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2021-01-08 三九養生堂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出現過的情況,水腫讓人覺的下肢很脹,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下肢水腫的原因,下肢水腫怎麼辦,下肢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下肢水腫的原因

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久坐之外,下面這些疾病或者因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的情況出現。

1、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水腫

腎性浮腫

患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或腎病,由於腎血流減少,鈉、水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丟失蛋白太多,會造成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組織間隙已液聚集而引起浮腫。

心源性浮腫

當各種心臟病發生右心衰竭時,由於靜脈血液不能順利回流,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浮腫。

肝性水腫

肝硬化時肝臟結果破壞,門靜脈回流受阻,門靜脈壓力增高,以及肝功能衰竭時血漿白蛋白過低等因素,會引起水腫。

甲狀腺機能低下性浮腫

甲狀腺功能低下時,病人真皮層粘多糖沉積,細胞間積聚多量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和水分,可引起下肢浮腫。(5)癌症晚期也會引起水腫。

2、營養不良性浮腫

營養不良的患兒或成年人由於缺乏蛋白質,血漿白蛋白降低,會出現下肢或全身的凹陷性浮腫,伴有面色蒼白、貧血等症狀。晚期會全身浮腫。

3、局部性下肢浮腫

多由於下肢靜脈、淋巴管受阻,導致體液進入組織間隙所致,入下肢栓塞性靜脈炎、淋巴管炎、絲蟲病、盆腔或下肢腫瘤壓迫靜脈。

最常見的疾病是下肢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若是單側下肢水腫,那麼更加要考慮為下肢深靜脈血栓。一般伴有皮膚色素沉著,皮膚潰瘍,下肢靜脈曲張等情況。

4、下肢的骨科手術後

骨科手術如髖膝關節置換手術,下肢骨折的手術,術後局部會出血,會導致下肢的腫脹,甚至淤青,髖膝關節置換術後由於需要抗凝,有時候甚至整個下肢都會淤青腫脹。術後如果腫脹明顯,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因為栓子脫離後,容易導致肺栓塞,風險非常大。

5、淋巴水腫

如丹毒或急性蜂窩組織炎。主要表現為: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肢體的持續性腫脹,多從肢端開始,逐向上發展,早期呈凹陷性水腫,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病情逐漸進展可出現皮膚日漸粗糙、變厚、變硬,形如象皮,故又稱象皮腫。

其病因較為複雜,目前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由於淋巴系統解剖或生理上先天性的異常所致,稱為原發性淋巴水腫;臨床上更常見的是繼發性淋巴水腫,包括外傷性或損傷性淋巴水腫、感染或炎症性淋巴水腫、腫瘤根治術及放射治療後肢體淋巴水腫等。

6、生理性水腫

很多正常人,也會發作水腫。如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時,會發現下肢或雙腳「發緊」,尤其是很多小姑娘,喜歡逛街,一逛就好幾個小時甚至一天,會導致水腫。這種情況休息或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7、其他水腫

如藥物性水腫,尤其是降壓藥物中鈣離子拮抗劑,老年人服用的藥物中較常見的有降壓藥,比如絡活喜、拜新同、代文、科素亞等。另外,還有胰島素、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甘草片等。

下肢水腫怎麼辦

1、敲打去浮腫

用手握拳輕輕捶打,幫助肌肉進一步放鬆。腿背中線集中了很多幫助消除疲勞和排除毒素的穴道,可以多加按摩。

2、高抬去浮腫

將腿稍微放高,搭配能夠幫助排水的纖腿產品,用按摩小滾輪由上往下按摩腫脹的小腿肚,稍微發熱效果最好。

3、冰塊去浮腫

久坐之後小腿也容易酸脹,在酸脹減輕後可以用冰塊輕敷,一熱一冷的護理結束後,腿部肌膚更緊緻。

4、蜂蜜去浮腫

蜂蜜是一種天然的營養品,性和,潤肺潤腸。蜂蜜具有優良的殺菌效果與解毒效果,它有助於把體內積聚下的廢物排出體外,改善便秘,讓全身的新陳代謝功能得到改善,使得那些由於不能很好地消耗而在體內積聚下來的多餘脂肪作為能量而得到燃燒。

如何預防水腫

坐姿正確

翹二郎腿對小腿甚至下半身的影響都非常大。翹腿對小腿造成長時間的壓迫,阻礙血液循環,容易造成水腫,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

避免連續坐姿超過2小時

雖然白領的工作是以坐姿為主,但是並不是代表不可以控制的,而是因為白領們沒有意識到對健康的危害,因而容易忽略自我的調節,只要白領們坐2小時後能夠主動的站起來活動一下,這樣就可以改善對腿部的壓力,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就不會出現腫脹的情況了。

多做踮腳運動鍛鍊腿部

這個鍛鍊很簡單,就是在閒暇的時候,站在原地將腳後跟抬起,讓腳尖著力,保持一會再輕輕放下,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對塑造小腿的完美曲線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關鍵是在于堅持。

總結:下肢水腫會個人帶來十分不舒服的感覺,日常所出現的下肢水腫大多是因為久坐所導致的,但我們也不能排除疾病,如果我們發現下肢水腫時,最好看一看身體有沒有其它不良的症狀,避免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耽誤病情哦。

相關焦點

  • 消除下肢水腫最快的辦法有哪些?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都經歷過的一種情況。水腫使下肢感覺非常腫脹,對生活影響很大。那麼如何消除下肢水腫呢?今天,我將介紹消除下肢水腫最快的方法。 消除下肢水腫最快的方法
  • 常見下肢水腫原因辨析
    宋先生發現下肢水腫後十分忐忑,害怕得了很嚴重的病,急忙趕到醫院。經過一番問診和檢查,醫生告訴他這不過是藥物的副作用,他才常常地舒了一口氣。下肢水腫是門診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宋先生的恐慌不無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水腫都是嚴重疾病。
  • 有的水腫源自心臟疾病?下肢水腫原因多樣需警惕
    需要警惕的是,水腫原因除了居家人群運動量明顯減少、年齡偏高之外,還可能有一些病理性原因隱藏其中。  臨床上,「水腫」一般是指下肢水腫,主要表現為肢體腫脹,先始於足踝部,然後波及整個下肢,有時也可發生於四肢,但以下肢水腫最為常見。  腎病為何會導致水腫  馬先生近來總感覺腰酸乏力,尿色深且泡沫多,脫襪時發現小腿壓痕明顯。
  • 下肢水腫什麼原因?聽醫生講
    下肢浮腫的原因很多,並不是某一個單一疾病引起的下肢浮腫,我們就來分析分析。 第一,水腫機理 人體的血液在血管裡面流動,下肢會出現浮腫,原因很簡單,就是血液裡面的水分到達了組織間隙裡面。
  • 產後會陰水腫、下肢水腫的應對技巧
    那麼產後下肢水腫、會陰水腫怎麼引起的?寶媽們該如何面對?有哪些措施可以減少痛苦?• 雙下肢水腫,右下肢較重(懷孕4個月足部水腫至今)下肢輕微靜脈曲張 康複方案及措施:手法淋巴回流 + 盆底筋膜松解 + 運動指導 + 飲食指導經過三次康復後,進行身體評估:會陰水腫及右下肢水腫明顯緩解,會陰側切傷口感染逐漸好轉。
  • 什麼是下肢水腫 看外科還是內科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看內科的下肢水腫由內科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雙側腫脹程度基本一致,而且休息以後沒有明顯緩解。
  • 下肢水腫到底該看內科?還是外科?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四科醫生張凡帆根據臨床上常見的情況,給大家提出一些就醫建議。如果水腫不局限在下肢,是全身性的,特別是嚴重浮腫,要考慮低蛋白血症,需要了解引起低蛋白的原因,到相關科室比如消化科、腫瘤科等就診。如果下肢水腫是不可凹陷性,同時並見畏寒,乏力倦怠,顏面水腫等症狀,要考慮是不是存在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情況,需要到內分泌科就診。
  • 哪些疾病,會引起雙下肢水腫?醫生:常吃這些藥,也可能「腿腫」
    下肢水腫,又可大致分為兩類:單下肢水腫和雙下肢水腫。發現單下肢水腫的原因,大都與周圍血管疾病有關,主要表現為用力下壓後不會出現明顯凹陷,白天或站立時間長了水腫加重,晚上睡覺後或平躺一段時間後,症狀可以顯著緩解。單下肢水腫的患者,只要能夠及時去血管外科就診,大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 下肢水腫到底該看內科還是外科?專家:分情況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外四科醫生張凡帆根據臨床上常見的情況,給大家提出一些就醫建議。如果水腫不局限在下肢,是全身性的,特別是嚴重浮腫,要考慮低蛋白血症,需要了解引起低蛋白的原因,到相關科室比如消化科、腫瘤科等就診。如果下肢水腫是不可凹陷性,同時並見畏寒,乏力倦怠,顏面水腫等症狀,要考慮是不是存在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情況,需要到內分泌科就診。
  • 孕中晚期常現下肢水腫,孕媽咪掌握3原理5方法,水腫消失無影蹤
    除了這些變化,還有一個表現會讓孕媽尷尬和難受。孕期水腫相信很多孕媽都經歷過,特別是到了孕中晚期會水腫的更加嚴重。嚴重的水腫會讓媽媽們穿不上正常的鞋子,需要穿老公的鞋子出門,難免會有點尷尬。雖然懷孕對水腫讓小琪煩躁不舒服,但是看到老公的這些做法,細節中體現的都是對小琪的關心和愛,這讓小琪心裡暖暖的。
  • 下肢若出現水腫,暗示身體可能出問題了
    一、下腔靜脈性腳腫首先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如果久坐不動或者長時間盤腿坐就會導致下腔靜脈血液循環受阻,使下肢血液流通不暢,導致患者出現雙腳以及小腿腫脹的症狀,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在晚上睡覺壓迫局部血管使血液流通不暢引起的
  • 溼氣重的人,為什麼容易下肢水腫、小便不暢、拉肚子,白帶多...
    12.皮膚經常反覆溼疹、搔癢、時常起紅疹、水泡,雨天加重。3.常吃冰或過量食用生冷食物,例如生菜沙拉或寒性水果:西瓜、水梨、葡萄柚、橘子、奇異果(偏寒溼)。4.重口味如過鹹或過辣(如辣椒、鹽巴、醬油、沙茶醬添加太多),例如常常在吃完麻辣火鍋之後,可以發現隔天早上雖然有排便,但是體重卻仍然上升 1~2 公斤,多半是因為重口味導致水分滯留(偏溼熱)。6.經前荷爾蒙改變,溼氣重體質的人容易經前下肢水腫。
  • 下肢水腫怎麼回事?李亞磊:要警惕肝硬化的發生!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肝膽衛士李亞磊】 李先生近三個月反覆出現雙下肢水腫,白天比較嚴重,休息後症狀減輕,早晨起床時消失,未引起重視。10天前,老李雙下肢水腫嚴重,並出現腹脹、進食量明顯減少等症狀,一直按照「胃病」進行治療,病情卻越來越嚴重,隨後進行系統檢查,最終被診斷為「C肝肝硬化腹水」。
  • 雙腿水腫的原因 雙腿水腫竟是這些疾病所致
    很多朋友在生活中都會發現自己的雙腿存在水腫的情況,不知道在水腫是什麼原因所致,對於身體的危害是很大,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雙腿水腫的原因、雙腿水腫怎麼辦、雙腿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雙腿水腫是什麼原因雙腿出現不明原因的腿腫很有可能是疾病所導致的,那麼哪些疾病會導致人的雙腿出現腿腫的情況呢?
  • 尋醫問藥丨高血壓患者出現雙下肢水腫是怎麼回事?
    高血壓患者,特別是病程較長者,常易發生午後雙下肢水腫。與高血壓相關的雙下肢水腫有以下幾種情況:1、服用降壓藥出現的水腫:能引起雙下肢水腫的降壓藥為鈣通道阻滯藥(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或氨氯地平等),改換降壓藥後,水腫可緩解。
  • 下肢水腫是怎麼回事?或是這2類病症在「搗鬼」,得及時檢查了
    如果發現自己有下肢水腫現象,應該重視起來。下肢水腫有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很多人留意到這種表現卻沒有重視,下肢水腫持續時間長,身體疾病又持續發展,有可能就會威脅健康。因此,發現了下肢水腫之後應該了解具體的原因,這樣才能夠針對疾病類型採取治療措施,只有疾病得到控制,身體恢復正常狀態,下肢水腫表現才會好轉。出現了下肢水腫情況,需要警惕哪些疾病呢?
  • 雙下肢水腫要考慮什麼疾病?多方面:心臟?腎臟?肝臟?全身?
    雙下肢水腫要考慮什麼疾病?很多患者就診的第一症狀就是雙下肢浮腫,出現手指按下去出現一個坑,很久都恢復不了,這個時候臨床醫生首先要考慮水腫的原因:心源性水腫、肝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血管因素堵塞引起水腫(這一些是比較常見的一方面)?
  • 下肢水腫怎麼回事?這幾個疾病或是誘發因素,早發現早檢查!
    甲亢引發的下肢水腫,主要是因為小腿蛋白沉積導致的,臨床也將其稱為黏液沉積,可引發脛前水腫。而當出現了甲減之後,由於機體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就可導致水排洩和代謝異常,小腿因此出現非凹陷性水腫。另外,這兩種疾病都可引發心力衰竭,當出現心衰之後,同樣也會出現水腫表現。
  • 下肢浮腫怎麼辦 造成的原因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腿腳浮腫的現象,一般被稱為水腫、浮腫。那麼你知道下肢浮腫的原因是什麼嗎?如果下肢浮腫應該怎樣去緩解呢?下面我們來看看腿腳浮腫的原因以及腿腳浮腫怎麼辦。下肢浮腫怎麼辦1.躺下,將腿抬高30度,以利於血液回流至心臟。2.按摩我們的足部還有我們的腿部肌肉,讓血液加快流動的速度,流至心臟。
  • 朱丹懷著二胎錄節目,穿拖鞋太小引關注,孕媽下肢水腫怎麼辦
    也有的孕婦飲食重油鹽,導致水腫的機率增加。3、下肢靜脈壓迫孕後期子宮增大,骨盆內的壓力也大了許多,對下肢靜脈的壓迫隨之增強,使下肢血液回流時受到阻擋,出現水腫。也有的孕婦因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走路,或者坐著時雙腳總是懸空、愛蹺二郎腿,都會增加下肢水腫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