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於氣,情深人不壽,為何「深情」的人都不長壽?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中醫理論說起。道家追求健康長生,道家的修行,講究平心靜氣,因為在中國古老的中醫理論中,人體系統的運行,就是五臟六腑之氣在運行,五臟六腑之氣在人體內形成了一個如下圖一樣的圓形軌跡。
人體之氣的圓運動
人體之氣的運動,開始於腎水,腎水上承,溫暖脾土,滋潤肝木;接著,脾氣開始上升,肝氣開始升發,這就叫「肝隨脾升」。
然後,當肝脾之氣上升到頂部之時,就會在這裡遇上心火和肺氣,心火本來是向上的,但由於肺氣的收斂和肅降作用,心火會隨著肺氣下降,一直降入腎水。
與此同時,胃氣也隨著肺氣和心火一起下降;胃氣下降,膽氣便會隨著胃氣一起下降,這就叫「膽隨胃降」。
大家看,肝脾之氣從左邊升,胃膽之氣從右邊降,一升一降,一左一右,便構成了人體之氣的圓運動。
不難看出,要維持這個圓運動的正常,有兩個最關鍵的地方:一是脾胃,一是肝膽。脾升胃降,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它們升降正常,圓運動就正常。
而另一個關鍵地方就是肝膽,肝升膽降,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如果它們的升降不正常了,人體內的圓運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肝膽也是人體之氣運行的關鍵。
人體內五臟六腑之氣按照這個圓來運行,身體就會健康;如果人體之氣違背了這個圓,人就會生病。中醫說氣是殺人賊,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體之氣脫離了這個圓運動,變成了危害身體的強盜。
影響這個圓運動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響這個圓運動的因素我們可以劃分為內因和外因,外因主要是指外在的風、暑、溼、寒、燥、火;內因則指內在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情六慾」中的「七情」。
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對身體之氣運行的影響,歸納起來可以用以下七個成語來總結: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憂則氣聚;思則氣結;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喜則氣緩,說的是人若高興過了頭,氣的運行就會緩慢,所以,中醫說「喜傷心」,所以有很多「樂極生悲」的事情發生。
怒則氣上,說的是人一旦發怒,氣就會向上運行,這也是漢語成語所講的「怒髮衝冠」,在中醫理論中,怒傷肝」。
憂則氣聚,思則氣結,說的是人如果憂愁過頭,思慮過了頭,氣就會聚集一起,鬱結在那裡不運動,氣行不暢,所以,中醫說「思傷脾」。
悲則氣消,說的是人如果悲傷過頭,氣就會消沉,氣消沉,按照中醫的說法,就是「悲傷肺」。
恐則氣下,說得是人如果整天恐懼,氣就會下行,腎在人體的下面,氣下行就會對腎造成壓力,自然而然地,恐懼會導致腎氣失固,大小便失禁,所以我們常有「嚇得尿褲子」這樣的說法,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恐傷腎」。
驚則氣亂,說的是人如果受到突然的驚嚇,就會變得六神無主,氣就會四處亂竄、亂成一團,氣升降運動規律就被打亂,這也是漢語成語所講的「驚慌失措」就是這個意思。
人體內的氣本來是按照水升火降這個圓在運動著,現在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卻可以幹擾氣的正常運行,使人體內的圓運動失常,這樣一來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表達感情,但千萬不能深陷其中。一個人如果深陷這七情中的任何一種,氣的運行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時間一長,疾病就會找上門來,所以,我常說:「百病生於氣,情深人不壽。」
小結:
百病生於氣,情深人不壽,「七情」就是這樣在危害人類健康的。所以,感情是一把雙刃劍,感情是人幸福的源泉,也是人痛苦的根源。人一旦感情問題處理不好,就會打亂人體之氣的運行循環,危及人體健康。按照道家「無為」的理論,人的活動應「順乎自然」,按照時勢和事物的本性,不強行要求,而「七情」就是人為地情緒影響了人體的自然狀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