廢氣和本法第七十八條規定名錄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氣汙染物進行監測,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其中,重點排汙單位應當安裝、使用大氣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並依法公開排放信息。監測的具體辦法和重點排汙單位的條件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規定。

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承載力、重點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以及排汙單位排放大氣汙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濃度等因素,商有關部門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4

排汙監測手段多元化

環保部門及其他負有環境保護職責的部門有權通過現場檢查監測、自動監測、遙感監測、遠紅外攝像等多種方式,對排放大氣汙染物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

《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其環境執法機構和其他負有大氣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有權通過現場檢查監測、自動監測、遙感監測、遠紅外攝像等方式,對排放大氣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者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實施檢查的部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為被檢查者保守商業秘密。

文字:何靈靈、衛孚嘉

原標題:《世界地球日|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大氣環境保護義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從公益訴訟談環境保護——原來還可以這樣保護環境?
    世界地球日|從公益訴訟談環境保護——原來還可以這樣保護環境?地球日在疫情期間,我們的朋友圈被這樣的場景刷屏:威尼斯運河由汙濁不堪轉變為河道變清,海豚回歸、日本奈良小鹿主動上街「撒歡兒」、我國多地稀有雪豹的現身……經過此次疫情,人們也漸漸意識到環境好壞與人的行為息息相關,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把環境變得更好。
  • 保護環境手抄報: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 環保法規小知識: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有利於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2.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3.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 地球日|愛護環境,保護地球,我們可以做這些……
    和小芝一起了解「地球日」愛護環境,我們可以做這些參與植樹一顆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的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的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的價值約37500美元。
  • 世界地球日,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愛護地球,保護環境
    今天一打開某APP,就看到搜索框裡有「地球日「三個字,我才想起4月22日是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該活動在1970年美國的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的,隨後影響越來越大。該活動的宗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的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而我們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2020的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宣傳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做好環境保護的「加減乘除」
    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這樣寫道:1棵樹能做多少事,你知道嗎?1天可以蒸發400kg水,可製作200kg紙漿,1年可貯存1輛車行駛16公裡所排放的汙染物,1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可供65人呼吸一輩子,1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植樹造林對環境保護大有裨益,在「穹頂之下」,我們要多植樹,做好環境保護的「加減乘除」。
  •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世界地球日海洋世界地球日節日介紹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地球母親滿目瘡痍,2020,保護地球環境,刻不容緩!
    在以前環境很好的時候,水龍頭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山溝小河的水也是可以做飯。換現在不經過層層處理,根本無法飲用。江河湖泊垃圾成群,還漂著魚的死屍。這都是水汙染的結果。永遠不要佩戴口罩的生活多美好沒有了一個正常空氣的環境是一個讓人隨時都能窒息的世界。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增加,出門就必須要佩戴口罩了,不然對肺部的影響就像是往眼睛裡倒入沙子一樣的情形。
  • 關於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
    一是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有待提高。生態環保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和各縣(區、市),部門之間、城鄉之間尚未形成整體合力。生態環保宣傳深度廣度不夠,部分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環保,少數群眾對生態環保缺乏理性認知,全社會參與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強。    二是環境汙染治理手段不強。
  •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 地球日個人行動
    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村,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什麼方式呢?  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政府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為起點,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 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於我們每天生活的地球,你真的了解嗎?保護地球,保護環境,你都做了些什麼呢?
  • 環境保護跟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
    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 保護生態環境 歸還地球本色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行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整體環境。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經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
  • 6月5日|世界環境保護日
    世界環境保護日導語:6月5日是世界環境保護日。如今,我們的地球存在那麼多的危機: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水源稀缺,海洋汙染······世界環境日的設立,旨在呼籲人們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 世界地球日:我們應該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2019年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
  • 保護環境,和美樂家一起守護地球家園
    「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與自然和諧共生」。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生活,但同時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帶來了許多影響。過度消耗自然資源、水資源汙染加劇、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升高、非法捕獵屢禁不止……這些都給我們的地球帶來了難以想像的負荷。環境的破壞反過來也影響著我們人類社會的生存。嚴重的環境汙染也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 保護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認識,讓人人行動起來,改善地球的生態環境。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從身邊小事做起,為保護地球母親,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節約用水,水龍頭記得要關緊水,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金科社區:開展「珍愛地球 保護環境」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4月22日訊(通訊員 周爽)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世界每個角落都用自己的方式宣揚愛護地球的理念。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街道金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珍愛地球、保護環境」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在瀏陽河綠化帶進行清掃。
  • 資源環境領域專家世界地球日訪談
    閱讀提示: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目前,世界地球日成為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建立正確的自然資源觀和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重要平臺。自然資源部確定2020年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熱點問答
    2778互動交流/col/col1535568/index.html熱點問答/col/col1536352/index.html 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熱點問答 發布日期:2017-06-0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