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s://m.gmw.cn/2020-12/02/content_1301897713.htm,id:1301897713
新華社蘭州12月2日電 題:「走出甘肅,看看大海」——一位東鄉族女孩的廈門心願
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老師,這題我會!」在三甲集鎮火炬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課上,一個留著齊劉海、眼神中透露出堅毅的女孩舉著手,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個女孩叫馬梅,是一位東鄉族女孩。
1日一早,天空中突然飄起雪花。記者一行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城區出發,驅車一個小時,抵達廣河縣三甲集鎮。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限制,這個曾被冠以「西北第一集」名號的西部重鎮在後來逐漸發展滯後。該鎮逾5萬戶籍人口中,回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的佔比超過九成。
扶貧先扶志,扶志必扶智。「很多貧困戶認為自己家裡窮,要讓自己的孩子儘早賺錢養家,所以很多家庭並不重視孩子的義務教育。」廈門對口支援廣河縣的掛職副縣長陳伯宏說,對三甲集鎮這樣的貧困地區而言,高質量脫貧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讓貧困戶樹立起美好生活的信心,讓孩子們走進校園接受「不會中途輟學」的教育。
在與馬梅的交流中記者得知,她的父親早年因交通意外不幸離世,家中只剩下母親一人撫養五個孩子。為了儘快脫貧,馬梅的母親馬蘇代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進入扶貧車間工作,一個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低保收入,馬梅一家一個月有4000餘元的經濟來源。
2016年起,廈門火炬高新區結對幫扶廣河縣,以學生愛心結對、教師輪換交流的形式,在教育領域開啟了山海攜行的新篇章。同期,廈門市區兩級財政在三甲集鎮投資興建了火炬小學,為當地少數民族子弟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和馬梅一樣,孩子們都知道有一個叫「廈門」的城市為自己提供了溫暖整潔的校舍和豐富優質的圖書文具。
為了開拓孩子們的眼界,大人們從中牽線,讓廈門的孩子和廣河的孩子彼此通信,一條連通東西的郵路串聯起山海之間的童話故事。「我知道廈門有大海,有一個叫鼓浪嶼的美麗小島,還有廈門大學,聽說那裡好美好美,小朋友們也很友愛。」2019年10月至今,馬梅與廈門的筆友吳思諾來回通了四次信,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彼此交流著學習與生活中的瑣事。
在與老師們的交流中記者得知,火炬小學中像馬梅這樣的孩子大多沒有離開過甘肅,廈門是這群孩子腦海中最心馳神往的省外城市。
「我一定好好學習,爭取考去廈門讀大學,然後看看那裡的大海和那裡的小朋友。」說起自己的心願,這位東鄉族女孩的音量突然提高了八度。
在馬梅眼裡,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是讓自己和家人徹底擺脫貧困的希望所在。透過她烏黑的雙眸,那股堅毅勁再次迸發出來,仿佛穿越群山,直抵大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責編:叢芳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