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欣賞|河南省首屆草書作品展—參展作品選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弘揚書法藝術,展示當代河南書法的草書創作成果,培養和發現河南書法草書優秀人才,推動河南草書藝術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特舉辦本次河南省首屆草書作品展。鐵畫銀鉤書萬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賞析(五言古詩1)
根據各位書友建議,我把自己創作的一些草書書法作品高清圖片,結合我對詩詞原作的理解、賞析,以合集專欄形式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認可,並提出寶貴意見,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對各位書法愛好者起到一點交流、幫助作用。
-
餘春法21幅上乘草書創作作品,行雲流水筆走龍蛇,學草書的好範本
草書的魅力所在及草書創作的注意事項簡述:草書作品,最精彩、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流暢的行氣,自然流轉,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有時候,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行氣流暢的核心就是縈帶。草書創作造型應放在首位。然而,在當今草書創作的誤區中,重筆法,輕造型仍然是個普遍的問題。因此,筆法制約了草書隊伍的數量,也影響了草書作品的質量。縱觀當今草書創作現狀,大都是以行書筆法寫草書,作品基本沒有草書的語言。更重要的是用行書的形體代替草書的形體,造型上沒有新的起色。造型是永無止境的創新,只有造型才能形成個性和風格。
-
劉洪彪先生的草書功底深厚,有人喜歡有人噴,欣賞書法各不同
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諸多高規格大展並獲獎。曾舉辦二人書法聯展、兩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四十歲墨跡展》、《五十歲墨跡展》。參加2005年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書法名家提名展。先後出任全國第一、二屆電視書法大賽和全國第二屆行草書法大展、首屆青年書法家作品展、第五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評審委員。先後出版作品專集和合集六部,出版文集《綴連瑣碎》,主編《第二炮兵團書法作品集》等。
-
沈鵬的草書,估價3到5萬元,感覺是毛筆畫圈
沈鵬的草書,估價3到5萬元,感覺是毛筆畫圈。沈鵬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書法大人物,他的影響力不僅僅在於他的草書創作富有特點,還因為他在書法教育方面有非常突出的成就,比如說沈門七子,就是其門下有現代書法的表現主義團隊。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避免有些人胡亂造草書寫法,只有自己識得,甚至時間一長自己也不識的局面。標準草書的亮點是總結了歷代草書的行筆結字的規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一套草書符號,結合千字文進行展示,選取書家的字都是用雙鉤線描出來的(當時條件所限),這就只有其形而失其神了,但是這套符號對於初學草法的人快速入門有很大幫助,起到舉一返三的作用,至于于右任本人的草書作品,易識,易寫,準確都做到了,美麗也更上了,他的草書章法秀美,值得學習。草書是書法的最高境界,是一輩子的事。
-
草書實用與審美的衝突——《非草書》與《草書勢》
草書的「氣勢美」是書法美的重要範疇,張懷瑤在《書儀》中講到草書與真書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草書作品完成後,氣勢還像煙霧一樣在作品上緩繞,虞世南《筆髓論釋草》云:「草即縱心奔放……既如舞袖揮拂而縈纖,又若垂藤穋盤而綺繞……或體雄而不可抑,或勢逸而不可止,縱於狂逸,不違筆意也。」『「勢」作為中國書法最早的美學範疇,歷朝歷代書家都為此追求不倦,而在所有字體中對草書勢的追求為最。
-
當代極品草書常用字臨習帖,筆走龍蛇行書流水,楷草對照的好作品
草書到了一定熟練階段後,一般的作者很容易滑向一味快鋒、纏繞打結,線條輕滑,起訖模糊、意思淺薄。導致此類問題的發生,主要原因是被草書外在形式上的「流而暢」、「縱橫使轉」所迷惑,忽略行筆過程中必要的用筆意識、點畫法度。草書的「斷」果然是如此重要,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
不負流年——鄒連忠草書作品展開展
不負流年——鄒連忠草書作品展開展 2019年05月12日08:24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相旺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相旺)「不負流年—
-
書法欣賞:陳文巖草書詩卷
陳氏草書別有韻致。已在香港及北京多次舉行大型個展。現為中國書協香港分會名譽顧問。陳文巖書循古法,寫性情,博採各家,行筆灑脫,筆法嚴謹,行雲流水,出入明人。作品多獲私人及博物館收藏。作品欣賞近年來,陳文巖醉心於書法,從師於黃君實先生學習草書,主攻狂草、行草,書風瀟灑儒雅,惹人喜愛,作品屢為私人及藝術館收藏。陳氏書風不拘於一家,取之前人而出於自己性靈,傅熹年曾評其書法「連綿狂草,遒勁流利,一氣呵成,宛然王覺斯,傅青主流風遺韻,在當代書林中,獨樹一幟。」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合集(七言絕句4)
自唐代七絕成熟以後,名篇佳句極多,題材也極為廣泛,詠史懷古、議政言志、訴怨陳情等等,可謂精彩紛呈,毫不誇張地說,七絕是全世界詩歌類文學作品中最受喜愛的體式,沒有之一。在我國燦爛的古典文學歷史上,曾經湧現出許許多多偉大詩人,其中王昌齡、李白、高適、岑參等等堪稱當時詩壇上的一批七絕高手,其中王昌齡更是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的美譽。
-
這些獲獎的草書作品,懷素看了也要急,筆墨全都用錯了
如今學習和模仿古人寫草書的人很多,劉洪彪的狂草就曾獲得大家的認可,沈鵬的草書也是寫得蠻有味道的。但像他們能把草書研究透的當代書法家並不多,借用專業書友們的一句話來形容:多數學習狂草和懷素草書的人還在路上呢,真正好的作品不多。
-
唐代的一位「癲和尚」,酒醉後寫的草書,李白看了都拍案叫絕!
書法從其成熟的時候起,便一直是士大夫階層的讀書人使用,當然在北朝的時候,也有一些高級的「字匠」和「刻工」也從事此項工作,但書法使用的主體歷來便是讀書人群體。懷素《自敘帖》草書長卷在唐代有一位「瘋和尚」,他10歲出家,苦練書法數十年,並且到處拜訪老師,終成一代「草聖」,他在40歲的時候,一次酒醉後寫了一幅字,大詩人李白看了都拍案叫絕!
-
這草書的線條,贊!高質量的線條怎麼來的?
#學問分享官# 草書在書法五體中最容易表達性情,在當下各類書法展覽中,草書也比較容易入展、獲獎。 但寫好草書卻不容易。 在決定一件草書作品是否優秀的因素中,線條的質量特別重要。 什麼樣的草書線條質量高呢?很難說得明白。
-
中書協徐利明狂秀草書,筆墨飛揚恣肆,卻被網友批評書法布局太次
在書法界,草書的書寫是最容易弄巧成拙的,結構、筆墨、布局、線條等,有一個地方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整幅書法作品的品質。因此,許多的書家即使有多年的書寫經驗,也常常出錯。徐利明講書法由此看來要想寫出一幅好的草書作品,不僅需要紮實的書法功底,還需要綜合的文化素養。
-
他一天能寫3萬字,曾任兩代帝師,是書法史最勤奮的草書大師!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當中探討過許多問題,曾經有一個關於書法審美的問題,很多書法作品,一般民眾欣賞不來,所有有很多人提出了疑問,藝術不是服務大眾的麼?為什麼有的書法寫得很好,但是一般人卻欣賞不了呢?歷代書法都是文人士大夫之間的流傳,讀書人群體都是都是懂書法的,所以其書法的格調與表達在士大夫群體當中是欣賞無礙的。對這些作品當然不是寫給普通民眾的。對於一般人來講,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真正體會書法之美。
-
書壇美女宗師周慧珺,草書《千字文》欣賞,清新飄逸,秀麗頎長
在前幾期內容中,我們對周慧珺老師的行書做了一個系統的講解。從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字取法主要是米芾顏真卿以及魏碑,早期的行書主要是米芾參考《周慧珺行書魯迅詩歌》,後期融入顏真卿與魏碑的風格飛沙走石起伏跌宕個人風格強烈。如果初學她可以行書學魯迅詩歌,楷書學她的五言絕句。
-
草書的品格——董佩君書法追夢之旅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聽任政先生講課,他打過一個形象比喻,說楷書是人的穩步行走,草書就是奔跑了。佩君初練書法,就從唐楷入手,每日臨帖不輟,還勾摹了整本顏真卿《家廟碑》,柳公權《玄秘塔》,以及《鄭文公碑》等。他以十多年苦練楷書之童子功,築牢書法根基。繼而從一九七五年起,廣獵博涉眾多古代書家的草書作品。這些千百年來的草書碑帖,在冥冥之中,與他內心喜歡草書的那種流暢與飛揚,有了某種感應和共鳴。
-
龔鵬程草書示例:蟠胸萬卷,在手一杯
草書也常被認為不必學,楷書寫潦草了就是草。而擅長草書的人,反倒必須楷法精美,其地位才不會被質疑。唐朝張懷瓘《書估》甚至 「以王羲之為標準」來替書法估價,說「大王草書字直一百,五字乃敵一行行書,三行行書敵一行真正。」其他人的作品也一樣:「他皆仿此。」可見正體楷書地位最高最值錢,行書次之,草書最下,乃當時之共識。
-
徐利明:法度與情性之辯證——草書創作論
情性至上的創作方法張芝謂『匆匆,不暇草書』,是出於其草書創作的審美追求在『下筆必為楷則』,以合乎規範( 楷則)為旨歸,如此不僅作書速度較慢,更在於匆忙間心神不定,難以專注,此種心態不適合作草書。東坡所謂『書初無意於佳乃佳』,則道出了草書創作中抒情寄意一路創作方法的心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