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人,為什麼容易下肢水腫、小便不暢、拉肚子,白帶多...

2021-02-12 醫學分享論壇

人體最怕的就是溼邪。那麼,溼氣過重的表現都有什麼呢?怎樣才能去除溼氣呢?溼邪侵犯人體不同部位用哪些方法調理呢?

1.您是否常覺得早上小腿比較細,但是到了下午或傍晚就覺得小腿變脹,鞋子也變緊?3.小腿前內側用拇指按壓3秒後放開,皮膚陷下一個小凹洞,過一陣子才浮起來。5.原來溼氣重也和肥胖有關!?溼氣重的人容易發胖,肉肉鬆軟,而脂肪在中醫觀點看來也是一種痰溼的表現。6.常常容易覺得疲倦,頭昏沉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溼毛巾。8.大便稀軟,有時不成形或者黏黏的難衝掉,甚至很容易得腸胃炎拉肚子。9.腸子在不餓的時候也會叫,中醫稱為腸鳴,肚子容易脹氣。11.照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舌頭上鋪了一層厚厚的舌苔。12.皮膚經常反覆溼疹、搔癢、時常起紅疹、水泡,雨天加重。3.常吃冰或過量食用生冷食物,例如生菜沙拉或寒性水果:西瓜、水梨、葡萄柚、橘子、奇異果(偏寒溼)。4.重口味如過鹹或過辣(如辣椒、鹽巴、醬油、沙茶醬添加太多),例如常常在吃完麻辣火鍋之後,可以發現隔天早上雖然有排便,但是體重卻仍然上升 1~2 公斤,多半是因為重口味導致水分滯留(偏溼熱)。6.經前荷爾蒙改變,溼氣重體質的人容易經前下肢水腫。7.懷孕期間因為腹部血管、下腔靜脈受到子宮壓迫,容易造成血液回流狀況不佳,靜脈曲張,導致下肢容易腫脹;產後過補,吃太多種口味的食物,容易水分滯留體內。中醫理論認為溼為陰邪,溼性重的特性為黏膩妨礙氣機流通,

如果溼邪侵犯頭部:會出現頭部沉重疼痛,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溼毛巾;

侵犯四肢:則會出現四肢酸重無力等症狀;

侵犯腸胃:則會出現胃腸脹氣、腸鳴、食欲不振、大便稀軟或黏滯不暢,甚至水瀉等症狀;

侵犯關節:則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侵犯肌膚,則會出現皮下水腫、按之凹陷或皮膚溼疹起水泡等症狀。

溼性趨下,就像水往下流的原理一樣,所以溼氣重的人,容易出現以下症狀,如下肢水腫、小便不暢、拉肚子或者女生容易白帶多。體內溼氣重的人,是健康的隱憂,一旦與外來的溼氣裡外相合,就更加糾纏不清了,這也是為什麼溼氣重的人一遇到陰雨天或梅雨季節,溼濁阻遏氣機與清陽,時常會覺得頭昏沉、提不起勁、很想睡覺、四肢沉重無力、大便變的軟黏的排不乾淨、胃口不好、嘴巴淡淡的沒什麼味覺,甚至皮膚溼疹發作或搔癢加重的原因。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水腫病與肺、脾、腎三髒關係最大,身體的水分代謝是透過肺的通調水道、脾的運化轉輸和腎的溫化蒸動等生理功能協調下完成,而中醫在治療水腫原則,有「腰以上腫發汗、腰以下腫利小便」一說,再搭配不同病因病機去調理。臨床症狀:眼瞼或顏面浮腫,或者四肢及全身皆腫,膚色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多半是突然發生,常伴隨惡風發熱、肢節酸楚。舌苔薄白,脈浮或緊。如水腫較嚴重,也可能出現沉脈。治則處方:風水兼有表虛,在表的衛氣虛容易怕風汗出,防己黃耆湯可補衛固表,利水除溼。風水夾熱,肺胃鬱熱而口渴,越婢湯可散風清熱,宣肺行水。臨床症狀:面部或肢體浮腫,容易肥胖,頭昏沉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溼毛巾,午後疲倦怠惰嗜睡,臉色偏黃,食物不易消化,容易脹氣,腸鳴、大便稀軟或黏滯排不乾淨,女生常見分泌物多,經期腹瀉,經行量多或延後、色淡質稀、多囊性卵巢。舌淡胖,苔白膩,脈儒弱。臨床症狀:面浮身腫,腰以下比較嚴重,小便不利,腰痛酸重,腿軟無力,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四肢冰冷,怕冷,容易疲倦,舌貿胖淡,苔白、脈沉遲。容易水腫的人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屬於病理性的水腫,例如腎因性水腫、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心因性水腫、充血性心衰竭、甲狀腺機能減退、低蛋白血症,維生素 B1 缺乏症,嚴重貧血引起的營養性水腫、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內分泌性水腫等疾病都有可能出現的水腫,當您出現黃疸現象,或一動就喘或心跳加快、呼吸不暢,或突然小便量明顯減少,甚至全身浮腫,體重不明原因急速上升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治療,切勿自我嘗試各種偏方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洗淨泡軟(用熱水泡較快軟) 後,放入水中煮沸,再以小火煮 20 分鐘,可加少量冰糖,增添口感。薏仁健脾滲溼,利水消腫,《神農本草經》提到:久服輕身益氣,此外薏仁還有清熱排膿,改善痘痘的功效喔!想加強消暑清心火,養顏美容:加蓮子(去心) 同煮。想減肥的朋友們可不加糖、不吃薏仁,因為薏仁是澱粉,吃太多容易發胖,建議您可以只喝薏仁煮出來的水,但一天不要超過 500cc,因為裡面還是有澱粉溶在水裡,不宜喝過多。注意事項:薏仁性味屬於甘淡微寒,體質虛寒的人不要喝太多,一週喝1-2次即可;孕婦想吃薏仁之前應先詢問醫師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有研究報告指出薏仁其性滑利,能促進子宮收縮,對子宮肌有興奮作用,因而有誘發流産的可能,尤其是曾經流產的孕婦。屬於體質較虛寒的你,戶外因梅雨季節悶溼,一進辦公室內又遇到冷颼颼的空調,時常流鼻水,容易感冒,每到下午頭重昏沉,特別疲倦想睡,此時不妨來杯生薑紅茶,從家裡帶切好的生薑片 2-3 片(建議可以連生薑連皮洗淨一起泡,利水消腫功效更強喔),加入茶包泡好的紅茶中,可以有效的禦寒去溼氣。冬瓜偏寒可利水,生薑偏溫也有去溼的功效,一寒一熱恰巧平性,無論寒熱體質都適合,不敢直接吃薑的你喝湯也有效喔!材料:黃耆2錢、白朮2錢、甘草1錢、伏苓2錢、陳皮1錢。作法: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以便重複回衝,置入保溫杯中,衝入沸水800cc,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另法可將藥材放入冷水煮沸後再以小火煮15分鐘,功效加倍!適用對象:下半身或臉部容易水腫、容易發胖、時常感到疲倦無力、大便偏稀軟。水腫體質應嚴格遵守低鹽分飲食,以免水分滯留在體內,不只是做菜時添加鹽分須減少,許多加工食品在製作過程中早已添加大量食鹽或味精,這些看不到的鹽分,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吃下肚,一旦攝入過多就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出現臉部或者下半身浮腫的現象!以下列舉經常看不見容易忽略卻鹽分高的食物:辣椒醬、沙茶醬、甜麵醬、番茄醬、乳酪、各式醃漬品、醬菜、榨菜、煙薰火腿、香腸、豆腐乳、魚肉鬆、魚丸、肉丸、面線、蜜餞、豆瓣醬、蠔油等。溼性下注,溼氣重的人容易下半身肥胖和小腿腫脹,下肢的水分代謝又和脾腎較有關,因此,按摩脾經、腎經的穴位更能加強消水腫 ,美化下半身曲線!

【位置】內踝尖上方3寸(約四指寬),脛骨後緣凹陷處。【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下肢水腫,此外還可美容抗衰老,調理月經,改善婦科諸疾患,調節荷爾蒙分泌,是婦科要穴!在辦公室也可以多按摩,尤其是下午覺得腿部比較腫脹的美眉們。

 ▍版權聲明:

○ 本文部分摘自《網絡》,醫學分享論壇小編整理。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 關注微信公眾平臺:醫學分享論壇(wjryf-415)每日精彩不斷。

相關焦點

  • 溼氣檢測站:你是容易水腫的體質嗎?
    4.經前容易水腫甚至可能體重上下超過~2公斤。 5.原來溼氣重也和肥胖有關!?溼氣重的人容易發胖,肉肉鬆軟,而脂肪在中醫觀點看來也是一種痰溼的表現。 6.常常容易覺得疲倦,頭昏沉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溼毛巾。 7.四肢沉重無力,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
  • 下肢水腫的原因 下肢經常水腫快試試這些方法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出現過的情況,水腫讓人覺的下肢很脹,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下肢水腫的原因,下肢水腫怎麼辦,下肢水腫怎麼預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下肢水腫的原因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久坐之外,下面這些疾病或者因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的情況出現。
  • 溼氣重的人,該怎麼祛溼?
    溼氣重有外溼和內溼,內溼通常跟脾有關,脾主運化,一旦脾失健運、脾氣虛弱了,水溼無法及時被代謝,體內溼氣就會變重,溼氣重的人往往脾也比較虛;而外溼多半跟不注意保暖有關,經常處於低溫環境下,會讓溼氣有可趁之機。
  • 溼氣重的人,身上兩部位會「變大」!沒事喝點它,體溼或向你投降
    今年受厄爾尼諾等影響,極端天氣越來越多,不僅氣溫創下新高,多地更是引發了暴雨、洪澇災害,就連颱風都說來就來,晴雨交織,忽熱忽潮,整個人似乎都變得越來越沒有精神了。總是容易睏倦、身體不爽、皮膚油膩、食慾減退、不是拉肚子就是便秘……即使呆在涼爽的空調房裡,還是感覺倦怠無力、睡不好,去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大毛病,這究竟怎麼了?
  • 常見下肢水腫原因辨析
    宋先生發現下肢水腫後十分忐忑,害怕得了很嚴重的病,急忙趕到醫院。經過一番問診和檢查,醫生告訴他這不過是藥物的副作用,他才常常地舒了一口氣。下肢水腫是門診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俗話說「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宋先生的恐慌不無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水腫都是嚴重疾病。
  • 是什麼造成體內溼氣重?怎麼樣才能解決?
    體內溼氣重的患者比常人,口味更重,喜歡吃一些辛辣刺激性或者是過於鹹的食物。痰多,咳嗽,比常人更為肥胖,而且減肥後容易反彈,油脂分泌過於旺盛。女性溼氣重患者臨床會有多種的表現症狀,首先會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量多、白帶多、行經腹痛、小便不利、下肢水腫等表現症狀。
  • 溼氣重的人更容易變胖
    但有時會出現怎麼節食都不掉秤的情況,這其實是體內溼氣重引起的。當體內溼氣太重的時候,女性很容易出現腰腹部肥胖的現象,溼氣越重越容易長胖,就是我們所說的「喝口水都會胖」的易胖體質。溼氣重的人體內酸鹼性不平衡,而且會很怕冷,這個時候只有足夠多的脂肪才能來保溫。另外溼氣重,還會造成氣血不足,臟腑運化差,代謝能力不足,身體的廢「垃圾」就難以排出體外。
  • 中醫總結髮現:溼氣重的人,常有5個特點!
    【一、】身體溼氣重的表現常有5個症狀:1、臉上跟頭髮特別容易出油,常常會讓皮膚出現痘痘跟粉刺,而且頭髮需要每天洗,不然就會出現「大油頭的症狀」,早上起床先摸一下臉,如果出油嚴重,建議及時祛除溼氣。3、面部水腫,頭重腳輕,感覺自己的身體常常出現水腫,或者下班回家捏捏自己的腿是不是出現腫脹的情況。4、身體虛胖,尤其是小肚子上的肉堆積的特別多,經常感覺自己怕冷怕熱,一陣寒風就會出現拉肚子的症狀,這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 大肚腩、水腫,是脂肪多還是水多?了解清楚這一點,瘦下來不難
    水腫比肥胖更可怕!為什麼這麼說呢?
  • 消除下肢水腫最快的辦法有哪些?
    下肢水腫是很多朋友都經歷過的一種情況。水腫使下肢感覺非常腫脹,對生活影響很大。那麼如何消除下肢水腫呢?今天,我將介紹消除下肢水腫最快的方法。 消除下肢水腫最快的方法
  • 有的水腫源自心臟疾病?下肢水腫原因多樣需警惕
    需要警惕的是,水腫原因除了居家人群運動量明顯減少、年齡偏高之外,還可能有一些病理性原因隱藏其中。  臨床上,「水腫」一般是指下肢水腫,主要表現為肢體腫脹,先始於足踝部,然後波及整個下肢,有時也可發生於四肢,但以下肢水腫最為常見。  腎病為何會導致水腫  馬先生近來總感覺腰酸乏力,尿色深且泡沫多,脫襪時發現小腿壓痕明顯。
  • 產後會陰水腫、下肢水腫的應對技巧
    ▲人體淋巴系統成網狀分布 人體水腫通常由於某些因素導致局部血流不暢、淋巴回流受阻或炎症等所致。 下肢水腫和會陰水腫是許多產後寶媽遭遇到的共同問題,其痛苦不言而喻。那麼產後下肢水腫、會陰水腫怎麼引起的?寶媽們該如何面對?有哪些措施可以減少痛苦?
  • 脾虛溼氣重的人吃它最適合!便溏白帶多的人別錯過
    脾虛溼氣重的人,一向特別多。到了秋冬,也不敢補,因為脾虛溼氣重,吃什麼都運化不好,好東西變成滋膩堵塞之物。
  • 什麼是下肢水腫 看外科還是內科
    下肢水腫是一個臨床上常見的症狀,但讓患者非常困惑的是:明明都是下肢水腫,為什麼有的下肢水腫看外科,有的看內科?看內科的下肢水腫由內科疾病導致的下肢水腫,雙側腫脹程度基本一致,而且休息以後沒有明顯緩解。
  • 溼氣重的人,常飲「1物」,或可改善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什麼表現?頭重腳輕:溼氣重的人一般都會有頭重腳輕的情況出現。因為一般晚上睡覺睡了一整晚好覺,第2天早上起來的狀況應該是精神滿滿一身鬥志,如果體內溼氣太重的話,即使睡了一晚上,好像也總覺得我們的頭部昏昏沉沉的,四肢乏力的感覺,而且臉色憔悴,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都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導致的。
  • 溼氣重的人,一般有幾個「共性」,常喝一杯祛溼茶,健脾又祛溼
    面色暗黃、長暗斑、虛胖、易水腫、晨起乏力、小肚子明顯……這些都是溼氣重的表現!中醫認為,溼是六淫之邪之一,是非常纏人的一股邪氣,人一旦溼氣重,容易百病生,溼氣是萬病之源。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人體的溼氣一是來自氣候和環境,二是來自自身。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溼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外溼即外部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