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獲獎的草書作品,懷素看了也要急,筆墨全都用錯了

2020-12-21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如今學習和模仿古人寫草書的人很多,劉洪彪的狂草就曾獲得大家的認可,沈鵬的草書也是寫得蠻有味道的。

但像他們能把草書研究透的當代書法家並不多,借用專業書友們的一句話來形容:多數學習狂草和懷素草書的人還在路上呢,真正好的作品不多。

真的草書一定是有一股「仙氣」,所謂的仙氣就是有懷素筆下的影子,哪怕是模仿也需要有一些元素在中間得以體現。

但近期在湖南舉辦的懷素草書杯拉開了評選的動態,很多獲獎的作品開始出現,當然討論的聲音也就來了。

這些獲獎的草書作品,懷素看了也要急,筆墨全都用錯了!

不得不說一屆不如一屆,其實湖南的草書大師還不少,但怎麼拿出的作品,評選出來的作品卻引人爭議呢?

這些東西寫得都是在模仿,並沒有真正的草書精神,還提什麼狂草,更不沾邊了,估計連懷素的鞋子也沒有沾到。

首先懷素的作品是大師級別的,大家喜歡也是因為喜歡欣賞他的書法,如果想要模仿,達不到境界千萬不要碰,如果碰了就會走火入魔,像上面這一些作品,怎麼能稱為草書呢?簡直就是胡鬧。

真的不能看,估計自己寫了之後都認不出哪一張是自己的,全是千篇一律,風格與意境全無,更別說狂草筆下的真情流露了。

懷素的草書以篆書入筆,然後藏鋒於內轉,這一種操作不是所有人能通用的,可以學習,也可以模仿,但要打著懷素狂草交流的旗號進行寫作,差遠了。

而且懷素筆下的瘦硬與圓通的筆法,另外用筆迅疾也不是胡亂用的,不是寫得快就是迅疾。細細觀察這一些參展的草書,雖然氣勢看著比較宏大,而且狂放也不輸懷素的作品,但內放之間太過於張揚了。

根本不具有懷素作品的要素,而且有一種追求新奇與模仿,無視草書法度的感覺,我們所認可的草書,一定是需要結字簡練,嚴謹又不失意境感,從這些作品之中,並沒有看到這一些特質。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這一次的懷素草書評選?網友留言:這就是當今最著名的連五鞭,一些線線條條,完全缺少懷素筆下的草書的影子。

懷素看到這一些作品,估計要氣到站起來,棺材板都要蓋不住了,真不是誰都能參加的。

相關焦點

  • 書法女博士王佳寧,一件草書作品估價1000到2000元,筆墨乏力?
    一般人認為書法博士都是書法能家的時候,我們也要這樣思考一下,書法博士在培養過程當中,是否對書法本身的功力進行了專業的磨礪?所以,書法博士的書法未必會如我們期望的那麼高大,這是因為許多書法博士都是讀書得到學歷提升的一個過程,而並不是筆墨歷練春秋不輟的實踐操作,所以看一些書法博士的書法作品,希望他們書法寫得,龍飛鳳舞,筆走龍蛇的這種現象,可能就會落空了。
  • 獲書法大展最高獎的草書,因太雜亂被批不該獲獎,你怎麼看?
    李由湖北書法家李由,寫字極有激情,他的草書作品以筆墨之法,強化點線節奏,給人以開張縱逸之感。李由憑藉草書,在全國書法大展上屢屢獲獎、入展。李由全國第三屆草書展獲獎作品但是,也有人對他在全國第三屆草書作品展上的獲獎作品產生質疑,比如山西師範大學教授楊吉平先生,就曾寫文評價說李由的作品不應該獲獎,並通過筆法、墨法、取法三方面給出了自己的分析理由
  • 中國永州·懷素——全國草書提名展在湖南國畫館舉行
    12月12日,「中國永州·懷素——全國草書提名展」在湖南國畫館開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66位優秀草書家的108幅作品入選本次展覽。此次展覽旨在懷著無限敬畏之心仰望先賢,大力弘揚懷素的書法藝術。紅網時刻12月12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羅一飛)今天,「中國永州·懷素——全國草書提名展」在湖南國畫館開幕。此次展覽經過近一年的辛苦籌備,得到了全國廣大草書書法家們的高度關注、支持和積極參與。自活動開展以來,共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86位書法家投寄了465件作品。
  • 書法副教授屢入大展,蘭亭獎獲獎作品,書寫嫻熟卻顯「女氣」
    梁文斌第五屆蘭亭獎獲獎作品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他獲得佳作獎三等獎。書法展中以豎幅表現者為多,橫幅表現者相對少。但梁文斌此件獲獎的作品為橫幅,縱向上的空間短小,方要騰挪已經到底,一行的字數大多相等,難以書寫得跌宕多姿。如果是採用豎幅,遙遙垂下,更見串珠貫玉之勢。但是梁文斌還是能在橫幅上寫出動感來。
  • 草書創作不能草草了事!淺談草書書法創作前的準備工作
    對於書法創作,尤其是對於草書創作而言,完善的準備工作更應該得到每一位書家的重視。本文所述的準備工作,不包含艱苦漫長的筆墨臨池過程,也不涉及「齋戒五日,沐浴焚香」、「喝上二斤老白乾」等等那些與書法無關的花把式,僅就個人創作草書中的實際應用與大家做一個交流。另外,我所提及的草書主要是說今草及狂草。
  • 尚書房:錯過你也會犯錯,懷素最好的草書學習心得
    今天分享草書學習心得,可能你也會犯錯。手邊的這冊《懷素草書冊》中,輯錄了懷素經典草書,含《論書帖》《食魚帖》《苦筍帖》《聖母帖》《藏真帖》《律公二帖》。七星居士臨懷素《聖母帖》局部一周時間,先集中學習了幾件較短的作品。基本都是每帖三遍以上的實際臨摹。
  • 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作品估價1到3千元,空間有弊端
    特別是草書當為書法之冠,作為草書委員會的副主任,徐利明應該有不簡單的書法造詣,草書向來是不太好寫的,寫到草書遂手應手的境界,古代有懷素,明代有王鐸,徐利明的草書師懷素者多,師王鐸草書也有之,並且還參意了米芾書法的一些刷字風格,取法是為上的,並且是多元的。在書畫藝術品市場,看到了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副主任徐利明的一件草書作品,寫得如何呢?
  • 中書協徐利明狂秀草書,筆墨飛揚恣肆,卻被網友批評書法布局太次
    在書法界,草書的書寫是最容易弄巧成拙的,結構、筆墨、布局、線條等,有一個地方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整幅書法作品的品質。因此,許多的書家即使有多年的書寫經驗,也常常出錯。徐利明講書法由此看來要想寫出一幅好的草書作品,不僅需要紮實的書法功底,還需要綜合的文化素養。
  • 7年46次入展、5獲最高獎,他的書法作品卻氣息靡弱
    最近看到傅紹尉在全國第三屆草書展上獲得最高獎的作品,除了優點之外,還想提一些對此作品的意見。「還是不如古人」!這是下筆之前一位旁觀者對傅紹尉草書的評價。此作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古雅——但仔細看去,這種古雅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 十數次在書法大展獲獎入展,他的草書很張揚
    李由隸書作品次說「精」。李由書法之精,尤其草書之精,於書法界乃有目共睹。餘經常在展廳中見到李由之草書作品,反覆觀之,為其書法之精所嘆服。這種精體現在用筆結字、用墨、章法諸方面,表現為用筆之精到,結字之精巧,用墨之精微,布局之精妙。這種精顯然來源於數十年臨摹與創作深厚之功力,源於其對書法藝術本質與意蘊之玩味、體驗與感悟。李由正是通過精妙之技法向人展示其對草書精神理解與表達。從而達到由技而道,技道兩進之藝術境界。
  • 唐代的一位「癲和尚」,酒醉後寫的草書,李白看了都拍案叫絕!
    懷素《自敘帖》草書長卷書法以其獨特的內在審美體系,是根植於傳統文化的基礎之上的,所以一般的老百姓看不懂書法很正常,一般的老百姓往往喜歡「鬼畫符」式的「江湖體」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在草書領域,你沒有對於草書的基本「草法」有一定的了解,看不懂是很正常的。草書也曾經作為規範字而登上過歷史舞臺,在唐代之後,楷書才逐漸成為了通行的字體,這就使得學習草書的群體越來越少,而往往只限於專業的書法家群體。
  • 草書的品格——董佩君書法追夢之旅
    宋高宗趙構在《翰墨志》中言及:「前人多能正書,而後草書」。此話精闢地道出了正楷與草書的辯證關係。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聽任政先生講課,他打過一個形象比喻,說楷書是人的穩步行走,草書就是奔跑了。佩君初練書法,就從唐楷入手,每日臨帖不輟,還勾摹了整本顏真卿《家廟碑》,柳公權《玄秘塔》,以及《鄭文公碑》等。他以十多年苦練楷書之童子功,築牢書法根基。繼而從一九七五年起,廣獵博涉眾多古代書家的草書作品。這些千百年來的草書碑帖,在冥冥之中,與他內心喜歡草書的那種流暢與飛揚,有了某種感應和共鳴。
  • 當下草書可以草到什麼程度?這些作品刷新了小編的認知,懷素要急
    前幾天,小編品評了「懷素全國草書提名展」的一些作品,發了三篇文章,但還沒讀完。今天有空又接著讀了一下,開始不淡定了,不吐不快。為啥?不是激動的,是詫異的!前面三期都是以比較平和地心境拜讀,邊賞邊分享心得,隨感而發。
  • 獲獎藝術精品選登——劉海忠作品《草書辛棄疾詩》
    浙江省群星行草書法大展獲獎名單於近日公布,我市劉海忠作品《草書辛棄疾詩》喜獲銀獎。浙江省群星行草書法大展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8月26日-9月10日在富陽「富春山館」展出。參展的114件作品中,7件作品獲金獎,8件作品獲銀獎《草書辛棄疾詩》劉海忠簡介:普陀區沈家門小學專職書法教師,省優秀書法教師,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普陀區書法家協會理事。作品多次入選省級展覽,曾獲省藝術教師(書法)現場比武一等獎,連續三年獲省中小學教師書法比賽一等獎。
  • 十二屆江蘇省新人書法篆刻作品展獲獎行草書作品欣賞品評
    這次評審經過這幾個環節:初評、交叉複評、終評、文字審讀、面試和作品複議。最終有553件作品入展,其中59件被評為優秀作品。還是不唯名聲不唯師承,看下作品,接受群眾檢驗。為了便於大家欣賞,分幾個版塊,本文先看行草書。
  • 懷素生平最好的一幅字,超越了「天下第一草書」,實在是妙不可言
    最後一個階段乃是「復古」的階段,在個性當中有所迷失,最終還是要回歸古人,窮盡一生之力,也難以達到古人的境界,所以還要「復古」。這一點連「草聖」懷素都不可避免,後世的米芾等人更是如此。懷素草書《聖母帖》長卷學習草書,「二王」是眾法之源,但存世作品數量極少,極為難學,所以需要通過學習後人來探索出一條學習晉人的路徑,在後世的草書名家當中,懷素是最值得深入探索的一位,
  • 這幅草書一字一字看,爽!
    懷素(725-785)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
  • 狂草派代表懷素,其天下第一草書《自敘帖》,結字簡約一氣呵成
    導語: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後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懷素,唐代傑出書法家。懷素,字藏真,僧名懷素,永州零陵人。因在唐代出家為僧是出人頭地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出身貧寒的懷素,十歲時便被家人送去寺院出家為僧。懷素既然加入了僧侶行列,當然要誦經念佛,抄經更是家常便飯。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
    正所謂楷書「詳而靜」、草書「簡而動」。草書的簡捷寫法,絕不是隨意亂寫、不講法度的。它仍具有嚴格的規矩,要求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即使鋒尖在紙面上跳躍,也仍是筆心觸紙。因此,凡楷書的用筆方法,諸如中鋒用筆、提按頓挫、輕重徐疾、逆入回鋒等,在草書中無不具備。所以,古人謂「作草若真」,如唐代書家張旭以擅狂草著稱,人論其作草書「下筆必有楷則」;懷素的草書線條,有時細如遊絲,卻像鋼絲那樣繃的緊緊的。
  • 書法史上「第一神品」《草書千字文》,永遠禁止出國(境)展出
    《草書千字文》是他40歲而作,也是他書法最為爐火純青時候創作的。 此卷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為紙本,縱31.5釐米,橫1172釐米,為描金雲龍,長3丈,無一接縫,紙面雲龍紋生動規整,留有唐人遺韻。