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NR國防時空】
艦載戰鬥機著艦
初春,渤海灣某海域,狂風呼嘯、雲飛浪卷。遼寧艦甲板上戰機轟鳴,蓄勢待發。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數架殲-15艦載戰鬥機陸續沿著甲板滑躍而起,直插雲霄。數小時後,飛行教官艾群成功完成最後一個架次掛索,海軍航空大學某試訓基地飛行教官艦基起降技術恢復訓練圓滿結束。
「作為艦載戰鬥機飛行教官,同樣需要不斷地訓練來維持技戰術水平,時刻保持戰鬥員的衝鋒姿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艾群說。
戰機在遼寧艦做起飛準備
飛行員在遼寧艦接續起飛
「練兵備戰一刻也不能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基地黨委統一認識:越是特殊時期,越要加緊練兵。他們緊盯疫情形勢發展,召開常委會專題議戰議訓,科學統籌以試驗訓練為中心的各項工作,針對重難點飛行課目組織教學法研究,做好飛行安全風險評估,實現飛行訓練和防控疫情兩不誤。
飛行員快速登機
機務協助飛行員做好飛行前檢查
飛行員張睿一對單飛充滿自信
作為艦載飛行事業上的追夢人,他們時刻都在與時間賽跑。前不久,一場大雪來襲,為了保證次日正常飛行,該基地場站官兵連夜進行除雪作業、清理跑道。第二天,殲-15戰機迎著朝陽雪後出擊,圓滿完成當天訓練任務。
開飛前,飛行教官羅胡立丹再三強調飛行的注意事項
在飛行教官羅胡立丹眼裡,年輕的飛行學員潛力無限,總有一天,中國艦載機事業需要他們挑大梁。開飛前,羅胡立丹經常召集年輕的學員,講解當天飛行的技術要領、注意事項,這已經成為他的一個習慣,「不和他們交代清楚,總有點不放心。」
飛行教官孫寶嵩正在為飛行學員打分
該基地充分考慮疫情防控期間訓練特點,連續開展高強度、大密度、跨晝夜飛行訓練,在多種複雜環境下錘鍊飛行員技戰術水平。「雖然存在期班訓練交叉重疊、飛機保障資源緊缺、大項演訓時間緊等困難,但部隊必須採取超常措施,保持『挽弓待發』的訓練勁頭,提升訓練質效。」飛行教官孫寶嵩介紹。
飛行教官王勇正在為飛行學員講評
這種時不我待的訓練熱情在飛行員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會一起討論飛行技術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探討話題永不停止,探索腳步永不停歇。
陸基模擬著艦訓練
編隊飛行錘鍊飛行員基本作戰能力
為加快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進程,他們專門成立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領導小組,建立情況報告、形勢分析、檢查評估、獎懲激勵等工作制度,加強教學方法研究,編寫飛行手冊、統籌訓練資源、優化培養模式,開展塔臺指揮模式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雙軌並行」培養模式,實現了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的快速入軌。
戰機起飛
戰機復飛
短短一年多時間,該基地先後完成數十名飛行學員晝間航母飛行資質認證,實現了自開展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養以來單批上艦人數最多、訓練強度最大、平均年齡最小、認證周期最短的歷史性突破。
艦載戰鬥機掠影
作者:張文杰 姜濤
攝影:趙天淏 周剛 巫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